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业市场化 取消垄断专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58:58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正牵头制定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当前实行的食盐专营体制将被打破,食盐专营的体制和“盐业暴利”的时代或将终止。(详细)由于食盐价格总体来说尚在普通家庭承受范围之列,因此盐业改革并不如房价、电价、油价那样引人注目,消费者因其不合理的制度而支付的额外成本,也往往被舆论淡忘。盐业专营制度究竟在哪些环节出现问题,“盐老大”——盐业公司们又从哪些环节中获取暴利,其实和房价一样,值得我们关注。
采购:通过行政垄断压榨盐场

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但改革之路注定不平坦。

浙江宁波某盐场。
 
采购数量与价格,盐业公司一家说了算
并非所有的参与者都能从盐业暴利分一杯羹,作为食盐生产初始环节的盐场,日子便过得很艰难。
中国盐业总公司在盐采购数量和价格上的绝对控制权,是造成中国盐业上游利润低廉,下游暴利垄断的主因。在其实际掌控的食盐专营等8项行政管理职能中,食盐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和年度计划的编制决定着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的命脉。每年年初盐业公司都会制定本年度盐采购计划:多少钱、买多少完全由盐业公司说了算。产盐企业只能将盐卖给盐业公司,其余流通手段出售的都算非法私盐。
垄断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资料显示,自1996年以来,食盐的出厂价基本没变,每吨三四百元,而盐业公司转手以每吨2000元以上的价格向零售商销售。中国盐资源比较丰富,每年原盐生产能力约为4100万吨,其中食盐1700万吨。每年食盐计划指标约700万吨,在产大于销的格局下,盐业公司的计划成了食盐生产企业的“命根子”,计划指标由盐业公司“说了算”。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企业获取计划指标并不完全靠产品的质量、成本,关键点在“跑计划、跑关系”。有业内人士称,每年的食盐计划会已演变为制盐企业的“公关大会”。
垄断逼迫盐场纷纷转产
盐价结构、销售体制的严重不合理,产销价格差异太大,造成盐业内部贫富的两极分化。一边是盐场濒临倒闭,盐民生活贫苦,年薪只有2500-5000元;另一边是负责销售的盐业公司收入居高不下。据透露,省盐业公司老总的年薪30-40万元,普通干部年薪10万元以上。“垄断—高价—加强垄断”,形成了一条“循环链”,以牺牲了制盐企业、用盐企业和社会的利益为代价,换取了盐业公司一家的独大。
这也导致众多盐场纷纷转产。浙江宁波新桥盐场原先有盐田2800多亩,目前只剩下800多亩的盐田和900多亩的海水养殖塘。而宁波下辖的余姚、慈溪、鄞县等地区原先都有盐场,其中慈溪的庵东盐场是浙江省最大的盐场,有“浙江盐仓”的美誉。2004年以来,包括鄞县联胜盐场、北仑盐场等多个盐田都转产成为滨海经济开发区。
 
销售:以加碘的名义高价出售

1994年中国开始推广“全民补碘”,食盐专营制度再次加强。

加碘后,一吨盐从450元卖到2000元。
 
高碘地区也强行推广加碘盐
碘缺乏病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其最大的危害是损害儿童智力、造成肢体残缺。此前,中国碘缺乏危害涉及面广、人口众多、危害严重,国际社会十分关注。为此1994年中国开始推广“全民补碘”,食盐专营制度再次加强。
从某种意义上说,食盐专营制度保证了加碘政策的顺利推行,同时也对盐业的质量安全提供保证。但是我们也发现,在专营背后还隐藏着经济账。如:高碘地区买不到非碘盐,各地区碘盐价格的提高等等,都和盐业垄断有关。同时垄断者也必有谋取高利润的冲动,碘盐比非碘盐售价高很多,因此,原本不需要碘盐的高碘地区,也被盐业部门强行推广碘盐。以加碘的名义来进行垄断,加碘本身为垄断带来一个正当化的理由。
加碘后,一吨盐从450元卖到2000元
加碘环节是“升值”的关键环节,这也是盐业公司的“专利”。一般情况下,盐业公司委托盐厂加碘,然后从盐厂采购大包装的加碘食盐,随后将采购来的大包装加碘食盐改换为小包装,再批发给本地的转(代)批发点。据调查,目前盐业公司从生产商手中购买大包装加碘盐的平均价格为每吨450元,改头换面之后,小包装加碘食盐的平均批发价约为每吨2000元,这也就是说在加碘盐的流通过程中,利润高达4至5倍。
更有甚者,甚至直接让企业加工小包装加碘食盐,也就是说根本无需自己加碘和改换包装,然而加碘费用和小包装费用却依然计入盐业公司的销售成本。
以北京市为例:目前中盐北京盐业公司销售的食盐价格为1.30元/斤/袋(2600元/吨),批发价为2180元/吨,去掉采购、加碘、包装、批发经销等费用——加碘的额外费用仅为25元/吨,排除非经营性支出,其净利润高达67%,而制盐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4%。
 
执法:行政开支也成为食盐成本

盐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检查假盐包装,从包装上很难分辨真伪。

一市民从由许多加碘盐组成的巨大的“盐”字前经过。
 
盐业公司也是盐政执法者
目前,中国盐业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食盐专营企业(盐业公司),从事食盐批发业务,通常挂盐务管理局牌子,政企合一;另一类是制盐企业(盐场),体制形式多样,大多为国有企业,隶属各地方政府部门。
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盐业公司和盐业局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盐业专营制度实际上是在各地区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由政企合一的盐务局以及盐业公司组织实行的。盐业公司既是食盐的经营者,同时又是盐业管理的政府管理部门,还掌握着企业赖以生存的食盐计划生产指标。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盐业公司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无法做到公平行政公正执法。其结果就是各盐业公司为获取利益的最大化“吹黑哨”。
行政开支最终转嫁消费者
全国各省市的盐业公司,除了专营销售盐品外,还承担着盐业行业管理和盐政执法的工作。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形式下,盐政管理(包括执法队伍和执法费用支出)的行政支出也由各地盐务部门承担,成为食盐销售的成本。
浙江象山县盐务管理局负责人称,盐务管理局承担着维护辖区内老百姓用盐安全的职责,但是上级却从未给盐务管理局发放过经费,巡查车辆人员工资,都是各地盐业公司自己承担。据介绍,学校、工厂等人口密集区,盐业公司执法人员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是否使用私盐,是否使用加碘盐。此类盐政行政经费开支,由盐业公司自行承担。
有人认为,盐业市场化将可能导致食盐价格上升,但事实的情况可能恰恰相反,据估算,如果取消垄断专营,北京市碘盐的价格可保持在893元/吨,合0.45元/斤/袋。按国家计划,北京市每年销售的食盐总量为12.60万吨,这样算来,如今北京市消费者整体每年就可以省下2亿元。
 
中国的盐业专营,其初衷与古代的统治者们不同,后者主要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但今天,盐税在财政收入中已经无足轻重,与此同时,它也无关国家安全,完全不具备继续垄断的理由。盐业改革的阻力,主要还是在于产销上千元的巨额“价格差”,说穿了,还是“既得利益”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