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思想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54:29

 作者:唐伟

  第一次接触蔡定创先生的文字,是2005年初。当时四大国有银行呆坏账严重,对银行的管理体制改革迫不及待,当时主导思想是银行股份化,并将银行的管理权卖给外国人。为此,蔡定创先生发文《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指出我国银行的呆坏账实质是行政腐败的延续,依靠改革管

  理体制完全可以自己解决,银行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必须要由国家绝对控制,股份制与卖给外国人都不是解决管理体制问题的必然,同时也不能照搬西方银行的标准来判断中国四大银行的好坏,中国的银行完全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解决监管问题、坏账问题。蔡定创先生的此文虽然后来引发了网上国有银行贱卖问题的大讨论,但是,在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忽悠下,四大国有银行还是在完成改制后大把地贱卖给了外国人。

  2006年5月,蔡定创先生在网上发表了《资源经济》论,提出了21世纪在发达国家的科技已经开始显示出过剩,知识经济时代将渐成为过去,而随着中印二个人口大国的崛起,资源将越显紧缺。提出 21世纪将是“资源经济” 时代的理论。但各国的发展程度不同,进入的时序有所不同,国家间的竞争最终要归结到资源的竞争。并由此预测资源经济时代的四大基本特征,并应因资源经济提出五大对策。提出竞争更利于知识经济,国家垄断更利于资源经济的概念,最早提出资源的开发必须由国家垄断,用我们的外汇储备建立国家的资源储备,并严控资源的出口。

  2007年1月,蔡定创先生发表了着名的《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一文,第一次提出“劳资分配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是经济发展的一道‘坎’”,建立有效的劳动者利益保障机制、劳动者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是进入发达国家的基本前提,而国家有劳动者参与的民主制度则是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的基本保障。此文一度成为中文网上转载率最高的政论文,并从此引发了国人开始对我国经济中生产过剩,内需不足问题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国家的发展战略也在这种广泛的讨论中逐渐转型。

  2008年,蔡定创先生依据国际金融危机现实已形成的国际经济关系新构架,在《当代中美金融大战》、《中美金融博弈透视》等系列文章中,创新提出建立国家经济发展新战略。蔡定创在其文中指出,在当代国际垄断金融资本通过垄断金融手段垄断资源产品价格的情况下,继续仅依靠生产立国、贸易立国,如建立“世界工厂”、“比较优势”立国等,已不现实了,国际垄断金融财团可以通过控制美元国际货币的发行,汇率、利率,以及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施展手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掠夺生产性的国家,并可通过在衍生品市场上控制大宗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向生产性国家输入通货膨胀,生产性国家的生产利润率必然是微乎其微。蔡定创重新定义虚拟经济,揭示股市有将市场需求转化为财富的机制,第一次提出“以中国 ‘内需’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国家发展新概念(《以中国内需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按照蔡先生的这一理论,后发国家谋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本国强大的资本市场与之相对抗,必须要变“卖产品赚钱”,为“既卖产品赚钱,更能卖股权赚钱”,“卖一倍价的产品,为卖几倍价的股权。”国家发展新战略(《中美金融博弈透析》。

  蔡定创先生在其《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一书中,破天荒提出“印钱消费”理论,并用其一向以来就善长的严密逻辑体系论证了这一理论是当代经济在投资货币过剩条件下的必然规律性。其实,蔡定创的“印钱消费”理论并不仅是在《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中第一次提出,其理论要点从2006年以来的一系列的文章中就已经有体现。不过一直没有受到国人应有的重视,而国家的宏观调控则在传统的货币主义理论引下,一直在应对通胀与通缩为目标而反复摇摆。是世界各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手脚无措,使蔡定创先生痛下决心,放下他的金融投资人业务,静下心来将早已存在于他头脑中的的系统货币理论整理出来。

  《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一部全新的货币理论书,也是一部宏观经济理论书。蔡定创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商品是经济的基本细胞;而在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货币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旧有的货币理论,以致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错误的,或者已经过时了的货币定义基础上,从而导至整个理论体系全部出错。因此,必须对货币重新定义。

  蔡定创通过对货币运行历史的全面考察和理论抽象,发现货币是等价物属性与交换媒介属性的统一体。由此,蔡定创将一般的货币被定义为“货币是有等同价值或等同价值保障的交换媒介”,将信用货币这个特殊阶段的货币定义为“货币是由其发行机构提供等同价值保障的交换媒介”。信用货币在二个方面已经不同于金本位制货币,其一是将金本位制货币时的“贮藏手段”替换为“持有手段”,其二是信用货币的币值具有可调节性。信用货币的这些变化使当代货币的运行规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有正确反映本质属性的货币定义作坚实的理论基础,蔡定创由此揭示当代信用货币运行的三大基本原理。

  第一大基本原理是,货币的发行本质是国家用信用创造价值,信用货币的发行过程就是主权国家价值创造过程。不同的货币发行窗口具有不同的价值意义和对总供需不同的影响。由此揭示出我国在货币发行上惊天的价值损失、总供需失衡与错误的货币发行上的关系。

  第二大基本原理是,“派生货币”不是货币,商业银行“派生货币”的本质是提高货币的使用价值、加快货币周转速度。商业银行并不具有象国家信用那样对货币价值有创造能力。商业银行信贷货币量的增减,只不过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反映的是经济的活跃程度,并不是引起经济的通胀或通缩的因素。由此理论,蔡定创揭示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银行信用危机的根,揭示美联储局主席伯南克开着直升机“撒钱”的理论秘密。

  第三大基本原理是,需求创生价值,它是通过股市来现实的。股市通过市场需求创生价值,需求的变化信号使股票的价值发生变化,由此使股市可以创生价值也可以湮灭价值。股市成为价值增减发生器。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由此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股市的价值效应还在于,它能将市场需求与一个国家的市场潜力也纳入价值创造过程。股市还有使劳动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资本的功能,产生劳动资本化的分配机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调节社会分配。

  在货币的三大运行原理的基础,蔡定创重新考察了经济体对货币的需求与货币供给机制,揭示货币有三大需求,这就是:投资、消费与股市。货币供给则分为外供给与内供给。传统经济学仅仅看到媒介货币的供给机制:1、在外供给方面,没有看到股市的净价值输出对基础货币的供给量所产生的重要影响。2、忽略的货币内供给与循环,即通过分配产生了投资性货币与消费性货币两种执行不同功能的货币。

  将货币区分为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应该是蔡定创对货币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由于这种区分,使得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总供需平衡通过经济模型得以具体化并能实现计算机化。而且,只有区分了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货币放大”、“印钱消费”理论才能得以成立,股市的本质与功能、“双轮驱动”本质特征的揭示才能得以实现。

  投资货币过剩是当代经济的一个显着特点。凯恩斯革命的主要点是用增加政府投资谋求社会充分就业的办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但此也会使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的量比矛盾越来越大。蔡定创“印钱消费”理论与凯恩斯主义不同的是,在应对产能过剩消费需求不足的过程中,使用的是直接增加由过剩产能所形成的消费需求缺口的补充消费,以实现总供需平衡。

  因此,蔡定创的经济理论,实际上是以货币为起点,揭示当代货币运行、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论。其以完整的逻辑体系解构了当代货币与宏观经济的运行过程、内在机制。我们可以用:一个经济构架(“双轮经济”构架)、二条发展经济规律(“货币放大”规律、“印钱消费”规律)、三大货币运行原理(发行价值原理、派生乘数原理、股市价值原理)简要地归纳《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中整个理论体系。也可以用“充分运用货币运行规律,快速地实现民富国强的理论”一句话来归结:《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我更相信,中国将从此结束没有自已经济学的历史,这是中国从此林立为世界强国的历史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