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的歌 品沧桑中的神话-新浪吉林网www.jlsina.co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0:35:48
 

  那天籁,浸着冰雪的晶莹,会慢慢潜入你的内心,温暖你孤寂的心灵。

  听风的歌品沧桑中的神话

  《听风的歌》 德国KlangrAume唱片制作

  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电视里某首广告曲里传出一段纯净而温暖的吟唱,你马上受到那旋律的感染,接着就要去寻找音乐的歌者。只是无论如何你都不会想到,声音的主人就是那个唱片封套上有着一张无比蒙古味道脸的女人——乌仁娜。

  来自内蒙古大草原,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她就和自己心爱的男人定居德国。当有一天她随心所欲地唱起那些蒙古族的歌谣时,丈夫就萌生了一个要把这“美妙的天籁”记录下来的想法。他们没有太多的资金,于是男人决定自己担任器乐伴奏。女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张唱片日后会成为HI-FI领域里的天碟级唱片,所以在演唱的当初,嗓音连一点故意的修饰都没有,有的只是对于绿色草原蓝色天空牛羊满地走的魅力景象的回忆——正如那首《Hodoo》里所唱的:来自家乡的摇篮曲/传统的歌谣和故事/我会把它带到远方……

  后来,《Hodoo》一曲被选为SONY经典摄像机DCR-PC350的广告曲。

  这张简约的黑白封面不会给你任何惊艳的视觉体验。但是,那天籁,浸着冰雪的晶莹,会慢慢潜入你的内心,温暖你孤寂的心灵。

  《七日谈》台湾风潮唱片出版

  《七日谈》是声音艺术家朱哲琴沉寂10年后的力作。

  对于朱哲琴,10年里,身与心获得最完美的自由;10年里,她把对音乐的思考融进人生的行走里;10年后,朱哲琴厚积薄发。

  这张专辑是今年华语乐坛迄今最出色的唱片之一。它是对朱哲琴前几张专辑的一次终结。只有这张《七日谈》出来,一日一觉悟,共七日,才可以和《阿姐鼓》、《央金玛》还有那张佛教性作曲《波罗密多》组成一个精神性的“声音四部曲”。《阿姐鼓》是传说和写实,《央金玛》是传奇和幻象,而到了《七日谈》是说禅和写虚。如果《阿姐鼓》是当代华语音乐不可超越的“神曲”,那么,经过“七日谈禅”后重新出发、复活的朱哲琴,如同回到凡界的神曲,洋溢着灵性和禅意。

  朱哲琴第一次做到了让声随心所欲——某种程度上,所有的乐器伴奏都可以省略,或者只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朱哲琴空灵的嗓音如同来自冰山之巅,却不会沾染太多的寒冷,而是感性和温暖的语调,穿越微风与山峦,静静地在你的内心深处找到一个合适的落脚点,从而驱逐掉钢筋水泥空间里积累起的那些浮躁与无奈。然后,她会与你探讨关于“有”、关于“无”、关于“情”……七个不得不直面的话题。聆听里如沐春风,你的,我的,他的,人生莫过这七日。

  《碧奴》

  作者:苏童

  出版时间:2006年8月

  由英、美、中、法、德、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社参与的全球首个跨国出版合作项目——“重述神话”,创造了国际出版界的一大奇迹。“重述神话”中唯一一本来自中国的图书,就是苏童重述“孟姜女哭长城”的作品《碧奴》。据悉,目前已有15个国家和地区买下了《碧奴》版权。

  “(桃村的)碧奴灿烂如花,一张清秀端庄的脸,眼泪注定会积聚在那双乌黑的大眼睛里。幸而她有一头浓密的长发,她母亲活着的时候给女儿梳了个双凤鬟,教她把眼泪藏在头发里……”这就是小说《碧奴》的开始。苏童自认为这部作品是他最好的长篇小说。

  在小说中,苏童将主人公的名字由孟姜女改为碧奴。他表示,孟姜女本来就不是一个名字,大约是姜家大闺女的意思。“我得给我的女主角取个名字,不希望通篇充斥大众符号。而‘碧奴’这个名字,我觉得很漂亮,很美。”

  在该书的前言中,苏童这样阐释了自己对“孟姜女哭长城”的理解。“在故事里,一个女子的眼泪最后哭倒了长城,与其说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不如说是一个乐观的故事。与其说是一个女子以眼泪结束了她漫长的寻夫之旅,不如说她用眼泪解决了一个巨大的人的困境。”

  “《碧奴》肯定和孟姜女的故事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我们不是在记述神话文本,而是在进行一次作家个人小说的创作,只不过这个小说题材的来源会有一些不同。”苏童说。

  小说的故事集中在碧奴去哭长城的路上所发生的事件上。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作者也打破了原有传说对孟姜女性格的限制。

  在《碧奴》中,苏童带我们回到了遥远的古代,以其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重现了一幕幕令人目眩神迷而又惊心动魄的精彩场景——为了生存而练就九种哭法、送寒衣前为自己举行葬礼、装女巫吓走顽童、被当作刺客示众街头、众青蛙共赴长城……小说中,碧奴的坚韧与忠贞击退了世俗的阴谋、人性的丑恶。这个在权势压迫下的底层女子以自己的痴情、善良,在沧桑乱世中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传奇。

  这是一部非常值得珍藏的新书。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