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街 如果山水再相逢,只当是爱恨未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41:59
时间: 2009-03-20 清水横巷 清水横巷目前已找不到路牌了,巷子里的建筑倒是有些历史   心灵地图   在广州住了20多年,然后才发现原来根本不认识这个城市。 这个可悲的念头是由搜索趣怪地名而引起的,这些日子做了不少广州地理的寻访工作,接触的也多半是近百年的历史而已,然而命题细致到每一条街道,翻古书、找历史工作者,才终于有了醒觉——每个城市都有它沉甸甸的历史往迹,广州究竟也是一样,古老、朴素又饶有乐趣。在此之前,曾经感慨过广州人的浅薄,竟不知城市上空灰色的天幕之外,还有一片蓝色的晴空。这几天,广州终于有了少见的清朗,露出了湛蓝的天色,于是也终于从深处发觉了广州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 故乡的井水我是亲尝过的,诗人眼里永远清甜的乡水从来就不只是意识上的甘露,每一次回乡我都会亲口尝尝养育了先人的故乡水,即便腥臊,即便淡然无味,喝到肚子里却总有甘甜的余香。不知道广州人自己有没有尝过这片润土的地下甘泉,老一辈的人还有美好的回忆,据说50年代还有居民在越王井打水,可惜后来泉水被污染,已经无法再饮用了。现在的人也许没有这个福气,然而依然有人习惯到白云山取水,品尝自然的润液。 原来两千年前广州人已经掌握了先进的造井技术,不但能精确地找到优质水源的所在,同时还能建造结构复杂的深井。越王井有九米多深,用现代建筑的标准,则相当于三层楼高,就连考古学者也惊叹古人的先见之明。南越文化对广州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有人说赵佗是中国第一代“南下干部”,他不但带来了15万军队,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用现在的话说,是“开创了岭南的新文化”了。这顶高帽一定要套在赵佗的头上,君不见其建造的古井竟然留存至今,为历代广州人所享用。如果确实追究下去,还能找到更多岭南文化的奇迹,除了造井技术,还有远古的建筑、园林、沟渠等等,这个话题便留给现在正研究“南越国宫署御苑”的辛勤工作者们,让他们的成果逐步揭开广州古城神秘的面纱。 察觉了对广州的孤陋寡闻,毕竟动了愧疚的心。每天为生活奔忙的人们,如果能稍息脚步仔细品味广州本土的千年文化,得知这片土地的来龙去脉,也许会觉得更应该努力去打造它的未来。也可当作是一种鼓励,也可当作是自我的检讨,当你认识了这个城市的本来面目,竟会感触原来每一寸土地都有它深沉的回忆,然而如果真的是丢弃了这些宝贵的财富,那么遗憾是一定的。 这种遗憾在考究越王井之后自己更是有了明显的知觉,因为听说了它曾经被破坏的往事。城市的发展,可以无限的扩张它的外延,然而其内涵毕竟是世代广州人立足的根本,即使不去爱惜,也总不能为了寸土尺金而毁灭它的完整。越王井虽然是重建了,却已经无法恢复曾经的历史印痕,井上亭顶新立的珠雀又如何能代替远古的碑刻石栏?广州被骂是文化的沙漠,一定没有人能够无动于衷,但我想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出来进行论证的也许结尾都会加上一句,毕竟是自己没有珍爱自己的结果吧。 寻访的时候问及一位广州本地人士清泉街的渊源及易名等,没想到他竟口出不敬之言,话语难听之处无法转述。有时真的让人痛到恨了,痛惜广州人骨子里头的那种冷淡悲凉。一路寻访,遇到的考古工作者,大半是“南下干部”,他们为异乡发掘着宝藏,说真的作为广州人,我有点羞愧了。越王井荒废了,清泉街易名了,双井街上的井也不知道哪里去了,沁人心脾的越秀山下的山水相逢的温馨不再了,我们该把思念系在什么地方?好在而今还可以嗅到些许三元宫的香火味。   清泉之名已成史记   位于中山纪念堂北侧的应元路,原本是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因建有应元宫故始称应元路,西段原来为清泉路(更早的时候叫清泉街),1982年因为道路扩建,于是清泉街便和应元路合名。根据《广州府志》光绪五年版的广州地图,可以清晰地看见越秀山南麓有多座庙宇、祠堂一脉相连,分布在清泉街和应元街一带,从东到西有菊坡精舍、龙王庙、学悔堂、文昌祠、三元宫、关帝庙等等,如今香火仅存的只有三元宫而已。 三元宫门前的香火商 曾经越秀山南麓有众多庙宇、道观、祠堂一脉相连,而今只有三元宫的香火还萦绕着清泉街应元路的故事。
清泉街北侧还有一条清泉横巷,在原来的清泉小学旁边,是一条南北向的小道,如今清泉小学已经成为“市二中应元学校”了,清泉横巷亦被民房所淹没,连路牌都看不到,如果不是巷口的一位好心的老伯指点,恐怕连“清泉”的残影都无处搜寻。应元路上的宣传栏如今还有“清泉路小学宣”的字样,成为“清泉”之名唯一的见证。     发现之旅   清泉街:那里有2000年前的越王井   应元路西边达一段并不宽敞,只有三条车道,然而如今绿树成萌,道路两旁种有紫荆树,采访正值深秋,但紫荆依然开得灿烂,从三元宫往南展望,一路绿叶紫花,纪念堂亮蓝色的瓦顶气势恢弘,街上行人稀疏,颇有庄严静谧之态。通往越秀山的百步梯,入口便设在这—路段。山色、林荫以及堂皇的建筑交相辉映,再加上香烟缭绕的道教建筑以及重点学府的朗朗书声,谓之“人杰地灵”并不过分。 应元路西段 此为以前的清泉街,中山纪念堂也在这条路上。 清泉街得名于一口清泉,泉眼设有古井,这便是著名的“粤王井”。古代“越”与“粤”二字相通,所以这口井又称为“越王井”,如今该井是广州市重点保护文物,位于广东省科学馆区域内,与三元宫正门隔街相望。贯穿采访的始末,有—传说多次为被访者所提及,这便是“泉脉相通”的故事。最完整的说法是越王赵佗曾在井边与大臣饮酒作乐,一不小心把一只玉杯跌入井中,后来越王到各地巡视,居然在地摊上发现了这只玉杯,追问之下才知道是渔人从石门打捞所得。古人于是有“石门通清泉”的诗文,猜想地底暗流相通。这个故事被记录在清代学者屈大均的著作《广东新语之水语》中,后人廖汝钟曾撰写文章,称越王井附近的地质研究发现地下八米多深处有石灰岩基岩,在广州十分罕见,猜测广州地下可能会有像肇庆和桂林—样的溶洞或地下河流,印证了“泉脉相通”极可能有科学的根掘。 省科学馆的李书记也表示,科学馆旁边的正在紧张施工的地铁工程,在这—路段也遇到了地质难题,由于地下水相当丰富,每秒流量达到10吨,所以工程被迫采用“冷冻法”施工,即把地下水冰固之后再开凿推进,从另—侧面也印证了地下暗流的存在。 清泉、古井居然是千年之谜,使得这次行程徒曾了不少乐趣。于是我们从越王井入手,逐步了解南粤古代文化的渊源。   千年文明:50年代尚可饮用的甘泉而今变质了   越王井是至今为止广州史书上记载最早的古井,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提到:“其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液。志称佗(赵佗)饮斯水,肌体润泽,年百余岁,视听不衰”云云。据说正是因为这口井的泉水水质优良,所以历代的广州官府都把它占为己用,五代十国的时候,南汉王曾经封这口井为“玉龙泉”,并作为御用饮水。清代的时候平南王尚可喜甚至派兵守井,禁止民众取水,有“私汲井水者鞭挞四十”的告示。由此可见清泉并非浪得虚名。 史载“越王井”水质优良,正好反映了当时的地质研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越王井 越王井又名九眼井,因为井口有一九洞石盖,这是宋朝番禺县令丁伯桂加盖的。   越王并又称为“九眼井”,后者来源于井口有一九洞石盖。据说这个井盖是宋朝番禺县令丁伯桂加盖的,可以同时从各个洞口打水,“不相抵触”。“九眼井”和“五眼井”是否存在同样的滤水结构,现在还没有正式的考证。可惜如今“九眼井”已被多年的淤泥所堆积,实地考查需要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其实,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市政府曾经组织过一次淤泥清理,科学馆的老员工张锡朋从1961年开始在此工作,他回忆说当时确实清理过一次越王井,有关方面希望附近的民众能够享用这一泉水,可惜清理之后试饮才发现井水已经变咸,化学检验也得出不符合饮用标准的结论,于是该并井一直被荒废至今。 由于涉及考占之学,且越王井与南越文化紧密相连,于是记者便前往采访南越王墓的研究人员。南越王墓博物馆的副馆长吴凌云对越王井颇有兴趣,他说现在发掘出来的南越王墓是赵佗孙子的陵墓,按时间推断,越王井应该是成井在先。因为自己没有亲身考究过越王井的构造,吴凌云多少显得有些遗憾,毕竟我国对于文物的考证目前还处于“拯救性考证”阶段,没有被破坏危险的文物一般都不会轻易派员仔细研究。   物似人非:科学馆成了培训班多少遗憾   省科学馆在1956年开始建造,当时越王井便被列入科学馆的管辖范围。科学馆建造之前,东面有芒果树巷,南面有榕树巷,西临解放路,北至清泉街。如今清泉街已被易名,而芒果树巷在民房拆建之后也灰飞烟灭了。这一带原本是木屋群,现在榕树巷还剩下几座砖木结构的民房,概略与木屋类似。这里的居民回忆当时的木屋群与小北—带的木屋群有相似之处,住的也是普通的老百姓而已。木屋对广州人来说有“晒咸鱼、种番薯”以及“卖豆腐、做织补”的陈旧印象,是贫民地带的特色。不过也有人说以前这里是清代大夫尚可喜的后花园,曾经兵戎守戍,因为靠近市政府的缘故,以及处于越秀山南麓,书香缭绕,曾经是出状元的地方。 这—带的自然环境相当优越,榕树巷以榕树多而著称,早年科学馆正门还有两棵老榕树,阴凉清爽,有燕雀结窝,生态环境保持得非常良好。科学馆四周还有不少白兰树,树高近20米,年岁颇丰。在此处生活工作,鸟语花香,美不胜收。可惜由于要支援地铁的建设,不少古树已经被移植,就连科学馆以前的正门牌坊也已被拆除,郭沫若的亲笔题词后来被放在科学馆的后门,与越王井相对而视。据说科学馆是由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克明设计建造的,承继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风格,原馆俯瞰成“工”字形,与旁边的中山纪念堂相映成趣。以前的广州市政府也是由林克明先生所设计,其作品不但有中国建筑的古风,而且融汇了苏式建筑的构造特点,兼具了观赏性和实用性。科学馆曾经是广东科技人员交流活动的中心,曾经一度辉煌,不过现在由于各种因素,馆内的展厅已为其它部门所占用,其功能无法与建馆时相比。如今科学馆成了各种培训班的据点,馆外到处是培训广告,生硬突兀,与稳重古雅的建筑极不相衬。 我们现在看到的越王井,有专门的亭子保护起来,还有独立的庭院,院内种有柏树和白兰,环境相当优雅。不过,这些庭院都是近几年才加建的,这里还有—段不光彩的历史。据说1996年的时候省科委要在这里建造员工宿舍,占井竟被无知分子所破坏,不复原样,后来科委迫于社会压力才撤销了建造宿舍的计划,但古井的碑文和井盖都已经被损毁。重新修复的越王井还保留原始的模样,井盖上的九个洞眼根据原样而订制,不过,熟知历史的老人说以前洞眼上面还有绳索磨擦的痕迹,新修的井盖却无法完全复制了。    私家手绘“清泉街”地图。     广州井志 越王井   又名九眼井,位于应元路,是广州开凿最早的一个井泉,据记载,越王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代广州因多受海潮影响,地下水质较差,大部卤咸。明武宗正德年间,学士黄谏写《广州水记》时,将广州城内的泉,井、涧的水质分为十等,云:广州城内的九眼井为最佳;城外则是鸡爬井(即学士泉)甘洌。以下顺序列为:九龙(泉)、泰泉、次蒲涧帘泉,次越井,次双井,甜水巷井等。可见越王井水质之优。 现越王井九孔井盖残石尚存,井身全部是石砌,直径2.1米。因井底淤积,深仅7米。其旁有“九眼古井”石碑,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眼井   与越王井同一时期的五眼井。   前些时候广州儿童公园发现的“南越国宫署御苑”遗迹里头,就有一个“五眼井”,这个井的构造相当科学,井底有一石盖,上面有五个细洞,揭开石盖竟然发现最底层铺有一层粗沙。井水经过粗沙的沉淀再由细洞溢出,有双重过滤的作用。此外,井内四周采用弧形麻石砖块砌成,工艺相当讲究,据说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生活污水和地表污水的渗入,结构相当科学。由此可以证明秦汉时期广州地区已经具备先进的造井技术。“五眼井”与“越王井”是同一时期的产物,估计“越王井”极有可能运用了同类的技术。同时,古人在千年以前已经掌握了确定水源的技术。   浮丘丹井 古代广州城西珠江中浮露水面的小丘,并按状取名为浮丘石。在今市区中山七路东段。由白垩纪红色砾岩和粉砂岩构成。晋代葛洪曾在此炼丹,留有“丹井”古迹。唐、宋时为船舶停靠之地。由于水道的冲积,与周围渐成陆地。因宋时丘下有井,称“浮丘丹井”,清代为“羊城八景”之一。民国时修路凿低丘石作为路基,成为今中山七路的一段。   鲍姑井 汉初,南越王赵伦曾建越王台于越秀山上。现存石磴道,传为西汉征和年间交州刺史罗宏所建。山南麓有越岗院,故址即今三元宫,为东晋时南海太守鲍靓始建。宫内的求龙仙井,传说即晋时的鲍姑井。鲍姑为离洪之妻,善针炙。   相关街道 莲花井   在市政府西侧,连新路西侧,北连东风中路,南接雨帽街。因街内有莲花井(相传井内长有大莲花,井已圮)而得名。长442米,宽4米,混凝土、石块路面。为居民住宅。   三眼井上(下)街 在市政府东北,应元路大华园东侧,三眼井上街北起大华街口,南至三眼井下街,东连仁寿街,西接三眼井上街,今三眼井上街8号原有一井,井面有呈“品”字形的圆孔,故名三眼井,街名因此而得。上街长268米,宽4米,下街长90米,宽3.2米,混凝土路面。为居民住宅区。   山水井前(后)街 在市政府之北,越秀公园内东秀湖北侧。因有山水井(井名)而得名。长54米,宽2米,混凝土路面。为居民住宅。   双井街 在市政府西北,盘福路北侧内街。得名于街内同名水井。长220米,宽4米,混凝土路面。为居民住宅。 两井街 曾名为双井街。在市政府之南,福场路西侧。原属海幢寺,因有两个井而得名。长50米,宽3米,花岗石板石路面。内为平房住宅。   状元井 在市政府之南,同福中路南侧至海珠涌之间内巷。明代初年,张氏家族迁此定居时,为纪念其祖宋末武状元张镇孙,而称新开凿的井,为状元井(井址在今龙珠巷口侧,1950年己填塞),巷亦因井而得名。长6l米,宽5.5米,花岗石板石路面。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杨湛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黄皓   下期预告 下周一解读因佛教典故而得名的西来初地。 敬请关注下期广州地理。 来源: 南方都市报 20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