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渡大渡河是由一位不太出名的开国上将指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52:26
强渡大渡河是由一位不太出名的开国上将指挥2007年09月20日 11:59解放军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相关标签: [长征]

有一位开国上将直接指挥了强渡大渡河的战斗,而多少年来人们对他却知之不多

泸定桥的历史照片(资料图片)

李聚奎刚一接任红一师师长,红军就开始了长征。

长征到粤汉铁路时,军委下令由红一军团在前面开路,红一军团把这一任务交给了红一师。李聚奎带著部队在前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遵义会议之後,李聚奎的部队继续担任前卫。

1935年5月,红军过了金沙江,仍作为开路先锋的李聚奎带领部队,在红军先遣支队司令员刘伯承、政委聂荣臻的指挥下,顺利通过彝族地区。这时上级把强渡大渡河的任务交给了红一师。

大渡河是长江的一个支流,水急浪高,旋涡密布,特别是安顺场这一段,河宽百余米,暗流涌动,没有舟楫难以过河。当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数万人西征到此,北渡未成,以致全军覆没。蒋介石因此叫嚷要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他一面命令周浑元、薛岳、吴奇伟等10万大军追赶,一面令四川军阀刘湘、刘文辉扼守大渡河所有渡口。

大渡河成为红军的生死河。

部队经过一路强行军,赶到大渡河附近时,停下来隐蔽。李聚奎师长、杨得志团长则到离安顺场几里地的一个山口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他们从望远镜中看到前方河边有两条船。

天无绝人之路,这可是两条救命船啊!

真是喜出望外。李聚奎忙叫杨得志把一营营长孙继先等人叫过来,让他们用望远镜看准小船停泊的位置,晚上分几路直奔河边,一定要万无一失地拿下这两条小船。

事後才知道,原来安顺场守敌早已撤走了全部渡船,并准备放火烧村子,只是估计红军离安顺场还远,守敌营长赖执中仍带著十几个人乘船过来,饮酒作乐。

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红一师如神兵从天而降。当天晚上,天一黑,几声枪响後,传来了捷报。但此时李聚奎却笑不起来,因为,如何用好这两条船,紧紧地揪著他的心。如果渡河不成功,後果不堪设想。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刘伯承、聂荣臻作了汇报。他们最後决定,不能让敌人加强防守力量,当晚做好一切准备,明天一早就渡河。当晚红一师派出人员分头去找船夫。因群众早对军阀仇恨在心,加之敌人又要烧他们的房子,真是新仇旧恨涌心头。不到一小时,就有20多名船夫自告奋勇帮红军摆渡。  

这是红军强渡大渡河渡口。1935年5月25日9时至29日17时,短短的4天又8小时的时间里,红军两次上演长征路上最为精彩的经典之战: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红军又一次绝地逢生。

决战前夕,李聚奎召开了作战会,对作战任务作了分工:团长杨得志负责夺取安顺场,然後强渡;三营担任後卫,留在原地掩护指挥机关;团政委黎林带领二营至安顺场渡口下游佯攻,吸引敌人的主力。

作战任务层层作了下达,杨团长把任务交给英勇善战的一营,一营交给二连。要组织奋勇队的消息传开後,大家争先恐後报名,最後竟争吵得难以定下人员。李聚奎又高兴又焦急,高兴的是红军战士的无畏精神,焦急的是争来争去拖延时间。杨团长问他怎麽办,他说让营长下命令宣布名单。就这样产生了著名的强渡大渡河十七勇士。

次日清晨,摩拳擦掌的奋勇队在连长熊尚林的带领下,登上第一船。"同志们,千万红军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坚决地渡过河去,消灭对岸的敌人!"李聚奎向勇士们作了热情的动员。

"出发!"李聚奎一声令下,渡船离开了南岸。惊慌失措的敌人向渡船开火了。"打!"李聚奎向杨得志下达了命令。神炮手赵章成的炮口早已瞄准了对岸的工事,"轰轰"两声,敌人的碉堡飞上了半空。红军的六挺重机枪也发挥了威力。

渡船随著汹涌的波浪颠簸前进,四周满是子弹打起的浪花。岸上李聚奎一直坚守在火力点指挥,眼睛死死盯在渡船上。突然,一发炮弹落在船边,掀起一个巨浪,打得小船剧烈地晃荡起来。李聚奎的心揪紧了,好在渡船只是起伏了几下,仍在向对岸前进。渐渐只有五六米了,勇士们不顾敌人疯狂的射击,一齐站了起来。准备跳上岸去。突然,村子里冲出一股敌人,涌向渡口。"给我轰!"李聚奎大声命令炮手。"轰轰!"随著两声巨响,赵章成射出的迫击炮弹,不偏不倚在敌群中开了花。由於火力又准又猛,把敌人打得抬不起头来,减轻了渡船的压力,为奋勇队强渡争取了时机。奋勇队员不顾子弹在船前船後乱飞,奋力向前冲去。

敌人没有就此罢休。他们又一次向十七勇士发起了反扑,企图趁勇士们立足未稳,把他们赶下河去。红军的炮弹、子弹又一齐飞向对岸的敌人。烟幕中,敌人纷纷倒下。十七勇士趁此机会猛扑敌群。勇士们占领了对岸的工事。从此,摆在红军面前的又一道"鬼门关"打开了。整个战斗,李聚奎一直守在岸边,当部队开始渡河时,他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多少年来,人们对强渡大渡河红军十七勇士的英雄壮举耳熟能详,但对这场惊心动魄战斗的直接指挥者李聚奎师长,却知之甚少。有人劝李聚奎写一篇文章把这事回忆回忆,他毕竟是直接指挥者。每每听到这些话,李聚奎总是笑而不语。说的人多了,他语重心长地讲出这样一席话:"那场战斗,体现的是红军的战斗精神。多少年以後,也许我们许多人的名字都会被遗忘,而红军百折不挠敢於胜利的精神却必将流芳千古!"

人们听了这话深受教育,更加感佩李聚奎的胸怀。 (解放军报/张仕文)  

李聚奎1904年12月31日出生于湖南省安化(今涟源市)西坪村的一个农民家庭。7岁读书,后务农。1926年9月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在唐生智部任士兵、班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8年7月,李聚奎同志参加了彭德怀同志领导的平江起义,任班长、排长,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任红5军中队长、大队长。同年12月,在军长彭德怀、党代表滕代远统一指挥下,进军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4军在宁冈会师。参加了攻打文家市、长沙、演陂桥等战斗。在守卫井冈山和湘鄂赣边区武装斗争中,指挥果断,英勇善战。1930年调入红3军任大队长、红3军9师团长。率部参加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在指挥作战中,出生入死,两次负伤,表现了一个指挥员舍生忘死的战斗作风。1931年任8师师长。指挥部队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夺取了黄狮渡、浒湾战役的胜利,在大龙坪战斗中,活捉敌师长李明,受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表彰,荣获二等红星奖章。1933年任红一军团一师师长,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为保卫中央苏区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1934年参加长征,他率领红一师担负先遣任务,突破乌江,攻占遵义城,四渡赤水河,强渡大渡河,为掩护中央机关,屡建奇功。1935年8月调任红四方面军第31军参谋长,后任第9军参谋长,协助军长王树声克服战争中极为严重的困难,对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搞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抵制。

1936年北上途中,参加了土城、永昌、黎元口等战斗。西路军失败后,他千里跋涉,历尽艰险,历时近两个月,1937年2月终于找到了党中央。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参谋长。协助旅长陈赓率部向华北开进,奔赴抗日前线。以袭击、伏击、阻击等战法,先后在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武乡重创日军,粉碎了日军“六路围攻”。1938年4月率386旅参加了长乐村战斗,歼灭大批日军,迫使其它各路回窜,从而粉碎了日军对晋东南地区“九路围攻”的阴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晋冀豫边区抗日根据地。1938年春任129师青年纵队政治委员,后任鲁西北先遣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抗日力量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发动群众,破袭铁路,建立组织,壮大了队伍。1939年2月,指挥并夺取了莘县战斗的胜利,对巩固和扩大鲁西北抗日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1年春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副司令员。1942年决死队1纵队改称1旅,任旅长兼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在薄一波同志领导下,进行了开辟太岳抗日根据地的斗争,组织部队和地方民兵开展游击战争。1942年和1943年,率决1旅并组织县区民兵共13个游击集团,齐心协力反“扫荡”,参加了“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寇“围困沁源”的阴谋。延安《解放日报》连续发表通讯和社论称赞:“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根据地的一面旗帜。”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参谋长,指挥了争夺古北口战斗。1946年1月奉命参加北平军调部工作,任执行处副处长。在停战谈判中,坚持原则,针锋相对,得到叶剑英同志的高度赞扬。

1946年12月调赴东北。1947年初西满军区成立,任参谋长,协助司令员黄克诚、政治委员李富春工作。继而参加“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和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的夏季、秋季攻势作战。1948年4月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在负责中长路以西部队的后勤保障中,他依靠地方政府筹集物资、合理组织储运,为我军“取之于敌的传统后勤保障,转向依赖于组织良好的后勤”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东北战场后勤工作适应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作战,积极组织后勤部门为部队筹集大批量作战物资,克服重重困难,按时运往前线,保障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1948年组织入关部队、平津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天津解放后,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负责驻天津部队的安置工作。1949年初又率四野后勤部第4分部南下,进行筹措打衡阳和进军广西作战的物资准备工作,参加了湖南省委的支前委员会的领导,有力地保证了部队进军中南作战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副参谋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调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负责筹措抗美援朝物资。积极调整了后勤组织和运输线的兵站,使作战物资沿兵站以梯次储备,有力地保障了志愿军作战的后方勤务工作。1951年10月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一级勋章。1952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筹备和创建我军第一所培养后勤专业干部的学府,并提出院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为我军后勤建设的现代化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和专门人才。

1955年7月我国成立石油工业部,他任部长。在石油部工作期间,坚决落实毛主席亲自面授的用“革命加拚命”的精神抓石油工业的指示,在组建部机关的同时,带领干部、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奔赴大西北,风餐露宿,艰苦奋斗,创建了克拉玛依油田,并先后筹备、组建了松辽石油勘探局、华东石油勘探局和华北石油勘探处等,全面加强石油勘探和生产建设工作,为中国石油工业在更大规模上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1958年2月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参与制定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方针和后勤建设蓝图。1966年4月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在军事教育战线上,他大力强调建设科学化、专业化的发展思路。1977年12月任复建的后勤学院政治委员。1981年7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顾问。

李聚奎195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李聚奎同志是党的第七次、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央军委委员,第二届、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