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学习化学动机的调查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07:04
作者:申宝爱    文章来源:理科教学探索 2004.12    点击数: 1627    更新时间:2007-7-24
摘要: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认知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崇高理想动机、依赖动机、义务动机、受迫动机等六个方面,对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强弱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化学六类动机中强和较强人数由多到少依次是:认知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崇高理想动机>受迫动机>依附动机>义务动机;(2)高中一年级男生与女生在认知动机强度、崇高理想动机强度方面存在差异,其它各类动机强度均无差异;(3)重点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在认知动机强度、受迫动机强度方面存在差异,其余各类动机强度均无差异;(4)家长的职业、学历层次对学生学习化学动机强度基本无影响。
1.研究目的
学习化学是一项长期有意志作用的活动,虽然有个别学生由于智力方面的原因,出现学习努力而效果不佳的情况,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化学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应有的非智力品质,尤其是缺乏崇高理想和社会责任感,不明确人生的目标,学习动机弱。所以,在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特别是激发其学习动机,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本研究拟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为有效地培养、激发和强化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动机,提高学生素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2.研究过程
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高中化学教学实际情况,调查问卷借鉴刘克文等老师的研究成果,作了适当的修改与调整。每一类学习动机都从五个主要方面进行考察;每一方面作为问卷的一个题目;每一个题目都有从强到弱程度依次不同的五个可供选择的答案。这样本问卷共有30个题目,150个可供选择的答案,如下表。

本调查选取了石家庄市第四中学高中一年级的全体学生331人,有效问卷298份,其中重点班87人(男38人,女49人),普通班211人(男104人,女107人)。用统一印制的问卷集体施测。采用对每类动机五个不同测题相应答案的人数百分比取平均值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类动机五种不同强度答案的人数百分比。为了便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上面的数据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和差异性检验。高中生学习化学动机是推动其进行化学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它受家庭、社会、学校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问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调查结果与分析比较
3.1 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化学动机强度的趋势。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处理,得到了高一学生学习化学不同动机类型和动机强度的人数百分比,见表1。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3.1.1 高一学生学习化学六种动机中强和弱两项的人
人数由多到少依次是:认知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崇高理想动机>受迫动机>依附动机>义务动机。
有48.0%的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认知动机是强和比较强的;有30.5%的学生处于中等水平;另有21.5%的学生比较弱。这一统计结果与刘克文老师对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动机的调查结果相比较,认知动机、崇高理想动机、义务动机比90年代初减弱了,而自我实现动机、依附动机、受迫动机明显增强。48.0%高一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知识具有比较浓厚的认知兴趣,对于化学学科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部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较好的集中精力,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按时完成作业;能够积极主动对化学问题进行探究;善于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对已学到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认知动机比较弱甚至很弱,突出表现在: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时有时无没有恒久性。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有的学生对其它课程如数学、物理等感兴趣,而对化学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初三才开始化学学科的学习,而中考时化学仅占35分,学生不重视;还有的学生认为学习化学要接触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从而产生恐惧心理,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3.1.2 学习化学的崇高理想动机是学生学习化学活动中一类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调查结果看,仅有23.4%的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崇高理想动机是强烈和比较强烈的,他们能够认识到化学知识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能够认识到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科技进步的关系,化学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努力学习化学知识,其中有7.1%的学生还希望努力学好化学,做出成就,成为化学家,为国争光。不容忽视的是,有56.7%的高一学生崇高理想动机很弱。由此看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的公民已成为现代教育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3.1.3 有40.2%的学生是为了升学,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或为了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提高自己在班里的学习名次等追求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而努力学习化学。依据马斯洛人本主义动机理论观点,学生本身具有发自内心的成长潜力,其自我实现动机是一种高层次的动机,则由永远不被满足的需要产生的。学习活动中,这种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提倡学生重视自我发展、自我追求、自我表现会促进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追求自我实现与为社会做贡献联系起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3.1.4 仅有7.1%的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义务动机比较强烈。他们为了班集体的荣誉,为了给化学老师争光,为了报答化学老师和家长的关心而努力学习化学。因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家长、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应引起重视。
3.1.5 学生学习化学的依附动机是学生为获得化学教师、家长的表扬,同学的羡慕或崇拜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而产生的一种学习动机。班杜拉的强化理论重视强化对学习行为的调控作用,所以教师的表扬、家长的鼓励、同学的羡慕以及树立榜样等对学生的学习有强烈的激励作用,能激发、形成和维持学生的依附动机。
3.1.6 有21.9%的学生受迫动机较强。受迫动机是一种消极的表面型学习动机,虽然有时它对学生的学习会能会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这只是暂时的,它一旦得到满足,就容易使学生产生骄傲情绪,反而会对学习起阻碍作用。不仅如此,强烈的受迫动机在学生学习中的更大危害是给学生造成严重的精神负担,致使学生由于学习上的暂时受挫,而一蹶不振,丧失学习化学的信心。化学教学实践说明,学生不能没有一定的学习压力,但这种压力不宜太强烈,否则会适得其反,产生不利的后果。
3.2 高中一年级男女生学习化学动机强度的比较。
许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智力方面,男女生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那么,在非智力方面,特别是本研究中的学习动机强度,男女生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呢?调查及统计结果见表2。

表中数据显示,高一男生与女生在认知动机强度方面X2=3.880.1根据皮亚杰提出的动机理论,学生有理解周围环境、积极有效地反映客观世界、以取得“心智上的平衡需要。男生对化学知识、获得化学知识的过程比女生具有更强烈的兴趣,期望认识并理解化学现象和事实为什么能发生,渴望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是男生认知动机强和较强人数多的原因。男生动手操作化学实验的能力比女生强,因而产生学好化学的愿望和责任感比女生强烈。
3.3 高中一年级重点班与普通班学生学习化学动机强度比较。
重点班比普通班学生入学总成绩平均高31.2分,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强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呢?调查及统计结果见表3。
结果表明,高一重点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相比:重点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的认知动机强度方面X2=4.9,0.1普通班学生正好相反,他们的自信心不足,倾向于外归因,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他们往往设置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不付出足够的努力,于是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不断的失败导致了他们对自己能力不足的看法。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而将成功归因于运气、机遇、任务简单。这样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他们都没有积极的影响:成功了他们不会再付出努力,而一旦失败,将导致他们进一步消极地去避免失败。

3.4 家长职业、学历层次不同的学生学习动机强度的比较。
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环境包括许多因素,家长的职业、学历层次就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家长职业、学历层次不同的学生学习动机强度的比较统计结果,见表4。
结果显示:家长的职业、学历层次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基本无影响。家长为工人的学生认知动机、崇高理想动机强和较强的人数略多于家长为其它职业的学生,家长为干部的学生自我实现动机强和较强人数略高于家长为其它职业的学生,但无教育统计学上的意义。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我们认为可能是这样的:动机是人的行为的内部动力,它的形成与家庭因素有关,但必须通过中介因素,如学生对家庭环境的认知才能奏效。因此家长的职业和学历如若不被学生认知可能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4 对教学的几点启示
4.1 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教学中,使学生明确学习化学所要达到的认知目标以及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意义,是培养学生的认知动机、崇高理想动机和自我实现动机的必要条件。
4.2 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化学史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并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等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义务动机,进而转化为崇高理想动机,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做贡献。
4.3 教师为人师表,端正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从各方面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增强学生的依附动机。
4.4 教师及家长对不同性别的学生不要抱任何偏见,更不能歧视学困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学习。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帮助学困生学会学习,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受迫动机。
参考文献:
[1]刘克文.初中生学习化学动机的研究[J].化学教育,1992,(3).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美]拉塞尔·伊·埃姆斯·卡罗尔·埃姆斯立.学生动机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联合出版,1990.
[4]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隋光远.中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归因训练研究[J].心理科学,1991,(4).
[6]郭德俊,李原.目标结果与学习动机[J].心理科学,1994,(6).
[7]张亚铃,杨善禄.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