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教条主义思想束缚 努力创新建管服务工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11:45
市规划局建管处钟斌
按照市委、市政府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的统一部署和局党组的总体工作安排,建管处全体同志认真学习了汪洋、王鸿举同志在“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动员部署大会上的讲话,同时对学习讨论阶段指定的重点书目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围绕“大力强化五种观念、切实解决五大问题”的主题,对照自身思想,结合建管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讨论。
通过学习,同志们深刻认识到,当前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期,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做好建管工作,服务发展大局,是我们当前应当着重思考的问题,虽然过去也做了一些服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要想继续提高服务水平,发展前进,就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学习讨论活动就像一场及时雨,也像前进路上的加油站,使我们进一步认清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增强了改进建管工作的紧迫感。服务发展大局形势逼人,不解放思想、不创新服务理念不行!
建管工作是我局的一项重要业务工作,是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建设单位和社会了解规划部门的重要渠道。能否提高建管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服务水平,服务发展大局,直接关系到我局的行风政风建设和执政为民的社会形象。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同志们以务实的态度,对照检查,并就建管工作存在的与“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大局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逐一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对在建筑规划管理、审批过程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情况进行了深刻剖析,从深层次查找原因。
通过认真的讨论,大家认为,在建设工程方案审批中,确实还存在凡事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死搬条条、框框的问题,在工作中没有从服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机械地执行规章制度当成管理工作的宗旨和目的,思想僵化,不思进取,没有很好地根据工作实际和项目的不同具体情况,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问题。存在“本本上说行就行,本本上没说的就不行”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管理中僵化、教条地理解执行《条例》和《技术规定》,生搬硬套,影响项目审批工作的效率。《条例》和《技术规定》对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有关建筑间距控制、建筑物退让、建设项目指标控制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我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依法行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一些条款定得过死,增加了审批操作的难度,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例如《技术规定》关于建筑山墙的定义,要求为条式建筑的短边,其长度小于或等于16米,并且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或等于2。在建筑规划方案审批中,明明一个条式建筑的短边没有开窗,一眼就能看出是山墙,但就因为其长边与短边之比达不到2的要求。就非要让其加长建筑的长边或者缩短短边,使之达到2的比例。这使得方案不能通过,起码又要再调整一次,有的项目由于用地条件的限制,方案调整非常困难,甚至不能调整。又如在建筑的间距和半间距控制的问题上,《条例》和《技术规定》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的整治、改造方面就不适用,过去的民居建筑都是一间接一间的建,现在重建就要退间距,这显然不合理,在审批方案时如果这样机械的去要求,照搬条条,就会造成建设单位多次报批方案都不能通过,让他们感到十分困惑,这样做不但影响行政审批效率,而且必然会引起服务对象的意见,与“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
二是管理中自己设置一些条条框框,限制条件,在工作上钻牛角尖,既束缚了管理工作的手脚,让自己难受,又给建设单位根据市场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增加了障碍,使审批变得困难。例如修建性详细规划程序的设定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建设单位和管理部门对项目的总体规划思路进行确定,明确下阶段设计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又将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图纸奉为金科玉律,前面的环节批了总图中只有三栋建筑,审批方案时就不允许变成四栋,原来建筑平面是方的,审批方案时就不准变成圆的,要变化调整就必须从头来,重新作修建性详细规划,重新报批,没有一点灵活性,也不考虑这种变化是否是更符合实际需要,老是在图纸上与服务对象纠缠,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为了一个错别字或者一个不关痒痛的错数字,就让人家一套图纸重新来,这样做,使建设项目报批的进度难以加快,建筑规划管理的效率明显降低,能谈得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服务环境吗?像这种工作方法,虽然看起来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但就其效果来看,只会给建筑规划管理工作带来麻烦,影响工作的效率,影响项目审批的进度,给服务对象办事增加难度,影响发展和投资环境。因此在建筑规划管理中必须按照汪洋书记强调的“发展是重庆的第一要务”的要求去审视检查我们的工作,认清方向,服从大局,服务发展这个中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工作中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问题,解决好建筑规划管理究竟管什么的问题。
三是建筑规划管理工作中思想教条僵化,从本部门管理方便和习惯性的做法去想问题,凭经验做事,缺乏对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生事物的理性思考,对于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也畏手畏脚,并极尽所能寻找其他相关的所谓“依据”,且从严控制。例如,《条例》和《技术规定》并没有对建筑层高作出明确规定,在国家有关规范中也没有建筑层高的上限标准。但是当我们在管理中遇到层高五米多、六米的住宅、商业或办公建筑时,就立即从过去的管理经验判断,带上有色眼镜,从“有罪推定”的角度出发,认为建设单位就是要在后期实施时增加夹层,违法增加建筑面积。因此,就算没有明确的禁止规定,也非要要求建设单位将建筑层高降至我们认为的合理高度。这样做人家建设单位很是不解:重庆是山地城市,本来地就不平,首层的商业或公建不把层高做高解决高差问题,上面的楼层怎么建?住宅的层高是人家花了大价钱搞市场调查得出的结论,市场需要,也算是一种新户型的尝试,人家自己花钱担风险搞创新,而我们在审批时却说三道四,认为不合理,非要把层高降下来才批。又比如在设计中,设计师为了建筑风格的需要,在建筑屋顶设计了框架造型,在审批时就推定建设单位会利用这些框架进行违法建设,要求设计中取消屋顶框架造型。这难道不是思想僵化,凭经验办事、墨守成规的思想在建筑规划管理工作中表现的例证吗?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在思想认识上没有端正自己的位置,“怕担责任,怕冒风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在作怪,没有按照“合规是否合理,无过是否无责”的要求去审视自己的工作,没有正确认识管理工作的内涵,没有自觉地去积极思考并创造性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意识,死搬教条,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简单僵化,自以为是地处理问题。这种教条主义的思维定式常常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因此必须时常警惕,并努力加以纠正。实践证明本本上有的,在实际工作中不一定适用,本本上没有的,在实际工作中却十分重要。
四是在执行相关程序规定上死搬硬套,僵化教条,不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研究问题,办事、处理问题机械地执行程序,按部就班,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建筑规划管理主要分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三个阶段,在此之前项目管理还有规划的其他环节。在项目建管审批工作程序上,目前存在着不管项目大小如何、具体情况如何,一律拉上马车,所有站点一一到站停车的情况,这样一种较为机械的审批工作流程,费时费力,影响效率。例如在执行主协办制度时,对协办单位的确定上,非要把消防、园林等单位捆在自己身上,柴、米、油、盐、酱、醋样样齐全后才能审批,没有是否需要之分,没有轻重缓急之别。明明方案中绿地率核算已经达到了设计条件的规定,却还要坚持要去园林部门走一遭,对于这种做法,重庆人叫做“方脑壳”。又比如在管理中,对待诸如对绿地位置、社会停车位位置发生变化、内部道路根据实际地形情况线型发生变化,以及对上阶段已审批的方案进行较大调整等情况,存在一种思维定式:要求人家最好不要调,要调整就要返回上一阶段,重新再来走一趟。既然结果都是同意的,还非要返回上一个环节走程序重新申报,做文字游戏,增加工作量,增加审批次数,自己划圈圈自己走冤枉路不说,还拉着建设单位一起走,累了自己也累了别人,这样做对谁有好处?现在大家都觉得做事挺累,不就是被这种教条主义的思维定式所害!这样的思维定式害人害己不说,伤害最深的是规划部门执政为民的社会形象,是建设单位抓住机遇求发展的积极性,是重庆市的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履行程序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合法地尽快解决问题,而为了使办事程序上看起来像那么回事,显得更加严肃,去履行多余的程序,就是典型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表现。因此,在建筑规划管理工作中,必须实事求是,认真分析具体项目的问题,事实上每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审批过程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每当完成一个项目的规划审批后,我们都应当回过头去总结一下,经验在哪里?遗憾是什么?在下一个项目规划审批的时候,应当怎样去设计工作路线,遇到情况变化后怎样去应对,怎样抓住关键线路去工作。在审批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认真思考,按照行政许可规程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统筹考虑,确定具体项目个性化的审批流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审批工作,采取个性化服务,讲求实效,快速、高效、高质地帮助建设单位完成规划报批工作,体现服务本质。
要解决好在建筑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问题,首先就要从思想上、工作中缺乏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方面找原因,要从建设活动的规律出发,研究建筑规划管理工作在建设活动中的目的和作用,解决建筑规划管理工作究竟应该管什么,怎样为建设单位服好务的问题。实事求是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工作方法,还是管理制度创新的原动力。在规划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对具体项目的现场情况进行查勘、对项目的历史沿革情况进行调研、对相关图文资料进行核实;在一项规章一项管理要求出台以前,一定要对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使其能够在工作中用得上、管得住,建设单位能够理解支持。不查勘现场,不核实地形图是否反映现状情况,图纸与现场情况不一致,当大家认认真真将方案、施工图审批完后,到了该发许可证放线时才发现现场上还有一栋楼没有在图上反映,间距出了问题!下来又是返工、又是协调,这耽误的是谁的时间?影响的又是谁的形象?又如停车位标准的问题,没有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对于诸如“廉租房”项目也要求跟其他项目一样标准配停车位,建设单位提出这不合理,是浪费,人家问我们,有条件买汽车的人,能让他去住廉租房吗?这些情况的发生看似荒唐,但的确发人深省!这正是“好心办坏事,认真办傻事”的写照。不从实际出发,没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根本谈不上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在工作中的一种反映,这种情况的发生,对做好建筑规划管理服务工作、“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思想上、工作中一定要大力发扬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求真务实,将执行政策的原则性与实际工作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找准各种规章、规范、规定与建管工作实际的最佳结合点,努力克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束缚,是在当前服务发展大局、做好建管工作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这是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来源:华龙网  2006-11-02 06:32 编辑: 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