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一个中国公民致哥本哈根的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8:12:52
一个中国公民致哥本哈根的信(人民时评)
  詹勇 《 人民日报 》( 2009年12月11日 06 版)  气候变暖的代价,究竟该怎样由地球上的60亿人分担?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差别巨大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应该像世袭制一样代代相传?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各国代表:
  
    你们好。这些天来,你们在开着世界上最重要也最难熬的会。你们的争吵,我们都听到了。
  
    我是一个出身农民家庭的普通中国人,刚刚过上比上辈人更好些的日子。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望。在我的老家,农民们买电器、盖房子,希望到大城市去转转。在我居住的城市,空调越来越多,汽车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在为一个稍稍宽敞些的家而奋斗。
  
    然而我们不幸生活在一个尴尬的时代。很多人刚想把他们羡慕的欧美式生活从银幕上搬进生活,就被断然喝止。我在农村的父母还没来得及在越来越热的夏天买一台冰箱、装一台空调,听说这些产品就要被征收碳排放税。我同学上班的工厂前些天刚刚倒闭,因为它更换不起符合环保标准的设备。那些生活在岛国的外国朋友就更可怜,据说地球只要再升温1.5度,他们的国家就没了。
  
    我和我周围的人,当然希望有一个更清洁、更凉爽、更少气候灾难的环境,并为此付出我们能够承受的代价。但我困惑的是,这个代价究竟该怎样由地球上的60亿人分担?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差别巨大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应该永远穷国的归穷国,富国的归富国,像世袭制一样代代相传?假如是这样,我们为未来奋斗的动力在哪里?
  
    我去过中国西南、西北的一些贫困地区。那里的一些人生活还相当艰难,有的人还在为温饱奋斗。但他们生活的环境,已经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天气更恶劣,风沙更凶猛,灾害更频繁。他们吞食着世界快速发展留下的苦果,而种下这苦果的人和他们的后辈,很多却在万里之外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对后发展起来的人说“到此为止”,仅仅是因为这个世界装不下这么多幸福。
  
    “到此为止”——作为一个进城不久的乡下人,摸着自己的良心,我说不出这样的话。我没有权利要求我的乡亲用自己的落后去支撑他人的幸福,正像我没有权利要求所有富人扔掉别墅、停开房车一样。我能做的,只是人走灯灭、使用节能电器、洗澡时少用点水、穿简朴的衣服……过简单而不失快乐的生活。
  
    好在我的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加入这一行列。他们不仅自己追求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还自发去贫困地区推广沼气和太阳能,去干旱地区帮助改变传统种植结构,去泥石流滑坡地区促改梯田,帮助当地百姓应对气候变化。更有一些人参加环保民间组织,监督企业排放,优化城市规划,维护民众环境权益。低碳、减碳、碳足迹这些新名词,在中国人眼里变得越来越熟悉。
  
    “我们并非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地球,而是借用了子孙的地球。”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行动对世界负责,对子孙负责。我们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将在不远的将来获得回报,即使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也会留下深深的足迹。
  
    哥本哈根的会议,本意是为了人类的未来,而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发达国家拿出诚意,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发展中国家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再走发达国家的老路——这是我,一个普通中国公民,对共同应对全球变暖的理解,也是我对这次会议的期待。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一个中国公民致哥本哈根的信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一个中国公民致哥本哈根的信 评论:一个中国公民致哥本哈根的信 一个中国公民致哥本哈根的信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司法需要怎样的大局观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值得警思的“强拆论”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公共资源应大众享有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有必要重提“菜篮子工程”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司法需要怎样的大局观--观点--人民网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我们如何培养理性的一代--观点--人民网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方舟子的存在是面镜子--观点--人民网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保罗之死"引发的非娱乐性思考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如何保证不跟公众“躲猫猫”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替谁说话”与“为谁执政”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工资集体协商如何打破阻力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主张权利不能总靠“自伤”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如何让感动更有力量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如何让感动更有力量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行业组织如何赢得尊重认同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房票”提出反腐新课题--观点--人民网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民意征求亟须规范化具体化--观点--人民网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领导干部该如何面对“二姨夫猜想”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民意征求亟须规范化具体化--观点--人民网 人民日报:中国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