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周末》独家专访季羡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33:50
 

《解放周末》独家专访季羡林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他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学贯中西,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和东方文化,为搭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竭忠尽智。  

  令人仰望的不仅是他的学识,更是人品。“即使在最困难时,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令他成为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

  日前,在北京三O一医院康复楼里,《解放周末》有幸独家专访98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近距离感受一代鸿儒的修为与魅力。

  1月17日上午,北京迎来了2008年的第一场雪。

  雪花漫舞,寒气逼人。通过北京三○一医院门卫、岗亭、服务台的一系列严格“安检”后,我们轻步走进了康复楼里季羡林先生的房间。98岁的季老一面颔首微笑,一面向我们双手合十致意。瞬时,暖意融融。

  幽古的纯净,朴厚的温情。坐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代骄世鸿儒,也是一位可亲长者。原本因崇敬而生的距离感,在交谈中渐渐消弭,心中那片因敬畏而蜷缩起来的叶子,也悠然舒展。

  “这个讲坛有特点,办得好,应当好好办下去!” “一个民族最需要的是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的人。”

  身着蓝色碎格子单衣,披着一件灰色棉外套,季先生背靠单人沙发上的靠垫,双手搁置在胸前的小方桌上。 

  白发星星点点,两簇白眉生长得盎然潇洒。面容吉瑞,神情慈祥,颇像年画上那位洋洋喜气的寿星公。

  当我们将几份《解放周末》摊开在季老面前,向他介绍相关内容后,他赞许地说:“好,这样的文化报道好。”

  一直关注文化建设的季老,在2006年温家宝总理为他祝寿时,便诚恳地指出:“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很好,经济发展,政通人和。要注意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高人的素质。”

  季老对我们说,应当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这个非常重要,文化软实力是非常重要的国力,是民族的生命力。”

  季老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很难想像,如果世界缺少了中华文化会是什么样子。”

  在他看来,中华文化五色杂陈,头绪万端。“怎样弘扬呢?应该像韩愈说过的那样,‘沉浸醲郁,含英咀华’,经过这样细细品味、认真分析,把其中的精华寻找出来,然后结合具体情况,使它发扬光大,从而有利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前进与发展。”

  在看到《解放周末》上刊登的“文化讲坛实录”大标题后,季老饶有兴致地问起了文化讲坛的情况。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化讲坛部成员向他介绍,文化讲坛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为宗旨,创办两年多来,已经举办了13届,影响力不断提升。季老听了非常高兴,频频点头,“这是件好事,对于推进文化建设,功德无量。”

  了解到文化讲坛至今已经邀请了40多位文化名人、纵论了多个文化主题的具体情况后,季老勉励说:“这个讲坛有特点,办得好,应当好好办下去!”

  他欣然提笔,一笔一画地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化讲坛题名,签名、盖章,一丝不苟。

  季老说:“一个民族最需要的是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的人。天下大事,匹夫有责,这是中国的传统,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是这样做的。”

  季老又关切地询问下一届文化讲坛的筹备情况。当得知在3月即将举办的“全球博物馆高峰论坛”上,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冬宫和中国故宫等博物馆馆长将共论“人类文明的共享与弘扬”这一主题,季老说:“这个很重要,我们的文化建设,一定要重视文化交流,既要送出去,也要引进来。”

  也许是文化讲坛的情况汇报触发了他的思绪,一直致力于搭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季老,兴致勃勃地谈起对文化交流的所感所思:“文化一旦产生,其交流就是必然的。没有文化交流,就没有文化发展。交流是不可避免的,无论谁都挡不住,没有文化交流,就没有世界的前进。文化、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不能说世界上的文化是由哪一个民族创造的。每个民族都不能包办一切,必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和谐’这个概念,是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的礼物,希望全世界能够接受这个礼物,那么,这个地球村就可以安静许多。”

  谈兴正浓。

  季先生的助理杨锐说,虽然现在季老腿脚不便,但思维依然敏捷,记忆力非常好。年龄只是困住了他的脚步,却难以羁绊他思想的驰骋。

  季老又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谈起来:“要多进行文化交流,这个永远不能断。要互相了解,不交流怎么了解?了解之后才能和谐。世界各民族离和谐还有一定距离,现在战火不停,不是这打,就是那打,什么时候能不打仗,我对这个有期盼,但也有些悲观,因为各民族各有不同。”

  学贯中西,让季老秉持独立思考,并常具预见性。 

  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有人肆意贬低中华文化时,他就深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天人合一’,就是和谐。二十一世纪以中国为主的东方文化,一定会在世界文化中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如今,“和谐文化”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在与我们的交谈中,季老进一步阐发了“和谐文化”对于世界的重要意义:“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汉族主动侵略别的民族的情况很少,也并不排外,这是很伟大的。现在提出‘和谐’这个概念,这是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的礼物,希望全世界能够接受这个礼物,那么,这个地球村就可以安静许多。” 

  季老又将“和谐”分为三个阶段———天人、人人、个人。“天人好讲。人人也好讲,就是社会和谐。个人怎么讲呢?就是我相信人都是向前进步的,向着真、善、美发展,这是总的规律。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按照这个规律走,不能违反这个规律。”

  “中国文化能够传下去,还是要靠几个人甘心坐冷板凳的。现在赶热潮的人多得很,坐冷板凳的人就少得很。”

  床榻上方挂着的照片上,红衣老人的笑容定格在山花烂漫中。那是季老八十多岁时拍摄的,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还很年轻”。

  算起来,在北京三○一医院的康复楼里,季老已经住了5年。

  杨锐说,5年来,季老惦念连连。他惦念着北大朗润园里那满塘的“季荷”还要多久才能露出尖尖角,他惦念着家中的猫咪是不是日日在门前张望盼着“爷爷”归来,他惦念着外面的青草和小花什么时候吐绿、绽放……

  但更让他惦念不已放不下的还是工作。

  他说:“只要有一口气就得干活。”

  杨锐告诉我们,从入院的第一天起,季老就等于把办公室搬到了医院。每天上午,医疗日志上的治疗时间,在季先生那里就成了“干活”时间。输液,每次都伸出左手,腾出右手写东西。

  就这样,在经历了心肌衰竭、左腿骨髓炎、心脏病等一系列病症的打击和折磨后,水滴石穿,季先生竟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病榻杂记》。

  季老对我们说:“我的要求就是不停地工作,我一辈子没停过。我的生活习惯就是不停地工作。如果我有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就像鲁迅笔下的那一位过客那样,我的任务就是向前走,向前走。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点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没有这个劲,我看是一事无成。” 

  说到这里,季老感慨道:“世界文化、中国文化能够传下去,还是要靠几个人甘心坐冷板凳的,现在赶热潮的人多得很,坐冷板凳的人就少得很。”

  身居斗室,心忧天下。他始终守望着他深深挚爱的文化、民族和国家。

  季老曾做过白内障手术,再加上视觉神经的衰退,现在视力变得模糊,已经有半年没有动过笔。这于“一天不写东西,就像犯罪一样,虚度光阴”的他来说,无疑是种“折磨”。

  还好,身体的其他器官都很健康,听力良好,胃口不错,睡眠充足,思维更是敏捷。杨锐介绍说,季老现在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下午睡2个小时。

  每天,杨锐都为季老读报,“差不多每天都要读3个小时”。“听报”,是季老通向外面世界的一扇窗。杨锐说,给季老订了十多份报刊,每天国内的消息、国际的消息,念都念不过来。有时怕季老累着,就故意漏掉一张,可谁知老人家心里明镜似的,不动声色,等你念完了,老先生开口了,“还有一页没读呢”。

  不久前,医院安排季老换房间。“搬家”的时候,医务人员用轮椅推着他,他别的东西都不怕落下,就是三番两次地叮嘱,“我的那些书啊资料啊,要一起搬过来啊”。别人好奇,季老您眼睛都看不清了,还惦记书干吗?他回答说:“书在身边,心里踏实。”

  “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一位进来取东西的护士,轻轻向季老道了一声“爷爷好”。口罩挡住了面庞,却挡不住眼睛里流动的敬意。

  杨锐说,季老为人随和,没有一点架子。他一视同仁,大官来了,他这样,平民百姓来了,他也这样。“爷爷”,几乎医院里的每位工作人员都这样称呼他。

  说到称呼,我们向季老提起几天前《解放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文章中写道,近日来中国访问的印度总理辛格在社科院演讲时,称季羡林为“中国伟大的学者、当代最著名的印度学家”。

  听到这样的赞誉,季老摆着双手,忙说“不敢当”。

  一句“不敢当”,谦卑中让人更识伟岸。

  自称“一辈子在爬格子,一生是教书匠”的他,看上去是那样普通,普通得就像一颗最平凡的水珠,无声地融入大江大河的怀抱。而他又是那样不凡,因他的融入,大江大河更为波澜壮阔。

  “伟大出自平凡”,是对季羡林的最恰当注脚。

  不追名,不逐利,不恃才傲物,“学者”是季老守了一辈子的本分。他最怕的就是别人给他戴“高帽”。在《病榻杂记》中,季老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他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这三项桂冠的,并一一摘去。

  他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辞去三顶桂冠,但也总得有几个头衔吧?我们问。

  季老朗声回答:“北大教授、东方学者,足够了。”

  “像土地般朴素、真诚,怀真情,讲真话,是季先生一生的执著。”即将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我的恩师季羡林先生》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告诉我们———

  “季先生说过,他喜欢这样的人:质朴,淳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季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就像一座山,近之,愈觉其高;又似一部书,读之,愈觉其深。” 

  钱文忠说,在《我的恩师季羡林先生》开讲之前,他曾专程向季老征求意见,季老的全部意见只有三个字———“不夸大”。

  不知不觉,采访已经大大超过了约定的时间。杨锐轻声提醒我们说,老人家很久没连续说这么多话了。

  不忍打扰,起身告辞,我们恋恋不舍。

  季老双手合十,一一颔首道谢。

  驻足房间门口,我们回望一眼,发现季老的手还在朝着我们挥动。

  杨锐说,老先生每次送客都是这样,一直挥手,直到客人完全离开他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