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根不同果]中俄现役机枪差异的背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53:54
1917年,为对付一战战场上出现的坦克、火炮防盾等新锐兵器,应美国远征军要求,勃朗宁公司和温彻斯特公司合作,将M19177.62毫米勃朗宁机枪按比例放大,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挺12.7毫米机枪,并很快投入战场使用。12.7毫米机枪开始了它激情燃烧的岁月,迄今正是90载。
在90年的时间里,12.7毫米机枪的战术价值随着坦克、轻型装甲车辆和军用飞机装备数量的不断增多而日益凸显,成为各国的普遍装备。虽然近年来战场装甲目标的防护性能不断提高,12.7毫米弹药的威力略显不足,更大口径的机枪正在兴起,但12.7毫米机枪的研制工作并未停滞。
如北约组织将新弹药技术融入到勃朗宁M2HB机枪中,使其旧貌换新颜。中俄两国的12.7毫米机枪也是几经更替,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根植于同一土壤的中俄两国机枪结出了不同的果实(最初中国的12.7毫米机枪仿制于苏联),这就是1996年设计定型的QJG89式机枪(题图左)和1998年列装俄军的KORD机枪(题图右),它们显示出了截然不同的设计思路。
携行:自身减重%26多载体并用
减重是提高轻武器机动性最直接的手段,但对“大块头”的12.7毫米机枪来说颇为不易。因为在发射后坐冲量较大的大口径枪弹时,没有足够的重量难以维持射击稳定性,从而严重影响射击精度和使用效果。
但重量并不是影响精度的唯一因素,枪管的技术状态(弯曲变形、内膛锈蚀及膛线磨损等)、发射时枪械系统的动力不平衡(重心位置偏离枪膛轴线、自动机的偏心碰撞、枪托和枪架的结构和性能、枪械后坐和自动机工作时的撞击、武器系统固有频率与射频响应而产生的共振等)都会影响到枪械的射击精度。因此,“既要减轻携行重量,又要提高射击精度”的要求仅是“不易”,而非“不可能”。
中国的QJZ89式堪称现代12.7毫米机枪减重的典范,枪身仅重17.8千克,枪架重8.5千克,全枪重量相当于M2HB枪身重量的2/3。而其精度并未受到减重的影响,100米处的R50值小于12厘米的精度指标在同类武器中绝对出类拔萃。
QJZ89式为实现既轻又准的目标,除了尽可能采用轻金属合金材料外,还在结构设计中挖掘潜力:自动方式采用枪管短后坐和导气混合式。导气式能有效地控制自动机的后坐能量,确保自动机在各种条件下均能可靠工作。
枪管短后坐式消耗了一定的后坐能量,可以有效减小射击时的振动。机匣不直接承受火药燃气的作用力,在保持强度的前提下为机匣尽量瘦身。机框尾端的缓冲器能吸收自动机后坐到位时的剩余能量,减小撞击作用。射频与枪管固有振动频率匹配合理,避免了共振,射击更为稳定。
枪架的前后驻锄纵隔板设计成楔形,射击时枪架可以前后微动,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利用球形铰座结构代替传统的托架,在简化结构、减轻枪架重量的同时实现了高低机、方向机的同时快速锁定。
苏/俄在12.7毫米机枪枪身减重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苏联七十年代列装的“岩石”机枪枪身重25千克,曾是当时最轻的机枪,但其射击精度不够理想,100米处的R50值超过了30厘米。苏联解体后,“岩石”机枪的生产厂家划归给乌克兰,“岩石”机枪的射击精度更是成为俄军不能容忍的不足,最终被携行性能相近、精度高出1.5~2倍的KORD机枪取代。
众所周知,机枪在长时间持续射击过程中,枪管会变得非常炽热,各个部位受热不均匀导致枪管变形,严重影响武器的射击精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热偏。在大口径机枪中,热偏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一般的大口径机枪都有冷却装置,还可以快速更换备份枪管。
在KORD机枪上,除采用这两种手段外,还依靠先进的加工工艺保证了枪管的加工质量,抗热偏性能良好。此外,在设计中还力求减小自动机对枪管的撞击作用,以提高射击稳定性。
虽然从数字上看,KORD的精度指标与QJG89式还有相当的差距,但作为世界上唯一配用两脚架射击的12.7毫米机枪,它的可操控性相当不错。KORD的减重之所以未像QJG89式那样彻底,缘于俄军认为,单纯依靠减重解决携行困难是有一定局限的,因为机件的强度和射击稳定性的维持都要求保持一定的重量。
而现代战争中,多种机动平台,特别是步兵轻型火力突击车已能解放人员的携行负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机枪自身减重的迫切性,使提高其它性能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比如增加枪管厚度以提高热容性,就是减小热偏的捷径之一。为此俄军为KORD机枪配用了旋转枪架,枪身在装上两脚架后再安装在旋转枪架上,供各种轻型装甲车辆和火力突击车搭载使用,必要时可从车上取下,使用两脚架支撑射击,伴随下车步兵携行使用。虽然两脚架支撑影响了一些精度,但使用方式较为灵活。
12.7毫米机枪携行问题,通过QJG89强调自身减重和KORD借助多种机动平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需要指出的是,虽然QJG89在减重和精度等指标上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再轻的机枪也不可能采用人扛肩背的长途奔袭方式,必须借助车辆,而车辆不仅是提供运输作用,更得在机动过程中能够随时开火。
通用性:多枪并举%26一枪通吃
经过90年的发展,12.7毫米机枪已形成性能和使用方式各异的多个分支,包括平射机枪、高射机枪、坦克机枪、航空机枪和舰载机枪等。
我军现役的12.7毫米机枪多枪并举、品种完备,除自主研制的QJG89式重机枪、77式和85式高射机枪以及W85车载机枪外,50年代仿苏的舰载和航空机枪也仍在使用。
俄罗斯则通过为KORD机枪枪身配用不同架座,实现了一枪通吃:配用6T7式三脚架(重16千克)时用作平射机枪。配用6U6式枪架(重58千克)时,做高射机枪;配用6U16式旋转枪架后可搭载在各种轻型车辆上使用;在此基础上加装舰载固定枪座即成为舰载机枪;枪身更换电击发组件后还可安装在俄现役的T-90坦克的炮塔上做高射机枪使用。同一枪身、多种架座的配系,实现了不同兵种装备的统一,有利于简化后勤保障工作,方便部队的训练使用。
中俄两国现役机枪的不同思路,源于对通用性价值的不同认知。中国认为不同的武器有不同的战术用途,对性能的具体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果追求通用性就要以牺牲某些性能为代价。例如,高射机枪主要针对快速的各种低空目标,除了需要专用架座和随动系统外,还要求有较高的射速,而过高的射速对枪管强度和射击稳定性的不利影响,正是平射机枪需要避免的。QJZ89式之所以能够将重量减到世界最轻,也正是得益于“以平射为主”的专一的使用定位。
弹药:多种毁伤效能%26命中概率
面对防护能力和机动性能不断提高的现代战场目标,原有12.7毫米机枪的不足集中体现在对高速机动目标“打不着”和对轻型装甲目标“伤不透”,特别是对装甲防护后的有生目标缺乏有效打击手段。提高命中概率和综合毁伤效果已成为12.7毫米机枪发展的重点。
俄罗斯KORD机枪配用的弹种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研制的B32式穿甲燃烧弹、BZT44式穿甲燃烧曳光弹为主。弹头采用普通钢心,穿甲性能相对有限(对1 000米处的10毫米厚装甲钢板尚不能100%穿透),综合作用效果也很差,如果不能在合适的距离打中油箱,很难对目标造成较大的损伤。苏联也曾研制装备过瞬发爆炸燃烧弹,但由于安全性能不足而撤装。90年代俄罗斯还研制出串联结构的12.7毫米双头弹,提高了命中概率,只是其穿甲威力较B32还逊一筹,因此实际使用并不多。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引进了B32式和BZT44式枪弹,即54式穿甲燃烧弹和54式穿甲燃烧曳光弹。除此之外,中国还自主开发了一系列特种枪弹,其中84式钨心脱壳穿甲弹具有良好的穿甲性能和大着角防跳弹性能,击穿钢板后的高温弹芯还有点燃装甲目标后易燃物的后效作用,不仅重量较54式穿燃弹减轻了20克,穿甲能力更是提高了6倍以上。
89式穿甲燃烧曳光弹在保持曳光和燃烧性能与54式穿燃曳弹相当的基础上,将穿甲威力提高到可穿透1 000米处15毫米厚钢板。89式穿甲爆炸燃烧弹头内装有燃烧剂、炸药、硬质合金弹芯和钢套,穿甲能力优于54式枪弹(可以穿透800米处10毫米厚的钢板),并具有爆炸功能,爆炸破片能穿透1毫米厚的钢板,由于弹头依靠高速撞击目标产生的冲击和摩擦起爆,无起爆装置,因此在勤务处理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更多的弹种配系使QJZ89式重机枪整合了更多、更强的毁伤手段,作战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俄军虽然研制出有利于提高命中概率的双头弹,但由于综合毁伤性能的不足,难以在日益兴起的单兵火箭筒和单兵制导武器的夹缝中生存,甚至有可能退居到仅以火力压制为主。
兵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