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孩子人生成功的关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48:12
默认分类   2009-02-06 23:32   阅读46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小
目前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乒乓球冠军邓亚萍,童年曾因个头矮、手臂短的生理缺陷,三次被淘汰出省级和国家级乒乓球队。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样一个先天条件处于劣势的运动员最终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呢?还有那曾在学校沉默寡言,毫不出众的美国儿童比尔·盖茨,在他15岁退学后,更是一鸣惊人,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界电脑王国的主宰,个人财富排名第一的富翁。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童年不被别人看好的人走上生命的成功之路呢?综观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我们不难发现,在他们的童年时代,似乎都并非是智商过人之辈,而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最多的,则是自我勤奋与实现目标的顽强意志力。这便是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之一——情商问题。那么什么是情商呢?如何来培养孩子的情商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将在这里找到答案。
第一节  情商新解
一、 何谓情商
我们大家都知道智商,目前大多数孩子家长也都非常重视发展孩子的智力,认为智力因素是决定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其实这是一种不全面的育人观念。智商是指一个人的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逻辑能力等的总和,是一般认识能力。
情商是Emotional Quotient的英文缩写。它的汉语意思是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简称为情商(EQ)。国外最新研究表明,最精确、最惊人的成就评量标准是EQ,而不是IQ。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利用情商的理论和实践,推出了他的新著《情商智商》一书,首次提出了“情商概念”一下子使“EQ”一词风行世界,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心智革命”。它对人类有关自身能力的研究和开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情商定义
情商即情绪智力,全称是“情绪智力商数”它是衡量一个人情绪智力水平高低的一项指标。情绪智力是相对于智力而言的,如果说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IQ)分数更多地被用来预测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学业成就,那么情商分数是指一个人的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已以及他人情感能力的总和。智商代表了人的一般智力水平,智商的高低反映着智力水平的高低;情商则代表了人的情感智力水平,情商的高低反映着情感品质的差异。情商对于人的成功起着比智商更加重要的作用。
根据哈佛大学的彼得·萨洛瓦里曼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两位心理学家的观点,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是:①同情和关心他人;②表达和理解感情;③控制情绪;④独立性;⑤适应性;⑥受人喜欢;⑦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⑧坚持不懈;⑨友爱;⑩善良;⑾尊重他人。也有学者用六句话来阐述情商的定义:了解自己的情绪;了解别人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别人的情绪;自我激励;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未来是否成功20%取决于孩子的智商的高低,80%取决于他的情商的高低。常常有这样现象,高智商的孩子高考时发挥不好,脑子里昏昏沉沉,会的也不会了;而有些平时大大咧咧,学习成绩平平的孩子在考试时倒发挥得好,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情商在起作用。又例如,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要求发言和回答问题,他们都认为自己行,我能行。这种孩子表现出来的自信、主动性、乐观就是情商的一部分-。
人可以分成四类:A类是情商高智商高的人,这类人的命运是飞黄腾达,代表人物:胡锦涛、毕尔盖茨;B类人是情商高智商低,这类人的命运是总有贵人相助,如刘邦、刘备;C类人是情商低智商高,这类人的命运是抑郁不得志,怀才不遇;D类人是情商低智商也低,就是傻子,但傻子没有严厉,看起来还挺幸福呢!
举一个例子:博士生和他的研究所所长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也大量存在一些现象能感觉到情商的重要。
二、情商对培养孩子的作用
谈到情商的作用,首先要了解它的功能,即:情商具有评价与表达功能。就是对自已的情绪能及时识别,并准确地表达出来,使人们之间相互理解、和谐相处;情商具有调节功能,能使人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绪或改变他人的情绪,并维持积极的心态;情商还具有通过激发动机来解决复杂问题的智力活动的作用。正是由于它有上述功能,情商才会在人的智力活动,乃至人的全部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情商能有力地补充一个人智商的不足
卡尔·威特是l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l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l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课,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但他的父亲相信通过适合的教育能够使孩子成才,当然卡尔·威特本人一定是有常人所不能付出的勤奋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也就是情商在起作用。这个例子说明在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其智商高低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情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要想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父母本身也应具有高情商。比如,有的时候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打骂,就是情商低的表现,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还比如,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很多家长专找孩子的问题进行批评,这就是不能控制别人的情绪,所以孩子逐渐就背叛了父母。
(二)情商可以促进智商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领域
情商和智商虽然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但是,它们与遗传、环境因素的关系是有所区别的。智商与遗传因素的关系远大于社会环境因素。情商主要是靠后天培养的。但是在一个人情商培养的过程中,智商也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
双耳全聋的周婷婷的成功事迹可谓人尽皆知,她创造了一系列不平凡的人间奇迹。当初百分之百应该上聋哑学校的周婷婷,不仅没上聋哑学校,进了普通小学,还连跳两级。她8岁时能倒背如流圆周率小数点后l000位的数字,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绘画、书法、写作门门课获奖,小学毕业时她以全校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学。她十岁时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16岁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20岁至今在美国最著名的聋人大学——盖劳德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年荣膺首届海内外中国妇女十大人物,并排名第六。
周婷婷是一个身残志坚的成功者,她在成功的道路上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她的身上透射着高情商的品质。由此说明,一个具有积极进取、良好品德、顽强意志、勇于克服困难、情绪稳定、乐观向上、积极探索等情绪智力特征的人,可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三)情商能有效地提高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情商实际上是一种生存技巧,自知、自控、热情、坚持、社交技巧等品质,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活智慧,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适应性。
大家都熟悉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他在寻找适合做灯丝材料的试验过程中,做了1200次的试验,全都失败了。他总是找不到一种能耐高温又经久耐用的好材料。这时,有人关心他,也有人嘲讽他。但他说“我并没有失败,我已经发现有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爱迪生的精彩回答中透露出一种百折不挠的意志和乐观进取的精神,他从失败中看到发现,从挫折中受到鼓舞,并面对现实,从正面思考问题悦纳自己、相信自己,这就是一个搞情商的人所具备的品质。有研究表明,高情商的人通常对生活较满意,并能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
三、情商的测试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彼得·塞拉维提出:现代社会,凡期盼在人牛道路上获得成功者,不但要有高智商,而且要有高情商。你想了解自己的情商吗?根据国内外有关情商的研,这里设计了一组测试指标,你不妨试试,测试一下自己或孩子的情商如何?
对下列问题请回答:“是”或“否”。
1.对自己的性格类型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2.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情绪波动。
3.懂得从他人的言谈与表情中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化
4.有扪心自问的反思习惯。
5.遇事三思而后行,不赞同“跟着感觉走”。
6.遇到不顺心的事能够抑制自己的烦恼。
7.遇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能够冷静应付。
8.受到挫折或委屈时,能够保持能屈能伸的乐观心态。
9.出现感情冲动或发怒时,能够较快地“自我熄火”。
10.听到批评意见或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意见时,没有耿耿于怀的心理。
11.在人生道路上的拼搏中,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12.决定了要做的事不轻言放弃。
13.工作或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够自我鼓励,克服困难
14.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
15.做事出了差错,自己能总结经验教训,不怨天尤人。
16.对同学、同事们的脾气或性格有一定的了解、,
17.能经常留意自己周围人们的情绪变化。
18.与人交往,知道要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
19.能够说出亲人和朋友各自的一些优点和长处。
20.不认为参加社交活动是浪费时间。
21.没有不愿同他人合作的心态。
22.见到他人的进步或成就没有不高兴的心情
23.与人共事懂得不能“争功于己,诿过于人”。
24.朋友相处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25.知道失信和欺骗是友谊的大敌。
如果在第l~4题中答“是”达到3个以上,则表明对自身情绪有较高的认知。如果在第5~10题中答“是”达到4个以上,则表明对自身情绪有较高的控制力。如果在第11~15题中答“是”达到4个以上,则表明善于自我激励。如果在第16~18题中答“是”达到3个则表明能够了解他人的情绪。如果在第19~25题中答“是”达到5个以上,则表明善于人际关系管理。
总体衡量,25道题中答“是”达到20个以上者属高情商。答“是”在14~l9个之间者情商属中等。答“是”在l3个以下者情商则偏低。倘若发现你或家人的情商偏低,也毋须恐惧,找出欠缺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修养和锻炼,是可以提高的。
第二节  情商培养
现在世界发达国家都非常注意情商的培养。美国的教育道德标准定出四条:提倡诚实、责任感、尊重他人、勤奋。他们认为光有品性,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性,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如果才华横溢,但不诚实;有丰富的知识,但不关心他人;   具有丰富的创造性思维,但没有责任心,那么美国也不会强大,这是美围的教育思想。实践也证明了高情商的人比高智商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有关研究表明:智商更多是天生的,而情商遗传的影响较少,更多是靠后天培养。这就为做父母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无论你的孩子天赋如何,只要我们的教育得法.只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可能通过对孩子情商的培养来弥补孩子个性中的不足,让孩子更接近成功或获得成功,成为一个心理品质优良的人。既然情商可以通过后天进行培养,那么我们家长应在哪些方面来对孩子进行训练呢?
一、诚实守信——做人的根本
2005年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家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普遍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诚实守信”是当今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准则。人们为人处世,做事立业,最讲一个“诚”字,最重一个“信”字。离开了诚信,人就会言而无信;言而无信的人,是无法得到别人的信赖和尊重的。
“诚实守信”也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最起码要求。孔子早就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那他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要培养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家长就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诚实守信的品质要从小养成。但有时候我们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说谎。小学时期的孩子出现说谎的情况很多,原因也很多,要注意区别对待。
(一)孩子说谎的缘由
(1)父母对儿童的某些不适当的行为横加责骂或滥施惩罚,儿童就会本能地通过撒谎来进行自我保护,借以逃避惩罚。比如说.把家里的东西弄坏了,怕受到父母的惩罚,就会说不是自己做的。
(2)儿童爱说谎也与期望获得重视有关,想要受到老师、同学、父母的表扬或重视。比如说小学生把自已的钱交给老师,却说是自己捡到的,以获得老师的表扬。
(3)儿童说谎也与儿童不愿参加劳动或贪玩有关。比如说,全班学生下午劳动,孩子不愿意劳动,就跟父母说头痛,让父母给请假来逃避劳动。想出去玩,又怕父母不让出去玩,便找各种理由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等。
(二)诚实守信的内容
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已,言行一致,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作业和考试力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
(三)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措施
1.父母应做诚实守信的人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子女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应在说话、办事时做到言行一致,诚实、不说谎,不欺骗孩子,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孩子诚信品质形成的最重要的影响源。父母与孩子的交往是孩子获得概念的基础,而对诚信的理解,并不是父母以不要说谎,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来恐吓孩子,而是父母以自己的言行实际告诉孩子什么是诚信,让孩子明白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意义。而父母的诚信,首先表现在父母与孩子之问的交往上,父母随意地允诺孩子,却又不能兑现,使孩子认识到父母老是说话不算数。长此以往,必然降低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丧失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最坏的是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了欺骗,而不是诚信。当然,父母在与其他人之间的交往是否诚信,也都会直接地影响孩子对诚信的认识,影响孩子诚信品质的形成。
有一位家长,自已参加职称考试,回到家和家里人大谈特谈自己考试时是如何如何抄袭的。过了不久,他就被孩子的老师请到了学校,原因是孩子在考试时作弊。当问及孩子时,孩子说你考试能抄,我考试时为什么不能抄呢?家长无言以对。由此可见,父母的示范作用有多大。
另外.父母还要加强自我修养,通过自身的修养潜移默化地来培养诚实的孩子。
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话虽讲得有点绝对,但却说明了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上小学三年级的小明妈妈经常以生病为名不上班,偷偷干私活,单位领导来看望就装病。后来小明也常常不到学校上课,在外面东游西逛,到放学时间后再回家。回到家说自己在学校上课,但在学校却和老师讲自己生病了。结果成绩一天不如一天,期中考试全不及格。对这样的说谎,家长就应该自我反思。要让孩子确信父母教育的正确性,父母必须给孩子做出表率。
2.和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经常抽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玩,来沟通感情;经常和孩子聊聊学校和孩子关心的话题;孩子在说活时,父母应注意认真、仔细地听孩子讲活;放下父母的架子,和孩子讨论或谈论问题时,要和蔼、亲切,让孩子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这样就体现了对孩子尊重,也便于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情况,即使孩子有了错误、做错了事情,也愿意和家长沟通。
3.鼓励孩子与他人诚信相处
把与人诚心相处视为重要的做人和做事原则。诚信是友谊和关心的基础,也是获取信任的法宝,失去信任,要想再被信任是比较困难的。诚信品质,不仅仅是言语中的承诺,更主要是对承诺的实践。诚信不仅是对自已负责,也是对事情和他人负责,结果是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以给孩子讲一些诚实守信的放事让孩子来听,教育孩子明白诚实的重要。
比如说,给孩子讲《宋濂借书》的故事。内容大意是: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4.父母应充分相信自己孩子
当孩子讲一件事时,即使有疑问,也要在当时表现信任。如果认为事情不像孩子所说的那样,可以事后进行调查了解,与学校老师或他的朋友联系,看看真实的情况怎样。
当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果条件不允许要跟孩子商量,说明道理。
5.及时矫正孩子说谎的毛病
如果孩子有不诚实、说谎的行为时,家长应怎样做呢?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要发火,因为发火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心情平静时与孩子谈话,了解孩子不诚实的原因是什么。当然在谈话时,父母要让孩子感到您是真正关心他,态度要和蔼,但让孩子感觉到你真的很生气;其次,抓首次教育。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父母应当注意让孩子觉得说谎是不对的,好孩子是不说谎的,要明确地提出下次不许说谎,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最后,要和孩子探讨如何改掉说谎的毛病。如果孩子想不去劳动而说谎,可以告诉孩子劳动的重要性,学生应热爱劳动,参加集体活动等,也可为孩子说谎的行为进行一点惩罚,让他做一点家务来警戒他。
总之,要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这是做人之本,同时也是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
二、学会自理——孩子独立生存的保证
现今社会,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孩子当作小太阳、小皇帝,奉若神明。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家长如此对待孩子,是不是孩子就能够很好地生活呢?答案是否定的。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家长的抱怨声也此起彼伏。
我儿子读小学五年级,可至今还得我送他上学。这且不说,就连手绢、红领巾也要我来洗,书皮儿得我帮他包,被子得我帮他叠……
其实孩子今天的结果是家长一手造成的,自已酿的苦酒如今只能自己来喝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重视对他们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一)让孩子学会自理的重要性
1.从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来看
小学的孩子已经具备初步做事的能力。一些简单的家务事和一些生活行为都能够自已来做,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来做,锻炼一下孩子,不要怕孩子做不好,费时间。
“我性子比较急,看见女儿慢吞吞地穿衣、穿鞋,常常迫不及待地说‘算了,算了,妈妈给你穿好算了。’现在女儿上小学已有一段时间了,衣服,裤子还是我给她穿。”当会计的张女士有时嫌麻烦,怕孩子事情办不好,自己也就帮她做了。
2.从人成才的经历来看
一些功成名就的人士,在他们拼搏奋斗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们从小独立性、自立能力就很强。在做事情、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时锻炼了意志,为他们后来走向成功之路奠定了基础。
有位家长培养孩子就十分成功,他女儿是老大,从小经常要照顾弟妹,安排家务,所以生活能力极强,到了小学是小班长,帮助教师组织班上活动,到中学、大学是班干部,工作后被选入联合国做译员。家长说:“从小凡是她力所能及的事都让她自己去做,因此她很善于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有头脑、逻辑性强。如整理书包、安排预习、复习及课间十分钟活动,她都能井井有条,而且摸索出一套规律。”
从这则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生活能力强,善于安排、策划、处理问题,这种能力可以迁移到她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使其终生受益。
3.从中外教育家的实践与论述中看
比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所办的学校中非常重视学生动手实践,他认为儿童的才智反映在手指尖上。
我国教育学陈鹤琴、陶行知也十分强调教育孩子手脑并用,做自立自强的小主人,强调要让孩子凡是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自己能想的事自己想,如果不让孩子使用自己的手和脑,等于不让儿童的身心得到发展。
4.21世纪人才竞争的需要。
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除了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外,还必须具备以下能力:很强的生存意识和能力、竞争意识和能力、科技意识和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未来社会是能力型社会,需要开拓创新型的人才,要开拓创新,需要同时具备动脑动手的能力。家长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面向未来,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世界上一些国家十分重视对孩子自强的培养。德国规定:6~10岁的儿童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14岁儿童要参加修理草坪一类的劳动。日本一些学校把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轮流送到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让他们自已搭帐篷,自己做饭,自己晾海盐,他们生活了九天,让孩子在这里尝尽艰苦生活,让他们克服困难,锻炼得坚强、成熟起来。这些国家的孩子,生活很优越,但他们还是重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一)培养孩子学会自理
家长不仅要转变观念,还要了解、掌握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1.家长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爱。爱是要讲科学的,不讲科学地爱孩子,把孩子一味地放在糖水里泡大,并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另外,家长之间如果在教育孩子时有不同意见,可在私下互相交流,取得一致,切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得面红耳赤。
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是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这样的父母多表现为:过分的爱子之心使孩子没有锻炼自已、自我独立的机会。家长为了孩子不受累,不让孩子学干家务活,哪怕是孩子自己能干的事情也不让干;另外,一些家长忽视了孩子在逐渐长大,不相信孩子的能力,认为孩子永远是孩子,生怕孩子上学途中让车撞着,长期为孩子当“随行保镖”;怕孩子上课不会削铅笔,总要先给孩子把铅笔削好。有些家长过分护孩子的短处。    一位家长说:“儿子每天到家还有很多作业要做,自己怎么忍心叫他再去扫地、叠被子。”殊不知,孩子迟早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是为人父母者应尽的职责,也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护。有的家长,孩子都挺大了,上课时还替孩子抄笔记,成了孩子离不开的拐棍,养不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提高孩子自我服务的能力
当前,我国儿童、少年特别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很差,北京市某小学低年级一班32人调查发现,其中20人不会穿衣服,10人由父母帮助洗脸、洗脚。一年级的学生应培养孩子基本能力,如扣纽扣、系鞋带、收拾学习用具,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不要害怕孩子做不好,如果不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就永远做不好,可以在旁边进行指点,时间久了,养成了习惯,就熟能生巧,不再依靠父母。以后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了,并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不要觉得孩子还小,就拒绝教他们生活的技能。
1993年中日两国曾举办过一次少儿夏令营,中方的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与日本的孩子相差很大,很多都不能自理,并且垃圾乱丢,而日本孩子能够自己搭帐篷、做饭,清理垃圾,不乱扔乱放。甚至有一个孩子天天瞅着鸡蛋发呆,老师问她“你不爱吃鸡蛋吗?”她说:“爱吃,但我家的鸡蛋没有皮呀,这有皮的鸡蛋怎么吃啊?”
著名教育家杨文在培养自己的孩子时,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就都交给孩子做,不怕做不好,多给锻炼的机会,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孩子都能养成自律自立的能力,所以,杨文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剑桥大学的博士生。
3 .让孩子做家务劳动
据北京市教科所对北京11所小学作了调查,在2294名学生中仅有27.7%的学生参加每周平均2.1小时的家务劳动,大多数小学生不参加家务劳动。以我国同一些发达国家儿童少年参加家务劳动相比,我国的差距很大。美国每日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日本0.4小时,而我国只有0.2小时,让孩子做家务不仅能增强孩子的参与意识,锻炼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也会让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自己干家务的快乐。让孩子做家务,父母应考虑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以小学生来说,可以让他们洗手绢、红领巾、袜子等一些比较好洗的衣服,帮忙择菜、刷碗、收拾桌子、浇花、倒垃圾、整理自己的房间、扫地、买一些日用品等。在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家长应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说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标准等。如让孩子择菜,择菜要做的内容就是所说的“做什么”;“现在去择菜“就是什么时候做是时间;“把菜择好”就是做到什么标准,什么样算是择好呢?父母应做示范让孩子明白。另外在做家务这件事上,要让孩子经常做,养成做家务的习惯。最好有家庭责任分工,让家庭中的成员都清楚哪些是自己的家务。在孩子把家务事做完后,不管孩子做得如何,只要孩子认真去做了,就应该提出表扬和鼓励,这样会使孩子喜爱做家务并增强信心。如果不愿干家务,或者孩子说:“妈妈我出去玩回来再做可以吗?”作为父母应采取必要的约束,可以说:“在你做完家务以后,再出去玩”。让孩子养成做完应该做的事后,才可以去玩,去做其他的事,从而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做家务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管理事件和时间的能力,如洗一件衣服和洗十件衣服就会锻炼孩子统筹的能力;如果同时安排几件家务活,就会培养其分清优先顺序,管理时间的能力。
4.让孩子自己上学和放学回家
由于现在交通比较乱,车辆很多,很多父母都不放心让孩子自己上学和回家。在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可以接送孩子,接送一段时间之后,父母应有意识地锻炼一下孩子自立的能力。因为孩子不能永远都在大人的保护之下生活,他终究要展翅高飞。父母可以教给孩子怎样走路,怎样注意交通安全,不要在路上边走边玩,像玩球、互相追逐都是不安全的,在开始让孩子自己上学、放学的时候,可以在孩子不知道的情况下在后面跟着,暗地里进行观察,看看孩子是否真能安全地上学和放学回家,如果孩子做得很好,父母就应放心地让孩子自已去上学和回家,但须时时提醒孩子注意安全,有时也要突击检查一下。
总之,让孩子学会自理能使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己管理自己,很好地处理和解决各种事情,将来能独立生活。如果孩子习惯于在别人的保护”下生活,将会永远失去飞翔的能力,无法高飞。
三、培养自信——孩子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一)什么是自信心
自信心(self-confidence)是指由积极的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简单地说,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概言之,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已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那个正确目标。
自信心对一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是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处世上,都起着基本性的作用。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孩子具有信心,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要不断树立自信心,为以后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们要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一个具有自信心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高度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责任心,自信心是孩子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自信心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呢?
(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学会欣赏孩子
传说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革马利翁,他酷爱艺术,通过自已的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对于自己的得意之作,他爱不释手,整天含情脉脉的注视着她。天长日久,女神终于神奇般地复活了,并乐意做他的妻子。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种力量,这种期待的力量就就被心理学家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做的心理实验——“皮革马利翁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和暗含的期待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它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目.影响着学生的智力、情感和个性的成长。有人说: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那么对于家庭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欣赏和爱,对孩子发展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
2.鼓励孩子上课积极发言
通过上课举手发言来让孩子有成功感。
家长还可以在课下对孩子第二天要学的内容进行预习,让孩子养成上课时注意听讲、认真思考的习惯。这样,孩子在上课时回答老师的提问时正确率会很高。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能锻炼孩子的胆量,促进孩子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从而推动孩子学习的进步。一位心理学家说,后进孩子并不是因厌学成绩才不好,而是因为成绩不好才厌学。可见,孩子自信心的提高对学习的重要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书读好。孩子学习好,自己会有自豪感,会增强自信心。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方法很多,但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孩子的方法。有句名言说得好: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3.要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
首先,要利用孩子的优势来促进自信心的提高。美国有一个心理学家叫加德纳,他认为人至少有八种智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已的优势智力潜能,有的孩子言语智力(也称语者智能)比较好,表现为会说、爱说、乐于看书、讲故事;有些孩子数理逻辑智力比较好,这种孩子不一定很会说,但对数字很敏感,爱问“为什么没?”寻求因果关系,喜探究;有的孩子身体运动智力较好,老师教的舞蹈和体操动作学得很快;有的孩子可能空间智力比较好,方位知觉敏感;等等。总之,要发挥孩子的特长或优势,让孩子参加相关的比赛,通过比赛获得成功来引导他树立自信心,这样孩子会对学习其他功课也产生兴趣,并充满信心地学好其他学科。用孩子的优势来克服劣势,促进他们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其次,让学生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自信。孩子在实践活动中,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孩子会认真思考,积极动脑并调动自身的潜能,有的时候事情做得非常好,超过了自己的估计,孩子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肯定自我,从而提高了自信心。自信心的提高,会推动孩子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使他们对做任何事情都充满自信,能够聚精会神,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4.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进行横向比较
这是家长应该要特别注意的一点。经常听到有的家长说:“你看人家××,哪都比你强。”这样做,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尤其对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更要注意。
有这样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位妈妈带她的儿子去动物园看大象,大象周围有许多矮矮的木桩,儿子的脑袋里就产生了疑问:“妈妈,这么大的象,一定很有力气,可是它为什么不挣断这细细的链子逃出去呢?”妈妈告诉他说:“这头象刚来到这里的时候还很小很小,当时就用这小木桩、矮棚圈着它,它当时很想挣断链子跑出去,可是由于力气小,每次都失败了,与时就失去了挣脱链子的信心。尽管他一天天长大,但不知道现在自己有很大的力量,用力挣以下,就能逃出来,它不敢这样想,老死在这里了。”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因为害怕失败而丧失了信心。因此,家长在看自己孩子的时候,要多发现赞美他的优点,少挖苦讽刺他的缺点。
爬蚤的实验:有一个科学家,将一个跳蚤放进一个玻璃杯中,跳蚤一下子跳了出来,这时科学家再把跳蚤抓进玻璃杯,并盖上玻璃盖,跳蚤一蹦,撞晕了,醒来之后还继续跳,又撞晕了,这回再跳就不跳那么高了,拿掉玻璃盖,跳蚤也不会跳出来了,如果不断将盖板降低高度,那么跳蚤最后就会变成爬蚤了。很多所谓的“差生”就像跳蚤一样,受到多次的打击后,失去的信心,最后就变得越来越没有能力了。
5.心里暗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首先,对成功进行回忆和想象。当孩子失去信心时,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回忆以前成功的事。如考试考得好的事、比赛得奖的事等,和孩子一起回忆、想象,帮助孩子恢复自信。
其次,要用积极方式暗示孩子:“你一定能行”。父母本身也要提高自信心,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怎样才能做到“我能行”呢?北京崇文区光明小学的同学们总结出了八句活,很值得借鉴:“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哪点行;今天若不行,争取明天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真行。”当“我能行”成为一种信念,随着时间悄然沉淀在孩子心底的时候,他们就会真正地成长起来。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就找机会把他夸成什么样的人,坚持去做,肯定会心想事成的。
四、善交朋友,择良而友
(一)交朋友的重要性
交往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都需要和其他的人交流和往来的社会。有一句歌中唱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可见朋友的重要性。一位哲人说,人生的美好是人性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愉快、烦恼、悲伤、爱与恨;都同样与他人的交往和关系息息相关。儿童心理专家认为交友技巧的学习是在儿童期,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再学了。交友还可以促进朋友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可以互相竞争、互相激励,你追我赶,使生活快乐。
激励大师陈安之说过:一个人的成就是他最近的五个朋友的平均值。想成功就要和成功者在一起。想成为优等生就要和优等生交朋友。
王壮壮现在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壮壮没上学之前总爱和父母在一起玩,不愿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自从上学以后,壮壮经常和同学在一起玩,放学一道回家,有的时候还带同学到家里玩或者一起写作业。壮壮爸爸感到很奇怿,为什么仅一年多时间,壮壮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其实壮壮的变化是孩子长大的一种表现,孩子需要交往,需要友朋友,也足儿童独立性发展的结果,也说明壮壮的心理发展很正常。可见孩子交友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二)对孩子交朋友的指导
1.儿童择友的特点
低年级儿童,即刚入学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交朋友还谈不上根据什么标准选择朋友,常常由于用同一张书桌,同做一种游戏,或是同住一起的邻居等偶然因素而成为朋友,同学之间多半是一种“玩耍关系”。他们关心自己,但是对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还不大关心,大多数对此还缺乏清楚的意识和要求。渐渐地少先队的活动促进了他们集体意识的发展,他们逐渐认真地按照原则对待同学间的相互关系。中年级即三、四年级的儿童,开始出现少数比较稳定的、自发的友伴群,但规模不大,人数不多,即两三个朋友。多数人的友谊仍处在不稳定状态。高年级的儿童,一般知道了团结友爱,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能够    给予帮助,认识到交朋友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但也有不少儿童是单凭兴趣、爱好而交朋友的。
2.告诉孩子选择什么人做朋友
朋友应具有以下特点:具有较好的合作性,能谦让,懂得体谅人;能够就思想观点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或争论;思想比较成熟,可以给自己帮助;热情坦率,愿与别人谈心里话;性格活泼,爱好活动;考虑问题经常以集体利益为重;对自己应完成的事情有责任感,能很好地完成;能正确认识自己;思维活跃,有创新精神。不同类型的孩子在一起交往相处,会令他们成长得更加全面,成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与社会有着广泛接触的人,而不是一个孤独、怪僻的人。
3.要鼓励孩子交朋友,并为孩子交友创造机会
对于年龄小或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父母更应积极为他们交友创造机会。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到游乐场所、孩子多的地方去,让孩子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这样也许孩子找到朋友。另外可以邀请邻居家的孩子、同学到家里来,增进孩子和其他孩子的交往,帮助孩子找到朋友。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学校中的活动,参加合唱团、运动队、课外活动小组等,由于孩子在活动中和其他孩子交往,从中会学到知识,增长才干,获得快乐,赢得好朋友。
还要教育孩子努力使自已成为别人的好朋友。家长应教育孩子要互相谦让,言而有信,说话算数,与人为善,平等相待,虚心学习对方的优点,朋友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讲究文明礼貌,不在背后议论别人,不在众人面前说别人短处等等。
4.教育孩子要慎重择友,要交好朋友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之间在一起会互相影响,所以要注意择友。孔子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就是说:与正直、真诚、有学问的人交朋友,会得益;与谄媚奉承、心术不正、华而不实的人交朋友会受害。俗话说:要想了解一个人的品行,只要看一看他周围的朋友的品行,就清楚了。这些都是告诉我们要慎重交友,父母应对孩子交友积极引导,让孩子自己选择朋友,并鼓励他们建立自发的伙伴关系。
5.父母应做表率
因为孩子在家庭中通过父母与其他人的接触、交谈,会了解父母交友的情况。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作一个好榜样。总之要让孩子会交朋友,择良而交,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对孩子今后的一生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五、感恩教育——懂得回报
(一)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那首风靡全国的《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的流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实际上,它唱出的不仅仅是父母之爱,更多的是父母对儿女日益淡薄的感恩之情的呼唤。有专家忧虑地指出:感恩是爱和善的基础,当有恩不报的现象越来越多时,“谁帮人谁就是傻子”“硬起心肠来做人”就会成为一种文化,社会就会失去最起码的良心。许多孩子明明靠父母辛苦挣来的一分分血汗钱上学,却在大把挥霍的同时对父母没有一点感激;明明是贫困生,接受了热心人的帮助后,却想把受助记录抹掉、杏无音讯……
请看下面一则事例:
《教育时报》l996年5月25日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报道:河南省某乡的农民闪四孩驾驶拖拉机连人带车一起落水,素昧平生的张礼环见义勇为,毅然下水抢救。闪四孩得救了,张礼环却牺牲了。在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为张礼环送葬那天,闪四孩心安理得,似乎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其家属甚至说出:“不曾要求救人”的话来。闪四孩得救了,但是他不懂得报恩,这说明他的父母从小对他没有进行很好的教育,以至于他没有感恩之心,他不懂得自己之所以能活着是因为张礼环搭救了他,要不然他不可能活着。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这意味着要永远记住那些人和事,承担一份歉疚,并准备为回报而付出努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每天我都无数次地提醒自己,我的内心和外在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其他活着的和死去的人的劳动的基础上。我必须竭尽全力,像我曾经得到的和正在得到的那样,作出同样的贡献。”伟人和所有人一样要怀着谦卑的感恩之心,没有理由遗弃这份情感。但是在当今社会,却有许多人忘记了那些帮助过、照亮过、爱过自己的人,甚至伤害他们。感恩,正被遗忘和忽略。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感恩之心要从孩子抓起,让我们的社会从娃娃开始就有感恩之心,让社会这个大家庭都具有感恩之心。缺少感恩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二)感恩之心的培养
1.父母应有感恩之心
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是子女的一面镜子,父母有感恩之心才会有可能培养出具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如果父母本身对老人不知道感恩,要想让孩子对自己感恩,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孩子还会振振有词地说,我姥姥把你养大,我怎么没看出来你感恩呢?
从孝亲敬长的细节中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人们都特别喜欢那个公益广告——天真的孩子在一边看到母亲为祖母洗脚,之后,等母亲下班回来,孩子便端一盆水,边走边快乐地喊:妈妈,洗脚。让孩子知道做父母的甘苦,当父母为孩子做某件事时,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为他们做出的某种牺牲。比好说在喝牛奶时,儿了给爸爸喝,爸爸说你喝,儿了拿过杯子来喝牛奶,爸爸可以问儿子,为什么爸爸不喝呢?是不是爸爸不爱喝?告诉孩子自己不是不爱喝而是由于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太好而舍不得喝。让孩子有不应该的感觉,不是什么都应该属于自己的。这样孩子才会感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到自己应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并且也能从孝敬父母开始。
2.让孩子对老师有感恩之心
家长应时时提醒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是老师给自己大量而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小学阶段是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的时期。小学老师对孩子的发展更为重要,应有对老师的感恩之心,怎样做呢?教育孩子对老师心存感激,平时帮助老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见到老师要打招呼,对老师要有礼貌,上课注意听讲,认真完成老师留的作业,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重老师的劳动,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
3.对关心、帮助自己的所有人的感恩之心
对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有感恩之心。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众人的关心和照顾,要感谢他们平时对自己的帮助,从感恩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进而感恩学校、社会、时代。  教育孩子对人民、对社会要有回报之心,自己应努力学习,学好本领,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来报答社会。
总之,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怀,是一种温暖的回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正因为如此,它催人振作,催人发奋,使自已有所作为,回报自己的父母、老师和社会,成为对别人、对社会有益的人。成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人;成为一个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人。
六、培养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人对现实比较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像小学生的热爱劳动,用功学习、关心集体、热情待人、乐观开朗等等都属于良好性格的表现。
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性格十分重要,诚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家长注重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那么,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呢?
(一)给孩子足够的鼓励
人类天性的深处是喜爱夸奖的。对于孩子来说,鼓励能培养其自信并使其性格趋于成熟。家长的挑剔和责骂只能使孩子丧失自立的能力,一个总是挑剔孩子在成长中不可避免的错误和缺点的家庭,孩子的特长和优势智力潜能往往难以被发现和肯定,孩子也就难以拥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因此,家长要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予以鼓励,这不光是为了孩子眼前前的成长,更是给孩子将来拥有良好性格打下基础。
(二)为孩于提供多种选择
快乐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孩子大方和开朗的性格。因此,家长首先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为孩子提供多样的选择,并引导孩子把追求快乐的习惯保持下去。其次要把严和爱结合,适度放权,不要过多地包揽该是孩子权利内的事情,从而让孩子在独立生活的体验中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再次要让孩子不断地充实个人的“快乐资源”,家长多和孩子一起讨论相互感兴趣的话题。这些话题包括孩子的功课、身体、生活乃至家情和国情等,从而加深与孩子间的感情交流。这种欢快的经历能不断密切亲子关系,拓展情感空问,有利于形成良好性格。
(三)营造美满和谐,可以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家庭中真诚的微笑和温暖,便是积极的情绪信号,而家庭消极的情绪信号则会极大地影响孩子健康个性的生成,会给脆弱的孩子心灵造成损害。
(四)引导孩子调整心态
家长应让孩子明白,有的人之所以一生快乐,并不是他们一帆风顺,而在于其适应能力强,拥有好心态,能够很快从失望中振作起来。作为家长,就要身体力行,昭示出自身永不气馁的精神气质。同时,家长还要注意从行为上给孩子以引导,让孩子能够及时得到心理上的积极支持和调适,从而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
七、孩子必须有孝心
(一)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道: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各种美德中孝敬父母是第一位的,如果一个人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怎能谈得上会友爱同学、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呢!  “孝”在中国古代的伦理学中,主要是指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孟子的这句话道出了人类最基本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孝”,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孝敬父母同父母的亲子之情一样,是任何民族、任何时代共同的情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古代中国,“孝”被看作道德的根本,因为亲情是与生命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的天然情感,是难以改变的天性。所以,孔子把孝提到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要求晚辈做到:父母有事,主动“服其劳”,即要参加家庭服务性劳动。他要求子女把父母的年龄随时记在心上,一则为其高寿而“喜”,二则为其年迈而“惧”,以便更多地体贴照顾。这是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精华之一,应当吸取、继承和发扬。
我们从电视节目中能看到:
一个年仅三岁的小孩儿,在父母上班之后陪伴着瘫痪在床的奶奶。奶奶该吃饭了,他把父母做好温在锅里的饭菜慢慢端到奶奶床上;奶奶要解手,他把便盆送到奶奶身边。他为父母分忧,学会了很多事情。
一个上小学的女孩儿,母亲病卧在床多年。小女孩儿承担起了全部家务,每天买菜、做饭、收拾房问,为母亲擦洗身体。家里生活十分困难,她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她每天按时到校上课,勤奋苦读,还担任学生干部,成为三好生,被评为十佳少年。
看着这样的报导,面对这样有孝心的孩子,许多为人父母者热泪盈眶。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关心他人。在有些独生子女家庭里,谁孝敬谁甚至出现了颠倒的现象,难怪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孝子,孝子,孝敬儿子。”
尽管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成人能够有孝心,尽管大家都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教育孩子时,又往往忽略这方面的内容。
据调查,许多家长对孩子孝敬K辈的要求是很低的。孩子上学离家时能说:“爸爸妈妈,我走了,再见!”放学回家见到父母能说:“爸爸妈妈好,我回来了。”就相当满意。如果孩子在拿到好吃的东西时,举手让一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长辈们则觉得孩子非常乖。这是把孝心降低到一般文明礼貌来看待了。有孝心的人固然要讲文明礼貌,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真正关心父母长辈,在需要为父母长辈付出辛劳时自觉自愿,而且形成习惯。
培养孩子的孝心,必须从小抓起。
(二)怎样培养起孩予的孝心
1.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要做到孝敬长辈、关心他人。父母对孩子祖辈的孝心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真孝心与假孝心,是骗不了孩子的。孩子生活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人际关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孩子向父母学,模仿父母,所以父母要做好的示范。因此,为人父母要对自已的孝心做一番反省,在自己身上求真,孝心的种子才会播撒到孩子心里去。
2.要明理
要让孩子从小知道,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还要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才算是有孝心。让孩子知道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有孝心的孩子,懂礼貌,责己严,为父母分忧解难。为了明理,多给孩子讲一些古今故事,通过形象去理解。如,从古到今,流传下许许多多关于孝敬父母的经典性故事:
春秋时,有个叫颍叔考的小官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吃饭,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很奇怪,颍叔考说:“我有个老母亲,从来没吃过您赏赐的这样美味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回家敬奉我的母亲。”郑庄公听了十分感动……
东汉时期有个孩子叫黄香,九岁时,母亲去世了,他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在父亲身上,为了让父亲休息好,夏天用扇子为父亲扇凉席;寒冬,用身体帮父亲暖被子……
1959年,阔别故乡32年的毛泽东回到韶山,略事休息后便直奔父母的坟茔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回来后,毛泽东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是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再回来,还得去看他们两位”。毛泽东是20世纪改变中国乃至世界面貌的伟人,但他却不忘“生我者父母”。
古往今来,有孝心的子女何止千万,孝敬父母的故事讲不完,有些故事虽然含有封建色彩,但发自内心深处的孝心是最感人的。
3.重在实践,从身边小事做起
下面是一位家长的做法:
叶童是父母的独生女,有一次,一个朋友从四川带来一筐橘子,他们要求孩子每次想吃时,都要拿三个,最大的两个给父母.小的留给自已。开始,叶童每次都能做到。可是当橘子只剩三个时,叶童舍不得再分,爸爸妈妈给他讲道理,他总算答应了,但还是舍不得把大的给父母。爸爸妈妈一再坚持要她这样做,她哭着把大的橘子给了父母,而且眼泪汪汪地望着父母,希望他们不要把橘子吃掉,为了教育孩子父母狠心地吃下橘子。但从此以后叶童几乎是有好的总先想到父母、长辈,然后才想到自已。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还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培养孩子孝敬父母、长辈,做到心中有他人。如果叶童的父母没坚持去让叶童做,叶童也许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
孝敬父母、长辈的内容很多,告诉孩子应该做哪些事情,并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孝心就会在孩子身上扎根。如:让孩子学会在父母生病时给父母拿药端水,出“门和父母道别。回家时和父母打招呼,用餐时先请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饭菜,有好吃的先让父母、长辈先吃,然后再自己吃,听从父母的劝告。即使父母、长辈批评过严或受了委屈,也要引导孩子听父母、长辈慢慢地解释清楚。只有孝敬父母、长辈,才能关心他人,关心同学和老师,也才能爱人民、爱社会、爱祖国。
请看一对双胞胎兄弟的孝心故事:
在上海虹口区祥德路小学三年(1)班,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叫杨晖,弟弟叫杨晓。对其他孩子来说,他们是不幸的。兄弟俩的爸爸妈妈都是残疾人,几午前,爸爸下岗了,每个月工资只有四五百元,妈妈去年患了癌症,为此动了两次手术,耗尽了全家的积蓄,还背上r一身债。但幸运的是,兄弟俩严格要求自己。由于妈妈身体不好,爸爸又行动不便,小哥俩很小的时候就学会帮父母减轻家里负担。早上两人不需要大人提醒,自己起床,并手脚麻利地穿衣服、叠被子。下午放学回家,兄弟俩在做完作业后,总抢着帮爸爸洗碗、整理房问。自从妈妈生病后,为妈妈煎药,服侍妈妈喝药又成他们雷打不动的“课外作业”。
班级里其他小朋友的文具总会跟着潮流走,一学期要换好几个铅笔盒、书包,可是杨晖、杨晓的书包和铅笔盒已经陪伴了他们三年,书包的边角都已经磨得发亮了。小哥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星期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鲁迅公园里去玩,傍晚回家时,公园旁边的麦当劳、肯德基里满是出来玩的家长和孩子。面对香喷喷的炸鸡、薯条,他们每回走过时,都把自己的头转过去,从不要求爸爸买。面对两个懂事的孩子,爸爸妈妈常常偷偷地流泪。
孝心是充满爱心的伦理行为,应该重视以情育情。当然,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爱心要适度适时。
八、学会与合作——未来生活与工作必备的能力
(一)学会合作的意义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实现共同目标或获得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而实现共同目标,最后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合作的特点是大家通过努力实现共同目标,属于解决问题的协作性行为,在此过程中,人际关系和睦,集体能够一起成功。学会合作,不只是一种认识,一种意识,一种情感,一种态度,更表现为一种行为和能力,是一个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统一体。对于小学生来说,合作可以避免过重的成就焦虑,有利于培养自尊自信;可以体验到更多的愉悦和快乐,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可以有更宽松的沟通气氛,有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最重要的是可以形成
宽容、倾听、助人、分享等优良心理品质,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合作意识是孩子未来生活与工作必备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有一篇文章写了“一个中国人可以轻松战胜一个日本人,而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中国人却不能战胜两个日本人”的故事,它从民族竞争的意义上表明了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教育部发布新中小学生《守则》《规范》中也新增加了合作意识等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学校里往往表现得更加自我中心,不愿意也不会主动、正确地与人合作,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长此以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生活,有的甚至无法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因此有必要从小就对学生进行合作能力的训练,帮助他们树立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二)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同时又是一个更需要合作的社会,合作是人类摆脱愚昧、野蛮,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途径。家长培养孩子与人合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父母应作出榜样
在家庭中父母可有意识地和孩子三人积极配合共同做一些事.比如说家里打扫卫生,可以让孩子扫地,父亲擦玻璃,母亲收拾屋子,擦室内的各种用具,分工合作把家里的卫生搞好,这样的活动形式可有意识地来创设,让孩子从中懂得什么是合作,并学会怎样合作。
同时,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独立是合作的基础。真正的合作是在彼此独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了共同目标进行相互协作,相互融通,从而取得最大功效的过程。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已去想去做,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各种合作活动。
2.让孩子学会谦虚,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善于利用他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已的劣势。有效的合作其实就是利用各自的资源,互相弥补各自的不足,以共同获得更大的效益的过程。
有位家长给孩子讲了一个五个手指的故事,他的做法法很有借鉴意义。
从前,有一位长者听到五个手指在议论:大拇指说:我最粗,干什么事都离不开我,别的四个手指都没用。食指说:大拇指太粗,中指太长,无名指太细,小拇指太短,他们都不行。中指说:我的个子最高,只要我一个人就能做很多事。无名指说:真讨厌,大家都不给我一个名字,我真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小拇指说:他们长得那么长,那么粗,有什么用?我是小而灵,我的作用最大。长者听了他们的对话,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都说自己最有用,那么我就请你们来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作用大。于是这位长者拿出两只碗,其中一只里面放了一些小豆子,要求五只手指分别把这些小豆子拿到另一只碗里。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一只手指能完成这件事。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五只手指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3.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引导孩子在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在平等的原则下互相帮助,言而有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尊重他人,不自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和朋友发生问题时要大度,具有体谅别人的胸怀。不但要真正认识到别人很重要,而且要使对方觉得他在你心目中很重要。
4.要引导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会体会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力量。能培养孩子个人服从集体的精神,使孩子体会到团结力量大,使孩子的心胸变得开阔起来,性格变得开朗起来,精神也振奋起来。让孩子感到比竞争更重要的东西就是合作,没有合作,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将受到限制。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与人合作的经验,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
另外,还要让孩子学会在与同伴的相处中一定要心中有他人,要本着“对己严,对人宽”的原则。
总之,学会与人合作能填补个人头脑中的知识空隙,它通过互相激励、互相诱发,产生连锁反应,扩大和增多创造性设想,它是未来生活与工作必备的能力。
附1:海贝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培养:
情商
1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2学会尊重他人,不嘲笑别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勇敢,学会适当的展现自己的优势。
4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5与优等生交朋友,努力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
6尽所能去帮助其他同学。
7爱护动物,周围的一切。
8做人要有礼貌。
9团结就是力量。
10凡事找规律,掌握真确的学习方法,事半功倍。
11.热爱祖国
12.乐于助人
13.永不放弃
14.爱护公物
15.保持良好的心态
16.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17.看有用的书。
18.珍惜时间
19.孝敬长辈
20.乐观向上
激励
1 To be No.1.
2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大学)
3克服困难成为真正的强者。
4突破自己走向成功。
5 每天进步1%。
6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现在要时刻准备着。
7坚持学习,学习只为自己。
8相信自己,拥有自信。
9.成为成功人士
10.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11.劳逸结合
12.要树立远大的目标
13.永不言败,知难而上。
附2:美国心理学家夫兰德森曾指出,心理健康与学习的成功是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而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则是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
我国大量教育调查材料表明:中学的优秀生之所以能在学业上取得成功,与他们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分不开的。如他们富于进取,求知欲强烈,具有一丝不苟的学风,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们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尊重,老师的赞扬,家长的喜爱;他们的人际关系和谐,情绪相对稳定。种种因素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思维、想象、记忆等活动起着积极、巨大的推动作用,增强了他们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相反,学业差的学生往往在心理发展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心理障碍。如后进生在学习动机、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学习兴趣、自制力等方面都比优秀生差。有的不善于组织自己的心智活动,学习处于被动,赶不上全班学业水平;有的思维狭窄,较少灵活性,学习上经常失败,很难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丧失自尊心、自信心。久而久之,"厌学"、"自卑"、"嫉妒"、"逆反"等心理油然而生。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他们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冷落、社会的歧视。由此,他们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极易受到伤害。长期被特殊对待的境遇、他们自身价值被人们所忽视,都会带来巨大的消极作用,即使一些有天赋的学生,如果心理障碍严重,也会逐步滑人后进生之列。
下面介绍三则小故事,请大家想一想,这些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989年,河南新乡一中从小学招收了30名11周岁以下的神童,用4年时间完成初、高中6年课程,进行快速培养人才实验。5年后,请看实验班中的三则小故事。
傅华进实验班时9岁半,是少儿班年龄最小的学生之一,智商128,不是班上最高的。父母是普通工人,对傅华并不娇惯,家庭关系民主、和谐。
傅华从小就干家务活,生活有规律,自控能力极强,兴趣爱好广泛。他轻松地用4年时间学完6年的功课,并考上了大学。 ·
另一个同学智商134,居全班第二,曾获得新乡市计算机竞赛二等奖。他的数学、语文、生物都考过全班第一名。但他的自制力大差,学习全凭自己的喜好和情绪,上课总不定神,整天看武侠小说等课外书籍,最后他的成绩每况愈下,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还有一个同学,入学考试全班第一,但他自恃聪明,上课不听不学,不做作业。课后就打电子游戏机,成绩明显下降。后来家长只能让他转学。
"神童成才,最关键的因素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品格、意志、生活习惯、自主意识等非智力因素。"——上述观点来自中学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
与情商相关的七种能力:
1.自信。感觉能驾驭自己的身体、行为与周围世界,相信只要努力就很可能成功,也相信大人会提供协助。
2.好奇。认为探索世界是好的,而且可带来乐趣。
3.意图。有发挥影响的意愿、能力与毅力,具体而言就是一种能力与效率感。
4.自制。具有与年龄相称的自我控制能力。
5.人际关系。能与他人达成起码的互相了解,据此建立人际关系。
6.沟通能力。具备与人交流观念及感受的意愿与能力,首先必须能信任别人,且从人际交往(包括与大人交往)中获得快乐。
7.合作。能够在个人需要与团体活动之间取得均衡。
附3:
浅谈情商教育与女生英语教学
朱季红
情商,即使感商数或情绪商数。主要表现为自我认识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理解平衡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情商教育就是培养和提高这些能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说:“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多年的女中英语教学中,我发现情商教育能积极推动女生的英语学习,可以作为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内容。
女生的思维趋于感性,她们记忆时通常与情感感受建立联系。具体来说,记忆力与人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人们要从记忆深处回忆某一事物,常常取决于回忆者的心情是否与这一事物发生时的心情相一致。通过观察,我发现凡是能使学生情感发生振动的事物,就比较容易记住,而且保持牢固,有的甚至终身不忘;凡是学生对之有好感、热爱的事物,就能牢固地保持在他们的记忆中。如:我在处理牛津教材7Amodule3Unit1 Controlling fire中的词汇时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这一课的重点词汇有:breathing equipment, axe, ladder, hose-pipe, rescue。我首先让学生观看曾经发生在美国的森林大火的录像,逼真的画面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后从火的危害性,引出我们需要这些工具来灭火。这堂课学生很快将这些词汇记住了。又如:在处理牛津教材7B一篇关于关爱动物的文章中,我给学生看了我们学校在上海动物园认领的马来熊的照片,它那憨憨的模样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我们女中的学生对教师表现出很强的依恋,也非常渴望与任课教师建立‘亲昵’的感情。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使学生乐学,首先就要使学生亲师。即建立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倾注满腔的情和爱。即乐意并善于做学生学习的良师、生活的挚友。其次,教师要善于表现自我。以健康的人格、渊博的学识、亲切的教态和新颖的教学艺术去吸引学生,让他们信其道。然后,教师要想法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平时要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予鼓励和安慰的语言,甚至善待他们交际中的某些错误,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教师关爱的温暖,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培养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积极进取精神。不少了实践证明,当女孩子信任某个老师时,她对这门学科也会产生强烈的兴趣。
正确处理学生学习外语时的自卑心理和骄傲心理。由于学习基础差,个人的智力和非智力等各方面的原因,有些女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即使努力了,也收效甚微,成绩不能提高;有时甚至还遭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形成自卑心理。通常这些学生在热闹的课堂中显得非常‘落寞和孤独’。在做对话和演小品时可能没人愿意和她合作。对于这些学生,我通常会在课堂中与她‘友情配对’,然后在课堂内表扬她的点滴进步,渐渐帮助她们建立自信。同学对她们的印象慢慢改观了,她们也融入了愉快的课堂氛围。而那些存在骄傲心理的学生,刚开始学习时,比较简单,兴趣又高,故而成绩比较好,容易得到老师的表扬,产生骄傲轻视的心理。当难度不断加大,成绩不大理想,得不到老师的表扬时,有“失宠”之感,失去了学习兴趣。这时需坚决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充分发挥青少年获得“成就感”的心理特点。而要保持这种好奇心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利用课文对话在教师的指导下创设新的情景,做有指导的复述和写作,组织英语节目演出等等。当他们真的感到英语有用,有成效,有“用武之地”时,于是就更主动自觉地学习。随着学生自信心增强,学习效果也就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负担逐渐减轻,学习速度不断加快,学习兴趣也就自然能得以持久。比如:我们在七年级时组织了一次英语小品表演,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能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大型的活动或表演,定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并获得许多乐趣。
在课堂外,如果能指导学生参加真实的交际,并在交际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想象力、创造力),这既是情商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让学生采访别人的工作时,我鼓励学生去访问长宁国际的老师。我又借春游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会话比赛,鼓励学生同外宾对话。这些活泼、新颖的交际活动,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多维性,较好地开发了创新情感。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就指出过: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所以教师应树立一种观念:在教授语言的同时,也在教授一种文化。在外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教育的渗透。
《牛津英语》教材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包含了许多反映我们风俗习惯,文化特点的词汇。如在Festival 这一单元中的各种节目及节目中special food 和各种明间的庆祝活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民俗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了其中的词汇。如中秋节赏月(moon),品尝月饼(mooncake),芋艿(taro),毛豆(bean)。讲到端午节,自然讲述一番端午节的由来,讲到屈原使学生对历史,对中国古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Christmas 是西方的重大节日之一,这介绍给学生可以让学生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外,还要适当介绍一些西方的节日。使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有一感性认识。现在过西方节日已成为一种时尚,但学生对此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在课堂中着重向学生介绍Christmas 的由来,Christmas trees, Christmas party 及Christmas dinner,还教授圣诞歌。这些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了感性认识
由于教学中坚持了情商教育,因此较好地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学习心态健康,习惯良好,兴趣浓厚,思维敏捷。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好,语言交际能力强,在各级组织的考试和竞赛中均处领先地位。
附4:
情商,即使感商数或情绪商数。主要表现为自我认识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理解平衡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情商教育就是培养和提高这些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说:“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笔者认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新世纪,情商教育自然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注意的研究的重要内容。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英语作为一门源远流长、有声有形,能传情表意的交际工具,其中自然蕴藏着丰富、复杂的情感因素。显然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情感或者教师不注意培养和利用情感,学生同样不可能有对知识的渴求。然而怎么启迪情感进行情商教育呢?笔者试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倾注爱心,培养亲师情感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使学生乐学,首先就要使学生亲师。即建立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倾注满腔的情和爱。即乐意并善于做学生学习的良师、生活的挚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心灵中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还应了解内心世界,寻找共同的语言,培养共同的情感。
其次,教师要善于表现自我。以健康的人格、渊博的学识、亲切的教态和新颖的教学艺术去吸引学生,让他们信其道。
然后,教师要想法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平时要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予鼓励和安慰的语言,甚至善待他们交际中的某些错误,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教师关爱的温暖,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培养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积极进取精神。
二、创设情境、激励求知情感
情感是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金钥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
情商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励其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伊始,教师就用英语组织教学,借助body language 用英语向学生问候,像货廊一样把英文商标,把印有英文的实物给学生们看。
精心营造校园、教室的英语氛围。(力求借境生情,以情促学)采取班训、口号、名言英汉互评。将与英语学习有关的图画、卡片都挂在教室的墙上,形成氛围笼罩。
建立英语趣味阁、开办英语学习专栏。趣味阁中有英语开心故事、谜语、谚语、习惯用语和交际用语。
课间开通英语小广播,用不同的形式从声、形两个方面,从视、听两条渠道给学生输入了语言信息,创设吸引学生并令其寻味的语境。
借助多媒体、电教设备,进行直观、形象教学。到多媒体教室上阅读欣赏课;到多功能语音室上口语、听力课;到电脑室练习书面表达。这些图文并茂、声形交融的交际媒介教学手段增添了英语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学生的求知欲就会长盛不衰。
三、挖掘教材、启迪同构情感
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材汇聚了中外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师以交际话题为中心,仔细挖掘、充分运用、因势利导,启迪学生同构情感(即与作者作品主人翁或教师的感情共鸣)。
教学中,将生态环境保护的话题作为重点。如:Animals、Water、Forest、Farmland and population。教师运用景物对比的方法,寓教于情。在多媒体教室,先放一段洪湖夏秋景色的录相,呈现在眼前的是碧波荡漾的湖水、竞相开放的荷花、轻盈多姿的游船;回荡在耳边的是野鸭的惊呜、芦鸡的欢叫和悠扬的渔歌。接着播放笔者编录的森林的对话和幻灯动物乞丐。学生的情感随物而变。他们由欢呼变成了沉默、唉叹,眼神流露出忧虑和同情。课后学生在日记中也表达了这种感情。有的还画出题为“Help me!Where is my home?Don’t cut me down。”的漫画。
巧妙的情景对比不仅将学生的情感带入了教育的境界,而且还使之再生、升华,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体验生活、陶冶爱物情感
情商教育,诚然课堂是主要阵地,但社会生活也有广阔的空间和生动的素材,因为情感本身就源于生活。教师文道结合,将学生带进社会体验生活,开辟了培养情商的社会课堂。
九八年笔者带学生去本市灾区体验生活。虽然当时是满目疮痍,但灾区人民,尤其是灾区的孩子们,为了重建家园和校园,不屈地在泥沙中寻找砖木,挖掘门窗的情景,立即唤起了这群城里孩子的同情与钦佩。他们忘记了远途的疲劳和饥渴,奋手出臂,投身其中,离开时个个都倾囊相助。后来在学习The Forest of the  USA和 The Great Green Wall 两课时,教师朗读课后:What Will happen if the forests are being cut down?What does the flood bring to us?What shall we do to stop the flood?学生很快意识到,过量地采伐森林、放牧和开矿会导致洪灾。他们表示:We should plant more trees and grasses and take a good care of them。有的同学还当起了校园和街道的义务花木护理员。
在英语活动期间,我带学生到离校仅二十公里的中国长江白鳍豚自然保护区一一螺山保护区,他们了解到这里世代以在长江捕鱼为生的渔民为了白鳍豚的生存与繁衍,毅然转到内湖、河渠去谋生。亲眼看到一位老渔民将捕来的活鱼廉价卖给保护区,投入长江。耳闻目睹的情景,陶冶了学生们的爱物情感。他们也把随身带来的水果、饼干纷纷扔进长江……
五、参加交际,开发创新情感
指导学生参加真实的交际,并在交际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想象力、创造力),这既是情商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借五一游洪湖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会话比赛,鼓励学生同外宾对话。一组学生看到二位外宾不会划洪湖的木船,就大胆地划近外宾,很有礼貌地说:“Hello . Nice to meet you. Can I help you?”两位外宾迟疑片刻,高兴地说:“Hello . Nice to meet you , too . Would you like to help us row the boat?”“Yes , of course .”学生们爽快地回答。在教外宾划船的过程中,学生们还用“be famous for”这个不常用的词组介绍洪湖的特色。Hong Hu is a rich and beautiful county with a long history . It’s famous for its fishes and wild ducks . 学会划船后,两位外宾感谢学生说:“It’s very kind of you . Thank you very much .”学生又彬彬有礼地说:That’s all right . I wish you have a good time . And welcome to HongHu again . 午餐后,外宾将录相带和拍摄的照片送给同学们作留念。
在一次晚上会,笔者指导学生运用介词表演小鸟搬家。男生做了一只鸟笼,女生剪了十只纸鸟,然后以鸟笼为中心,根据方位和距离,标了十个号码,分别表示介词:“in、on、over、above、under、below、near、beside、onto、into”的含义。同时运用Where is the bird?The bird is…的名型。让鸟在十个位置间自由“飞翔”。
这些活泼、新颖的交际活动,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多维性,较好地开发了创新情感。
由于教学中坚持了情商教育,因此较好地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学习心态健康,习惯良好,兴趣浓厚,思维敏捷。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好,语言交际能力强,在各级组织的考试和竞赛中均处领先地位。
实践证明,科学地进行初中英语情商教育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素质型人才的最佳途径。
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