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诞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49:52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诞生

尽管德国对于火箭的研制工作严格保密,但是美国的情报人员无孔不入。德军在火箭研制工作中的迅速进展,使美国军方坐立不安。

美国五角大楼派人前往加州理工学院,要求冯·卡门主持研制新式火箭这一重大任务,尽快提出具体方案。

冯·卡门和马林纳、钱学森等经过研究后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建立一个新的、大型的火箭实验室。不过,冯·卡门经过考虑,以为“火箭”这个名字最初出现在科幻小说之中,容易给人一种不严肃的感觉,所以他建议把实验室的名字改为“喷气推进实验室”(JetPropulsionLaboratory),简称“JPL”。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实验室,才能设计出射程为100英里以上的火箭。

为了能够追赶德国的火箭技术,五角大楼爽快地给加州理工学院拨款300万美元兴建“喷气推进实验室” 不再是最初研制“JATO”时给一千美元、一万美元那样“小气”。这充分表明,五角大楼已经把发展美国的火箭技术,列为重中之重!

喷气推进实验室在火箭俱乐部当年进行试验的阿洛约·塞科山谷动工兴建。冯·卡门教授被任命为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钱学森担任喷气推进实验室喷气研究组组长。

在1941年至1942年,中国学者钱伟长、郭永怀、周培源、史都华、林家翘,先后来到加州理工学院。他们也参加了喷气推进实验室弹道分析、燃烧室热传导、燃烧理论研究等工作。

当时,钱学森与钱伟长这“两钱”建立了很好的友谊。

钱伟长比钱学森小一岁,1931年考取清华大学历史系,在“九·一八”事变之后,钱伟长居然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从文科跳到理科!他1940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只用了50天的时间完成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这篇文章受到冯·卡门的欣赏,被收到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里。钱伟长在1942年获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以连载的形式在美国《应用数学季刊》一、二卷上刊登。他提出的一组非线性方程组被称为“钱伟长方程”。应冯·卡门之邀,钱伟长在1942年至1946年来到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

钱伟长性格开朗。这位从历史系跳到物理系再跳到数学系的人物,知识面广,兴趣广泛,很快就跟钱学森无话不谈。在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的那些日子,“两钱”常常一起吃晚饭,边吃边聊,取长补短。

1946年5月,钱伟长以探亲的名义从洛杉矶乘船回到中国,应聘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郭永怀也成了钱学森的好友。郭永怀比钱学森大两岁。他是山东农家子弟,靠着刻苦用功,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0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当时所长是钱学森),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当时理事长是钱学森)。1957年,当有关方面向钱学森征询,由谁承担核武器爆炸力学工作最合适的时候,钱学森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郭永怀!”郭永怀后来成为两弹一星的元勋之一。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从青海试验基地赴北京汇报工作。飞机在降落时突然坠毁,郭永怀不幸遇难,时年59岁。在清理他的遗体时,发现他仍紧抱着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

周培源最为年长,他比钱学森大九岁。他是在1924年成为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硕士学位,1927年转往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此后,他到德国、瑞士从事研究工作,然后回到中国,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在1936年至1937年,他再度赴美,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回国之后,在1943年至1946年第三次来美国,这一回他在加州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理论研究,结识冯·卡门和钱学森。

当时,周培源和夫人王蒂澄一起来到加州理工学院,他家经常成为中国学者聚会之处。在王蒂澄下厨招待客人的时候,钱学森有时也“露”一手,做个杭州菜奉献给朋友们。

1946年10月,周培源和夫人王蒂澄回国,继续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夫人王蒂澄则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担任教师。

在喷气推进实验室,有那么多中国学者一起工作,钱学森倍感愉快。

还有许多中国学者先后来到加州理工学院,虽然他们不是钱学森的同行,但是也都成了钱学森的好朋友。内中有研究遗传学的谈家桢,在1934年夏赴加州理工学院,师从遗传学权威摩尔根,于193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博士后研究助理。此外,赵忠尧、孟昭英、胡宁、唐有祺、郑哲敏等,也都是钱学森的加州理工学院校友。

钱学森的专业是航空。参加火箭俱乐部最初原本只是学习之余的兴趣小组。没想到,随着火箭技术的日益重要,他的研究重心从航空转向火箭,以致人们现在一提起钱学森,加在他名字前的定语就是“火箭专家”。

其实,钱学森从航空工程转向研制火箭,不只是他个人专业方向的改变,也是时局的选择 当钱学森在交通大学学习时,抗日战争使他投身到“航空救国”,而在加州理工学院学习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把他推上了火箭专家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