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粒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6 17:54:27
1976年10月毛主席逝世时,参加国际物理学第七届年会的物理学家们,在大会上集体起立为毛主席的逝世默哀。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格拉肖做大会发言,他在回顾了物理学家们逐层深入地研究物质结构和基本粒子的历程之后,提议说:应当“把组成物质(基本粒子——笔者注)这些所有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以纪念已故的毛泽东主席,因为他一贯主张自然界有更深的统一性”。两年之后,格拉肖又在美国专门召开记者招待会,向国际社会和科学界呼吁:把基本粒子下一个层次的物质组份命名为“毛粒子”。他说:构成基本粒子下一个层次的物质组份,既不应当称为层子(当时中国物理学家们的称谓),也不应当称为夸克(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等人的称谓),而应当称为为“毛粒子”。因为这一世界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是与毛泽东主席的哲学思想分不开的”。格拉肖还现身说法,讲述了他自己对强子结构的认识转变过程。他说:在毛泽东生前我和温伯格·萨拉姆(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曾经两次访问过中国。每一次都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同他一起讨论基本粒子到底还有没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和矛盾这样一个现代物理学的前沿问题。毛泽东主席总是认为基本粒子还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和矛盾,在理论上是可以再分的这样一种哲学思想,而我自己和萨拉姆两个却坚持不同意见,认为基本粒子只是一种数学上的点状物,它们是不可能再分了。现在的事实是,新的物理实验已经把基本粒子分开了,毛泽东主席的科学预见已被证实为真理,它改变了我和像我一样曾经有过错误认识的人。最后格拉肖向记者们表示,他将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毛粒子“的研究工作中去。关于“毛粒子”的历史述评    自近代以来,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史有几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们是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毛粒子”(亦称夸克)。“毛粒子”作为构成基本粒子下一个层次物质组份的称谓,是由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格拉肖提出来的。而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毛粒子”既是现代粒子物理学上的一朵香飘四海的奇葩,又是《矛盾论》思想在现代物理学前沿问题上的成功运用和辉煌验证,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一种理论升华和发展。因为它不仅彰显于自然科学领域,同时也彰显于社会科学领域,特别它的社会主义辩证法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战略策略思想,将永远光照千秋,启迪后人。学习和掌握“毛粒子”,对于我们发扬自主创新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