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军队要有飙击入侵者大本营的观念和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18:39


空军上校军衔,先后在空军地空导弹某部飞行学院任导航台长、新闻干事。毕业于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和空军政治学院,发表过军事学术专著、政论和军事评论文章一百余篇,以见解独到、思想敏锐、观点尖锐、文风犀利、语言生动见长。

  中国和平发展正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但这个“机遇期”也潜伏着巨大的凶险:世界各大国正借助新军事变革,加速打造新型军队。历史证明,新型军队诞生之后世界格局必将进行重新洗牌。今天美军东讨西征横行无忌,本质上就是凭借率先拥有新型军队的超级战力,推行世界帝国战略。其与伊斯兰国家、俄罗斯、中国及欧洲的矛盾,根由即在于此。国运所系,中国也必须建设一支新型军队,否则将没有资格参加未来政治和军事“游戏”。但19世纪后期,清朝在受到西方入侵刺激后,曾经北洋买舰、小站练兵,也建立起貌似新型的海、陆军,为什么没有起死回生力挽狂澜,仍与之前的八旗、绿营一样不堪一击?鉴往思今,“中国需要什么样新型军队”的问题因此有了探讨的必要。
  一、新型军队要能适应国家战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一个国家拥有什么样的军队,首先取决于这个国家自身发展的战略定位。中国对外宣称不追求世界霸权,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外交辞令,而是基于对世界形势和自身文化及地缘特点的基本认识:中国历史上没有称霸世界的传统,现实中也根本没有成为世界级大国的可能。
  地理大发现近500年来,世界大国无不迅猛扩张。这虽然导致无数的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但也奠定了各列强今日的大国基础。错过这一历史良机并反受其害的中国,已不具备成为世界大国的条件。目前中国周边大国林立,颇类似欧洲的地缘特点。欧洲为什么始终没有出现鹤立鸡群者?就是大家都在一个重量级,互相争衡撞击的结果,只能同归于尽。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大国,是因为身边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无后顾之忧。中国今后所能做的,只能是效法欧洲模式,与周边大国并驾齐驱,共存共荣,而不是通过武力先战胜这些国家,然后与美国在世界争衡。欧洲的历史已经证明,那是根本行不通的。
  美国以管理世界为目标,所以它的军队设计是以世界为战场的,战略要求全球到达、全球机动、全球交战,现在更发展到一小时打遍全球;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放弃争霸世界目标,以欧亚大国自立,所以其军队建设以大区域攻防为基点。美国为日本设计的国家目标是战略仆从,所以日军只能作为美军的“副官”,或随行全球或替美军“主管”亚洲。由于历史和现实注定中国只能成为地区强国,国家发展目标仅仅是确保领土、领海完整,保证自己和平发展的基本权利和相对安全的防御纵深,中国未来新型军队的总蓝图,也只能依据这一前提来设计。
  二、中国新型军队应该具备三种基本能力
  为确保地区强国这一国家目标的实现,新型中国军队必须具备三种能力:
  一是遏制世界超级强权的战略干涉能力。尽管中国的国家目标十分有限,但由于个别超级大国利益遍及全球,仍然难以避免与其发生战略摩擦。这样,理论上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超级强权的巨大军事压力。故新型中国军队,必须拥有一定战略反击手段。除已有的核武器之外,还应该拥有如太空、信息战等新型的常规战争能力。就像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经验所表明的那样,中国如果没有在战略层面进行武力对话的资本,那中国也没有在政治和外交上辩论的本钱。5月9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薛理泰在《联合早报》发表文章指出:美、日共同战略目标删除台海问题,和中国高调发射导弹摧毁废弃卫星等军事动作,有着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不管此言正确与否,将高端军事技术的反击能力,作为中国新型军队第一战争能力来要求和建设,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二是震慑区域性威胁的能力。中国面临的最现实威胁,主要还是来自周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经济成果,基本都在沿海城市和长江三角洲。那里是中国发展的火车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未来中国的命运之所系。中国不能允许沿海近海受威胁,犹如一个人不能容许别人把利刃伸到自己的心腹和咽喉。去年,美国国防部进行了一次代号为“龙啸”的推演,设想美国隐身战机从关岛和冲绳起飞,对上海、深圳、广州、厦门、香港等大城市密集轰炸。这从反面提醒中国,必须要有将3000千米(关岛到中国沿海的直线距离2500千米左右)以内,对我有威胁的空军(导弹)基地(或航母集群)纳入攻击范围的能力,以为我沿海获得相对安全的防御纵深。决不能愚蠢地守株待兔,设想只在我们自己城市上空应战来袭的敌机敌弹。
  中国新型军队建设千头万绪,当务之急是建立区域性常规远程火力打击体系而不是防卫体系。首先能够打到对方,其次才是打准,打狠。以进攻能力求防御效果,这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和当年建立核打击体系一样重要。一些国家蚕食我海洋,台独分子之嚣张,都是我常规远程打击力量不足的直接反映。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这样一把“大扫帚”。美国AITERNET在线新闻杂志发表文章说“中国崛起为大国尚言之过早”,其中讲到“当今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已经发挥到了极限,北京经不起一场金融危机和战争”。“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海空军,是中国在其所属的亚洲地区,如印度洋、东南亚以及日本岛屿,施加战略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但“这样的目标在今后几十年中中国都是无法企及的”。由于长期积弱,周边个别国家历史上形成了对中国恃强凌弱的心理。外交上的步步进逼其实是以政治和军事野心为动力的。中国新型军队如不能熄灭强邻的这种侵凌和蚕食意识,将无法保证国家建设成为平等的地区强国,更无法实践和谐世界的理念。
  三是小范围的精确捕杀、定点清除能力。这是为国家分裂分子量身定做的一种战术能力。如果把中国现代化比做一场万里长征的话,国家分裂分子就是中国鞋里的一粒沙子。中国不能把精力都耗费在这样的内部问题上,故必要时应有断然处置的手段。为减少军事行动对地区、世界局势的震荡和对国家建设大局的影响,新型军队必须拥有进行“脑外科”手术的能力。以色列军队的经验很说明问题。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斩首”行动,俄罗斯以卫星制导巡航导弹精确猎杀车臣叛首,都是我新型军队的战术教科书。现代军事技术已经可以让导弹变子弹、让飞机变狙击步枪,重要的是战争思维要跟上这一变化。
  三、要有全新的战争观念,变现行“刺猬战略”为“鹰击战略”
  已经走过80年建军历程的中国军队,正在快速更新装备,今年还将换发新军服。但新型中国军队不仅要有全新的外观,更主要的是要有全新的战争观念。回到本文开头,为什么拥有先进武器的清军仍然会失败?因为他们虽然扔掉大刀换上了火枪,但却没有扔掉大刀的套路,拿新武器打旧仗。20世纪的战争,是以意识形态为核心,所以战争样式也围绕意识形态设计;21世纪的政治核心是资源,其战争样式也是围绕资源这一核心设计的。中国面临的资源困境,一是保护海外生产基地;二是运输航路。几年前,有人问一名美国军事情报官员,中国将其军力投放多远?这个美国人半开玩笑的地说“大约同他们的陆军能步行的距离一样远”。美国《斯克里普斯新闻报》4月27日在一篇名为 “中国有必要重新思考它的军事战略” 的文章中说,叛乱分子袭击埃塞俄比亚的中国油井说明,“今后如果中国不能像美国-或在较低程度上像欧洲通过北约——那样,在全球充分保护其利益,那么它将成为全球不稳定的一个根源。中国将被迫从世界退缩或依赖别国保护其利益”。文章说,“为避免出现这样的局面,中国有必要将它具有革命性起源的军队,改造成一支具备适度的全球投放能力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危机反应、人道主义救援以及冲突后稳定和重建。这种改造过程有关反映在功能而不是数量上”。该报并以美国军队从19世纪末一支默默无闻的力量到最终影响世界大战的例子,建议美国在中国军事改造中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对多年前外邦匪徒屠杀华侨事件刻骨铭心的笔者,认为这篇文章对中国新军事变革有着洞若观火的透视力。
  除美国人建议的、笔者称之为“中国军队的世界观”之外,还应该更新一系列与新型战争有关的“软件”:如新型中国军队应该变传统的“刺猬、穿山甲战略”为现代“鹰击战略”。这是从以陆地为核心的“黄色小国防观”,转向以海洋为核心,以天空、太空为视野的“蓝色大国防观”的时代要求后,军队必然的战略转换。“新战略观”之后,新型中国军队应该确立摧毁战争发动者本土的反击思维——我姑且称之为“新战争观”。未来战争胜利不只看结果还要看收益。如果战争胜利的标准,像当年抗日战争那样只是满足于赶走入侵的敌人,这会让入侵者感到侵略成本太低,难以从思想根源上使其真正触动。必须有飙击对方大本营的能力和灭此朝食的决心,才能让对方以后不敢轻易想到用战争解决问题,就像鬣狗不敢对狮子产生捕食念头一样。人们不畏惧愤怒的老牛,但害怕微笑的老虎。为什么今日日本对中国如此粗暴,而对美国毕恭毕敬?这就是二战结果记忆功能的持续效应。现在美国为什么想打谁就打谁,就是因为别人打不到它,所以它不在乎。它为什么不敢动俄罗斯?那是因为俄罗斯有袭击和毁灭美国本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