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曹操墓地真假之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22:42

曹操墓地真假之辩



出土石牌能否造假?墓地位置是否准确?为何没有墓志铭?
◎文/本报记者 李佳
  2009年年末,一代枭雄曹操墓地在河南安阳被发现,成为去年岁尾轰动全国乃至世界的消息。
  无论在中国的历史还是民间文化的传说中,魏王曹操的地位都非常高,有关他的传说和典故也很多。比如曹操亡故后“遗命建造72疑冢”的说法,在国内可谓家喻户晓。另外,虽然考古人员从2008年就已开始抢救性发掘这座古墓,但其间从未对外透露过任何消息。因此,墓主人身份确认为曹操的消息甫一公布,无论在考古界还是民间,都引起了极大反响。一些文化界学者和古物鉴定人士对该墓地的发现,也持怀疑态度。

■墓室内男性遗骸应是曹操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安阳市政府及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目前正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村南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就是文献中记载的曹操高陵。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认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该是曹操的遗骨。
  这座大墓曾多次被盗,为及时予以保护,2008年12月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当年12月12日开始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该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墓虽多次被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随葬品,出土了器物250多件。
  其中8件极为珍贵的随葬物品,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依据。
  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三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专家认定年龄在60岁左右。

■六大证据确认曹操墓
  在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向媒体介绍,专家认定曹操墓的依据主要有六方面。
  一、这座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60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
  二、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三、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出土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于建安23年(公元220年)病逝于洛阳,并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地属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
  四、文献还明确记载,曹操主张薄葬,他临终前留下的《遗令》称“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也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虽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器等装饰品也应是曹操日常佩戴之物。
  五、最确切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六、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为曹操遗骨。

■学者质疑曹操墓地真假
  确认曹操墓地的消息刚一发布,来自其他学界专家的质疑声音也随之而起。去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一句“确认曹操墓证据不足”让他成了证伪派的代言人。
  袁济喜专门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他认为,这个墓是被反复盗挖过的,所以留存的直接证据很少。而且现在发现的号称是魏王用过的一个兵器,这个到底是真是假,“我觉得很难鉴定”。因为它已经被盗挖过了,不是原封的,也可能是有人故意藏在里面的。
  著名鉴宝专家马未都在博客文章中也对此次判定曹操墓的重要证据表示了一丝担忧,“判定此墓为曹墓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的石牌与石枕,可惜此两件最有力的铁证并不是考古的正规发掘,而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缴获的。”
  而江苏考古学会会员、盗墓史专家倪方六也认为,认定曹操墓的证据不足。他在博客中写道,“墓主的阴间身份证——墓志,哀册或是印玺一类的东西,一样没有发掘出来就宣布找到的曹操墓,……是此次挖掘的最大硬伤”。
  安徽亳州市是曹操的故乡,亳州市博物馆老馆长,87岁老人李灿也提出,根据埋葬的习俗推理,曹操的墓要么在曹操的封地邺城,要么在故乡亳州,如果在汉献帝的都城许昌不现实。除这三个可推测的地方,“其他地方,更是没有理由。”
  李灿说自己当年考察曹氏宗族墓群时,挖出500多块汉代文字墓砖,熟悉那时期书法水平和字体。而公布的石牌的文字字体形态像汉魏时期的隶楷八分体,石枕上的文字像东晋十六国或者南北朝的字体,字体不统一。
  还有人对曹操墓出土的头盖骨提出怀疑。曹操去世时是66岁,而头盖骨经测定年龄是60岁左右,这两个年龄也有一些差别。


◎曹操高陵墓道


◎曹操墓墓室   http://www.yweekend.com/webnews/100107/A09/100107A0901.shtml   
曹操墓里的女性是谁?

◎摘自/《历史上那些动人的女人们:只有香如故》
  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曹操墓后室的两个耳室中,发现各存放一个女性尸骨,一位20岁左右,一位40岁左右。有学者指出,40岁女子很可能是曹操的皇后卞夫人,另一位可能是曹操的侍妾或奴婢。曹操生前妻妾众多,光有姓氏记载的就有15位,卞皇后也并非曹操的原配。那么,为何专家认为卞氏最有可能为曹操陪葬?在众多妻妾中,曹操一生中最为宠爱的又是哪个女人呢?

◎许昌魏武帝广场上的曹操雕像 ◎供图/CFP
◎卞皇后画像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世说新语》
  英雄好色,此言非虚,但其好色迥异于西门庆式的性欲狂徒,英雄真正喜好的是善解人意、志存高远、又勇于在风云里搏击的女性中的佼佼者。曹操雄才大略,足智多谋,史载的妻妾就有十多位:丁夫人、刘夫人、卞夫人、环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王昭仪、孙姬、李姬、周姬、刘姬、宋姬、赵姬、陈妾等,而曹操最钟爱的,是卞夫人。
  东汉末年,政局动荡,民不聊生,年近20岁的卞氏继承祖传的卖艺职业,作为一个歌舞伎,随父母从瑯琊开阳(今之山东临沂)辗转飘零到谯县(安徽亳州)。曹操任顿丘令期间因从妹夫牵连而“从坐免官”,称病返回老家读书放猎,韬光养晦,他酷爱音律,见卞氏色艺俱佳,清丽过人,便将其纳为第三房小妾。嗣后,曹操任洛阳北都尉期间,卞氏又返回谯地待产,公元187年生下曹丕。
  189年,任骁骑校尉的曹操刺杀董卓未遂,“微服东出避难”,有人赶到谯县传来曹操已死的凶讯,曹氏一家上下大乱,许多旧部都收拾行装准备离开曹家,另谋生路。这时,28岁的卞氏站出来说道:“曹君吉凶未可知。今日还家,明日若在,何面目复相见也?正使祸至,共死何苦!”(《三国志·魏书》)众人听后哑口无言,遂决定留在曹府继续效力,听从卞氏的差遣。卞氏的沉着冷静,远见卓识,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为夫君在乱世中成功地保留了一支有生力量。    曹操的发妻丁氏不能生育,复娶刘氏,刘氏生下曹昂,不久身亡,丁氏即尽心抚养曹昂,曹昂随曹操攻张绣时,不幸阵亡,丁氏以泪洗面,痛不欲生,曹操一时恼怒,送丁氏回娘家将息。此时还是侍妾的卞氏劝解曹操一定要亲自去接丁氏回府,曹操也顾念旧情,专程到了丁氏娘家,丁氏正失魂落魄地坐在织布机前,曹操抚着她的背问道:“愿意跟我一同乘车回家吗?”丁氏不理不睬,曹操非常难堪。216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219年,立卞夫人为王后。丁氏是一位固执骄傲的女人,早年常对卞氏恶言讥讽,欺辱卞氏母子,而卞氏扶正后,却不念旧恶,常命人给丁氏馈赠东西,有时趁丈夫不在,把丁氏接回府来,“延以正坐而己下之,迎来送去,有如昔日。丁谢曰:‘废放之人,夫人何能常尔耶!’”作为女性,襟度如海,卞夫人这样做是太难得了。
  有一次,曹操得到几副精美耳环,带回王府,让卞夫人首先挑选,卞氏看了一会儿,只取了一副中档次的,曹操问其故,卞氏对曰:“取其上者为贪,取其下者为伪,故取其中者。”宫廷斗争是极为剧烈的,在曹丕与曹植争为太子的博弈中,卞氏不闻不问,委诸天命。当曹丕最终成为太子时,有人很快向卞夫人道喜,她淡然而答:“王自以丕年大,故用为嗣,我但当以免无教导之过为幸耳,亦何为当重赐乎!”曹操听到卞氏这样的话,叹曰:“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
  卞氏进入许昌后,每逢暮春,常常想起家乡的青梅,兵荒马乱之年,哪有机会品尝故乡的青梅呢?曹操见其长嘘短叹,忙派人从乡下移来许多梅树,种在相府附近的九曲河畔。每到梅子成熟的季节,满园香气弥漫,卞夫人高兴得眉开眼笑……曹操在梅林里建造一亭,全用梅木雕刻,且亲书匾额“青梅亭”,用以作为接待宾朋最高礼遇之所。对卞夫人而言,曹操也真算得上是一位闺中知己了。
  《三国演义》第21回的“曹操煮酒论英雄”中,曹操让许褚、张辽等人将正在后园浇菜的刘备请到梅林小亭中,曹操说道:“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这是《三国演义》中相当精彩的回目,也是罗贯中先生的得意之笔。
  曹操迁刘协都许昌,自任司空,是公元196年的事情;率兵攻击张绣,是197年之事;而“煮酒论英雄”,应是198年的事了。那么,为卞夫人而植的梅林,应当更是多年前的事情了,“枝头梅子青青”,短短三五年内,恐怕是难以形成这等清雅境界的。
  曹操220年病故,卞夫人是曹魏太和四年(公元230年)病故的,“其年五月,后崩。七月,合葬高陵”。这样的爱情,长期动乱中默相契合,戎马倥偬里情意殷殷,颇能够耐人寻味。
  遥想当年,让一代英雄曹操一见倾心的弹唱女子,随着夫君在乱世中颠沛流离,历经磨难,终于渐渐地褪却罗衣,放射出高贵瑰丽的内在光芒,且能留下一片碧绿的梅林证之于史传之中,也属时代风云中难能可贵的一页。
          青梅煮酒论英雄,
          英雄襟袍古来同。
          霹雳一声杯落地,
          仰视凤凰舞长风。 (青年周末 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