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走向与大学的使命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9:45:36
2007年11月12日 作者:赵存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赵存生

  文化的本质特点就是多样性。文化的魅力取决于多样性,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取决于多样性。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采取尊重、包容、鉴赏、吸纳的态度,这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文化表现。世界文化是多元的,多元文化之间因其所固有的差异,很可能会发生某种碰撞或者冲突,但这种碰撞和冲突的结果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在碰撞和冲突的过程中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彼此交融和相互提升,从而使世界文化在新的基础上多元共存、繁荣发展。用一句形象的话来概括,就是“多元文化激荡交融”。

  今后世界文化的发展将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向和态势呢?我以为,今后世界文化的发展将形成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极互动的局面。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动;另一方面,文化的民族自觉日益高涨,本土化的要求愈益迫切。世界文化将展现出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排斥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等特点,整个世界文化将形成一个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相异相生的大格局。

  在上述这种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大格局中,作为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着眼未来的,从本质上讲是文化机构的大学来说,应当肩负什么样的使命呢?这种使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交相融、相谐相生。

  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用文化育人和服务社会,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从英国纽曼崇尚人文、注重理性的大学理想,到德国洪堡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办学思想,再到美国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提出的为社会服务的创新精神,使大学融入社会,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以为,对于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大学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发挥作用。

  首先,大学要从理论上肩负起引领世界文化潮流朝着合乎人类理性的方向发展的使命。为此,大学要“从自己的观点---文化的、专业的和科学的观点---出发对待和处理当今时代的伟大主题”。

  “坚持自己作为一种主要的、高于新闻舆论的‘精神力量’的权利,在狂热之中保持平静,面对轻浮无聊和恬不知耻的愚蠢行为保持严肃性,把握理智。”其次,大学要从实践上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沟通与交融、人才的培养与交流等方面,为本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在人才培养方面,针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一定要做好“置植”的工作,就是要使人才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植入本国文化的土壤之中,以免成为“失土的兰草、无根的浮萍”。同时要使他们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能够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学贯东西,首先为本国人民服务,同时为世界人民服务。

  大学要肩负起应有的文化使命,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把在继承、创新的过程中发展民族文化和在沟通、交融的过程中繁荣世界文化紧密地联系起来。大学首先应当成为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中心,在引领、推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举凡世界各国大学,其位居翘楚者,皆对本民族的振兴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因而不但为本民族引以为傲,而且得到其他民族的赞誉。

  “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合众国”、“没有北大,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就要改写”,就是典型的例证。在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强势文化(未必是先进文化)给弱势文化(未必不是先进文化)造成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大学必须为保护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而努力奋斗。大学要发展本民族的文化,非但不能排斥而且必须注意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的东西。北京大学的历任校长都对此作过论述。蔡元培任校长时,就积极主张吸收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并提出对中西文化要兼收并蓄,择善而从,融会贯通,创造新义。对待外国思想文化,蔡元培强调一要“择善”,二要“消化”,三要“能保我性”,四要“更进之发明”。他身体力行地倡导出国留学,但反对留学的结果是“捐弃其我”、“同化于外人”。曾经做过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的汤用彤认为:“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接触,其结果是双向的,而不是片面的。”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碰撞绝不可能只发生单向的搬用和移植。无论是外来文化还是本土文化,在相互接触和碰撞中,都不可能保持原状而必然融入新机,这就是文化的更新。因此,大学还要成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和融会的桥梁。

  举凡世界各国的著名大学,几乎都是国际性的。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和学生犹如“文化大使”,共处于一个学校,进行着实质性的文化交融。这种交融的结果,不仅对该大学的所在国有益,而且对来自他国的师生的各自所在国也有益。可以想见,这种国际性的大学愈多,世界不同文化之间沟通交流、吸纳融会的桥梁、平台和场域就愈多,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也就会从中得到愈多的裨益。

  大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产物。今日之世界较之往日之世界有了超乎想象的发展。

  然而,当人类收获着前所未有的物质成果的时候,却发现精神成果的收获与之不相匹配,甚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种情况困扰着、阻碍着人类文明的前进脚步。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大学,也呼唤着大学,大学应当自觉地肩负起自己的文化使命。

  《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12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