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20:22

学习论

 

一、当代学习的特征

面对信息的裂变,今天,所有的教育学家都同意,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今天的学习在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       

      学习方式:今天,凡是媒体,特别是电子媒体都有可能是"老师"。学习材料更多的是文字、图像、声音相互结合的"超媒体"形式,使多种感觉通道参与学习。随着多媒体的高度发达,学习将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左右脑并用,特别重视开发右脑的学习潜能,能自主地选择自己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学习时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场所得到极大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界限日渐融合,整个社会成为一所"大学校"。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都是学习机会。我们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        

      学习内容:现在的学习不仅要学谋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学习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强调科学和人文内容并重,注重构建自己全面的素质,特别是生活素质和心理素质,注重成功素质潜能的开发训练。

    在瞬间万变的21世纪,我们正在步入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学习特点是传统社会的学习截然不同。今天的学习实质、目的和重心都与以往有所不同。教育专家比较一致的认为,学习化社会的学习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学习社会化

●学习在各种环境与机构中进行,学校只是学习的场所之一;

      ●各种形态的学习与学校教育相互统整,人生的学习是形成经验、满足需要的创意过程;

      ●每一阶段的学习成败只具有相对意义,不能作为区分社会组成分子的指标;

2、学习终身化

●     强调以终身教育的方式、协助个人接受现代思潮,建立历史观、科学态度与相意识;

●     学习是终身的,无法分为教育阶段与工作阶段;

3、学习个性化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意,重视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成员的不同思维方式;

日渐成熟的学习化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从何处学习、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4、学习本体化

所谓学习本体化就是要学会学习: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们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当代学习的实质性问题是,是否知道学习什么、获取什么知识,是否知道从那里学,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否具有建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和具备创新的能力和本领。

      

二、学生学习的目的

人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必有一定的目的,不同的人做同样一件事情,可能有不同的目的,同一个人做同一件事,也可能有多种目的。比如参加体育比赛,有的人因为热爱体育运动,有的人可能为了巨额奖金,有的人可能要为国争光,也有的人是出于一种责任,还有的人是为了体验成功,或者一举成名天下知,而多数人恐怕是各种目的都有,否则就没必要设奖金,或者也可以不安排颁奖仪式,打个电话通知运动员本人得了第几名就可以了,而当得了冠军的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国旗升起流出眼泪时,我们也相信他(或她)不是因为想到奖金到手而激动不已。学生学习也是一样,表面上看起来孩子们都背着书包上学去,目的却各有不同,同一个学生也可能有多种学习目的。先让我们看看在一次“中国城市独生子女调查”中,这些独生子女是怎么回答“你为什么要努力学习?”这个问题的。在这次调查中,调查者根据以往的经验,列出了20个问题供被调查的学生选择,结果如下。(每个题目后面的数字为选了该题的人数的百分比)

      1.提高在同学中的威信 29.9%

      2.让别人看得起自己 47.9%

      3.得到老师的重视 31.1%

      4.满足家长对我的期望 64.5%

      5.报答父母的爱 76.9%

      6.将来在社会上更好地竞争 59.7%

      7.很好地发展自己 66.1%

      8.能挣更多的钱 27.8%

      9.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 33.7%

      10.喜欢所学科目 30.1%

      11.总想弄懂不明白的问题 36.2%

      12.证明我的价值和能力 43.1%

      13.不努力学习,就会受到家长的指责或惩罚 19.5%

      14.将来为国家作贡献 66.3%

      15.升学时,能上好学校 56.0%

      16.将来能找到适合我的工作 50.8%

      17.为将来开创一番事业创造条件 66.0%

      18.将来能找到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 43.5%

      19.为社会服务 56.8%

      20.希望同学们佩服自己 28.7%

      从上面我们看到,每个题目选中的人数是不一样的,有的较多,有的较少,最多的是第5题“报答父母的爱”,最少的是第13题“不努力学习,就会受到家长的指责或惩罚”,但没有一个题目是所有的人都选了的,即达到100%,说明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另外,经过统计我们还了解到,学生们选择的题目数量有多有少,有1.5%的学生只选了1个题(根据以往经验,这些学生很可能把多选题按单选题对待了),有1.4%的学生选了所有的题(根据以往经验,每次调查都有一小部分被调查者毫无选择地在每个调查题目上划勾),如果平均起来,每个学生约选了9个题目。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都不是单一的。

      为什么学生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呢?

      首先,学生为什么而学习与学生个人经验有关,一个从来没有因学习而受到家长指责的孩子,就不会想到为了避免“家长的指责或惩罚”去学习;同样,一个很少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的孩子也不会因为“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而努力学习;自尊得不到满足的孩子更可能选“让别人看得起自己”;而只有经常感受到父母的爱的孩子才会有“报答父母的爱”的愿望。

      其次,学生为什么学习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例如,“文革”期间,如果问学生为什么而努力学习,就不会有人回答因为“能挣更多的钱”,因为在那个时期,掌握更多的知识确实不能挣更多的钱,同样,在那个时期,努力学习并不能“上好学校”,也不可能“找到适合我的工作”,因此,那时不会有人把这些当做学习目的。现在的学生之所以把上面列出的那些作为学习目的,正是因为看到了努力学习能够带来那些结果。实际上,一切与掌握知识联系在一起的可能结果,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目的。

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目的,应当怎样做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对那些“总想弄懂不明白的问题”“很好地发展自己”“为社会服务”……的学生,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而对那些要避免“家长的指责或惩罚”的孩子,我们是否应当给他更多的惩罚?对那些自尊得不到满足的孩子,是否应当进一步剥夺他的自尊?当然不是。虽然不同的学习目的都促使(有的可能是迫使)学生去学习,但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

现在有很多中小学生学习乐器,有的是因为喜欢音乐,有的是为了通过一定级别的考级可以在升学考试中加分(当然还有陶冶情操、锻炼意志等等,性质相同,本文不讨论。),这两种目的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为音乐本身而学习音乐,学习音乐就是目的,后者是为升学而学习音乐,学习音乐是达到升学目的的手段。其实,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目的,也同样可以分为这两类:目的和手段。

    因为,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人总要从事某一种活动,或者是学习,或者是某一项工作,这是生活的主要内容,是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如果以超越他人为活动的目的,就无法体验活动本身的快乐,因为只有当活动的结果有超越他人的效果时,才能感到快乐。又由于超越他人的目的是永远达不到的,即使一时达到也不能保证永远达到,在一个班、一个年级、一个学校、一个县拔尖儿的人,不能保证上大学后、参加工作后事事、永远拔尖儿,当超越他人的目的不能达到时,就会认为所从事活动没有意义,就会放弃活动本身,因为作为超越他人这个目的来说,这种手段是无效的。因此,以超越他人为目标,体验不到活动本身的快乐,也就不能说获得了优等生存状态。拼命考上大学又不得不退学,就是典型的例子。

     因此,培养学生对学习本身、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培养成功的解决问题、驾驭某一事物时的成就感,是学校教育应当追求的目标。

     以此标准来看,在学校教育中过分强调分数,采用排名次来刺激学习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成绩好的学生比成绩差的学生自尊感强,这似乎是正常的事情,但绝不是好事情,因为这就意味着,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至少是那些成绩在中下等的学生自尊感得不到满足,(在1996年的一次“中国城市独生子女调查”中,自认为成绩在中下等的学生比例为11.9%。)而还有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会产生成就焦虑。在1993年对北京某市级重点中学的110位成绩排名在各班前10名的初三和高二的学生的调查表明,有约1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成就焦虑的表现。也就是说,以强调成绩、排名次来提高分数的做法,使学生观察到,高分数、高名次能带来自尊:老师喜欢、同学佩服、家长自豪;低分数、低名次则损害自尊:老师不重视、同学看不起、回家受惩罚,分数和自尊的紧密挂钩,强化了学生为分数而学习、以名次为目的的竞争求胜需要,如前所述,这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如果这种强调成绩和排名的做法一时还不能改变,作为家长和学生本身至少应当对这种做法具有反省能力,成绩排在第几是我们无法把握的,但是,发展和提高自身的能力,热爱学习,从学习和活动中得到快乐,则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三、维持性学习与自主创新性学习

    (一)两种学习类型的剖析

    学习总起来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或称适应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这两种类型学习的提法源于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于197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回答未来的挑战》。报告中提出消除这种差距的方案在于:推进新的学习观:创新性学习。

    维持性学习强调的是要培养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它的价值基础是预先给定的,主要以公认的准则为基础,它重视模仿继承、重视获取知识成果和积累信息的能力,这不能说没有它的合理之处,并在一定意义上是不可少的。但这种学习已不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当今人类问题的解决已不可能处在一个封闭的领域内,而必须是以必要的变化为中心。创新性学习就是要求能善于系统地提出问题,并把问题集中起来。它对公认的。典型的解决问题方法所抱的态度是:在采用它以前先加以判断,然后根据价值来决定是否采用。例如,人在骑车遇上十字路口时,维持性学习的思路是:遇到红的或绿的交通灯时该怎么办?但如果正巧遇上停电;所有灯都不亮时,受维持性学习的影响,人们就会犹豫不决起来。由此说明这种学习只能按给定好的原则解决问题,遇到边界情况就会无所适从。所以,在走向学习化社会中更应着重培养的是使学生具有对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大胆求索的精神。学习的任务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取某一结论性的内容,而是要把重点放在掌握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上。创新性学习是通过重建整体而不是分裂现实来促进思维的,因此它是以整体性思维为主导的,它反映了综合-分析的时代精神。

      总之,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学习的本质在于获得一种对主体而言是新颖的经验。这种新经验或是现有的、或是未知的、或是需要探索的。创新离不开继承。但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对当代人来说更需要的是创新性学习。

      自主与创新两者不可分割。自主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自主谈不上创新;而没有创新也就无从展现自主。只有自主与创新的完整统一,才能充分展示高科技、高情感和时代人的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这一进取型的人格精神。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时代,“要跟上千变万化的形势,为对付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我们就必须更有效地学习,必须改革学习和教育方面一切落后的方法和内容。改革不适于迅速提高学习能力和教育水平的传统体制,使学习和教育更好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预期性和参与性。

      预期性是思维态势超前的表现,是积极直面人生,认真识别生存背景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因此在基础教育中,预期性的教育和教学在于能引导学生为面向未来而学。在学习上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能有目的地学习。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及其社会价值有所认识,并能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

      2、能有选择地学习。根据学习的要求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在大量信息面前,具有捕捉信息、敏锐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

      3、能独创性地学习。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所学习的内容能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去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探索新的问题,,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

      4、能在学习上进行自我调控。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结果等具有自我认识和调控的能力,能主动发现学习中即将出现或已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5、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前途和人生道路有美好的憧憬和丰富的想象力,并有实现理想的愿望和责任感;

      参与性是化个体思维为创新性的社会化功能的实践。在基础教育中,参与性的教育和教学在于引导儿童、青少年具有团体的意识;行为和社会归属感、义务感、责任感。它具体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能主动适应群体或团体的生活,知道并自觉遵守其规则,能为群体或团体所接纳。

      2、具有人际交往的意愿和能力,能和集体成员相互协作、互相尊重,根据集体的需要自觉承担和转换自己的角色,能在参与集体活动中主动学习。

      3、积极维护社会的利益,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在社会生活中自尊、自重,能发挥个人独特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应有的正当权利。

      因此,参与性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性。现代人学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自然的存在,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时刻处在交往关系的网络之中,正是这种关系,才能从质的层面上改变人的生存方式,赋予人以主体性的力量。人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表现自己的存在,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热情地参与各项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社会实践,参与有利于奉献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社会实践,才有可能审时度势地观瞻未来,把握与现实人生密切联系的预期性。

      如果说预期性重在培养一种个体思维精神的话,那么只有同时强调参与性这一社会性的特点,才能使预期性不致变成不着边际、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科学预见的引发和持续,又可为有效地参与提供有益的启示和良机。所以预期性和参与性这两方面必须结合起来,才能互相补充,体现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

 

四、几种学习介绍

 

 一、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要求学生们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有以下五个基本要素:①学生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他们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②每个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负有个体责任;③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④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能进行有效地沟通;⑤各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是否良好,并设法提高其有效性。显然合作学习为学生们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进行交流与调节,以及进行具有社会生活特色的劳动分工。

    加强和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美国科学史家朱克曼在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方式进行调查时发现: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头25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41%,在第二个2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65%,而第三个25年,这一比例更高达75%。我们甚至可以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合作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

    加强和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系统,需要不断地进行反馈与矫正。在班级教学中,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矫正需要。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班级内学生数学水平差距极大,设计适当的矫正活动需要大量的计划时间。如果教师是矫正活动的唯一帮助来源的话,那么管理上的困难将会拖延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从而降低它的效能。如果运用合作学习,学生们则可以从同伴中迅速得到高质量的矫正活动的帮助,缩短了矫正时间,也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完成学习任务。小组中的合作学习还能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诱因,并且能降低焦虑。经验显示,在同伴辅导的过程中,向其他同学提供帮助的小组成员得益最大,这即是说,学习困难学生的进步并不以牺牲优秀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相反,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学习小组的同伴辅导中获益匪浅。加强和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也是形成学生集体的必要条件。简单地把一群学生聚集在一间教室里并不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集体,真正的学生集体应对每个学生产生积极的向心作用,使其中的每个成员感到与之不可分割的鱼水联系。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地影响。此时的学生不再是一个以我为中心的孤立分子,而是一个被社会化了的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人际互动的主要行为是竞争与合作。学生间的竞争行为可以说一种天然行为,最常见的如:争先发言、公开批评他人、不外借学习用品、揣摩老师思路回答问题来取悦老师等,这些行为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而学生间的合作行为,尤其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则要看课堂教学系统是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有无专门的合作学习小组,有无专门的学习小组的活动时间。

    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是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也就是考虑在全班集体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提倡一种小组合作学习。事实上,这是容易办到的。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分层教学的实施方式,把班级中的学生按数学水平的高低分为A、B、C三个层次,再考虑到座次、性格相容性、组织能力等因素把全班分为若干个4至6人的学习小组,使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每个小组中的人数基本相当。这样的分组,使每个学生既有一个固定的合作学习小组,又有数学水平上的一个可以变化的层次。不仅如此,还可以指定或推选一名组长和一名学习指导,来具体组织和实施,并以此来形成合作学习小组的核心。至于合作学习小组的活动时间,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几无合作可言,他们在学习上的帮助来源主要是老师。当建立起学习小组后,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就许多数学问题采取小组讨论,先在组内解决,最后班内解决的方式。在回答提问、书写解答时,明确规定本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的同学可以给予提示或补充。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自然就有了合作的时间和机会。

     我们来看看合作学习法之学习伙伴: 

在国外,关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比我们要早一些,Johnson1986年出版了《学习圈子》(Circles of learning),Kagan1988年出版《给教师的合作学习资源》(Cooperative Learning Resources for Teachers)。两人在对自己的学生进行了长期的观察,进行了不断地教学探索之后,形成了各自关于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由于国内的合作学习教学实验大多尚在进行之中,因此目前所见大多为阶段性成果,系统的结论性成果比较少。而国外研究已成体系,并且在关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础理念的问题上逐步达成共识。兹列如下,希望对我们的探索有所启示:

1.合作学习状态下的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的环境,比个体的、相互竞争的环境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社会群体整体优于个体之和。人与人之间更密切的相互联系将会对个体产生正面影响。

2.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将能够相互学习。处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学习者比处在单独学习的处境下能得到更多帮助。

3.与他人的交流可以增加个体的社会性,促进个体认知的发展,与单独学习相比,合作学习将会促使学习者参与更多的智力活动。

4.合作学习有助于发展学习者针对他人的正面情感,减少隔阂和孤独,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5.由于学习者更多地受到周围同伴的关注与尊重,以及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将极大地增强自信心。

6.让更多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将使他们的社会技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7.即使是小学生,也可以通过训练掌握合作学习的技能。

通过国外和国内大量的教学实验和实践证明,合作学习确实能够同时发展学生的社会技能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下面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个国外实施合作学习的例子。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合作学习的要义。

凯莉老师在S小学工作,这个学期她将接手一个五年级的班。当开学第一天学生们走进教室时,发现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放着一张全班学生名单,凯莉微笑着向他们解释道;"让我们从认识同学的名字开始新学期的学习。你们看我已经把大家的课桌一对一对地组合好了,坐在一起的同学就组成今天我们的活动中的学习伙伴。我希望每一组学习伙伴都根据班级名单上每个人的姓,把同学们的名字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大家既能够互相认识,又能够了解一种我们在这个学期将要使用的重要的学习方法。安妮老师(学生的前任班主任)告诉我你们上学期已经学会归纳和分类,如果还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问我。"

同学们开始以小组形式着手对班级名单分类,很快各个小组便完成了,然后各小组进行交流: "我们把Nancy和Sally放在一起因为他们都是以y结尾的。"

"我们把George 和Jerry归为一类因为虽然拼写不同,但它们的第一个音节发音是一样的。" "我们把三个Kevin归为一类。"

很快,同学们就开始与学习伙伴一起学习每个名字的发音了。

看来,合作学习跟我们平时课堂上常见的让同学们自由讨论或分组讨论的形式是一样的,确实二者有很多共同之处,组织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难。但是如何使我们平时如同放羊似的分组讨论成为高效率的合作学习,正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还可以更为灵活地安排在课外。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允许学生在本学习小组中交流订正后再交老师批阅。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建立起了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了几次小组讨论学生就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教师应对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作细致的组织工作,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对小组之间的活动情况组织有效的交流,以此来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当我们不断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时,它所起的作用就会充分地显现出来。

还应指出,强调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削弱学生的自主学习,事实上,合作学习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强调个体责任。其出发点乃是强调在各种形式教学活动的互配实施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