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石客: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教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46:20
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教训
 
——纪念十月革命胜利九十周年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七日,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至今有整整九十周年了,其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胜利与挫折,给俄国十月革命蒙上不同的色彩,或颂赞歌,或唱谤文,或赞谤共鸣。左派唱的是赞歌,右派呤的是谤文,而笔者是赞成对俄国十月革命进行反思和扬弃的。
世界性资本主义复辟逆流,并没有完全淹没列宁开创的伟大十月革命,恰恰相反,经过革命者的深刻反思,抹去十月革命道路上的尘埃,会更加使十月革命的光辉四射,因此,在社会主义新生的历史关口,通过对十月革命的纪念活动,展开对十月革命的深层次解读,充分吸取经验教训,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一、十月革命的综合根源
俄国十月革命决不像一些浅薄的右翼理论家所言,是列宁的一时心血来潮,是布尔什维克的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政变,或是修正主义重弹的马克思生产力论革阶段论等老调,认为列宁的十月革命最终崩溃,是由于列宁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那样简单,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是人类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民主与专制,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斗争的必然结果。
1、  十月革命产生的阶级根源
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资本主义开始世界化,并进入最后阶段,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的矛盾空前尖锐化,以到了必须解决的程度,对资本主义的革命与改良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发达国家的第二国际下的左翼政党,成了改良资本主义的执行人,列宁则是对资本主义进行革命的成功发动者,俄国民族矛盾和阶级予盾的激化,则是列宁革命成功的社会物质基础,而俄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则是俄国十月革命的阶级基础。大量的事实证明,俄国工兵苏维埃走在了俄国政治家的前面,列宁不过是及时地引导苏维埃独占了俄国政权罢了,而俄国地主和资产阶级在对抗中走向灭亡,小资产阶级和农民依附到了俄国工人阶级一边。
2、十月革命产生的政治根源
俄国资产阶级二月革命国后,俄国向何处去?很快成各政党斗争的焦点。资产阶级政治家当然是希望巩固二月革命的成果,使俄罗斯成为资产阶级的天堂。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的俄国社会民主党,则日益分成普列汉诺夫为理论家的阶段革命和列宁为首的继续革命的两大派--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是建立巩固民主主义新秩序,发展资本主义?还是继续前进,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左翼党内产生了严重分歧。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多数人主张前者,以列宁为代表的主张后者。斗争的结果是列宁的政治路线占了上风。可以说,俄国当时如果没有列宁为代表的一大批政治家奋力推动俄国革命向社会主义发展,十月革命是不可能发生和取胜的。
3、  十月革命的思想根源
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诞生后,对于如何指导这个运动有不同的思想交锋,主要表现在教条派与发展派之争。
在创立社会主义,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列宁经过艰辛努力,打败了第二国际普列汉诺夫、考茨基等固守马克思生产力决定论、发达国家优先论、数国革命合成论和阶段论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者,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结合客观历史实际,创造性提出了列宁主义,指导俄国革命取得了夺取政权的胜利。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对称的社会形态,即由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开始,到共产主义社会终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有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随着生产力水平变化发展,最终会形成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有机链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灭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在社会上就是阶级矛盾,因此,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只能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并走向灭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此,共产主义应该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发生。马克思主义还认为,由于资本国际化,相对应的也应该是无产阶级革命国际化,无产阶级应同时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暴力革命成为统治阶级才能进入共产主义和取得最终胜利,因此,马克思大声疾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和私有制社会是对立的,因此,其判定共产主义社会初期基本轮廓应该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市场经济和按资分配相对应。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也必然与私有制制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相对立,相决裂,这是由共产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推翻资本主义和建立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发展起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主义逐渐被第二国际奉为教条。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逐渐产生了分歧。
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为了生存发展,在国内,残酷剥削人民,在国外,为争夺世界市场,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个世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急剧激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已成为可能。对于能否推翻资本主义,俄国社会民主党内部,整个第二国际内部,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论战,坚持马克思主义教条的以考茨基为首的主流派和以列宁为首的少数派针锋相对,围绕马克思主义阶段论和生产力发达国家首先革命论能否突破展开激烈的冲突。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现实,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并首先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在生产力发展落后国家实现的理论,这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背离的。由于列宁的坚持,同第二国际和俄国正统派孟什维克分道扬镳,经过多方面努力,终于在一九一七年十月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由于列宁的胜利,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逐渐被更多人认识,被称之为列宁主义。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考茨基等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主流派误导出卖革命,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十拿九稳的革命胜利希望被取消了。可以讲,十月革命是一场突破马克思主义教条的胜利,是列宁主义的胜利。列宁主义者以同欧洲教条马克思主义者划清了界线,前者是活的马克思主义者,后者是死的马克思主义者。
4、  十月革命的国际根源
一九一七年的十月革命,是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内部矛盾、资本主义外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三大矛盾世界化、尖锐化,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个时期的突出表现是东西方的政治方向转换,也就是说,落后的东方正在主导着整个世界矛盾的主导方面。俄国十月革命是在世界矛盾冲突影响下发生的,反过来也必然影响整个世界。
5、  十月革命的历史根源
十月革命严格来说是俄国及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沙皇俄国的腐朽与欧洲的扩张是成正比的,俄国不但是无产阶级要借机登上政治舞台拯救俄国,俄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都跃跃欲试,也就是说,俄国革命必然发生,而发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确带有一定偶然性,不过,更是历史发展合乎逻辑的结果,因为历史造就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分期、主要矛盾
1、十月革命的性质、方式、目的
十月革命的性质,是一场带有民主主义性质的空前的社会主义革命、真正的劳动群众的革命,是一场人类进入资本主义腐朽期的新与旧、传统与反传统的政治前哨战,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阶级大搏斗。
十月革命的方式是秘密与公开相结合,和法与非法相结合,非暴力与暴力相结合,以大城市为中心进行工人武装起义。
十月革命的长远目的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领导全世界进入共产主义。短期目的是粉碎修正主义,夺取资产阶级篡夺了的国家政权,在生产关系范围内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保证俄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大踏步前进。
2、  十月革命的大分期
对十月革命有许多分期,我提出的是大分期。
第一个时期是创立期,是以列宁为领袖夺取政权时期,时间为一九一七年左右。
第二个时期是发展建设期,是以斯大林为领袖,巩固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时间从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五三年。
第三个时期是瓦解期,是以赫鲁晓夫为开端至戈尔巴乔夫为终结的社会主义衰败时期,时间从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九一年。
3、  十月革命的主要矛盾和表现形式
主要矛盾
现在看来,整个十月革命的三个阶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始终是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表现两个方面:在初期是无产阶级同老牌内外资产阶级公开复辟的矛盾,在后期表现为劳动阶级与特权阶级的矛盾。后来,这个劳动阶级与特权阶级矛盾被资产阶级成功利用,复辟了资本主义。
表现形式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特权和反特权的三种斗争矛盾形式。
苏共后期,党内官僚特权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超过了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因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苏联党内走资派和资产阶级还没完全暴露。
三、十月革命的经验教训
1、十月革命的经验
(1)、建立符合俄国国情的理论
列宁说没有革命理论就没有革命运动的观点是正确的,所谓自然主义论是反动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失败都和理论的正确程度有关,客观地说,列宁解决了俄国夺取政权的理论,列宁和斯大林部分解决了巩固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
(2)、建立以革命理论武装的集中统一的政党
关于要建立什么样的党,这个党除了以革命理论武装,还要不要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铁的纪律,列宁曾与马尔托夫等激烈辩论,最后主张建立集中统一的政党的列宁战胜了马尔托夫自由派。在秋石客看来,先进的政党在地下状态和地上状态是应该有区别的,在地下状态下,列宁主义完全是正确的,而在地上状态,在成为执政党后,应该充分考虑马尔托夫的意见,加强党的民主和群众监督。
(3)、建立良好的党政群关系
接列宁的思路,无产者政党没有任何与工农大众利益不同的利益,而非党政府官员、专家等可以特殊化,群众有权监督党和政府,但随着列宁的去世,党政群关系恶化起来。
(4)、坚决进行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
斯大林时期,坚决进行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消灭了资本家所有制和地主所有制,全面建立了公有制。
(5)、确立计划经济体系
斯大林时期,市场经济逐渐被消灭,指令性计划经济基本建立
(6)、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
由于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所以国家安全始终占有优先位置,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表明,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是正确的。
(7)、确立社会主义福利制度
斯大林时期,基本建立了良好的社会主义住房、养老、看病、上学、就业等系统福利制度,这个制度直到今天仍未溃败。
(8)、不断展开党内斗争
列宁和斯大林都善于展开党内斗争以统一全党认识,不同点在于列宁是民主式斗争,斯大林倾向组织斗争。
2、教训
(1)、没有先进的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最根本的理论错误是形尔上学地理解马克思的经济阶级分析方法,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后,阶级消亡了,阶级斗争成了局部现象,生产力论成了主导理论。理论的滞后,导致出现一系列其他问题。
(2)、没解决好民主政体问题
没有彻底完成民主革命历史任务。由于没有认识到先锋队党会变质,片面突出党的领导,使劳动阶级的权力虚假化,用政党专政代替阶级专政,没有解决与公有制配套的公有民主政体,最终导致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关头,任由一小撮反动精英瓦解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大众束手无策。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未能建立成熟的民主政治制度,或者说没有建立完善的民主集中制制度,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一方面,封建的政治制度、封建传统是根深蒂固的。另一方面,是在夺取政权的非常历史条件下,的确需要集中统一专断的政治,否则无法取得胜利,因为革命处在地下状态。但是革命一经成功,由地下转为公开,这种集权式的政治方式不但没有抛弃,而且更稳固的变成了一种制度,没有及时变成集中制与民主制有机结合。这样一来,社会主义的命运就变成了一种少数政治家之间的赌博,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手中无任何筹码。统治一个国家的庞大政党,只要一个人思考,要听命于一个人,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党的领袖是好的,社会主义会照常运转,如果领导人是坏的,一切都变了。戈尔巴乔夫一声号令解散了共产党,强大的苏共就一哄而散,就是惨痛的历史教训!在决定苏联命运的关键时刻,为什么那么多的共产党官员,那么多的共产党员不起作用?为什么广大人民群众不起作用?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是不民主的政治制度造成的。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人民群众没有自己的真正组织、没有自己的权力(例如民主选举权和罢免权等),因而不可能有战斗力、不可能左右社会命运和人民的命运,无产阶级专政成了空话和笑柄。
(3)、没解决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整个苏联的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不是直接的,而是由共产党包办的,最终形成了特权阶级专政,人民群众处于一盘散沙的被压迫状态,斯大林不去放手发动群众,积极引导人民大众参与政治,提高人民大众政治水平,有浓厚的精英思想。
(4)、催生了特权制度和特权阶级
资产阶级法权的地位,商品生产依然存在,工资差别制度依然存在,生活资料私有制没有根本触动等等如果说有历史因素不易解决的话,那么,不论什么原因,事实上斯大林违背了列宁的允许非党专家特殊化政策,废除了以经存在了的先进的共产党人供给制,使共产党领导干部搭上了非党专家特殊化的列车,是十分错误的。更加严重的是,这种特殊化变成合法化,形成了一整套特权等级分配制,突破了共产党不谋求与工农大众利益不同的利益底线,摧生了特权阶级,奠定了共产党变质复辟的基础,成了复辟的源头。
传统社会主义革命从实际上一直是共产党即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运动,在夺取政权前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因而取得了胜利。夺取政权后,随着特权制度的产生,共产党领导层的利益逐渐和人民的利益相脱离,以致发展到严重对立。特权阶级的形成使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层与群众产生对立,人民抛弃共产主义的蛀虫,就成为必然的。前苏联倒台的过程中也的确如此,人们对特权阶级的仇恨甚至超过了对资本家的仇恨。因为特权阶级是极其腐朽的阶级,相比资产阶级而言,资产阶级胜过特权阶级。当资产阶级复兴时,人民自然选择了抛弃特权阶级,支持资产阶级。当然,最终特权阶级要和资产阶级合成一股,重新建立起剥削阶级的资本主义制度,把人民踩在脚下。这时人民的觉醒已经晚了。
(5)、片面服务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放弃世界革命
斯大林对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错误理论情有独钟,为达此目的,搞卫星国战略,解散第三国际,牺牲了德国革命和损害了中国革命,其后果不但是苏联一国社会主义没建成,世界革命也被葬送了。对欧洲左翼采取敌对政策也是错误的,没有分清敌我友,把欧洲左翼斗争全部看成是修正主义是错误的,二战后统战大好形势被破坏了。
(6)、没有展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继续革命
传统社会主义的建立,只解决经济基础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就其上层建筑来说,基本上不占统治地位。教育制度、文化制度、包括政治制度,基本上不掌握在共产主义者手中,不从属于无产阶级和服务于新社会。小说、电影、戏剧、诗歌等所反映的内容,封资修的东西占据了统治地位,当社会主义革命深入展开,旧的上层建共产主义运动理论上讲,就其意识形态来讲,是和以往的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相对立的。以往的社会,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始终是占据了压倒的优势。共产主义运动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消灭旧的意识形态,用公有制和公有观念代替私有制和私有观念,这是共产主义胜利所必须要求的。斯大林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兴无灭资斗争并没有深入展开,人们的灵魂深处依然是资产阶级王国,成了资本主义复辟的思想温床。
(7)、没有处理好不同性质的矛盾和政策
斯大林没有认识到存在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一方面没有充分展开人民内部世界观层面兴无灭资斗争,另一方面用极端的办法处理敌我矛盾,造成一些不应有的失误。社会主义苏联在执政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政策错误,这些政策错误归纳起来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个是混淆两类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关系。敌我矛盾扩大化,斯大林的肃反扩大化就是例子。这种扩大化的结果伤害了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造成了一部分群众脱离革命的倾向,分裂了革命队伍。
二是忽略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在强国和富民的两条战线上,过分关注强国,造成了人民生活水平增长相对缓慢。因而失去了相当一部分群众对社会主义的美好信念。
三是忽略计划经济的科学性,出现了一些官僚计划,其结果损害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发展,因而损害了社会主义。
四是没能拿出同资本主义国家斗争策略,与帝国主义妥协的修正主义占据主导地位。总之,由于许多政策的问题,导致社会主义的许多失败,最终助长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灭亡。
(8)、党的队伍和工农大众长期被非政治化
在片面理解列宁的阶级、政党、领袖关系情况下,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层到斯大林时代后,基本脱离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失去战斗力,一朝面对灭亡,无人反抗。
到苏联后期,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水平达到极低,同特权阶级矛盾很大,所以,当戈尔巴乔夫叛党叛国时,工农大众和广大党员眼睁睁看着红旗落地而成旁观者。
3、如何对待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教训
经验和错误都是宝贵财富,不这样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肯定是错误的。承认不承认共产主义存在经验特别是教训意义重大。那种拒不承认共运理论和实践存在问题的人虽然左的可爱,却是非常可笑和有害的。说他可笑是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全正确的理论和实践,事物的生死主要取决于内因。说有害是指如果不找到共产主义运动挫败的内因,社会主义东山再起并取得胜利是完全不可能的。
正确总结经验教训要做好几个区别:
历史的区别
列宁和斯大林的成就和不足都受历史的局现,这种历史局限有三项内容:一项是国际资产阶级依然很强大,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它内在的过程。它的灭亡的过程实际上是漫长的和要经过多次反复的。二是十月革命是新生事物,没有足够的经验教训可借鉴,犯错误是难免的。三是理论基础存在问题,误导了革命和建设。
共产主义理论上的区别
马列主义在理论上有正确的一面,也有不正确的一面,正确的一面是主要的,要把正确的一面和不足的一面严格区别开来。我们应反对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和全盘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学倾向。
由于马克思主义对新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是不完善的和不十分明确的,最终导致建立的新国家本质,不过是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而已。
唯物主义的哲学归根到底并没有使人类摆脱对物的过度追求,这和传统的旧社会没有根本划清界线,共产主义运动应该是把利他主义精神的追求作为主要目标之一的运动。放弃阶级和政治及思想斗争,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发展,必然导致失败。
生产力决定论是错误的。实际上,共产主义运动不论是列宁还是毛泽东领导的革命胜利,都和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决定性关系,事实上生产力很发展的国家反而没有发生革命。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失败也和生产力水平高低并无决定性关系,问题恰恰出现在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论实际上成为阻碍革命和复辟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
社会阶段论也是有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封建社会之后必然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后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正因为如此,传统社会主义国家恰恰缺乏资本主义阶段,因而其社会主义运动就成为可疑的行为,阶段论成了修正主义份子手里的锐利武器。
事实上也是如此,物质生产没有达到共产主义条件,生产力没有达到社会主义条件,前苏联和中国没有经历过整个资本主义阶段的等等观点,恰恰是传统社会主义失败的主要思想根源,马克思主义理论缺陷早已埋下了传统社会主义失败的种子。
社会主义理论准备严重不足,毛泽东极其重要和伟大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理论形成较晚,没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走向失败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个人责任的区别
对斯大林的评价,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都是错误的,斯大林是功大于过,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绝不能因错误而否定成绩,也不能因为成绩而否认错误,只有全面地看问题才是正确的。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形尔上学,只有不断继承和发展才能取得新社会主义运动的胜利。我们为斯大林辩护,并不是为他的错误辩护。对于斯大林的一些错误,中国共产党人是早有切身体会的。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犯过“左”倾和右倾机会主义的路线错误。这些错误,从国际方面的原因来说,有几次就是在斯大林的某些错误的影响下产生的。早在二十年代末期和整个三十年代,随后又在四十年代的初期和中期,毛泽东就在抵制斯大林的某些错误的影响,终于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
四、十月革命历史意义
对十月革命的评价将是长时期的,会有不同的评价和变化,右派认为十月革命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是历史的插曲,是通向奴役之路,是列宁的疯狂和斯大林的残暴产物,显然是胡言乱语。一些左派认为十月革命从理论到实践都是正确的,不承认其中有错误,也是不对的。
十月革命是为人类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伟大思考途境,是人类发展的新指路明灯,为世界性社会主义新生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十月革命是共产主义夺取政权运动万里长征的第二个里程碑(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是对旧世界数千年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思,是一次对世界资本的否定,是彻底摆脱人与人不平等的一次认真的尝试。沿着十月革命道路走下去,是人类不能放弃的一种有利选择,只有这种革命的选择才会给改良开辟成功的道路,革命与改良的历史合成力量,一定会在全球打垮资产阶级设置的重重障碍,引导人类走向新的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
列宁主义之所以还有意义,是因为它所反映的历史时期还没有被超越。苏东剧变并没有终结也没有彻底改变历史,我们今天生存的世界仍然是一个由资本扩张主导的,全人类利益被迫服从于资本意志的世界,因此,十月革命依然有现实意义,十月革命依然指引着人类世界的未来。
只要我们关注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十月革命都是一个重大选题,它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影响是永存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没有过时,将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启明星式的光晖。
五、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在纪念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时候,有必要谈一下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解决了马列主义没有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除了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方面开辟了与列宁不同的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具有里程碑意义之外,还在巩固政权方面创造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完善了十月革命的道路,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理论和经验。
毛泽东既发展马列主义又创创新了理论毛泽东思想,使共产主义理论达到了新的高峰,成为反帝反修的最强大思想武器,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三个里程碑。
毛泽东在巩固政权方面的理论贡献主要是:
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
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矛盾、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历史概念。
提出了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提出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提出社会主义国家也会走向反面,变质,复辟。
毛泽东在巩固政权方面的实践贡献主要是文化革命
文化革命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外交等众多方面。
在政治层面,毛泽东试图打破一党专政的格局,重新诉求群众的政治参与,把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差别与平等、统一意志与个人心情舒畅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为达此目的,毛泽东先采用放的方针造成天下大乱,肃清政敌,锻炼、教育干部和群众;后采用收的方针重新使用干部,实行老中青三结合政治结构,和群众中无政府主义和多中心进行斗争,恢复秩序,加强群众监督下党的一元化领导。
在经济层面,全面巩固和发展公有制,扩大共产主义按需分配,限制按劳分配,消灭按资分配,加大公共福利(无失业、住房、医疗、教育基本免费),全面推行政治挂帅,反对物质刺激,艰苦奋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全国一盘棋,优先实现四个现代化。
在文化层面,一切文化为政治思想服务,进一步扫荡封、资、修文化,发展大公无私的工农兵文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干部公仆化,工农兵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在世界观方面开展斗私批修。
在外交层面,争取世界领导权,依靠第三世界,争取第二世界,孤立、利用第一世界。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下,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友好互助合作关系;支援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在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争取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毛泽东晚年形成的思想和马列主义主要区别是: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是和马克思的小过渡理论不尽相同的。马克思的过渡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生产力发达的先进资产阶级国家进行革命后的基础之上的,而毛泽东的过渡理论是建立在相对落后、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落后国家进行革命后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是小过渡理论,毛泽东则是大过渡理论。
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始终存在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始终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主要反映在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是最危险的敌人。毛泽东的这种判断分析是传统马克思主义中没有或没有说透的,虽然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含有阶级斗争问题,但远远比不上毛泽东透彻的论述。更为严重的是,斯大林、刘少奇等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论思想,判断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后,阶级和阶级斗争消灭了,给思想界造成很大的混乱。大量的事实证明,毛泽东的思想是完全正确的。
毛泽东同志还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成功,光有生产资料的变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革命。同样,对此马克思也曾经提出个两个决裂问题,但远远没有达到毛泽东的认识深度和广度。
毛泽东同志还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并不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取决于政治,要政治挂帅,要看政权是否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要看执政党执行什么样的路线,路线决定一切。很明显,毛泽东的提法是前无古人的,也是和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物质决定论相区别的。
毛泽东同志还认为,传统的封、资、修文化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思想障碍,必须得到解决,必须全面开展兴无灭资斗争,大破四旧,大立四新。
正是基于上述思想,毛泽东以大无畏的精神,在许多条件尚末成熟的情况下,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椐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革命,发动亿万群众,夺回被走资派窃取的领导权,进行斗、批、改,以实现他的伟大理想。
对共产主义运动而言,文化革命揭示了两大问题。一个是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另一个是如何避免社会倒退,向共产主义社会推进问题。
文化革命证明,高度集中的一党政治必须和各种形式的民主有机的结合起来,把政治从单一的精英手里扩大到民众,使民众也登上政治舞台是末来发展方向。以经济为中心,以物质生活为目标的观念必须得到改变,人类的平等、自由、文化内容必须加强,要改变人的自私本性,把为人民服务和大公无私作为人的理想。在向共产主义方向发展过程中,不只物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是意识对物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同样具有决定性作用。文化革命理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念的继承、否定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否定和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文化革命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结果揭示了另外一个共产主义深刻主题,单凭生产力发展和物质扱大丰富是到不了共产主义的,共产主义更重的实现条件不但是要实现两个决裂,而是创造出全新的文化培育的新人群,这个新人群以追求精神生活为高尚,鄙视追求物质生活,他们以完全从动物状态下解放出来。
文化革命证明,社会主义内部矛盾运动方向不是单一的,而是双向的,进可以向共产主义,退可以向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前进和倒退取决于矛盾双方斗争的水平和胜负。
文化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矛盾的激化和解决,快速的推动了中国前进的步伐。
从最低水平上讲,如果没有文化革命,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不可想象的。如果认定资本主义复活是一种历史必然的活,文化革命恰怡从反面推进了这个历史进程。前苏联的蜕变经过七十余年,中国只用了三十余年,为什么?因为中国有文化革命。是文化革命造成集中清洗了左派,为右派壮大创造了条件,是毛泽东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和平国际环境,是社会主义为新资本提供了肥沃的经济条件,是文化革命为中国新资产阶级指明了鲜明的不归路,一句话,是文化革命促成了改革开放。
如果沒有文化革命,当代中国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同理,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真正社会主义的新生也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文化革命走到它的反面一样,改革开放的完成势必也要走到它的反面,这也将是历史的辩证法。
文革是中国春秋战国以来最深刻的新思想解放运动,批判了历史,展望了未来,是中国的宗教革命和文艺复兴,通过对文化革命的批判和继承,全新的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出现必将使中国再次领先世界。
文化革命从一开始就注定具有全世界的意义,深刻影响了世界政治走向。文化革命失败不但标志着共产主义运动必然遭到重创,前东欧和前苏联传统社会主义崩溃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标志着垂死的资本主义必然死灰复燃,中国、美国、英国新自由主义泛滥证明了这一点。更重要的是文化革命还将证明新的社会主义必然在更广的范围诞生,新自由主义必然在更广的范围内死亡,一个全新的社会必然获得整个世界。
文化革命是一场全民族性思想大博斗,全国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挍,从老者到儿童,普通百姓直接参加议论国家大事是古今中外所没有的,这个博斗至今并没有停止,还将长期继续下去。
文化革命激发了新一代中国人的无穷想象力,他们不但俯瞰了新中国,而且俯瞰了旧中国,俯瞰了全世界;他们不但熟视了今天,还遥望了整个人类历史,想象了遥远的未来;他们将踏倒一切权威,用自已的大脑重新思考一切,他们是中国及世界的真正希望。
文化大革命不但挑战了东方文化,而且挑战了西方文化,为整个人类提供了新的光明选择,所以,东西方一流学者、思想家热忱地把目光放在文化革命研究上是完全合乎逻辑的,这种热忱必然产生全新的人类生存方式,把人类从资本和假社会主义枷锁下解放出来。
文化大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精神都是永垂不朽的!
秋石客博客:
http://qiushike.blog.sohu.com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