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易木的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35:55
初恋的回声 阅读       我还曾和一些朋友私下提出这样的想法,在中国大陆的小说创作中,60年代的第一人是余易木,代表作是《春雪》和《初恋的回声》。把余易木提到这样的高度,也许有人说我耸人听闻。的确,以前的文学史,都没有这么说过,甚至根本没有把他的作品放到60年代考察。但他的小说,无论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不是那些套着当时意识形态枷锁的作品所能比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自信以后的史家会认同余易木的价值。(《精神的流浪》 丁 东)
      部分译文蒙余易木同志校阅,一些朋友和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部在编辑过程中给予鼓励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罗 洛〔注:诗集作者〕 一九八二年二月)
      1998年冬青海著名小说家余易木病逝,余易木是一位曾以《春雪》、《初恋的回声》震撼中国小说界的骁将,却在正值年富力强之时带着未完成的长篇匆匆走了。(《学不会的是珍惜》 邢秀玲〔重庆〕)
      从上述文字中我粗略地了解了一些“关于余易木其人”,在宽慰自己32岁时识文眼光的同时,又为作者早在5年前已经谢世万分痛惜!
      《初恋的回声》如此老道细致地描写“共和国困难时期”的场境,我作为亲历者有切肤之感,读来真切可信,人与人的情感关系也非常符合当时人们的现实,我坚信让现在60—70岁的知识分子读这篇小说肯定是比我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果从艺术、思想的角度看该文,我的绌见是:
      1、作者对场境的渲染功力深厚。如第五章杨芸订婚招待会,文章把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祝贺新人喜事,以及对知识的崇拜和尊重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新人即将举办的可能更加热闹的婚礼场面预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由于作者安排了这场推向喜庆极致的场境也为后来的突然变故形成高度的落差,文人们用尽“雅言”骂周冰这个“折白党”也尽显酣畅凌厉。
      2、文章的“悬念”和“出人预料”设计精巧。通篇文章象一条悠远曲折的山溪,时而清流淙淙,时而奔流直下,时而平静如镜,时而峰回路转。文章的耐读魅力充分展示了作者讲故事的高手风采。
      3、文章中处处闪现着人性之美、道德之美。故事构造中没有特别好,也没有特别坏的人,这是生活的本身,作者以坚实的生活基础写出了鲜活的生活真实,全无强迫读者的东西,只有涓涓细流滋润着那个年代出生的读者的心田。尤为成功的是全文处处注意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书法艺术中的“密不透风,疏处跑马”表现得淋漓尽致,韵味无穷。
      4、文中间杂“外文”若万绿点红。50、60年代的人大多学俄语,久不见此颇觉亲切,识得的单词,发得出音的句子,在阅读中真有一番“难与他人言说”的享受。而且外文出现的地方恰到好处,全无故弄玄虚之嫌。
      5、文章的艺术性、思想性、震撼力是跨时代的,是经得起时间长河考验的。小说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似说了,又未曾说;未说吧,又象说了。真是妙不可言。1963年—1965年作者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写成这个中篇,放到16年后的1981年2月才发表(文革中不能发表也是原因之一吧),发表时他要求编辑一字不改,足见其用功之深,推敲锤炼之精。我非常同意丁东同志《精神的流浪》一文中讲的“他的小说,无论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不是那些套着当时意识形态枷锁的作品所能比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自信以后的史家会认同余易木的价值。”
    
                     刘达希 2003年6月9日记于成都市金牛区政府大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