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6:37:06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1日 10:36  新浪财经
图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张维迎
每个人的生活或事业,有高峰也有低潮。低潮时人们容易过度悲观,高峰时却往往得意忘形。一个国家或社会也是这样。今天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低潮的阶段,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没有消除。如何看待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最好把它放到更长的历史视野中。
人口大国将重返经济大国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五千多年。根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在人类历史相当长的时间里,各国(地区)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高度相关;或者说,人口规模决定经济规模。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之间的分离,是近200多年发生的。以人均GDP衡量,过去国与国之间相差不大,例如公元1500年,最富国家的人均GDP是最穷国家的3倍;而现在,像美国以及少数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是落后国家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基于麦迪森的数据,可以算出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的相关系数,在1500年为0.9972,1700年为0.964,1820年仍然高达0.9423,但之后急剧下降:1870年为0.6393,1913年为0.3404,1950年为0.1554,1973年为0.148——也就是说,到1973年的时候,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已没什么关系,如占世界人口54.6%亚洲(不包括日本),GDP只占世界的16.4%;而占世界人口18.4%的发达国家,GDP占世界的58.7%。这种情况在过去的30年里开始发生逆转: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的相关系数2003年上升到0.5185,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上升到0.733。
为什么过去250年里各国人均GDP差距拉大,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不再有大致的对等关系?简单地说,是因为不同的国家走上了不同的制度之路——有些国家率先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而有些国家没有。尽管还有各种细节上的争论,但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社会实践表明,市场经济是发展经济、改进民生的最有效手段。如果经济制度不再有市场经济与否的差异,就是说全世界都实行市场经济,人均GDP的差异就会逐渐消失。这正是过去30年发生的情况。中国等国的市场化改革,开始逆转过去200年里出现的世界范围的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之间的背离。
所以,我有一个大胆的推测,按照目前的趋势,未来50年、100年之后,人类可能又回归到19世纪之前的状态,即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相当,人口大国也是经济大国。当今世界,除了中国,印度人口最多,亚洲人口占世界的近60%。所谓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也就是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关系的回归,或者说,是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中预测的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的均等化(equalization)。现在已经可以看到这一趋势。

主要经济体GDP占世界GDP比重(点击查看大图)
上图是麦迪森估计的主要国家的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大致来说,按照购买力平价算,公元0年中国西汉时,印度的GDP占世界比重1/3左右,到了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1/3左右,再到了二战时期之后的1950年,美国的GDP占世界的1/4强(27.3%)。未来的状态会是怎样?他推测,公元2030年,也就是再过20年,中国的GDP可能达到世界总量的23%,印度为10%,美国为17%,西欧国家合计达世界的13%左右。
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在过去30年里的巨变。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份量和话语权,取决于它的经济实力。近几年,世界真的离不开中国,无论好事还是坏事,原来是人家不带你玩,G7、G8、OECD等等,都没有中国的份;现在是做什么事都得跟你商量,都得带上你。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后表现的最为明显。
“中国世纪”真的会到来吗?答案取决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如何?我想三个转变最为关键:一是从主要依靠出口推动的增长,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更为平衡的增长;二是从低成本、廉价资源、廉价劳动力支撑的增长,到基于创新、更高附加值式的增长;三是从企业的自然型增长,到产业整合型增长。而这些转变进展如何,又依赖于中国的体制改革,包括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全球化则是这些转变的背景。
全球化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经济的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第一次全球化高潮发生在1870年到1913年之间的40多年里,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1950年则是“去全球化”时代。以出口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世界平均水平1870年是4.6%,1913年上升到7.9%。一战爆发后,主要交战国的贸易几乎中断,尽管非交战国的贸易还在增加。在1929年大萧条之后,贸易保护主义流行起来,加上二战的影响,到1950年,世界出口占GDP的比重下降到5.5%,仅比1870年高0.9个百分点(如下图)。

全世界及主要经济体商品出口值占其GDP比重(点击查看大图)
1950年后,全球化出现新的浪潮,特别1980年代后,全球化浪潮进一步加速。2007年时,世界平均出口占GDP的比重是25.6%。同样重要的是,这次全球化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也就是从简单的产品贸易到价值链分工的全球化。原来是你生产苹果、我生产桃,你把苹果卖给我、我把桃卖给你,现在是有人专门育苗,有人专门施肥,有人专门采摘,分工越来越细致。重点不是最终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是价值链上不同区域之间的贸易;价值链上的某个环节做出优势,企业就可能成功。这是当前全球化的一个特征。
全球化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如果说第一次全球化时,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那么这次的全球化,中国则是最大受益者——虽然总体而言,各国都是这次的全球化的受益者。没有这次的全球化,中国经济不可能保持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也不会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次全球化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分割开来,以非一体化的生产过程,实现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中国正是抓住这一机遇,成为制造业的第一大国。100年多年前全球化和100多年后的全球化,对于中国的命运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影响。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会不会重蹈1929年危机后去全球化的覆辙?我个人判断,出口占GDP比重的增长会停滞,甚至下降,但不会出现大规模倒退。上一次的教训已经告诉我们,贸易保护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美国于1931年公布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试图保护美国企业,由此导致全球贸易的倒退,反而延续了那次危机。多数的贸易保护政策,都是一部分人打着国家的旗号争取私利。这是对本次金融危机的启示。如果世界各国再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我们在萧条中停留的时间会更长,而不是更短。
以出口驱动的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可持续
在过去30年的大部分年份里,中国的国际贸易增长率都是高于GDP的增长率。大致来说,中国的实际GDP年增长率在10%左右,出口实际年增长率在15%左右。按照名义值算,2008年的出口是1978年的553倍,GDP是1978年的83倍,前者是后者的6.7倍。结果是,贸易占GDP的比重大幅攀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出口与GDP的比例1978年为4.6%,1990年是16.1%,2000年是20.8%,2007年是37.5%。这一年,中国贸易顺差占GDP的8%,而美国逆差是其GDP的8%。2008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

中国进出口占GDP比率(点击查看大图)
2001年之后,中国的出口增长有一个飞跃。有好多原因,包括加入WTO和中国竞争力的提升,不可否认,也与人民币汇率有关。因为人民币被低估了,对企业而言,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更有利可图。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对出口继续补贴,但没有考虑这个出口补贴多大是好,好像只是为了出口而出口。今年上半年出口达到8000亿,相当于GDP的5%。这里面有多少出口补贴?付出这些补贴值不值?需要认真研究。
这次危机后,中国的出口受到阻碍,我认为它不是一两年的短期危机,而是个长期的调整过程。为什么?一般而言,经济规模越大,贸易占GDP的比重越小(极端而言,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这一比重就是0)。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世界十大经济体里,只有德国的出口占GDP比重(39.9%)高于中国(37.5%)。其他的国家,美国8.4%,日本16.3%,英国15.7%,法国21.6%,意大利23.4%,西班牙7.4%,加拿大29.2%,巴西12.2%,包括世界平均的25.6%,都低于中国(见下图)。这意味着什么呢?一种可能是我们的GDP被低估了,另一种可能就是我们出口依存度确实太高了。

出口占GDP比重(2007,按经济规模排序)(点击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