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触痛中国的到底是那些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51:34
能触痛中国的到底是那些人

?年终岁末,各大媒体都要推出一个年度人物的榜单来,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央电视台从2002年开始举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我们固然需要“感动人物”引领社会价值观的走向,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淡忘另外一类人物,他们身上,也许更多地集聚了更广大人群的痛楚记忆,他们的经历中,留下了时代沉重的足迹。

他们是这样一些人物:开胸验肺的农民工张海超,被“钓鱼执法”而自断手指以证清白的孙中界,还有被他人顶替身份的罗彩娟,反抗侮辱而杀死当地官员的邓玉娇,12月30日,一则新闻格外引人注目:近一个月来,已有6起官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而从今年2月起,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3名官员非正常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自杀,中国官员的生存状态第一次让人感到如此忧虑。唐福珍是四川成都的一介草民,为保护自家房产而自焚。杨元元呢这位上海海事大学的贫困女研究生,因带母求学遭校方拒绝,最终在宿舍自缢身亡,关注这场死亡的,教育学者说死于贫困,伦理学者说死于冷漠,心理学者说死于脆弱,但所有这些解释都让人难以释怀,倒是杨元元的遗言一语道破现实:“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知识,也没见有什么改变……”这样的喟叹真正击中了我们——在这个社会转型期,难道一些价值观也“转型”了吗?……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他们为争取生存的权利,为维护个人尊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陈及时、何东旭、方招正风华正茂和意气风发,但在舍己救人之后,却徒留蝇营狗苟的一片狼藉——打捞救人大学生遗体的价格竟被喊到1.2万元,人性遭遇金钱化。还有频发矿难埋葬的没有留下什么大名底层矿工们,被金钱吞噬在无底的洞中。好在他们并不孤独,无数不相识的人们从他们的遭遇中看到了自己的命运——至少是命运的可能吧——进而声援他们,并拯救自己。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切身感受到:只要世界上有一个人没有摆脱不幸,就没有人能够声称自己已经获救。事实也继续证明着这一点。日前,因资方拒签劳动合同,拒绝出具相关证明,深圳百余名从事粉尘作业的农民工到医院作职业病检查遭到拒绝——张海超的命运触痛了很多人,但无法触动一些机构、部门一点点。

“触痛中国”的人里面,还应该包括吉林通钢事件中被工人群殴致死的陈国君这样的民众眼中的“反面人物”,甚至包括被邓玉娇刺死的邓贵大。他们的死,固然有自身的原因。但是,他们视民众如草芥的跋扈与狂妄,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相关体制的弊端惯出来的;他们在剥夺、欺压底层群众的同时,也做了体制弊端的牺牲品;他们的命运,同样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但是,张海超、孙中界们,以及陈国君们的命运,究竟能够触痛多少人,触痛多少事,恐怕很难乐观;就像“感动中国”的人物再多,总有一些人不会被感动。近日,偶然读到鲁迅为《阿Q正传》俄译本所作的序言。鲁迅说,“造化生人,已经非常巧妙,使一个人不会感到别人的肉体上的痛苦了,我们的圣人和圣人之徒又补了造化之缺,使人们不会感到别人精神上的痛苦。”就在这个冬天,山东潍坊临朐县五井中学一名初一学生冻死在寒夜里。该校一负责人称,“发现孩子的时候,他躺在宿舍后面的一条沟里,头朝东脚朝西,仰面躺着,死得很舒坦。”一个教育者,会不假思索地说被冻死是一件很“舒坦”的事,人们有理由怀疑他身上还残存着多少人性。那么,他的人性是被什么吞噬的呢?

“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已经多年,但是,这些人物的感人事迹与优秀品质,并没有对社会群体尤其是官场的价值观下滑产生立竿见影的教化作用。关键原因是,体制积弊日深,继续强化、推高金钱至上、做官至上的价值观,割裂、窒息了人群之间的精神沟通,人的情感、审美活动被视为多余、无意义,其中一些人在精神上、情感上被阉割,彻底沦为逐利动物,以至于不断上演一出出令人无语的悲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