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国人不知道的国军上将:尼泊尔总理伯达马宁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0:03:26

一位中国人不知道的国军上将:尼泊尔总理伯达马宁尔

  一位中国人不知道的中国上将:谈一八四零年后中国人的一种秘密心态

  一九四六年,当时的中国政府颁发了一道政府令,任命一位名叫伯达马宁尔的人为陆军上将。此令中关于此事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伯达马宁尔特授予陆军上将衔。此令。”相对于当时其他的陆军上将,这位伯达马宁尔先生显得十分神秘。他在这道政府令中出现了一次后,就再也不见身影,好像从中国历史中消失了一样。一般的历史爱好者对于他,如坠云里雾里,弄不清他究竟是何方神圣。

  那么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伯达马宁尔先生,究竟是什么人?

  其实要想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并不难,不需要去挖坟,不需要做多复杂的考证,甚至不需要去翻文献,既然有政府令,那么当时的报纸肯定会有介绍,查一下就可明白。当时的报纸上,果然有这样一则新闻报导:

  尼泊尔总理就职周年纪念我赠以勋章陆军上将衔

  (中央社南京廿七日电)外交界息:十一月廿九日为尼泊尔国务总理伯达马塞尔就职周年纪念,我国政府特派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长沈宗旋为庆祝专使,并授该国务总理特种大绶宝鼎勋章,及陆军上将衔,沈专使偕驻印武官乐遥翔,及驻加尔各答领事陈以源,业于廿六日抵尼京加德满都,并定廿七日举行授勋典礼,廿九日参加该国务总理就职周年典礼。

  按尼泊尔与我国过去有密切关系,依照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年)之规定,尼泊尔每五年纳贡一次,光绪七十四年(一九0八年)之纳贡为逊清最后一次,民国初年,亦曾来贡,嗣因故中辍。

  至我国方面,清政府于光绪卅一年遣使赴尼泊尔册封其国务总理(国王为名义上元首,由国务总理总揽国政)为「统领兵马果敢王」。

  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曾于廿一年(一九三二年)派赴加尔各答总领事张铭,代表政府赠其国务总理宾森塞以一等宝鼎勋章及陆军上将衔,廿一年国务总理由爵达塞尔继任,我国政府又于廿三年派驻加尔各答总领事梁长培往尼京赠以一等宝鼎勋章及陆军上将衔,爵达尔于去年十一月廿九日退位,其侄伯达马塞尔继任国务总理,迄十一月廿九日恰为其就职一周年纪念。

  按现任国务总理伯达马塞尔生于一八八二年十二月二日,在尼京加德满都高等学校毕业后即服务军界,一九0九年至一九一四年曾一度从事水电建设事业,现尼境内之重要水电及交通建设,多由彼当时所经营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内,彼率领尼军卫戍西北边境,历建功勋,一九二九年任尼军统帅之职,一九三二年晋级为高级统帅,一九四五年继其叔达塞尔为尼泊尔总理。

  从这则新闻中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位神秘的中国陆军上将伯达马宁尔是尼泊尔当时的总理(有的书上也称尼泊尔的总理为首相)。这就难怪了。至于报纸上称他为伯达马塞尔,那是翻译时音译的不同,现在的中国史料上一般将他的名字翻译为“帕德马。苏姆。谢尔”,有时直接简称为帕德马。大家不要被这么多称呼弄昏了头,其实称呼不重要,随便我们怎么喊,他都是总理。

  按照尼泊尔人阿里亚尔和顿格亚尔写的《新编尼泊尔史》记载,这位中国陆军上将帕德马总理是个开明人士,他在当上总理的第十二天就宣布:“我是国家的公仆。”——比我们中国现在的公仆论不知早了多少天。帕德马总理在任上时,锐意改革,一心想把尼泊尔变成现代国家,结果得罪了国内的两位实权派人物莫汉、巴巴尔,被两人在1947年时合力赶到了印度,最后在1950年时死于印度的加尔各答。

  上面的这则新闻报导,有两处需要重点解读。第一,当时的尼泊尔,国王之所以是名义上的元首,不是因为尼泊尔像英国那样行了宪,而是因为在此之前尼泊尔出了曹操。1845年时,尼泊尔国内王后专政,朝中首相和她暗度陈仓,绯闻频传。不知是因为嫉妒,还是有人想整顿社会风气,总之1846年,首相情人被人暗杀。这一下捅了马蜂窝,王后一怒之下,将全国的文武百官召集到王宫里,然后关起宫门,大杀特杀。为了替情人报仇,把满朝文武全干掉,这种手法,全世界也只有尼泊尔这一例。这位王后的脾气,还真不小呢。

  王宫大屠杀后,尼泊尔朝堂为之一空,顿时元气大伤,军人出身忠氏(忠格。巴哈杜尔。拉纳)乘机起事,把首相位置弄到了屁股下,然后又上下其手,党政军权力一把抓。到了1856年,当时的尼泊尔国王被逼得不但封他做了大王,给了他两省的土地,而且明文规定了他有下列五项权力:1,对人民有生杀予夺之权;2,可任免政府各级官吏;3,有创废法律之权;4,对外有和战及订约之权;5,有谏劝国王之权。于是尼泊尔的曹操就新鲜出笼了。

  自此尼泊尔王权一蹶不振,尼泊尔曹操的后人一直掌权做首相,上面的那位神秘上将,就是其中一位。直到1951年,在印度的帮助下,尼泊尔王室才渐渐地东山再起。不过前一阵子尼泊尔王室又被废掉了,当然,这是现代的事,和我们写历史的无关。

  新闻中需要解读的第二点是,尼泊尔对中国为什么要五年一贡?要想知道这个,我们就不得不先自我炫耀一番,原来我们当初也是阔过的。我们在历史书上哭诉我国近代被列强欺负时,也不应该忘记以前我们是怎样欺负周围小国的。清朝时中国的周边小国,包括尼泊尔在内,像现在的朝鲜、越南、泰国、缅甸、阿富汗等等,都是我们的属国。尼泊尔在清朝时曾和中国打过两次仗,第一次是在乾隆年间,第二次是在咸丰年间。其中第一次战争奠定了中国对尼泊尔的宗主国地位,当时带兵去打尼泊尔的,是在金庸武侠小说《飞狐外传》里出现过的福安康。

  从这则新闻报导中,我们还知道了一个史实,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府曾经先后授予三位尼泊尔总理上将军衔,这自然是继承清朝时册封其总理为“果敢王”的传统。不过这种行为,与其说是为了睦邻友好,不如说是宗主国心理作祟。这则新闻中有这样一句话:“民国初年,亦曾来贡,嗣因故中辍。”对这一史实,中国现在很多史料都有记载,不过在记载时,都有一个和这则新闻报导相同的字眼:“来贡”。

  从所有的这一切里,我们终于可以看出一八四零年后,我们中国人一种从未在历史书上说过的普遍秘密心态,那就是我们中国人在一八四零年后不断努力想让国家变得强大,其目的除了想比肩于世界列强、不受列强欺负外,还想重新再欺负周边的弱小国家。

  一旦我们强大,或者说稍微强大一点,这种心态立即就会转化为实际行动。1882年的朝鲜事件中,能明显地看出这点。可以说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这种心态发作得最强烈的一次。1882年,因为洋务运动,中国国力稍振,当时朝鲜因为闵妃当权,朝政腐败,因而引发了兵变。兵变后大院君执政,闵妃则躲藏于民间,这就是朝鲜的“壬午事变”。事变后一部分朝鲜大臣失势,受这些失势大臣邀请,我们喜洋洋地派兵去了。到了朝鲜,当时的清兵统帅之一袁世凯二话不说,立即和其他将领一起,设计将大院君逮捕,送到天津,最后关押在保定,并且一关就是三年。

  别的暂且不说,单说对邻国的国家领导人想逮捕就逮捕、想关押就关押这件事,这种事可谓骇人听闻,可当时的中国人不但不觉得奇怪,反而沾沾自喜,认为大振了国威。袁世凯也因为这件事声名鹊起,受到了举国上下的注目。不过当时中国的周边小国就不会这么想,在他们看来,和中国相邻,那是倒了大霉。

  辛亥革命后,国内军阀混战,国力一泻千里,我们的这种心态再也没有机会发作。但在报纸、杂志上,或者政治、外交等各个方面,这种心态还是会时不时自然流露出来,授予原先属国的总理上将军衔,即是其中一例。这就在当时造成了一种十分可笑的矛盾,一方面,我们不停地痛诉我们是怎样被别人欺压的,另一方面,我们却不断地回味以前欺压别人时的荣光,幻想着有朝一日重新回到宝座上。

  实际上直到现在,这种心态还在很多中国人的心里若隐若现地残留着。如果不信,翻翻现在的中国人写中国周边小国的文章就可看到。

  造成中国人这种心态的原因,乃是一直到近代,我们中国人也没有产生过和别的政治势力平等相处的政治思想,只有要么我欺负你、要么被你欺负的政治思想。二十四史整个就是或者别人灭我,或者我灭别人的历史,实在灭不了你,让你承认我高你一等,也是好的。

  我欺负你,我就是天朝上国,感觉良好,被你欺负,我就是瘪三,得咬着牙准备报仇。这种状态在历史上循环往复,哪怕是一刻,也没有人想过大家可以相互平等,在条约的制约下,和平共处。在这种政治思想下,以前中国的任何一种政治势力都只有两幅面孔,一种是居高临下、趾高气扬,一种是谄媚不已、以求自保。这种政治思想带来的政治面孔间接地反映到了人际关系上,使得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人人平等的社会。

  进入近代,我们终于因为这种政治思想而吃了大亏。当1793年,世界上领土最大、国力最强的大英帝国怀着欧洲长久以来对中国的巨大热情,派特使马格尔尼出使中国,希望双方能以平等的方式和平交往时,英国和中国都震惊了。英国震惊于中国的无知,中国则震惊于英国的想平等相处。中国历史上最有利的一次融入现代国际社会的机会就这样白白地失去。过去了五十年不到,当英国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时,中国再想追求和列强平等,则怎么求也求不到。从此,我们中国人就从实质上欺负周边弱小国家,转为心里想却不敢明目张胆地说出来。

  其实,说只想欺负周边弱小国家,对这种心态的描述还是不准确。原因是在1840年以前,在中国人的眼里,英国人是夷——英夷,法国人是法夷,美国人是美夷,他们原先都在受我们欺负行列,所以在有些中国人的心里,富国强兵后,要继续欺负的不但是周边小国,而且还包括原先所有的夷类。慈禧太后向全世界宣战,就是这种心态的一次发作。所以有时候我心有余悸地想,当初幸亏我们没有真的富国强兵,不然,这个世界就倒了大霉。

  当然,可喜的是大多数持有这种心态的中国人还是好的,他们的胃口倒不是很大,欺负一下周边小国也就满足。

  不过到了现在,欺负弱小国家也没有了可能,一个国家将另一个国家当成棋子摆弄的时代终于过去。虽然很多依然有天朝上国的人心中很不服气,但即使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个所有国家都应该平等相处、共同和平发展的世界,才是真正适合人类生存的世界。

 

作者:高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