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的先锋:知识创造型企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00:55

知识经济时代的先锋:知识创造型企业

——读《知识创造型企业》有感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野中几次郎(Ikujiro Nonaka)的哈佛商业评论文章《知识创造型企业(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见解精辟,观点新颖,读来受益匪浅,不觉写下一些感想,同贾老师疑义相与析。

    野中几次郎教授是日本一桥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日本企业的创新能力。他是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曾在NAZAN大学、JAIST以及伯克利等机构或大学任教。他的主要著作是和人合著的《知识创造型企业》一书,发表的论文主要有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5-1, February 1994.

    "Toward Middle Up-down Management: Accelerating Information Creatio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 1998.  
    "Creating Organizational Order out of Chaos: Self-renewal in Japanese Firm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 1998.  
    "The New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Gam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Feb. 1986 (with co-author).

    我们所讨论的这篇论文《知识创造型企业》是野中教授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November-December, 1991)上的经典之作,主要介绍了知识创造型企业(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的概念以及如何在企业中具体实施知识创造的活动。文章列举了大量日本企业的实例,比如松下、佳能、夏普等,让文章具备了更强的可信度和趣味性。

    文章的第一部分论述了为什么现今时代中知识创造型企业成为了时代的楷模。作者认为在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变换和竞争的环境中,知识是企业能够持久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而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的就是知识创造型企业。所谓的知识创造型企业就是指企业能够持久而迅速地获得新知识,将其在企业中传播,并且将其融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中去。

    传统的西方管理思想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系统性的正式的科学知识,比如泰罗和西蒙的思想等。但是在日本企业的理解中,知识的理解层面还应该拓展到与个人主观紧密联系的“隐性知识”,并且应该将企业视作一个有机体,也就是说知识创造并不是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专家的职能,而应该是整个企业的生存方式。

    作者在文章中论述了一个知识创造的螺旋模型。作者从哈耶克以及波拉尼的思想中提炼出,知识可以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前者是指可以用编码的方式进行相对而言低成本传递的科学知识等,而后者则是指与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以及特定行为主体相联系的知识,它很难以进入统计中去,所以相对而言传递成本比较高。而知识创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传递→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传递→从显性知识再到隐性知识的传递的这样一个类似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形上升的过程。

    首先,由于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的体验中的,因此第一步的知识传递必然是由个人间地知识传递所构成的,而这就是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然后,由获得隐性知识的个人在组织内部进行进一步扩散,进而标准化,这就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之后,个人将这种显性化之后的知识与个人实践体验相结合,形成了新的隐性知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

    在论及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时候,作者认为是经历了隐喻(metaphor) →比喻(analogy) →模型(model)的过程。首先,在一个知识创造性企业中,用看似相互矛盾的概念或理念来形成隐喻,也就是简短但抽象的口号;之后,通过各个个体对矛盾的概念进行进一步思考和辨析,形成了比喻,这是相对比较明确;最后,是将上述概念形成行动方案,这就是模型。这样的话,就将隐性知识变成了显性知识。

    组织设计在知识创造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一角色的核心就是制造冗余(redundancy),而目的是为了促进组织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制造冗余的方法有:(1)鼓励内部竞争;(2)战略性轮岗;(3)企业信息公开化。所有的行为的目的就是要让组织成员明确:知识创造不是某个部门或专家的职责,而是全体部门成员互动的结果。

    文章的最后,作者分析了组织成员在知识创造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对于第一线的员工,由于他们直接承担隐性知识的收集,因此会导致组织混乱;所以需要高层领导用理念来规范第一线员工的行动方向,引导混乱向概念转变;但是由于第一线员工和高层领导所拥有的知识是隶属于个体的隐性知识,所以中层领导就承担了将前两者的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的职责。

    本文阐述了知识创造性企业的概念以及一些对于现实中的企业所应该行动的参考。无论从理论性还是实践性而言,都是目前企业管理者值得参考的思想精华。但是文章还是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在野中教授的概念中,仿佛知识创造过程的结果就应该是组织的显性知识以及个体的隐性知识。但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同样可以拥有自身的隐性知识。如果按照最基本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划分标准,参考Jensen & Meckling的论述,就是知识传递的难易程度。所以一旦组织拥有了自己的文化,同样难以被其他组织所模仿,这同样可以视作是隐性知识。另外,个体的显性知识的获得和积累,也应该被看成是知识创造的结果和目的。而这两方面,作者并没有论及。

    其次,按照野中教授在文中的论述,仿佛日本的企业应该具备竞争优势。然而事实上,到目前,日本企业已经在同美国的企业竞争中处于下风,而且日本整体经济实力也在不断下滑,作为经济体的细胞的日本企业难辞其咎。事实上,日本企业的知识创造能力是不全面的,也就是说对于很多知识,日本企业是难以创造的,受到自身结构和文化的制约。这一点,作者并没有考虑。

    以上两点,恰恰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