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文物中没有一个字与曹操有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30:52
再论现存的文献根本不能证明西陵墓穴是曹操墓

 1月6日下午,应凤凰卫视的邀请,和北京大学的王迅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梁满仓先生以及《中国人盗墓史》作者倪方六先生已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参加安阳西陵墓穴考古的唐先生等六人就曹操墓发现的真假进行了讨论。大家本着互相尊重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西陵墓穴的真假真开了历时近两小时的讨论,气氛友好热烈。下面就笔者发言略加整理,继续进行申论。

黄震云

    首先,我是不和人辩论的,也不是来辩论的。对于曹操墓的讨论,不作道德、价值思考,不涉及人和地方,只是从学术的层面谈谈我的看法,与炒作等没有联系。

    其次,我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普通教师,我从没有说自己是什么内行和专家,网上有石刻专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什么导师之类等等,都是别人擅自赠送的,与我没有任何必然关系。

    第三,我们的大学是研究型大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须要的研究是我们的责职。因此,对三曹,我在核心和权威刊物上都发表过论文。那么在曹操的研究上,无论是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都是研究的对象,文学在早期还是经学,文学是很宽厚的学科,因此,作为业内工作,我觉得没有理由可以否定或者指责我们在做别人行内工作。世界上没有封闭的学科。当安阳宣布发现曹操以后,我们作出正常的学术反映,这是必须的,应该的具有的学术权利。

    就这次讨论看,通过曹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响应,应该说推动了曹操研究的进步。是好事。我认为,曹操墓在河南邺城,但这一座墓地发掘的材料不足证明是曹操墓,如果要确认还需要拿出确证来。我个人有以下的想法,大家可以讨论。

    1、曹操墓可能在山中,不在平原地下,与现在这个墓的位置不对应。这主要根据是《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十三年(218)六月,曹操下诏令对身后事作出安排:“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就是说,曹操墓地位置是一个高处。对照.曹丕写的《武帝哀策文》,文中说曹操的灵柩“弃此宫庭,陟彼山阿。”也应该在山的旁边或者说山下,而不是地下。曹植写了《武帝诔》,文中证实曹操确实埋葬在西陵,陵固然指墓地,但一般还是指山陵。陆机任著作郎时在皇室秘阁的历史档案中看到过曹操的遗令,并在他写的《吊魏武帝文》的序文中披露出来。曹操在遗嘱中指令把他“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西冈就是西陵,所以曹操的墓地不在地下。

    2.曹操墓不可能在漳河地下,魏文帝曾下《止临菑侯植求祭先王诏》,其中有“欲祭先王于河上,览省上下,悲伤感切”之句。有人因此认为,曹操陵墓是别出心裁地修建在漳河河底。因为不懂得祭祀礼制。古代祭祀庶子不能进行祭祀,特殊情况要得到世子的同意,祭祀的地点在宗庙,而曹植没有宗庙祭祀的权利,因此祭祀地点在河上。

    3.根据历史文献,墓地中不可能有金玉铜铁,所以所谓格虎大戟之类无从所起。 《晋书?礼制》说:“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文帝遵奉,无所增加。及受禅,刻金玺,追加尊号不敢开埏,乃为石室,藏玺埏首,以示陵中无金银诸物也。”既然铜铁不得入墓,那么什么大戟、大刀如何能够存在。挖出来的什么水晶、大戟这些东西只能说是假的。

    4.曹操墓真假最容易论证的地方为什么不论证?从《晋书?礼制》说:“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文帝遵奉,无所增加。及受禅,刻金玺,追加尊号不敢开埏,乃为石室,藏玺埏首,以示陵中无金银诸物也。”这一资料看,曹操死后,曹丕曾经在墓道门口,开出一个石头房,里边放上了金印。但是目前的墓地没有发现这个石头的房子,所以这不是曹操的墓地。这条资料同样证明,曹操墓地在山阿,不在平原地下。而安阳方面,市长挂帅进行考古,为什么不根据文献把木道口打开看看,毕竟化了600万,这费不了多少事情,这是为什么,究竟为什么?

    5.墓地中挖出的石器、铁器都不能证明曹操墓的存在,有的还是能证明这个不是曹操的墓地。如以前证明的画像石,内容与曹操没有关系。汉代有画像石的基本上都是二千石以下的官员,墓地中有画像石的只有个别的说是王侯,但有争议。垓下之战的画图之外,还有的画像石和北魏元谧的石棺石盖残石类似。服装上可以看出和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的北魏线刻形象很相似。墓地中还出土的陶佣,其相貌也不类似汉人,像少数民族。

    6.关于常所用格虎大戟大刀之类,根本不能作为证据。只是牌子,没有实物,也没有遗迹可寻,据说有铁锈,也就是说锈玩了。常所用三字加上不符合汉语规范,如果是魏武帝大戟,那就是魏武帝用就是,何必这样。墓地中的魏武王根本不对,要么魏王,要么武王,哪有魏武王之说,没有一个字提到曹操,古代称魏武的不止曹操一个,凭什么说就是曹操。或言这是潜册,西周以来都有礼制规定,也是有具体的等级的陪葬物品记录,但没有一处有这些石牌的,所谓渠枕,很可能就是流水的水槽,后人说什么枕头,怎么可能,渠枕牌子就是那个魏武王慰项枕,这些字粗糙,非官刻,不可靠。

    我们不是赌徒,我们只是就文献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否可以讨论。

    第四,对于曹操墓的关心,由来已久。北京大学在读的考古系上海籍同学就指出,宋元笔记中就有七十二疑冢之说,《三国演义》更是渲染。民国初,有人盗掘了诸多疑冢,疑冢内多有墓志,均系北魏、北齐时代王公要人墓。有一座是齐王陵,还有的是齐献武帝第十一子高阳王浞墓。一碑额题曰:“墓主为齐王四叔。”但 1988年3月8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了《“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一文,证实了曹操疑冢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并指出其确切数字也不是 72座,而是134座。在古人看来,72只是个概数,非实指。因此72疑冢,仅举大数而言,说明曹操疑冢之多。这些疑冢,都有巍峨高大的封土,远远望去,宛如一座座小山。这些冢都在72冢之内,但与曹操无关。

    此外,还有很多传说,唐宋笔记以及《聊斋志异》有水中说。清人朱好阳编纂的《历代陵寝备考》中有《历代陵寝备考》引《述异记》云:“魏武帝陵下铜驼、石犬各二。古诗云:‘石犬不可吠,铜驼徒尔为。’又俗说,魏武帝陵中有泉,谓之香水。”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的《彰德府志》,在一幅描绘详细的临漳县图上,在位于铜雀台正南五公里的灵芝村处,清清楚楚地标着一座“魏武帝陵”。传说很多,也不可靠。

    2007年何木风著《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007年4月27日《沈阳晚报》文章说曹操墓在哪里,也很关心。2007年12月8日腾讯网新闻午报也有报道,曹操墓究竟在何处传说神乎其神。据参加考古的唐先生说,2004年安阳方面就想挖这个墓。看来,人们一直都关心着曹操墓,所以这时候引起强烈的争论可以理解。

    总之,实事求是,我们尊重安阳,尊重考古,我们更要的是可靠的理据和事实,实现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