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历史共同研究难掩尴尬:日方以细节否定主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01:55

中日历史共同研究难掩尴尬:日方以细节否定主流

2010-01-25 18:27:31 来源: 新华网 跟贴 22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自2006年12月启动的中日历史共同研究委员会,目的就是希望两国在历史问题上相互理解,但是至今召开四次全体会议以来,双方学者难以达成共识。今年1月中旬,中日将分别在北京、东京同日发布研究报告,在同一个历史题目下,由中日学者分别撰写研究论文,共同发表。

东条英机在日本国民心中的印象并不是很差。

新华网1月25日报道   日本国民认为战争是全体国民发动的,日本国民也不会特别认为战犯东条英机是坏人,这种心态被一些学者称为“日本民族的精神缺陷”。

“夜里三点半起床,4点出发,再度向密林深处进发。全身上下气虚无力,很难受。水也要喝光了……好想喝水,好想喝水啊。”1942年8月某日,日本陆军军医吉野平一在行军间隙,在日记本上写上上述文字。

侵华日本士兵写下的战地日记,现在成了中日两国学者研究那场战争的珍贵史料,但是这些勾勒士兵内心感受的文字,在数十年后的和平年代,也无法令日本学者走出模糊历史观的“密林”。

自2006年12月启动的中日历史共同研究委员会,目的就是希望两国在历史问题上相互理解,但是至今召开四次全体会议以来,双方学者之间难言达成共识。2010年1月中旬,中日双方将分别在北京、东京同日发布研究报告,在同一个历史题目下,由中日学者分别撰写研究论文,共同发表,既“同一段历史,不同的表述”。

日本媒体公开造谣

2009年12月24日,日本东京,中方首席委员步平、日方首席委员北冈伸一,就中日历史共同研究进行了一次共同阐述。

在日本记者的提问下,北冈说,双方没有讨论南京大屠杀遇害者人数问题,但是都认定南京大屠杀是存在的,并且是日本的责任。

步平接着说,研究题目里之所以没有南京大屠杀,是因为双方确定事件性质就是一次大规模屠杀。南京大屠杀遇害者的人数,不是所谓的“官方”数字,而是根据东京大审判、南京大审判来确定。

北冈补充了一句,这两个数字也没有讨论。

但是,令步平没有想到的是,当他看到第二天日本《读卖新闻》时,上述讲话变了味,步平与北冈两人似乎成了针锋相对的辩论手。日方媒体推论说,中方坚持南京大屠杀人数为30万,而日方认为这不可靠。

“这是(日本媒体)公开造谣。”中方首席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回到北京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无奈地说。两国历史学者能够坐下来坦率交流,这本身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有利于双方加深理解。但是,学术研究往往受到政治因素、国民情绪的影响,使得问题变得复杂和敏感起来。

中日学者交锋很激烈

其实,多数日本国民不知道南京大屠杀,而知道的少数人也认为中国夸大了遇害者人数,由此怀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这就是一些日本右翼学者的逻辑。”步平说,他们认为30万的数字来源不可靠,由此得出南京大屠杀事件不可信。

对于这种情况,中方委员之一、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陶文钊也称:“(日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陶文钊看来,日方学者中倾向以细节否定主流的现象较为普遍,两国学者因此交锋的情况很多:

围绕东京大审判

日方学者:东京审判的准备工作不充分、程序不严谨,东京审判的公正性值得怀疑。

中方学者:东京大审判不是战胜者惩罚战败者,只是对战争做一个清算,对日本军国主义做一个清算,从而让日本得到新生,东京大审判实际上是日本清算自己过去、开创自己未来的重要转折点。

围绕日本侵华战争

日方学者:日本当时的对华政策是断续性的,“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等是偶发性的,日本的对华军事行为只是对中国事态的被动反应。比如“九一八”事件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当时中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日本担心自己在东北的权益受到侵犯,所以关东军采取了保护行动。

中方学者:自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发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殖民朝鲜半岛,直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的侵略政策是一以贯之的。日本策划的一系列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政策下的必然产物,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完全是主动进攻的姿态。

围绕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日方学者: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反日教育。

中方学者: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绝对不是反日,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266个,其中跟日本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仅约60个。“宣扬万里长城有什么反日的?”

……

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邱震海评论说,日方学者总是惯于以细节回避应该承担的道德和责任。不过,邱震海也认为,专注细节、慎下结论是日本民族的特点,也是日本学者研究历史的主要方法。相比而言,中方没有那么严谨,在有关战争的历史交锋中,中方往往拿不出精确的细节、数据和各种材料。

步平坦承“有被日方抓住小辫子的时候”,但这不是中国学者不严谨,而是中日两国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决定的,当时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战争时期确实没有人口统计等数据材料,“非要我们拿出几十年前战争时代的数据,那确实是拿不出来了。”

日本模糊历史观背后

据与会专家透露,中方学者狠狠批判了日本模糊的历史观。对此,邱震海视之为“日本民族的精神缺陷”。

日本樱美林大学教授光田明正把此归结为“日本的文化”。光田明正教授说,日本国民善于忘记,不会分析,“一般来说,日本国民也知道对华战争是侵略,也说日本有责任,但认为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战争的责任,因为战争中杀人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光田明正教授正在曾遭受美军原子弹轰炸的长崎出差。他说,日本国民对原子弹的认识十分深刻,“但奇怪的是,日本人不会认为这是美国人的错,而只是原子弹的错,是战争的错。”

光田明正教授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中日的思维差异。他说,中国常说日本侵华战争是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动的,日本的普通老百姓也是受害者。这样的话本出于好意,但在日本却不被理解和接受,因为日本国民认为战争是全体国民发动的,日本国民也不是特别认为东条英机是坏人,“如果东条英机是坏的,那么整个日本就是坏的。”

一百年以后

无疑,中日历史共同研究是一场“马拉松”,研究能持续多长时间,能否得出共同结论,都是一个未知数。

 

日本研究南京大屠杀第一人、历史学者笠原十九司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两国对于历史问题的解释方法、理解上都存在差异,要通过共同研究就历史问题达成共识,还有困难。笠原十九司教授认为,日方的问题在于,很多政治家本身就否认日本的侵略历史,另外,在学校的历史教育中,老师们几乎不怎么给学生讲解侵略战争的内容。在高考试卷中,也从未出现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题目。笠原十九司教授因此希望,应该将共同研究的成果让更多的民众了解。

陶文钊说,“如果一百年后,还听到有日本右翼否认侵华战争的言论,我丝毫不感到惊讶。”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梁辉 郭一娜) 【已有22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 复制网址 | 邮件转发
中日历史共同研究难掩尴尬:日方以细节否定主流 中日历史共同研究难掩尴尬:日方以细节否定主流 中日26日开始共同研究历史 以三个政治文件为原则 中日共同研究历史 08年出成果 中日历史共同研究报告取消发表战后史部分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论文将陆续发表 望解决历史问题 中日2008年发表共同研究历史成果 中日闭门共研历史 日方承认南京大屠杀存在 中日闭门共研历史 日方承认南京大屠杀存在 中日闭门共研历史 日方承认南京大屠杀存在 「空」否定了什麽?─以龙树《回诤论》为主的一个研究 “空”否定了什么? ——以龙树《回诤论》为主的一个研究_杨惠南 盧武鉉籲韓中日應共同認識歷史 日方希望中日两国防长会晤 新加坡《联合早报》 “主流”何必尴尬? 张贵峰:以投毒罪判处污染环境者:快意难掩尴尬(中国青年报 2009-8-19) 肖向前:以民促官 中日民间外交很红火-20070415口述历史-视频--凤凰宽频--凤凰网 文革的另一面:全面否定文革的科技尴尬 中日最大经济活动开幕 中方人数超日方 中共,日方记载抗战中日方伤亡人数有趣对比! 中国海军少将评中日海上接触:日方实在是霸道 中国海军少将评中日海上接触:日方实在是霸道 温家宝会见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日方代表 日方就中日外长会晤散布不实之词 中方予以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