产业结构及温州临港产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报告全文 _冯飞_中心专家_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44:3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报告全文 chinacir.com.cn   2008-4-30  共有118人次浏览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收藏本页

  冯飞:非常高兴到温州就临港产业做一个探讨,我认为温州面临一个重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城市功能的调整,这是一个重大的调整期。我非常愿意和温州的领导、各位专家做这次探讨,今天时间有限,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是产业结构的情况,总体上介绍一下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些特点,第二要关注一些临港产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我不讲一、二、三产业,只讲工业内部结构演进的情况,我只讲一个事实。

  当前我们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处在一个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呈现出重化工业发展的特点。我不做价值的判断,因为有些专家比较反对重化工业的提法,包括我本人,我也不主张片面强调重化工业,我讲一个事实,就是重化工业在中国的经济规划中呈现出加速化的特点。2005年,我们重工业的比重达到了69%,特别是01年开始,重工业在工业制造、工业增加值当中的比重逐年提高。这个图片大家可能看不清楚,这是重制造业对GDP的贡献率。03年的数据显示,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3%,制造业对整个GDP的增长起到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制造业当中,又分为中重制造业和轻制造业,16个百分点来自于轻制造业,这是我们国家的总体情况,那么这样一个结构,在国际上有没有先例,或者说是不是规律性的东西,我很难说有规律性,因为工业化进程从新兴工业化国家走过的经验来看,基本上是轻纺工业起步,进入到重化工业的中期阶段,之后进入到后重化工业阶段,最后进入到知识经济阶段。大家知道日本是在1955至1975年实现了重化工业战略,当然它后面面临很多问题,在55年的时候,日本的重工业的比重是45%,到了70年,重工业的比重达到了62%。而我们再看联邦德国,联邦德国50年是61%,70年达到了64%。从英国、美国这些国家都可以看出来,在它的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工业占的比重是比较高的。 
  
  总体上我们可以判断,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到一个中后期阶段,对于重工业比重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我们还看它的形成机率是什么?因为建国初期我们的重工业比重也很高,比现在高很多,但是那时候实行的一个战略是重工业优先发展,学苏联,出现了重工业重,轻工业轻的问题。79年提出工业化战略思路的转变,就是实行消费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那么消费结构的升级,就成为影响工业结构内部变化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么从中国的经济增长来看,基本上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结构的变化导致了GDP总量的增加,导致了总量的发展。 
  
  那么我们再看,86年的时候,我们的制造业、我们的工业部门,增加值居前几位的是什么行业?纺织、化工、烟草、石油和食品,这五个行业当中,三个是和居民的吃穿密切相关的。我们的消费结构那时候是为解决吃穿的问题,进而反映到五大部门当中,前五个部门当中有三个是与吃和穿相关的。这样一个结构从03年到最近,发生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变化。前五个行业当中,第一位是计算机、通讯设备制造,接下来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然后是钢铁,包括钢铁在内的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和石油工业,我们工业内部,对应消费结构的升级,前五个行业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消费结构的升级是由吃穿向住行方面的升级。总体来看,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也有一个很重要的时代特征。就是说我们和日本、韩国、德国、美国来比的话,我们中期阶段的特征,带有的时代特点,主要体现在我们重化工业发展的同时,电子通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带有明显的新技术条件下的特征。这是我们和新型的重化工业国家不一样之处,既有化工业的发展,也有电子及通讯设备的发展。这是我想说的从结构上来看,我国的工业发展进程。 
  
  我们从不同的产业来看,我们称之为在中国的产业当中,出现了一些带头性产业和高增长产业群。带头性产业就是和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直接相关的产业,比如房地产、汽车设备制造,还有和城市化相关的比如说基础设施产业,还有和经济全球化相关的一些产业,比如说电子通讯产业。由于这些带头性产业的产业链条非常长,比如房地产的产业链条很长,在钢铁产量当中,60%是用于建筑业,我们汽车产业对于40几个行业,我指二级行业的划分,对40几个行业具有关联的带动作用,由于它的产业链条长,因而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形成了一批高增长产业群。在高产业群中,起带头作用的就是带头产业。 
  
  目前我们经济结构的变化,就是上面所讲的这样一个变化。为什么说内生的经济增长机制非常强?就是因为这样一些结构性变化,对经济增长注入了一些新的活力,其龙头在于消费结构的升级。

  那么目前它会存在什么问题呢?我们既要看到内生经济增长动力强这样一个好处,具有长期的增加性,可这也带来一些问题。我把这些问题划为短期风险和长期问题两类。所谓短期风险就是经济发展出现波动的风险加大,什么原因呢?两个原因,第一是投资带动投资,所谓投资带动投资,即有投资的示范效应。日本在60年代的时候,重化工业战略时期,投资带动投资非常明显,你投资这个方面,我也投资这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他上下游产业链非常长,上游的投资进而带动下游的投资,相互关联,一旦一个链条断了,整个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重化工业本身的自膨胀、内循环的特点,重化工业产品在滋生扩张的同时,产生一大块对自身产品的需求,比如钢铁产业,在钢铁产能扩张的时候,对钢铁产品本身需要也是很快的,只有这样才能支持产能的扩张。 
  
  大家知道,这个数据我们很难测算,很难统计。我们做了一个初步的判断,像钢铁这些行业,它的自我膨胀、内循环的量大概在20%-30%左右。在它产能扩张时期,产生对自身产品的需求,这样我们在判断市场需求的时候,就要把建设期的短期性需求和长期性最终需求区分开来,避免在短期能力扩张时期产生的虚假信号,或者短期的信号。对于经济增长的短期风险,我认为是在加大。

  像日本在1974年经历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他的经济受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到后来,日本调整了结构,发展了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业、组装工业。上面说的是短期风险,从长期来看,问题就是资源与环境,以及持续竞争力的问题。我再进一步解释。这个图我给出的就是能源密度,单位GDP的能耗,可以看出来,我们十五期间,单位GDP能耗增长很快,在1980—2000年的时候,我们的累计节能率是64%,而同期,OECD国家是19%,全球的平均水平是20%,我们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也就是所说的,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来支撑国民经济翻两番。但是到了01年以后,我们的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十五期间,能源弹性系数平均是1.03,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超过了GDP增长速度。中央的十一五规划提出来,单位GDP要下降20%,这个目标现在看来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单位GDP的能耗往往还在上升。

  这个图,是各个国家的能源密度,主要国家的能源密度,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横轴是不同的时期,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来,我们有一个怎样的结论呢?我给两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就是它的能源密度曲线是一个抛物线型的曲线,我们最关心它峰值出现在什么地方,单位GDP能耗的峰值出现在什么时期?美国是出现在1920年左右,日本是出现在1960年。刚才已经谈到了,日本出现在1960年,恰恰是日本重化工业化战略实施期,日本是55年—75年实行的重化工业,后面的几个国家,加起来还不如中国的钢铁消费量高,我们去年是3.3亿吨的钢铁消费量,这是一个结论。 
  
  第二个结论,峰值高低的问题。越接近现代,峰值越低。比如说日本,它的单位GDP能耗最高的时候,只有美国的一半,什么原因?技术进步。也就是说日本是基于60年代的技术,它实现了工业化,用了比美国单位GDP能耗一半的水平来完成了它的工业化。美国比英国还要低,德国比美国还要低,也就是说你的工业化越往后,越接近现代,单位GDP能耗的峰值水平就越低,主要还是技术上的影响。这样会带来一个疑问,就是说我们十一五提出来,单位GDP能耗下降20%能不能实现,目前我们的能源密度曲线还在爬升,总体来看,是在爬升,但是我们是有潜力的。所谓潜力就是我们每一个能源效率水平的比较,能源效率很多专家都喜欢用单位GDP能耗,单位GDP能耗跟外国比很难比,因为有币值的不同,有人说我们GDP在世界的4%,煤炭消耗占到30%,其他消耗占到很多,我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倍,日本的11倍,等等这样一些数据,我觉得这里面比较难横向比,我只给一个产品能耗的对比,同样生产一种产品,中国消耗多少能源?美国消耗多少能源,世界最好水平消耗多少能源?火箭的能源我们比美国高24%,水泥的综合能耗我们比国外高44%,乙烯的能耗,我们在这个地方发展石化产品的话,乙烯的能耗比国外高70%。我们八个主要耗能工业,单位产品的能耗平均比国外高46%,潜力还是巨大的,所以说,中国的能源密度曲线,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第一个就是我们单位GDP能耗近几年出现增加。第二句话,我们的节能潜力很大。有可能在增加的时候,把潜力挖掘出来,实现单位GDP下降20%的目标还是有可能的。走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重化工业时期的发展道路,可以探索这样一条道路,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的路径依赖问题,单位能耗所创造的GDP,这个概念跟刚才的能源密度曲线的概念完全一样,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来,近40年,各个国家,它的单位GDP, 单位能源所创造的GDP,几乎没有大变化,最上面是日本,再往下面是法国,还有美国,蓝线的是美国,几乎没有大变化。什么原因呢?为什么日本就锁定在能效水平很高的路径上,而美国锁定在下面呢?这就是一个路径依赖的问题,一旦锁定一个经济发展的模式,锁定一个路径的话,几十年难以改变,我们这里要问一个问题。 
  
  产生路径依赖的关键时期是什么时期,我讲了三个快速发展时期。第一是快速工业化时期,第二是快速成熟化时期,第三是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时期。特别是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时期,一旦消费模式锁定,这个国家的路径就会产生依赖。这就是为什么其他国家40年不变,很难改变,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必须在第三个快速发展化时期之前,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从长期的问题来看,第二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持续的竞争能力问题。我们给一个贸易竞争力的问题,一个是贸易竞争力指数,还有一个就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这个值越高,就表明竞争力越强,值越低,竞争力越弱。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最有竞争力的是服装,皮革制品,03年和02年显示的比较优势来看,我们是在逐渐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比较明显。显示比较优势的指数在2.5以上,我们称之为有竞争力,绝大多数行业是在2以下,没有什么竞争力。而有竞争力像纺织、皮革制品,从年度来看,竞争力在逐渐下降。也就是说这种长期的可持续竞争力应该怎样进一步提高,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中央提出来建立创新型国家,我认为是实现我们国家竞争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所以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我认为温州从全国来看,它的产业结构还是偏轻的特点比较突出,但我并不主张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要和全国一样,都要发展什么重化工业,但是像温州这样的地方,结构偏轻的问题更加突出。我们讲瓯江口的开发是温州从一个临港城市,变成一个临海城市,那么产业从这种临港产业怎么样发展,我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临港产业发展当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虑。首先是一个港口的定位问题,港口的定位决定你临港产业的定位和发展的规模。那么港口的定位不仅仅是考虑到本地的港口,还要考虑到全国的港口布局,港口资源,以及周边地区的港口。港口定位问题在长三角就是一个港群的问题,我们不远就是宁波港,嘉兴还有一个乍浦港,还有一个上海港,像长三角地区,港口应该说是比较密集的地区,岸线资源也是相对密集的地区。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港群分工的问题。港群发展,我并不认为长三角存在着港口过度建设的问题。关键还在于港群的设计,比如荷兰的鹿特丹港,大家都知道,很多很多港口集中在一起,但是港口和港口之间是有分工的,哪些是枢纽港,哪些是重要港,关键是港口如何定位,要从全国的角度来明确港口的定位。 
  
  因为温州港这一块我没有做深入的研究,我很难给出一个建议,只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第二,港口发展的腹地问题。这里面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个是临港产业的发展和腹地的问题。就是说,港口要发展,支撑它发展的产业在哪?当然这里面是一个互动的关系,有产业就有港口,由港口促进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当中,我们既考虑到本地的临港产业,还考虑到一个跨地区的腹地的问题,比如温台,这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它的跨地区腹地在哪儿,还要研究腹地的产业结构,进而在功能定位。产业定位当中,要有一个导向性。 
  
  上面是第二个方面的问题。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就是港口与综合交通体系。港口的建设不能孤立的发展,应该是一个综合交通体系的概念。前几天刚刚去福建的莆田,眉州湾是全国三大深水港之一,但是它的长期发展滞后了一些,在论证莆田港的发展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综合交通体系。港口的交通体系和腹地的衔接,怎样联系起来?特别是像铁路、公路、货物运输、综合交通体系怎么发展?第四个问题,我不展开了,是核心产业与产业支撑体系。临港产业是发展当中的核心产业,还有一个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所谓支撑体系,刚才徐社长在讲到仓储物流,也是产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体系。支撑体系还不完全是这些,还包括一些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 
  
  第五个方面的问题,就是临港产业发展的一些方式。崇尚产业集群的方式,是我们温州地区的特点,我出去讲案例的时候,往往把温州的打火机作为一个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介绍给各地。那么临港产业发展当中,产业集群是我们本地的优势,把产业集群的理念在我们临港产业发展当中,把它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临港工业的发展,与环境和生态的关系。这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到环境和生态的问题。还有一点时间,我想讲一些临港产业发展当中产业集群的问题。我只讲产业集群的三个特点,一个是企业分工的高度细化,第二个是规模化,第三是不同功能部门的系统效率。 
  
  产业集群内部有:生产商、供应商、中介服务机构、还有公司管理机构,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产业集群的组成部分。临港产业发展当中,我认为要有大项目带动,还要发挥温州这些地方中小企业的特点,形成一个网络型的企业组织,还有一些中介服务机构作为产业支撑体系。最后是我们的规则管理机构,朱市长刚才接的牌子就是规则管理机构,我想这几大机构形成合力的话,将会形成一个典型的产业集群。

  这是一个美国的一个州典型的产业集群的状况。浙江的产业集群占浙江GDP的比例在50%以上,浙江的活力恰恰是来自于产业集群,在临港产业发展当中,产业集群的占有率需要在进一步的坚持和发扬光大。下面的时间留给陈教授,我的报告就到这儿,谢谢大家,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

产业结构及温州临港产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报告全文 _冯飞_中心专家_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0年有色企业生存及投资状况-深度分析-_有色金属_免费情报_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及其前景_业界动态_食品_产业资讯 曹妃甸规划建设 国家级临港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_新闻_中国创新网_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国务院:发展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 马化腾反思:做企业要考虑整个产业发展_ 行业竞争分析的模型简介--_中国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发展的相对极限与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 球吧网:财经_房地产_汽车_健康_教学片_卫...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特征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特征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 如何促进内地承接沿海产业转移_产业经济_中思网 油脂油料产业规划有望2010年上半年颁布_豆油行业资讯_中国粮油信息网 中国服务业潜力巨大 成海外资金眼中朝阳产业_公司_每日经济新闻 青州液压机械产业有待集群式整体发展_机械-中国建材网资讯中心 《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出台 财税、金融培育新支柱产业_《21世纪经济报道》专栏_... 十二五绿色产业规划正在制定 挖掘股市机会_津滨发展(000897)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中国努力发展动漫产业 中国LED产业的发展 中国努力发展动漫产业 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简介 多晶硅产业状况及发展建议-聚焦产业-中国太阳能光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