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国学”的初浅认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34:53
2009-12-07 10:18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指本国的传统学术。我们叫“国学”,外国人叫“汉学”。也有人叫“中学”,所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系统,还是中国人的价值系统。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文化的结晶。
“国学”这一概念并非古已有之,它产生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
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洋枪火炮打破了天朝帝国的大门,腐败的清朝政府逢战必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弃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伴随军事侵略的同时,西方文化也涌入中国。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认为,国学、尤其儒学是民族落后的根源,因此主张中国文化应全盘西化,而一些国学大师为保护国学而与西学派展开论战。相对于西学产生了“国学”的概念。
“国学”这一概念自诞生之日起,似乎就带着“原罪”,在20世纪连遭三次生死之劫:第一次是“五四”时期,第二次是文革时期,第三次是改革开放的前期。就在人们普遍认为它已被打翻在地,永世不得翻身之时。它忽然绝处逢生,20世纪的最后十年,重新成为社会热点。正所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波“国学”热的兴起,首先来自于民间。是无数志士仁人出于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挚爱,为捍卫民族的精神家园而发起的运动。1993年8月16、17日《人民日报》连发了二篇关于国学热的文章,前一篇用了整版的篇幅,后一篇的题目就是《久违了,“国学”》。这场“国学”热的运动在民间、官方的合力下,如火如荼开展了起来,延续至今。
二,“国学”的分类法
国学的分类大致有二种:
1,按学科分。可分为哲学、历史、文学、宗教学、伦理学、民族学、古汉语学、考据学---等等。这种分类法是按西学的模式来划分的,看上去比较科学,目前大部分大学采用的学科设置是按此模式。这种分类法比较有利于出专业人才。其缺点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并不适合国学的整体研究。这是当代中国出不了国学大师的重要原因。
2,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这是学术界长期以来,采用的传统分类法。比如清朝编纂的《四库全书》就是这样分类的。
“经”部包括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易经》(关于《易经》的性质,有二种意见,一种以为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的义理之书,另一种认为是占卜之书。有人认为《易经》是五经之本源,万世文字之所出,义理之所由生。)
《尚书》((上古政治文件汇编,记录的是上古帝王相关的政事,关系国计民生。是供帝王学习的一部书。有古、今《尚书》之争)。
《诗经》(《诗经》唱的是古人的真情,这感情是出性情之正,发无邪之思,有“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的功能。)
《礼记》(其实关于周代礼制的应该是三部书,《周礼》、《仪礼》、《礼记》,分别介绍了政治、生活、社会伦理等多方面的礼乐制度。)
《春秋》。(是一部以周礼评判历史的书,记载了春秋二百四十年历史的大纲。据传是孔子亲手所作。司马迁对其评价极高。对《春秋》作出详细讲解的有三部书,《公羊传》、《榖梁传》和《左传》,各有特点与侧重。)
五经原来是六经,其中的《乐经》到汉代已经失传,只剩下了五经。
“史”部。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历史记载年代最悠久、书籍最丰富,保存的资料最系统、最有价值,是任何民族都无法比拟的。
《四库全书总目》把史籍分为十五类: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
现代专家把这十五类归纳成三个系统:国史系统、地理方志系统、笔记野史系统。
国史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一,史录,即王朝兴衰更替的记录;二典志,即典章制度的变迁。
史录:在先秦时,有二种体裁,一是编年体,一是国别史。编年史以《竹书纪年》《左传》为代表;国别史以《国语》《战国策》为代表。
汉以后史籍主要有三种体裁,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
纪传体的创立者是司马迁。纪是记帝王事迹、传是传将相生平业绩。司马迁之后,《汉书》《后汉书》---续写成“二十五史”。
编年体是按年代编写的史籍,最具代表性的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记述历史的史籍,相当于大事记。最具代表性的是宋朝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二典志,多为训诰规章之类。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资料都存于其中。其中《通典》《通志》《文献通考》最有价值,是史学家必备的工具书。
地理方志系统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记载历代地理的地志,二是记载各地事物的方志。地理是演出历史剧的大舞台,做学问中史地相来是一体的。这方面著名的著作有《山海经》《水经注》《元和郡县志》《读史方舆纪要》《徐霞客游记》等。地方志是每个省、府、州、县都有,是了解地方历史和风土民情的必读之书。
野史笔记系统是私人编撰的史籍。其内容十分广泛,第一是小说故事;第二是历史琐闻;第三是考据、辨证。内容有军国大事、有社会经济生活、农业生产、商业活动、---等等。
野史不受意识形态的束搏,经常能记载正史中隐去的真相。其监督的目光不仅是朝庭,还关注要人、名人,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许多不见于正史的史实,往往可以从野史中发现。
“子”部是关于诸子学说的。可以分为二大部分:一,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二,诸子学说中的主要学派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的作用。
一,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
这一部分,我在“百家争鸣中的诸子百家”的文章中已写了一些,没有写完,也不一定理解得全面正确。待进一步学习后,补充、修正。
二,诸子学说中的主要学派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的作用。
诸子学说从他们创立之日起,就有一个应时而生,与时俱进的问题,否则就会被淘汰。反之,某一学派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或被某统治集团重用,从而在政治舞台上一展身手。而当某一学派、在某一时期占统治地位时,其他学派有时也在起一定的作用。比如,汉初黄老的道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法家的思想起着辅助作用,因为仅仅靠德还无法治理天下。
现对几个主要学派、在各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状况,作一个粗线条划分:
1,秦,法家思想;
2,汉初,道家黄老思想;
3,汉朝(西、东汉),儒家思想;
4,魏晋,玄学(新道家);
5,南北朝隋唐,佛学、儒学、道家思想;
6,宋明,以朱熹、二程为代表的理学(儒学与佛学、道家理论的结合),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
7,近现代,西方思想(以洪秀全、孙中山、马克思主义为代表。这已经不在诸子百家的范围了。)
经过二千多年历史的洗礼,各大学派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值得我们认真对待这份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
“集”部是文学文献的汇编。 四库全书把此类文献分为五类:
1,楚辞。(按理说我国的第一部文学作品集应该是诗经,但诗经已归入经部。)《楚辞》最早的编撰者是刘向,内容是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的部分骚体作品。
2,别集。是个人诗文的集子。此风始于东汉,盛于齐梁,一直沿续了下来。别集有二种编排法,一种按时间编排,一种按内容分类。分类中一般以赋为首,接着是诗、文、词曲最后。古人认为词曲是俗文学,适宜表达男女情怀,比较浅俗,只能放在最后。
3,总集,是众多人的文章汇编而成的集子。有以朝代为限的、有以地域为限的、有以文体为限的---等等。
4,诗文评是对诗文的评论汇编。
5,词曲汇编。
《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于中而形于言”。文学与其它学问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揭示了人的心灵世界。
我国传统把文学分为四大类;
诗歌,舒发内心的情感;散文,带着感情写事、理;小说,通过故事描写世界;戏剧,用综合艺术手段表达世俗情感。
诗文的体裁分类:
诗,有骚、赋、颂、赞、箴、铭、辞、连珠、誺、哀、词、曲等。
文,可分二大类,一是记事体,一是论说体。二大类可分为诏、册、制、诰、策、表、檄、书、记、序、辩、原、解、戒、奏、露布、题跋等。每一种文体都有写作上、风格上的要求。
总上四大部,构成了四库全书中国学的全部内容概要。
三,章太炎对《四库全书》分类法的修改与说明
在传统的分类法中,国学被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而把“小学”归到了经部,这是有问题的。所谓“小学”,也就是文字学。故人要读经,首先要通小学,这是传统的治学之路。但只要读古书,要想读隋唐之前的书,没有“小学”基础是读不懂的。有人说:我没学过小学,可已经读了不少古书。那是你利用了别人的研究成果,借助了注释与翻译,离开了这些再试试。再说,这些注释是否正确还是个问题。
国学大师章太炎在一次演讲中举例:“宋朱熹一生研究"五经"、《四子》诸书,连寝食都不离,可是纠缠一世,仍弄不明白;实在他在小学没有功夫,所以如此。清代毛西河(按名奇龄)事事和朱子反对,但他也不从小学人手,所以反对的论调,也都错了。可见通小学对于研究国学是极重要的一件事了。”并进一步认为:小学是“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
因此章太炎先生讲国学,在传统学术分类的基础上,专列“小学”。这样国学分成了五类:即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这种分类法已被学术界认可。
小学在古代,原不过是小孩子识字的书,到现代有研究了一辈子都没有尽通的。为什么?古今语言变迁的缘故。章太炎先生认为:“研究小学有三法:
一,通音韵  古人用字,常同音相通;这大概和现在的人写别字一样。凡写别字都是同音的,不过古人写惯了的别字,现在不叫他写别字罢了。但古时同音的字现在多不相同,所以更难明白。我们研究古书,要知道某字即某字之转讹,先要明白古时代的音韵。
二,明训诂  古时训某字为某义,后人更引伸某义转为他义;可见古义较狭而少,后义较广而繁。我们如不明白古时的训诂,误以后义会古义,就要弄错了。
三,辩形体  近体字中相像的,在篆文未必相像,所以我们要明古书某字的本形,以求古书某字的意义。
历来讲形体的书,是《说文》;讲训诂的是《尔雅》;讲音韵的书,是《音韵学》。如能把《说文》、《尔雅》、《音韵学》都有明确的观念,那么,研究国学就不至于犯那"意误"、"音误"、"形误"等弊病了。”
四,“国学大师”今何在?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追寻国学大师的活动成了媒体聚焦的热点。启功去世时被冠以国学大师,钱钟书去世时被称为一个学术时代的终结,任继愈、季羡林去世时,被称为最后的国学大师。一个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居然连一个活着的国学大师都找不到,不能不使人感到深深地遗憾和凄凉。
为了填补大师缺位的遗憾,2005年5月,人大国学院和百度国学网联手搞起了“十位您心目中的国学大师”的海选活动。期限是5月16日至12月29日12时,网友可以从“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期间辞世”的50名国学专家中选出十位国学大师,通过短信、电子邮件公平选举,奖品是笔记本电脑、书籍等。参加评选的有效票是1242993票,评出的十位国学大师依次排名是:王国维、钱钟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
不管主办方的主观意图是什么,这样的评选方法是遭人非议的。标准模糊、方法简单,投票者不管懂与不懂,人人一票(在这120万投票人中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国学,什么是国学大师?)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在评出来的十位大师中,有主张全盘西化的、有在“批林批孔”中积极参与的、有出卖灵魂、出尔反尔的---这样的人评为国学大师,让莘莘学子向他们学什么?
既称为“国学大师”,应该有起码的素质吧:
一,深厚的学养。
其学术的主攻方向应是国学,熟读经、史、子、集中的所有主要著作,并能融汇贯通。
当媒体给启功戴上国学大师帽子的时候,显然连什么是国学都没弄明白。启功一生研究的是书法、碑帖,说他是一流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是当之无愧的。而要论国学水平,恐怕二、三流都算不上。有人要问,书法不也是国学吗?
我们民族除了国学之外,的确还有许多好东西,比如古乐:各种各样民族乐器、古曲;棋道:围棋、象棋;书法:正、篆、隶、行、草;绘画:山水、花鸟、人物画,有工笔、小写意、大写意画;中医;武术;京剧;等等。这些都属于国技或国粹,其更多的是一门技艺,与国学有较大的区别。另外,还有民俗工艺,比如剪纸,年画、泥人---。在这么多国字号的宝贝中,国学无疑是最精华的部分,是民族之魂。
二,卓越的才识。
读了一辈子的书,结果读成了两脚书橱,那也算不上大师。他得在旧学问中读出新境界,辟出新天地,要能用历史的经验,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这才是时代、民族需要的国学大师。
三,堪为民族典范的品格。
对国学大师,我们不仅要看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写的,更要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在这次评出来的国学大师中,有一位“大师”,论学养、才识均还过得去。但文革一来,立即发表声明,过去所写的东西都是封、资、修的,要全部烧掉,要积极投身文化大革命。文革中又用肉麻的诗句,歌颂那位不可一世的女旗手。风向一变,又马上写诗歌颂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如果这样的人也算大师的话,汉奸周作人完全有资格评上国学大师。论学养文章,周作人决不在这位老兄之下。
反之,在这次评选中一些真正的大师落选了,我仅举梁漱溟为例。他是冯友兰的亦师亦友,学养深厚、多有建树。他是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最后一位儒家”。1953年他公开批评政府不关心农民,此举引起最高领袖的震怒,但梁漱溟不畏强权,毫不退让。“批林批孔”中,他公开表示,只批林不批孔,孔子是中华民族之魂。为此被批斗了一年,他最后的态度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这样的诤诤铁骨,才是国学大师的风范。
现在有人认为儒家思想是奴才哲学,这真是天大的歪曲!由于多少年的歪曲、诋毁,孔子的思想已被颠覆得面目全非。我们学习国学,首先要澄清真儒学与被封建统治者阉割后的伪道学,弄清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以天下为己任,“仁、义、礼、智、信”,从修身做起,这不是我们的时代最需要的吗!
有人悲观地认为,当代再也出不了国学大师,这也太低估了我们民族的智慧、民族的生命力。“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五百年”,只要时代需要、民族呼唤,大师一定会出现。他们或许出在高等学府,或许出在民间(孔子就没有上过什么高等学府),就在未来的年青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