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变化趋势及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31:59
 7.人口巨变将碾死诸多行业
    和经济危机一样,人口箍圈横扫之处,每个产业都将经历一次大扫除。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9年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为1020万,比去年减少了40万,降幅3.8%。这是多年来高校报名人数的首次下降。将这一变化解释为毕业生就业困难降低了学生上大学的兴趣,是难以成立的。
    其实,从十几年前的人口变动数据,完全可以预见到今天的局面:若不是因为近年来的大学扩招、入学率提高,和大量积累待消化的复读生(今年的考生中便包括了270万往届生),高校考生会在两年前就已开始减少。而人口数字显示,今后几年考生人数将继续大幅减少,降幅的高峰将出现在2018年。
    考生减少,除了对高等教育市场的供求对比带来直接影响,它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提醒人们注意人口格局的变迁,和这一变迁即将给各个产业带来的影响。
    在德鲁克所阐述的创新机遇之七大来源中,唯一具有高度可预见性、而事实上却又经常被忽视的一个来源,就是人口变动。导致这种忽视的原因大概是:决定人口趋势的基础变量(生育率和各年龄段死亡率)的变动,和它们的经济后果最终表现出来,这之间往往有数十年的时间差。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构不成新闻事件,也就很难得到媒体的关注。
    而对于中国,又多了一个因素:独一无二的计划生育政策将造就出一条从未有人见过的人口结构变动曲线,这条曲线的特殊形状,将让那些从对发达国家发展历史的观察中获得的经验归于无效。对此,产业界必须引起警惕。
    每个在中国做生意的人,必须牢牢记住一个年份:1987年。新生人口在这一年达到了2550万的顶峰,此后便以平均每年48万的速度下降,直到2004年后暂时趋稳。
    我们不妨把这一为期16年的人口绝对数下行段想象成一个倒梯形箍圈,它随时间流逝而沿着人口金字塔慢慢往上撸,沿途所经之处,每个以特定年龄段人口为主力消费群的产业,将一个挨一个地遭受打击。现在,它正走在5~21岁这个年龄段,刚刚压过初等教育,正在撞向高等教育。几年前已经碾上摩托车,两三年后推进到住房租赁市场,六七年后将碾到汽车,八九年后将冲进首次购房市场……在我们所能观察和评估的宏观变量中,没有比这个更加确凿无疑和无法抗拒的了,漠视它的人们,很快将品尝到它的厉害。
    需要牢记的另一个年份是2003年。这一年,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达到历史顶峰2000万,此后便以平均每年170万的速度下降,降至去年的1100万,显然,城市化进程已经走过了拐点。
    请注意:2003减1987等于16,这恰好是初中毕业的年龄,我们知道,许多农村孩子正是在这个年纪进城打工,现在,城市化的这一来源正在枯竭;同时也要注意,170万3.5倍于48万,因而城市化降速还有其他原因,很可能是农村16至45岁这一青壮年潜在进城人群正在全面萎缩。
    如果是这样,那对于许多产业将是个十分不祥的信号。这些产业过去十年能在目标年龄段人口缩减的情况下保持高速增长,全赖于每年从农村涌入的大批新增城市人口,而现在,这一动力源正在迅速枯竭。
    还是2003年,该年死亡率达到了198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6.40‰,此后便以平均每年0.13个千分点的速度上升,对应着死亡人数平均每年22万的递增;考虑到人均寿命还在不断延长,这显然是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结果。殡葬业、墓地、临终医疗、老年护理、养老院,这些产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这一增长将延续到2050年代。在此过程中,整个赡养模式和医疗产业的面貌,都将经历一次彻底的改造,大量创新将随之而涌现。
    和经济危机一样,人口箍圈横扫之处,每个产业都将经历一次大扫除。效率低下和盲目扩张的企业将被清除,那些陶醉于过去十年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兴奋与乐观之中,对自己一度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信心满满的企业,将死的最惨。懂得未雨绸缪,善于在逆境中创新的企业,将脱颖而出。要做到这一点,起码要先弄清楚自己的目标消费群年龄结构,再算算离紧箍咒还有多远。6.上海市人口计生委鼓励生育第二个子女上海市人口计生委在昨天召开的新闻通气会表示,上海在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鼓励符合再生育条件的人,比如双方都为独生子女的夫妻,能按照政策生育第二个子女,以缓解人口老龄化进程。http://15938388355.8.sunbo.net5.
失业率的高低和社会制度,产业结构转型,经济景气度等有关系,和人口的多少没关系。人口老化下降会造成经济景气度低下,需求不震,当然就会失业率上升!计划生育在未来会恶化中国的失业率!

人口研究    中国社会如果有什么绝对的危机就是老龄化危机!而且这个危机几乎不可避免:  
  1、资源、环境、社会生产方式等限制因素共同决定我们现在计划生育政策持续的必要性。  
  2、目前的人口红利让我们用最耗劫的资源利用方式、最大利润剥削的用工方式、极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在快乐的“富裕”着。  
  3、回头看看发达国家?大多是在人口红利阶段贮存了财富,建立了比较合理的生产方式,确定较低熵值的社会生产关系,即使这样今天的欧洲都无力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困扰,拿英国为例,GDP现在必须净增长1.5%左右才能中和不降低生活水准的老龄化财富需求。  
  我们准备了什么?我们不但没有给老龄化社会准备点什么,而是在预支所有可以预支的东西,因此,我感觉真正的危机还没到来,当然十年内也不是最严重的时候,有测算显示最严重时老龄人口可以达到4.5亿左右。  
  快速老龄化阶段(2001年~2020年)
  加速老龄化阶段(2021年~2050年)
  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2100年)  
  那个危机将是一种宿命式的危机,强大到任何人都无能为力!
  几十年后当我们老而不死时,也许能回忆到今天所说的话【产能过剩之教育】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国际惯例:
  15%以下为高等教育精英阶段;
  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1998 年的在校大学生共643 万人1999一年增加到1214 万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又一个世界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 9.1 %提高到 13.3 %,在随后十年里一直扩大招生,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3%,走在街上四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是大学生,考虑到农村教育比例较低,那么在核心城市每两个人中间应该是就有一个大学生以上学历。  
  多么?不多!美国比例大概是80%左右;英国、德国也是50%左右。虽然比例不高,但和我国的产业结构一结合就过高了!表中显示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对人才需求明显高于我们!环境恶劣、待遇极低的第一产业有多少大学生原意从事?城市里第二产业比重太高,而且制造业技术含量很低,一个不包括研发只是接受订单的玩具加工厂需要几个大学生?因此,大学无法就业最主要的原因是产能过剩!CCTV做过几期节目目的是劝说大学生改变就业观,这没有错,不能好高骛远,但是一个农村家庭倾其所有培养一个大学生还回去种地?种地有种发财的,但是群体角度这就很难有说服力的。城里培养一个大学生也许看重的是素质,但农村培养一个孩子大多是巨大的投资。  
  既然产业发展没有这个现实需求,那么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的动力是什么?
  1、经济发展产业调整需求?【和事实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比例不符】
  2、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至少农村不是这么回事】
  3、教育产业化的教育生产线发展需求?【大学成了一个敛财手段?不是我说的】
  

   

   

   

     

    社会总人口变化

   

    自然出生率

   

    综合

   

    城镇化百分点

   

    城镇化绝对人口

   

    人口结构变化

   

 

从人口看经济和房价,有图有真相
最近,全国的房价又一次疯涨,各地地王不断,大家都想知道房价会涨到何时,我整理了一些数据,绘制了一些表,供大家理性参考。
  三张图放在一起看,你会发现未来3-5年国家经济转型压力相当大,如果转型成功,房地产作为过度的支柱产业(中国特色),可能还能蹦达到2015年;如果转型失败,房地产作为唯一的支柱产业,一直会撑到人口最多的20-24岁年轻人买房,大约2018年,下一个以9-11年为周期的经济来临为止,当然不排除中途崩溃。
  依美国战后婴儿潮经验,年轻人口高峰的移动,会深刻的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大家看后发表一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