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最简单有效的股票分析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54:44
巴菲特——最简单有效的股票分析方法    一 市场分析
(1)首先是了解:
股票的选择最好是生活中可以了解到的股票,例如东阿阿胶,双汇发展,伊利,蒙牛,银行,茅台,维维,光明,一汽等,因为生活中可以观察得到他们的销售情况和市场的变化,所以容易辨别出他们年报的可靠性,比基金评估和年报出炉更快地能够了解它们的年度业绩和未来发展。例如伊利,可以跟超级市场的销售的服务员聊聊天,查询一下各种品牌的奶各有什么特点,消费者喜欢买哪种,他们推荐哪种品牌,但是建议多询问几间不同的超级市场和小商店。另外也可以站在超级市场里,观察消费者的篮子里,推车里都装了些什么物品(例如,装了哪种品牌的奶)。
如果发现了某一产品,可以向朋友亲戚询问一下他们对这种产品的看法。

这一点重要的意义是,当企业有坏消息出现的时候,通过了解产品市场,可以判断到这个坏消息有没有破坏掉消费者对企业商品的需求,假如这种需求仍在,企业便有了很大的防御能力。像04年的伊利高管问题。而反面例子是光明乳液,出现奶质丑闻后,股票价格出现恐慌大跌,为什么不买,因为仔细留意突然性的奶质问题并不是重点,重要的只是另外一点,乳酸奶的领域已经慢慢被伊利和蒙牛压倒。

(2)其次是向前踏入一步:
很多人认为是有品牌就足够了,这是错误的。营销大师科特勒谈过品牌地位和品牌活力。有品牌地位的商品是指大家都听到过名字,熟悉的商品,例如维维豆 奶,脑白金,夏新电子。而有品牌活力的商品是指这种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夏新的手机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较大的需求,假如夏新的手机不够 ZTE,NOKIA出名,而价格又差不多的话,夏新是否能够提供出格外的质量或者性能保证,如果不能,就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脑白金经常用于送礼,但是 它是否能够满足人们作为健康品的需求,这种商品目标市场究竟是送礼的群体,还是想让“孩子变聪明”的群体。品牌地位和品牌活力的关系可以总结如下:
具有品牌地位但是没有品牌活力的商品最终将被淘汰。没有品牌地位但是具有品牌活力的商品可以通过营销手段,广告等亲近消费者,从而让商品销售得到提升,进而成为强势品牌。由此可以看到,品牌最主要的是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内在需求。
科特勒还描绘了好的品牌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例如奔驰的高贵,代表身份。宝马的即有飞奔的感觉又有高贵感,满足潇洒的一派。伊利蒙牛奶味 弄,奶源好,质量得到人们的认可,喝起来放心,感觉健康,贴近生活需要。当伊利和蒙牛强势进攻乳酸奶,奶酪的时候,光明有点站步住脚,因为消费者对伊利蒙 牛奶质的认可带入光明原来的优势领域--乳酸奶。

股要投资的企业,永远要记住不只是它们要有品牌,而且这种品牌是带给消费者需求的,最好有一定程度上的精神情感需求,甚至企业已经放射出一种很浓的文化,例如北的全聚德。

(3)更深入一步,竞争:
钢铁,大米,水泥等商品大家大多不考虑它们的品牌,而考虑它们的价格,因此这些产品附加价值低,利润薄弱。有些行业,像钢铁业,进入壁垒弱,退出壁垒强,因此容易造成激烈的战争,导致供需失衡明显,有明显的周期性。这部分内容可以参见有关巴菲特的书籍。

我想举出一点重要的看法的是,买入的企业最好不是市场占有率已经非常大的。没有竞争当然是好,但是假如企业原来的环境是竞争薄弱的环境,突然面对强劲的竞争者会怎样呢。因此2005年12月11日,当国家全面开放国外快递企业资金进 入国内快递,货代物流行业的时候,我对外运发展有了忧虑。另一看法是,有适当的竞争对手是适合的。例如伊利和蒙牛,东阿阿胶和血尔,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多在有寡头的行业),相互的良性竞争能够扩大同类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因为其中一间企业的广告也能带动消费者吸引到整个行业。维维豆奶粉,市场占有率 在80%以上,由于没有开发扩大利润率的产品,引入竞争者竞争,导致消费者没有留意豆奶业。最后,过于激烈不是好事,例如钢铁业,还有有趣的例子是香港的电信业,香港的电信企业太多,不像中国只有一两间大的,移动和联通。香港的电信企业七八间,因为相互排挤利润,使得没有多于的资金投入科研,因此香港的电信业已经不如国内。

总结,没有竞争的行业环境,需要考虑这种环境是否能够维持。有良好的竞争对手的企业值得投资。

前面三点在投资时候应该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例如有良好的竞争对手的企业值得投资,通过市场调查得出要投资的企业是跟竞争对手共同进步的,而不是一直被削弱,要投资的企业拥有不错的消费者需求,甚至这种需求带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或文化。
欢迎大家加入该群㈠㈥㈡㈦㈥㈠㈣验证003一起分析大盘走势 主力资金动向 买卖点
二   了解数据
(1)历史复权每股收益增长率
当参考历史的每股收益增长率的时候,应该把送红股和转增股也考虑进去。而股息(假如不算太大的话),配股和增发不应该考虑到历史复合每股收益增长。然 后考虑十年和五年的增长情况。有些企业上市时间不长,例如格力,从1996年末算起,到2004年末,一共八年,从转增股和送股中是原来股持有的股本增 加了3倍,1996年每股收益1.24,04年每股收益0.78,因此八年里你的原始投资从企业业绩上考察是增长为1.89倍,类似地计算出近五年里增长 为起初的1.64倍。并且在计算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历史复权每股收益是否稳定增长的,建议投资稳定增长的企业。每股收益的增长是否稳定显示了很多性质,例 如行业性质,该行业周期是否很短,宝钢2000年左右才上市,即使增长高,但是考察时间短,应该多加留意其它同行钢铁产的历史业绩。每股收益增长是否快 速,也显示行业和企业的性质。其中一方面是,对于行业,需要大量资金用于维护旧设备和更新的,例如航空飞机和油轮,就算不被用到,也需要大量费用来维护, 所以留存资金不能用于不断扩产。另一方面,是对于企业,没有附高价值的产品(规模经济出 外),竞争力差,没有附加利润,得不到充余的资金开发新产品和扩散,只能通过增发来满足资金需求。和计算格力类似,可以计算出,东阿阿胶,十年里增长为原 来4.36倍,1997至2002增长为起初的1.85倍,近五年里增长为2.34倍。科龙五年和十年都亏损,维维五年里下降到原来的0.77倍。

总结,这些历史业绩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力和行业性质,而且如格累厄姆所说,管理能力也体现在企业的历史业绩里。假如我们能够寻找到10年增长为原来4倍 以上,五年里增长为原来的2倍以上企业,那么就满足了目标。加上低估的时候买入,5年里的收益就有可能不只是原来的2倍了。

(2)派息
派息是很重要,很多人看了巴菲特的书,没有细心分析。巴菲特认为,企业应该减少派息甚至不派息,增加投资新项目。如果每一元的收益不能增加一元的价值 (未来现金的折现)就应该发放给股。但是不派息的情况是令人担忧的,特别是在中国,出现了银广夏的例子,报表作假,令股惨遭损失。从分红派息表里可以 看到,有多年银广夏是没有派股息的,因为它拿不出实实在在的钱给股。另外要注意的是某些企业几年没有派息,增发或者配股后突然派息了,很显然这些股息的 钱是来自股的手里。有些派息低的例子,例如生,应该结合第一大点考虑,做市场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广东区域)生近几年发展得很快,但是由于资本充足 率不足,所以如果大量派息有可能限制发展,因此生得低派息情有可原。对于银广夏,相信没有哪个股亲眼看过它得产品。所以它不派息就显得很不可靠了。第 一大点的市场调查非常重要。

(3)货币资金
考察资产负债表的时候,有一项也很值得注意的,就是货币现金。我们用货币现金减去长债,可以得到自备投资的资金(我有时候不减去长债)。那么在考虑完大概企业所需要的流动资金,例如流动资金占货币资金10%,那么可以用
[货币资金×(1-10%)] / (固定资产+存活)来衡量出企业自备资金是否充足,不融资,只通过自备资金是否已经可以让企业再扩大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企业,例如维维,通过上公式,得出来的比率为45%左右,已经是非常高的数字(大家可以比较更多的企业),但是由于企业本身产品并 不畅销,因此就算有充裕的资金,企业也未必能发展得快或者说有良好增长前景。还有个例子是茅台,深圳机场和外运发展,它们的变现能力都很强,有很大的留存 资金,如何加以利用是一个问题。但是我猜测,外运发展和茅台最终都会采用收购的,因为资金留存的成本很高,过于留存资金等于浪费。

(3)净资产收益率
巴菲特喜欢投资净资产收益率高的企业,有些股看到净资产收益率10%左右的就不买。我觉得这里也有问题。因为有些企业存在大量的现金还没有利用,所以当观察净资产收益率的时候可以加以调整。用净利润/(股东权益-打折后的留存现金)。以实际表现出投资效益。但是要注意一点,留存的现金应该要是以后容易备利用出去的,维维留存现金大,但是以后难以运用,就不能用这个公式了。

(4)流动现金表
我们知道净利润必须通过净现金流减去折旧费用。实际上折旧费用并没有流出企业,它只是存放企业,等待将来要更新设备和投资新产地而被利用上。因此不少分析师也关注经营净现金流。

三  证券市场
(1)市盈率
不少著名分析师, 例如香港的林森池和美国的林奇谈到,市盈率应该倒过来看,例如15倍的市盈率应该到过来看,得到收益率6.7%. 用整个股市或者有代表性的指数平均市盈率的倒数与美国长债对比,得出这个股市是否高估。例如美国长债为6%,那么15市盈率还算合理。但是假如中国处于新兴市场,17倍市盈率,而指数里的行业平均以20%增长,即
(1/17)×(1+20%)=7%,也就是说17倍市盈率也不算高估。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市盈率范围,例如钢铁,周期性行业,净态市盈率较低,复苏时候在10倍左右, 不景气时候在5,6倍左右。

(2)衡量股票价格
林奇也有个办法衡量股票的价格,就是用
(派息率+每股收益“长期”增长率)×100/市盈率,假如大于1,价格一般,大于1.5较为低估,当然数值越大越好。
格雷厄姆也有个办法是,在我其它帖子有谈到。

但是,注意的是,在考虑上面的公式外,也要考虑实际情况。我一般寻找企业有坏消息出现但是不影响长期竞争力的机会,这些坏消息有时候令股恐慌。例如伊利高管问题。寻找整个行业暂时不被看好的行业,这个不被看好的行业我更倾向于非周期性行业,例如银行,之前的地产,和医药。寻找被基金抛售的股票,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多做市场调查,基金抛售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因为短时间坏消息,基金之间要评比,基金故意抛货等,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第一手资料。

(3)为什么要买入被低估的股票
越是被低估的股票,将来你可能得到的收益率将越高。能够找到长期持有的被低估的股票是最好的,但是这不是硬条,当年格雷厄姆就不是长期持有股票,后来 他之所以不在他的投资公司干了,是因为他已经对他的业绩很满意,更多的想投向教育。读者阅读巴菲特的书的时候应该去理解,不应该只像念经文一样表现给别人 听。

买入被低估的股票,利润是丰厚的。首先买入被低估的股票不只是降低了风险, 而且将来的利润来自三个部分,价值的回复,企业自身的发展,再加上股价可能被高股。例如伊利,当时由于高管问题,股价跌到10元左右,市盈率只有 16.39,而企业业绩05念仍然以20%左右增展。最近因为股权分置,奥运得标,预期将来还会以15%左右增长,因此市盈率已经去到25倍,有点高估。 可见利润是丰厚的,我当时10.7买入,持有已经一年半多一些了,加上派息,收益率为70%左右。

(4)什么时候卖出
我觉得眼光应该集中到企业的竞争力是有没有丧失,不是买了股票就行,平时仍然需要做市场调查,看看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的忠诚度是否有变化。再之,企业 业绩可能减慢,甚至有点亏损,在我们发现消费者忠诚度不变的情况下,应该再注意阅读招股说明书和年度报表。看看企业净利润报表减少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果只 是非经常性因素,并且这个因素不影响将来长期竞争力的可以不去管它。阅读一下企业的费用资出情况,有没有什么异样。阅读一下投资项目,看看是否有些投资项 目在建设,还没有实现利润。

总之,留意商品在我们生活中的表现,留意净利润下降的原因,看看企业长期竞争力是否受损是重要的。再之,为了避免我们受短暂不利因素蒙骗,我们在确定 企业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且取得很好的忠诚度后,应该把眼光投向企业产品的市场容量潜力大小上,看看市场容量究竟有多大,因此避免企业发展暂时性放缓 而导致的投资者错误决定。
股票被高度高估,也应该卖掉。

(5)阅读招股说明书和年度报表
要留意招股说明书的投资项目,估计出将来企业增长速度。但是一般地,不应该在企业投资期买入,应该等到投资效益已经被确定后才买入。从年度报表中可以 看到投资项目是否被很顺利地执行取得应有的收益。毕竟我们是投资,不是投机。企业在投资期,资金用得不比较快,等到收成期,派息也高了。阅读年报,可以预 计企业未来几年大概的增长百分比,很多基金,包括博客网优秀的作者也只是引用招股说明书里的数据,并加以理解和计算。

阅读招股说明书和年度报表非常重要,查看投资项目和企业风险。

最后在格雷厄姆的著作里有两三句话,不知道读者是否注意到,沉现给大家:
1. 分析所关心的应该是有事实支撑的价值,而不是主要以预测为基础的价值。
2. 被低估的实验股票价值回复平均需要半年到两年时间。
3. 安全的概念只有在建立在一个有形的,而不是购买者心理的基础之上时才谈得上是有用的。

第二句话的时间显示了投资需要耐心等待,我们很难买到最低价格,不少交易中,股价可能会低于我们买入价格15%左右,因此判定好企业的价值很重要,再之是不怕下跌,能够等待价值回规。第一和第三句话,“事实”和“有形”我觉得已经不仅包括数据了,而应该包括我们从生活中了解到的常识,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等,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等。一些很明了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