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观展记-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54:09

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观展记

    2009-12-08 09:39:00    来源 :《美术报》


        相关链接:第11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上海揭幕


  10月底,江南气候反常,应该是宜人的季节,反显得较热。五年一次的全国十一届美展中国画展于10月下旬在上海展览中心展出,笔者抱着崇敬之情,起了个大早,辗转赶车,终于到达上海展览中心。我们给自己准备了5个小时,因为预计观一幅作品花一分钟,尚需5个多小时。可是,我们只看了两个多小时,便早早走出展场,大脑中充满了思考,画展中反常的情况,如同上海反常的气温。


  应该说十一届美展要比较现实地反映近5年我国国画界创作的整体水平。可是,十一届美展反映的却基本是年轻一代以及评委的创作水平和面貌,难以代表全国最高创作水平。笔者发现,有很多知名画家没有参加,不知是什么原因。是初选没入选,还是画家自己没参加?全国究竟有多少画家可能是一个未知数,可能有些画家(不管是体制内的还是体制外的还是游离于体制间的)已不愿参加全国美展。如果一个全国性的大展,失去了权威性、普遍性,它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也就要打折扣,这看来是全国美展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这是看展后所想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制作性的作品远远超过写意性作品,满怀激情创作出的作品少之又少。按照方增先所言:“不少年轻人的作品在刻意‘描’和‘抠’”。十一届美展似乎在丢失中国画所特有的“写意精神”。画面似乎是一张放大的照片,可以肯定地说不少入展的画家就是在画照片,或把几张照片拼接而成以形成“特色”。现代科技为那些不练基本功的画家提供了“便利”。一些“唯美”的人物画或花鸟画作品中,或根本不用墨和线,或线条和墨是死板的,线条和墨“死”了,哪来的情感呢。中国画根植于笔墨,以其书写性入画,每一笔都需要画家从内心“写出”,是画家思想再创造的精华。然而在大展获奖作品中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难得一见,一些获奖作品连题目都没有,完全暴露了没有书法功底的真相,哪里还有什么写意性。所以作品不耐看,无内美可谈。


  第三,画面所反映出的思想境界即意境内涵直白肤浅,缺乏思想上深思熟虑的东西。人物画雷同的多,特别是一些美女帅男的画面,军事体裁的也是美女模特的翻版,少数民族人数也少有新意。如果以此反映年轻人的生活,似乎显得苍白肤浅,从思想方面来说,怎样从生活中提炼素材创作出感人的作品,使人性得到尊重,人类核心价值得到体现,使道德良心得到守护,使和谐的理想社会得到张扬。花鸟画作品工笔远远多于写意,画面的面貌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题材,缺少新鲜的血液。大展上的花鸟作品,许多只不过是把人们日常见过的画再凑合到一块。山水画画得好的少,画面平直的多,笔墨精妙者少,一些有时代符号的城市山水是平淡无美,俗不可耐,观城市山水画不及看一张漂亮的城市大照片。作品苍白肤浅所折射出的问题,归结到一点,是画家文化功底太浅,社会责任感缺失,导致创作时没有敬畏之心,没有压力,没有一种忘我的精神,过分考虑名气、私利。


  第四,作品普遍缺乏创作中国画必备的基本功。大展中有好些作品,很难确定是国画传统的创作手法,笔墨基本不用,也就很难说笔墨的功夫。不少画家试图想用创新技法闯出一条路来,因为抛弃了传统的根基,所以显得飘浮。中国画之所以存在几千年,是因为中国画有自己内在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中国绘画理念和技法,是以中国文化作为基础的。那些飘浮的新手法,除了反映画家心态浮躁之外,让人看见的只是名利的追逐。


  第五,通过90件获奖作品的分析,似乎让人感到评选也在赶新潮、轻传统。记得十届美展结束后有人撰文,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些宫廷画家虽当代名噪一时,历史上却无声无息。所以,笔者愿有志的中国画家走自己的路,高瞻远瞩、胸怀志气,坚持中国画传统基础上的突破,为人民而创作。不要做“一时”的名家,而要做“历史”的名家。


  看展回来后,思想一直不平静,读得《新民晚报》一篇文章《作为批评者的钱学森也值得铭记》,文章中提到一件事: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向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谏言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因此又想到这一点,回看大展中绝大多数中青年的作品,在以上原因之外,恐怕还需要反思我们的美术院校。受钱学森敢于批评的精神鼓励,我写了这篇文章。

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观展记-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直面生活才是真——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国画展观后感-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全国美展如何吸引你的的眼球-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古根海姆——支离破碎的“中国梦”-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租赁收藏”在这里起步-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奢侈品路在何方?-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神秘气息笼罩中国艺术品拍卖-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最具影响力买家TOP 10-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拿艺术当游戏的人2-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西方艺术史学批评(一)2-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西方艺术史学批评(一)1-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西方艺术史学批评(一)1-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艺术市场的买家们-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纽约艺术酒店风潮愈演愈烈-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艺术衍生品市场之“困”-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简论朱松发中国画艺术-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连环画的“连环套”:是什么套住了手脚-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艺术环球行动正式启动 首展亮相法国梅斯艺博会-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卢浮宫内中国宝 想见皆“网”事-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美国当代艺术的市场形成2-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3美国当代艺术的市场形成-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陈家泠专访文字实录-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世纪翰墨画廊负责人林松访谈-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贾方舟:觉悟生命-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