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44:19
怎样保持一种良好的从政心态
——县委书记张朝礼同志在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专题辅导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4月29日)

同志们:
    在全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县委决定以县委中心组学习的形式,由我对大家进行专题辅导,能以这种形式与大家进行沟通,我感到很高兴。
    近年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应该说广大党员干部的从政心态也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对此,我们必须客观面对。多年来,我对干部从政心态问题始终在进行思考,但一直不系统、不全面。近一段时期,通过学习明方书记在安徽省省委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以及家豪省长《区域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一书,体会很深,感触也很多。因此,重新就这一课题与组织部、宣传部、县委学习室、研究室的同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应该说是通过集体的智慧,把对学习、对权力、对组织、对群众、对自己的一种理解和感悟,相对系统地拿出了一个东西,可能还不尽完善,也借这次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龙江要发展,人的因素是关键。人的问题解决好了,其它问题都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近几年,包括外地人都说龙江变化很大,那么我认为这个变化最为可喜之处不是经济有所发展,而是在于人心变顺了,人气变旺了,尤其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心态更加平和了,精神状态更加积极向上了。这种变化对龙江未来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的因素,它比我们通过开发利用一种资源实现的发展更为长久一些,持续一些,也更为实在一些。
    良好的心态不仅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境界,而且是一种人生的能力和智慧,也是事业发展、人生幸福、社会和谐的直接心理动因。可以说心态就是生命,就是人生,就是工作,就是现实,是世界观、价值观的直接体现。那么,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该如何保持一种良好的从政心态?我个人体会,只有做到“五个正确对待”,才会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会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个人与组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也才会培养自己从容淡定、平和宁静、自由舒展的良好心态。
    一、正确对待学习
    学习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讲“学无止境”。作为党员干部,我认为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种人生境界,作为一种价值追求,通过学习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那么,作为党员干部应如何学习、重点应该学习那些内容呢?我想是否应该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学习和修为。
    第一,要深学政治理论。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党员干部的素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但其中最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是政治理论素质,它对其它素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党员干部要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作为内在需求,在学深、学透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党性修养。要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当前特别要重视和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理解,通过深入的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时不我待、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第二,要精学本职业务。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熟悉业务,争做内行,敢当权威。业务不熟悉,就没有发言权,就不可能干好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工作需要,定项目,选内容,长期坚持,苦学不怠。要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但一个好的领导一定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特别是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在学习上也应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更好地统揽工作全局,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第三,要勤学修身知识。我们常讲: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做官先做人。胡锦涛总书记也反复强调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目前我们也确实有一些个别干部,包括领导干部,对自身要求不严,不该做的事做了,不该去的地方去了,在群众中影响很坏。在这方面我们都应时刻反思自己,静下心来,学习怎样做人、如何做事、怎样为官,要好好补上一堂道德课。俗话说:有德无才办不成事,有才无德坏大事。没有高尚的人品做保证,就很难甚至不可能成为一个人民信赖的好公仆。要想清清白白为政,踏踏实实做事,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加强人品修养,政治坚定,忠诚守信,诚恳待人,谦虚谨慎。尤其作为领导干部,更要向“和谐龙江”先进典型学习,找准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不仅要在能力水平上成为标兵,更要在道德水准上成为表率。
    第四,要博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向实践学、向他人学。实践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名党员干部都应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这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此外,还要向“英雄人物”学习,既要清醒地认识到,群众是历史的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又要充分地认识到,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特定范围之内,重要人物的贡献不可磨灭,例如: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付华廷、五常市新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清泉,等等。他们都是实践中产生的英勇,他们以个人力量带动并创造了全村的发展辉煌。对这些人物,我们都要努力学习,甘做“小学生”,通过广学、博学,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把握时代脉搏,做到与时俱进。
    总之,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深学政治理论,精学本职业务,勤学修身知识,博学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协调各方、解决矛盾的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同时,还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修养、境界和责任,在全县上下形成学习的风气、研究的风气、探索的风气、实践的风气。
    二、正确对待组织
    党员干部保持良好的心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体现在个人对组织的态度上,具体说就是怎样摆正个人与组织关系。“个人服从组织”是我们党的一项组织原则,我们党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广大党员干部同心同德、高度统一。同时,个人作为党组织的一个细胞,也只有通过党组织才能发挥我们自身的作用,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说,党员干部对待组织要忠诚、要服从、要感恩、要维护,有了这样的心态,就是有党性、有境界的表现。正确对待组织,应体现在具体行动上,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对待组织的决策部署。正确对待组织的决策部署包括执行组织决策和维护组织形象、地区形象。在执行组织决策上,要从大局的高度认真理解、主动宣传、坚决贯彻、积极维护,这是最基本的组织原则,也是忠诚于组织的集中表现。要善于通过深入的宣传发动,将组织的决策部署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统一认识和自觉行动。当前,我县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能否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化为全县人民的集体行动,是我们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是维护组织权威的具体表现。例如:我们提出了建设“五个大县”,主要是基于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例如双城市已经实现了粮食和牲畜的全部就地加工,对“五个大县”确立的目标,各级不打折扣地抓好落实,就是正确对待组织决策。在维护组织形象、地区形象上,大家要真心爱护、精心维护,要充分认识组织形象就是组织的号召力,地区形象就是地区的发展力,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有维护的责任和义务。作为生你、养你的一方热土,大家要摆正自身位置,调准角度,以家乡为荣,以为家乡奋斗为荣。如果为一己私利,怨天尤人,泄世愤俗,给组织和家乡抹黑,不仅影响地方的发展,也为外人所不屑,更是自毁形象。
    第二,正确对待组织的人事任用。选拔领导干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多年来,我们党对干部任用形成了一系列严格的程序,而且还在不断地探索完善,应该说现行的选人用人机制是目前相对最为科学的,在这种体制下,有时公平的确只能是相对的,有时也确实可能没有多视角观察干部,没能做到人尽其才。组织看一个人是有多种视角和情况的,我归纳为五种视角、两种时态。五种视角是:俯看,就是上级看下级的视角;平观,平级之间观察的视角;仰视,下级看上级的视角;远望,远距离观察的视角,如基层群众的观察;近睹,身边同志观察的视角。这五个视角,每个视角看到一种或几种情况,由于角度不同,确实会出现看法不同,甚至大相径庭。两种时态,即短时接触和长期相处。短时接触的印象、长期相处的认识,情况也容易出现不同。所以任何一个不全面观察的结果,都难免有局限性,都难以全面反映所观察对象的真实情况。可以说,任何一个人都没有组织的视角宽泛,都没有组织的视角全面。因此,以自己单一视角观察的结果,以个人了解掌握的有限情况,来评判衡量组织的人事任用是不客观的。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对组织人事工作一定要多从大局上思考,客观真实地向组织反映情况,充分发挥作为个体视角的作用,帮助组织确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选择推荐能够推进龙江发展的可用之才。反之,只站在自己能否升迁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但会曲解正确的用人导向,还会干扰自己心态,影响自己进取,也会损害组织和干部队伍形象。
    第三,要有严格的纪律观念。正确对待组织还突出地表现在严格遵守纪律上。领导干部在组织中扮演着纪律的遵守者和纪律的执行者双重角色。因此,更应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群众工作纪律以及本地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领导干部带头遵守纪律,是对组织成员无声的命令,是对组织纪律最有力的执行,也是对组织权威最有力的维护。相反,个别领导自律不严,往往成为纪律涣散、组织松懈的根源。
    第四,要有清醒的民主集中制意识。民主是实现集中的前提,是实现凝心聚力的保证,只有树立民主意识,才能团结人心,集中智慧,避免武断、盲断、臆断,切实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民主集中制不仅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也是党的根本工作制度,是贯穿于、渗透于所有组织和所有工作的根本规则,也是规范个人与组织关系的根本规则,因而也是党的根本组织纪律。领导干部正确对待组织,最重要的就是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制,自觉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既要按程序积极发表个人意见,又要按原则自觉维护集中统一,认真负责地贯彻执行集体的决定。要在集体领导下,努力进取,尽职尽责,防止“一言堂”、个人说了算,防止各自为政、自由主义,在这样的局面里每个人也都较易具有良好的心态。
    三、正确对待群众
    党员干部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群众,是党性观念、纪律作风和政治立场的集中反映。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心里没有群众,就是忘本;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就是变质;滥用手中的权力欺压群众,就是背叛。当前,确确实实有一些干部脱离群众,究其原因:一是不愿面对群众,习惯于当官做老爷;二是不想面对群众,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情;三是不会面对群众,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不会讲群众语言;四是不敢面对群众,怕群众上访告状,找自己的麻烦。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在如何对待群众这个问题上,我体会应该把握以下五点:
    第一,要心里装着群众。这一点,既是职责使然,更是感情所在。“百姓心中有杆秤”。群众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对党员干部来讲,“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只有诚诚恳恳听民意、认认真真解民忧、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才会得到群众的真正拥护。薄熙来同志曾说: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去年我在走访14个薄弱村选派挂职干部时曾说过,任职期满,考核最重要依据不是修了多少条路,打了多少眼井,而是百姓对你的满意率,对你的认可度,如果群众满意了,你肯定做了许多群众需要的裙带。因此,只有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办出让群众满意的事情,群众才可认可你,接纳你。心里装着百姓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作决策、抓工作、办事情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切实维护和发展群众的利益。今年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经济与民生并重,强县与富民同步,就是不仅要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同时更着眼于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始终坚持以民为重、富民为先,力争让广大群众尽快富起来,钱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
    第二,要充分尊重群众。从广义上讲,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没有任何理由轻视群众。从具体上讲,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不懂得尊重群众,不善于依靠群众,再有本事的领导都将一事无成。当前有极少数干部从骨子里瞧不起群众,甚至认为基层群众素质低,不能与“我”为伍,实质上就是“官本位”意识在作怪,是党性不纯的表现。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群众就是尊重实践。有些事我们可能说的有道理,但没做出来就不是硬道理。比如我县农民自创的节水滴灌,省里专家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再如种地、养殖,谈理论,我们一些技术人员包括专家可以讲的头头是道,但真种、真养我们不一定比得过农民。我们有些老领导,退休后搞养牛、种水稻,结果赔的一塌糊涂。充分尊重群众还要保障群众应有的权利。前几年我们一些干部处事不公、与民争利,致使群众产生了怨恨和仇视心理,与干部“斗气”,特别是农村的集体访,多数都和侵害群众利益有关。这几年,我们推行政务公开十必须,就是要保障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就是真正把群众当成主人,使他们充分享受当家做主的权利。
    第三,要敢于面对群众。作为党的干部,听不到群众的声音,感受不到群众的苦衷,问题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自以为是,不去倾听或听不进群众的意见,其后果将是可怕的。不能让群众把话憋在心里,憋久了就会转化成怨气,问题久拖不决就会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物质条件的改善,群众的需求会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由于群众需求层次提高,利益诉求不仅不会减少、往往还会增加,这就是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社会矛盾的倍增性。坚持以人为本,贯彻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下决心不断地完善群众意见表达机制、利益诉求机制,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这次我们向社会公布领导和乡镇书记、乡镇的电话,就是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特别是在处理突发事件上,我们更要在第一时间及早介入,靠前指挥,敢于面对群众。贵州瓮安打砸抢群体性事件的很大一个教训,就是瓮安县委书记王勤事发7个小时仍迟迟躲在单位没有到场,导致事件不断升级。
    第四,要经常深入群众。善于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干部的首要职责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如果不深入群众,不深入基层,整天高高在上,是不会发现问题的。现在干部和以前干部不一样,很少再下乡与百姓同吃同住,有的乡镇干部甚至除了村里“老三位”外,在村里没有朋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更多地深入基层一线和广大群众中间,要真心实意地与群众交朋友,要满怀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要经常迈开脚步,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大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工作推不开、情况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态度要和蔼可亲,处事要公道正派,增强亲和力,使群众愿意说实话、说心里话,这样才能缩短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知民之所思,察民之所虑,帮民之所需,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第五,要教育引导群众。长期以来,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一直没有能够引起我们领导干部的重视。应该说,群众的素质不一,特别是在农村,一些群众法制观念不强、法制意识淡薄,在无理越级上访、拒交农牧场承包费方面存在法不责众心理。前几年,我县一些“东方闪电教”、“蒙头教”、“血水圣灵教”等组织猖獗时期参与活动的群众近千人,信教人数超过万人,个别地方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蔓延,在农村甚至一度出现一股强大势力,在群众中间一呼百应,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还有一些群众科技知识匮乏,不懂技术,不会经营。还有一些群众对党的政策、对我们的主张也有一时不理解的,对这类群众,是需要教育、引导、帮助和组织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应该是我们各级的一个重点,特别是要把对农民的法律知识和科技知识普及作为突出任务,努力把广大农民培育成有知识的文化人、懂法律的守纪人、讲道德的文明人。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我们必须做的一项工作。
    四、正确对待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识事难,识人更难,识己则是难上加难。领导干部正确对待自己至关重要。只有正确对待自己,才能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事业;只有正确对待自己,才能找准位置,负起责任,发挥作用,实现价值;只有正确对待自己,才能把握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作为党的干部,正确地认识自我,必须真诚地听取群众的意见、组织的意见;必须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剖析,特别要看清楚自己的缺点、弱点和不足。千万不要把个别人当面的恭维和奉承当作全部的评价,忘乎所以,迷失自己;千万不能盲目地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千万不能轻言自己怎样强,应该怎样被提拔重用。这种状况,如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现,一定要警醒。除了在政治上要立场坚定、思想上要与时俱进外,我觉得重点要把握好四点:
    第一,在定位上把握好。我们经常去研究和比较别人,并且看得比较清楚,但对自己却很少研究,或拿自己的一方面去和别人的整体比较。比如,我们往往看到自己的优势,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和别人比较的时候,也就往往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较,认为如果我去做这件事的话,一定比他强。而事实上你真去做的话,未必就能干好。因此,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这个评价又是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自己的发展定位问题。只有一个人有了正确的定位,才能有正确的追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二,在情绪上把握好。要努力做到保持平和宁静与积极主动相统一,这是一个干部比较理想的心态和状态。当干部要求进步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把这种进取的愿望转化成努力学习、增强本领、提高境界、干好工作的动力,把自己的岗位作为奉献的平台,追求的事业,立身的职业,安下心,埋住头,立足于、专注于现在的岗位,坚持把自己的工作做实、做细、做精、做强,把自身的修养不断提升,这样才能真正出成绩,才能真正有进步。现代社会节奏快,变化快,浮躁的东西比较多,诱惑比较多,人们承受的压力比较大。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要注意调整好自己,保持平和宁静、处之泰然、充满激情、奋发进取的心态,否则,干事就沉不下去,学习就钻不进去,思考也深不进去,灵感难以产生,创造难以实现,工作也难以大进。“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切防出现有所进取又躁动不安的心态和状态。有的同志干事挺积极,但内心时常为名位躁动不安,宁不下心,安不住神,这必然要分散精力,损耗智慧,折磨自己。修身之本在于安心,不安心、不凝神,就难以修身,这是古人的人生智慧,也是我们加强修养的基本要领。
    第三,在言论上把握好。言为心声。言论是心态最经常、最生动的表现。党员干部的每一句话,不仅反映个人的心态、代表个人的观点,而且都渗透着职务的影响。因为你是领导,别人特别在意你的言论,你就更要格外注意。要努力透过平和诚恳的言谈,给人以温暖,给人以信心,给人以春雨润物般积极正面的引导。有些时候,领导干部一句不负责任的话,不仅会伤害组织的形象,挫伤同志的信心,疏远同志的感情,影响班子的和谐,贻误工作的推进,也有损自己的身份,所以一定要注意把握好。
    第四,在行为上把握好。就是不论大事小情,都要行不失身份,不损品格。党的干部慎于行,不仅要清醒地把握好自己每一个具体的行为,处处体现出领导者应有的表率意识、规范意识、自律意识,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作风素养和人生态度;而且要自觉做到慎独慎微,当面背后一个样,明里暗里一个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始终一身正气,坦坦荡荡。群众的监督无处不在,如果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自作聪明,不拘小节,被群众抓住了尾巴,再来消除影响,是十分艰难的。当年大庆人的“三老四严”精神,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革命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我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然值得大力提倡。良好的心态和妥贴上进的行为是互动的。埋头干事走正道,才能各方信任威望高,才能工作推进多顺畅,才能自感欣慰心情好。
    五、正确对待权力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也可能成为谋取私利的手段;既可以促使人奋发努力,也可能诱使人腐化堕落。因此,正确对待权力至关重要。
    第一,要对权力深怀敬重之心。踏上领导岗位确实要有机遇,但一般离不开自身努力。如果只看表面,很容易误以为权力是自己“挣”来的。其实,个人再出类拔萃、众望所归,权力也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绝不能将权力看作个人奋斗的结果,当作个人风光的资本和谋取私利的手段。同时,执掌权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短暂的。权力也是一种机遇,要珍惜这种机缘,借助权力把自己内心的想法付诸实施,变为现实,进而体现自己的价值。
    第二,要对权力深怀畏惧之心。在当前各项制度日益健全、责任追究更加严厉的情况下,从政已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从大处讲,权力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使用,就会降低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就会伤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重者就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从小处讲,如果用权不公、用权不廉、用权不慎,当权者就会遭遇困境、自毁前程,甚至家破人亡。因此一定要算好政治帐、经济帐、人身帐和家庭帐这四笔帐,时刻对权力多一些恐惧。
    第三,要对权力深怀谨慎之心。权力的背后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职位越高,影响越大。用不好权力就会损害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手握权力而不能很好地使用,就会耽误工作、贻误事业、损害群众利益,就会辜负组织、愧对人民。一个乡党委书记决策失误,可能会涉及几万人的利益;一个县委书记决策失误,就会涉及到几十万人的利益。因此,要对权力的使用慎之又慎。我所说的这点,决不是说就可以借这个理由,就不敢承担责任,更不能因为怕摊事宁可不干事,恰恰相反,要在考虑周全多方论证的前提下敢于下决心,敢于冒风险,在干成事和不出事中找好结合点。我常讲,党员领导干部最重要、最大量、最经常做的事是解决问题。我觉得能够发现问题是智慧,勇于面对问题是境界,善于解决问题是本事,有意躲闪问题是失职。每当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也正是锻造自己的时刻,这种事儿越多,就越能促使我们快速的成长与成熟。
    第四,要对待权力深怀平衡之心。作为领导干部,要摆脱名利的束缚,克服贪图享乐、追求金钱、盲目攀比等错误思想,自觉用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自己,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用家人的牵挂提示自己,始终保持知足心理、健康心态。特别是作为部门和地方的一把手,更要以健康的心态当好“班长”。对领导干部的职责,家豪省长总结为“三心”,坚持中心,加强核心,稳定民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富裕人民;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社会稳定为各项工作的前提,确保一方平安)。我体会,要做到这“三心”,核心是如何调动人员的积极性,特别是班子成员的积极,应该着重把握好三点:一是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坚持一切从事业出发,既不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同时又乐于为班子成员当“后台”、担责任。二是发扬民主,群策群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善于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汇集各种想法,听取各种声音,把集体的智慧转化为科学的决策。三是胸怀坦荡,以诚待人。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开诚布公,主动沟通,交流思想,增进了解,使班子成员在共识中求团结,在信任中求融洽,形成和衷共济、各尽其责的良好局面。
    以上是我对从政心态的一些体会,可能有很多不完善之处,诚请大家以各种形式提出意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