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对中国经济险境应高度警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51:22
2009,对中国经济险境应高度警觉!(转载)
作者:斥资博弈 提交日期:2009-2-9 8:56:00 访问:795 回复:13
仅4万亿投资不能救中国,对中国经济险境应高度警觉!
中国告别战争已经有很多年了,尤其是举国而为的三次大规模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都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情了。久无战事的中国还能经得起战争的考验吗?正当我们为近两代人不识战争为何物即感到庆幸,又感到担忧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拉开了序幕——中国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遭遇战已经打响。毫无防备、也没有任何历史经验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将如何去迎接这场战争,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和命运。
美国刚刚爆发金融危机时,我们尚能安坐在茶楼中漫不经心的隔岸观火,把华尔街的溃败当作茶余饭后的话题来闲聊。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看好和对中国金融机构未涉水太深的判断,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中国完全可以从容应对这场国际金融风暴,这场全球性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将更多的是机会,而不是灾祸。
然而,形势的变化却大大出乎了国家行政当局和主流智库的预料,先是出口型企业大量破产倒闭,紧接着社会需求由旺转衰,商品价格普遍大幅下降,房地产市场交易量骤减,已现崩盘迹象……所有这些变化都表明: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破坏作用要比政府长期信赖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的估计要严重得多。
二次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已建立起了完善的国民经济预警系统,名目繁多的各类先行指标足以使经济危机在萌芽之初就被早期发现,而西方各国也建立起了完备的危机应对机制和系统,通过财政、货币和税收政策的调整,已基本上可以将可能发生的危机化惊涛为细浪,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软着陆。但是目前这场经济危机却宣告了西方国家历时数十年精心打造的危机预警系统和应对机制完全无效!
一切迹象表明,这是一场全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不仅中国没有亲历的经验,连已有几百年反危机历史的西方发达国家对这场危机也全然茫然无知。所有的先行指标都没有对这场危机作出正确的预警,使危机一触即发时已经不可收拾。因此,对这次危机的任何判断都不能以以往的经验为座标,那些用来表征过去曾经发生过的经济危机的危险度指标在这次危机面前已经失去意义!
国家发改委近期对中国经济2008年1~11月运行情况正常、国民经济基本面良好的判断将被事实证明这是又一次不小的误判!
目前,国民经济发展趋势中所隐藏的巨大危险是不能通过常规的先行指标反应出来的,用常规的思维方式对国民经济进行预测将使我们犯下开错药方的大错!对这场我们所不熟悉的、完全陌生的遭遇战,国务院应该倾听来自民间的新思想和新理论,而不能将决策咨询完全寄托在思维陈旧、缺乏敏感的主流智库身上,否则我们可能犯下改革开放30年来的第一次大错,国民经济将遭受无比沉重的打击。
一、这场危机不是原发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历史上除了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外,几乎所有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都是原发性生产过剩危机。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能力的过快增长与相对滞后的社会总需求不相适应,最终导致大量生产能力和资本闲置、企业倒闭、人员大批失业、社会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漩涡,从而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和萧条。1930年代的大萧条就是这种危机的典型案例。
然而,目前这场危机的发生机制与原发性生产过剩危机却全然不同,它的特征是:
①它的发生不像原发性生产过剩危机那样是从社会经济金字塔的最底层开始的,而是从社会经济金字塔的最高端——金融房地产业开始的(美国的房地产业已被金融巨头完全操控,成为金融控制下的房地产业)。
②这场危机的直接导火索不是像以往的经济危机那样是由于需求不足造成的,而是相反:金融衍生品和次级贷款人为地制造了过于旺盛的市场需求,导致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连续数年上涨。
③造成危机的直接原因不是房子盖得太多了,卖不出去了,而是已经售出的房子收不回分期应付款!
因此导致这场危机直接原因仅限于金融房地产业所形成的闭环系统中交易行为之后的资金链条断裂!而不是像以往的经济危机那样,几乎各类商品同时出现滞销的情况,这个区别已经宣告了常规的宏观经济指标接近于失效。
二.这次危机的蔓延方向与过去的危机截然不同。
以往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最初表现为终端消费品的市场不景气,第一批倒下的企业往往是规模较小的从事货物生产和流通的企业,随着小企业的倒闭和失业人数的增加,带动社会总需求进一步下降,从而将更多企业拖入产品滞销的漩涡中,并由低端向高端蔓延,最后才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最高端:金融业。
而本次经济危机却在社会经济的所有层面都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发端于金融房地产这个金字塔尖之上,导致这场危机以相反的方式自上而下地进行传递:随着金融房地产业的坍塌,大量金融从业人员成为失业者,仅华尔街的失业人员就超过了十万人,就全美国而言,金融及房地产业的失业人数将达50万人左右。对于金融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达20﹪的美国和欧洲来说,金融业的坍塌意味着一场经济领域的大地震。美国金融业从业人员的年收入高达15万美元左右,是美国人均工资的3倍以上,金融业每新增一个失业人员,对社会总需求所产生的影响相当于其它行业3个失业者的影响。
同时由于金融业者处在中高端消费的阶层,它们的新增失业首先冲击的就是生产高端消费品的公司和企业,在华尔街的倒闭潮尚未完结时,美国的3大汽车巨头也相继被拖下了水。这种自上而下的危机传递方式为以往历次经济危机所没有,而这种传递刚刚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多米诺骨牌倒塌的进程远远没有接近尾声!
尽管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相继效仿中国出台了大规模救市的政策,但是,占美国GDP的20﹪、占欧洲GDP的23﹪的金融业,已经严重泡沫化,这个市该怎么救?是救人头还是救公司?如果救人头,就意味着产生危机的直接原因金融泡沫还继续存在,如果救公司不救人头,就意味着金融业必须在瘦身中缩减半壁江山!此公司也不会再是曾无限风光的彼公司了。因此,无论是救金融还是不救金融,经济危机还会继续进行下去!可见,救市的结果丝毫不能阻挡危机!
三.余波大于主震。
由于这次危机的发源地地位于美国社会经济的高端,由金融业的坍塌而造成的连锁性次级反应将比传统的经济危机更为凶猛。这是因为金融和房地产业的公司倒闭和人员失业,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负面影响是其它行业的3倍以上,50万金融房地产业的新增失业已相当于其它行业150万人的新增失业所引起的需求下降,而且由于6~7倍的乘数效应,源于美国的经济危机最终将导致1000万人的新增失业。
由于世界经济早已一体化,美国和欧洲的金融坍塌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是没有国界的,企业倒闭和人员失业潮将自上而下的向世界各国的产业链低端蔓延。对美国来说,金融坍塌及乘数效应本应造成的1000万失业大军,但其中的大部分、甚至是三分之二并不会发生在美国本土,而会发生在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国家中!与美国的经济结构相类似欧盟也同样!
2007年,中欧贸易总额为3561.5亿美圆,比中美贸易总额3021亿美圆还要多,欧洲金融业的坍塌与美国金融业的坍塌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又由于美国的贸易伙伴国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很大,金融坍塌对于位于低端产业链的那些国家的影响将会成10倍的放大!
这是因为:若美国新增1个失业人员将减少5万美元的社会需求的话,对于像中国这样的人均GDP只有美国十几分之一的国家来说,将产生10倍以上的外贸型企业人员失业!发源于美国和欧洲的金融危机,全部波及到中国的时候,将使中国的年出口额锐减1000亿美圆以上,将有1000余万从业人员失去工作岗位!这场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失业人数将是美国和欧洲的数倍!从这个意义上说,余波大于主震将成为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特征。
四.中国经济处境异常险恶:
截止2008年岁末,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仍使国家发改委得出“国民经济基本面仍然向好”的结论。国内许多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都在2008年末纷纷预测:中国经济将在2009年中期开始反弹,并走出V型曲线,中国经济将在2009年下半年昂首向上,率先从危机中脱颖而出……这将是又一次误国误民的严重误判!
而实际上,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达70﹪的前提下,中国经济已经成为欧美经济的函数,欧洲和美国尚未见低的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的拖累才刚刚开始,2008年的前3几季度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第4季度才感受到了欧美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2008年前11个月的数据,已将金融危机的影响稀释了四分之三,根本不能当作预测2009年的根据!况且,这种来自外部的影响仍然在加剧的过程中。对2009年中国经济将率先走出危机阴影的判断,将使我们大大低估经济趋势的严重性。
1. 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没有见底,而且仍再继续恶化中。不仅如此,这种外源性的经济危机,虽然在最初的时候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造成明显的伤害,似乎仅仅涉及到沿海地区出口型企业的倒闭、破产和工人失业,这种现象被我国政府和主流智库的专家们都视为局部性的经济问题。而实际情况是当外源性的经济危机跨入中国国门之后,它就成为导致内源性经济危机爆发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当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与我国70﹪对外贸易依存率相配套时,外贸型企业的大量倒闭和失业将由国际经济危机的从动变量升格为我国国民经济系统里的主动变量!由于我国的出口型企业大部分在国内采购原材料、在国内的银行进行贷款,出口之前的一切经济往来以人民币进行结算,它的倒塌将对中国国民系统产生连带性的乘数效应,即一个出口企业人员的失业将带来其它行业6个人的失业。如果没有刺激性的政策出台,中国的新增失业人口将达6000万人以上,中国的GDP将下挫15﹪!也就是说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危机所给中国带来的余波远远大于主震!这和印度洋的海啸具有完全相同的机理。
2.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同时,中国经济中已经孕育和产生了一个极大的巨有爆炸性危险的隐患,这就是房地产业的极度泡沫化。中国房地产在一线城市的泡沫已经发酵了多年,其程度丝毫不亚于美国和欧洲的房地产泡沫,但是因为中国处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的增容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且社会对住宅的需求无比巨大,因此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在大量炒房客的参与下并没有遇到支付能力的瓶颈,只有当这个泡沫膨胀到连炒房客都急着要脱手的时候,中国的房地产才会出现灾难性的情况。而这个时刻已经到来。
按照过去几年的趋势,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房地产的大限也不会超过2009年,它的无理性疯涨坚持的越久,它的崩盘就越加惨烈,任何一种无限追高的游戏最终的结果都是彻底崩溃,对这种趋势,唯利势图的开发商不具有预知未来的智商,但所有从事房地产研究的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们竟然没有人对开发商提出及时刹车的警告,而是众口一词的宣称房价只会涨不会落,这不仅暴露出政府的某些机构、专家学者与开发商的利益关联,更暴露出国家现有智库的无能。
虽然外源性的经济危机与国内的房地产现状并无直接关联,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从心理上已经影响了人们的购买欲望,原本还有可能继续疯狂下去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提前冷清了下来,这从客观上给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次软着陆的天赐良机,如果广大开发商和行政当局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像钢材、水泥、石油等战略物资的市场价格在经济危机中纷纷下调一样,也随行就市下调楼价,中国的房地产就会实现软着陆,并成为提振国内需求的重要支柱,国际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
但遗憾的是不仅开发商团体结成价格联盟用搏奕思维代替理性思维,坚持把房价扛到底,使房地产这个能带动钢铁、水泥、建材、汽车、家用电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屈指可数的巨大行业陷入到成交量急剧萎缩的死局之中,它不仅没有担当起扩大内需、抵御国际经济危机的义不容辞作用,而且已成为振兴国内需求的拌脚石,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受到外源性经济危机和内源性房地产死局的两面夹击和双重打击!
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死扛房价完全出于它们作为房地产寡头已经多年持有房价话语权的自信,但它们完全不知道此时已不是彼时,它们的搏奕思维最终只会把自己引向死路!但对国民经济来说,死掉一些自寻死路的开发商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而房地产这个国民经济极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若毁到了开发商和政府的错误决策手中,将对已经很脆弱的国民经济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把购房者当作对手的那些搏弈大师,只能把房地产引向死路,但遗憾的是当局出台的所有政策无不在为搏弈者撑腰打气,使中国房地产实现软着陆、绝处逢生的机会越来越渺茫,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仍然被埋没中。
⒊ 在国际金融危机刚刚影响中国之时,国务院高层领导就召集紧急会议,在第一时间布署了用4万亿投资拉动国民经济的宏伟计划。中国成为世界上对经济危机做出最快、最果断、最及时反应的国家。中国人民为有这样的政府而感到欣慰和自豪。但是在4万亿及此后又增加的数万亿配套投资中,大部分为基础设施投资,其中铁路、公路、水电、输电线路等交通运输和能源的投资占绝大部分。这些投资都具有这样的共同点:
①周期长,所投入资金往往要在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后才能收回。
②此类投资的产业链偏短,仅对钢材、水泥、专项设备产生需求,对GDP的功献率仅为1.8倍。
③我国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与国民经济的走势密切相关,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铁路货运能力已经过剩了,许多地区的发电能力也已经过剩,新建的基础设施不可能是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真正动力。
④在基础设施投资周期很长而且遥遥无期的情况下,这样的投资必然要消耗大量的国家储备,一旦国家储备吃紧,就会形成遍地开花的半截子工程.
在我国遭遇经济危机的现实条件下,用减税来刺激经济是必须的选择,不仅国家的收入会相应减少,而且用于救助企业、社会保障、关系民生的支出还会大量增加,这一增一减,必使国家财政收入告别阔绰时代而捉襟见肘!在这样的背景下仅靠大规模的工程来拉动内需,很有可能力不从心,如果用大量增发货币来解决资金短缺,就会带来经济低迷和通货膨胀的双重风险,我们就会犯类似于大跃进那样的错误!
⒋ 由于中国当前遭遇的经济危机是外源性经济危机,要想战胜这样的经济危机只有两个根本出路:
(1)等待外部环境好转,国际贸易恢复常态,我国那些已经破产倒闭的出口型企业重新恢复生机,已经失业的人员重新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一切都从头开始 。但是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中国要想在危机过后重新成为低端产业链的世界工厂,也是3~5年以后的事情了,中国不可能等待那么长的时间。而且,那时低端产业链已经转移到了更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了,中国不可能再找到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
⑵走出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大面积尖端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只有在新的革命性的集群技术出现之后,世界经济才能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是世界经济进入新周期的指路明灯!但是我国除了航天、导弹等与军事相关的科技和农业技术处于世界前沿外,其它技术几乎都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距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从国外引进的别人已经淘汰的垃圾技术,对当时十分落后的我国来说,仍然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但是这种捡拾别人廉价技术的做法客观上摧毁了我国技术上自主创新的能力,当我们靠捡拾别人过期技术已经走到接近世界前沿的时候,就没有人将最先进的技术卖给我们了,中国在二流国家的队伍中突然发现我们根本无法进入世界技术第一集团的大门,我们无法成为前沿技术俱乐部的会员,无法和尖端技术的伙伴进行对话,同时,我们自主创新的能力已经缺失多年,中国已经陷入了前沿技术断档的空前危险中!
即使某些新的研究课题我国和发达国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的科技主管部门自信满满地宣称:我们将在这个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完全同步!但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仍被远远的甩在第一方阵之后,被排挤在世界科技顶级俱乐部的大门之外。
尽管有极个别的产品和项目我们位于世界的前列,但总体而言,中国大面积前沿技术的断档却是勿用置疑的,中国技术的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经济严重缺乏抗御危机的内在动力。这种情况不得到根本的改变,中国何时能摆脱危机就完全听命于掌握前沿科学技术的发达国家。只有等人家已经拿出了改变整个社会结构的革命性技术成果时,我们才能一步一步的跟着别人的脚印走,中国能否走出危机,就只能仰仗别人的脸色!如果没有超级智慧的国家对策,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因本次危机而越拉越大。
5.对中国来说,这场外源性的经济危机,虽然首先受到冲击和影响的仅仅是国外低端产业链延伸到中国的那部分企业,但是这种外源性的经济危机来到中国之后,就立刻变化为国内经济的初始变量,与出口型企业紧密相关的上游产业会跟随出口型企业进入到危机的泥潭中。这种发端于出口型企业的危机变量,就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与原发性经济危机完全相同的乘数效应,使危机的程度最终放大到6倍以上,并延伸到国民经济的最高端——银行业,最终使继发性经济危机上升到中国的金融危机,一旦中国金融出现了类似于欧美国家那样的情况,中国经济就会陷入灾难之中。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金融业对这种潜在的演变趋势竟然毫无察觉,所有的智库级研究机构都把注意力完全放在欧美金融机构对中国金融所造成的拖累上,似乎只要中国金融界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太大的拖累,中国金融就可高枕无忧、太平无事。它们完全没有料到中国金融界面对的潜在威胁并不是来源于国际金融界,而是来源于国内的产业链! 尤其是来源于房地产市场和出口型企业的延伸。
截止2008年8月我国银行业对房地产贷款的总规模为3.4万亿元,占同期银行贷款总额的近30﹪,在房地产市场存在在严重泡沫的情况下,中国银行业丝毫察觉不到房地产贷款存在着巨大风险,仍然把房地产贷款看作自己的优质资产,不同银行之间仍然在竭力争夺房地产贷款的份额,并积极地参与到开发商硬挺房价的行动中,客观上已经成为开发商的利益共同体。因为一旦出现大面积的房价下跌,就会引起一部分按揭贷款用户停止还款的情况。几乎所有的中资银行都认为防止断供是保护银行资产的当务之急,正是这种短视之见,正在断送中国银行业的大好前程:中国楼市的价格下调是泡沫消弥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银行想和开发商一起固守房价,最终的结果将使银行被拖入伤筋动骨的深渊。
尤其是在继发性经济危机和房地产泡沫双重夹击之时,对银行和国民经济来说最重要的指标已经不是小赢小亏,而是货币的流动性。和开发商一起挺楼价的结果却是造成了楼市僵局、成交量急剧萎缩、大大延缓了货币的流动性!尤其是对国民经济来说,时间意味着生命,货币的快速流动、房地产市场旺盛的成交量是抗御经济危机的一江活水,而楼市的成交量与国民经济的大势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活水旺流将使国民经济从快速的货币流动性中获得新的能量,若活水变成死水,国民经济下行的风险就会骤然加大,原本的活水也会被无为的消耗掉,错过了时机活水就会干涸。
当一户人家手中尚有一定量的储备货币,同时每月的收还相当可观时,它们将有较强的购房意愿,如果经济危机来临,它们的收入下降了,出于安全和谨慎的考虑,它们购房的意愿意必然随之下降。家庭如此,国家同理!而楼市的僵局恰恰在把活水变成死水、在制造着房地产购买力的日益衰退,到头来,扛房价的最终的结果将是房价的大跌!中国银行业也必将因患小失而获大失!只可叹,中国银行业原本是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政策调整,对开发商和准售楼盘进行区别贷款,对高价盘拒绝贷款、对低价盘优惠贷款,将使银行风险完全化解,即使出现楼价下降时以往已贷的高价盘出现局部断供,所占比例也微乎其微,重要的是不会再被开发商绑架了!
亏有定数,流动为先!是中国银行业的明智选择,否则,跟着别人走,就只能跳进旋涡了!中国的银行业在房地产博弈思想的挟持下,发生继发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已经大增!
由于房地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多米诺骨牌中的一粒重棋,一旦倒下,后果不堪设想。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从房地产开始,中国现在执行的房地产政策,都是对价格联盟的支持,只要这种政策不彻底改变,房地产的死局就一定会到来!中国就会步美国的后尘,陷入到全面经济危机的泥潭中!因此,我国房地产政策的方向应激烈转变,这是中国经济死里逃生的唯一出路!
国务院关于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相关政策,是国家扩大内需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对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是绝对利好。但是,房地产最主要、最严重的问题出在市场上,仅靠政府的税收优惠和对以往限制性政策的放松,并不能解决房地产市场高昂的价格与群众购买力无法接轨这一根本性矛盾,不触及房价,所有的政策都将收效甚微!
房地产的问题是占全国总建设面积绝大部分的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而房地产市场问题的核心是价格联盟问题,只要开发商的价格联盟不瓦解,就不会有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房地产必定是死局!而各级政府所有的行政作为都表明:政府在不遗余力地维护开发商的价格联盟!全国到处传来政府对开发商自主降价的惩罚。地方政府在用不正当的手段干扰市场,贻误了房地产软着陆、虎口脱险的时机,中国房地产正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一步一步走向死局!
由于中国高起的房价在世界金融危机中岿然不动,所有重要的资源价格都下降了一半左右,惟独中国的房价仍然高高在上,这种情况是健康的吗?地方政府主导了严重反市场的行为,就象以往政府所干的违背市场规律的所有事情一样,必定受到市场规律毁灭性的惩罚!目前,中国的房价已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大量热钱已经外流,如果中国的房价再不降,热钱的流出就会达到千亿以上的规模!釜底抽薪,中国的房地产就会彻底完蛋!
有人认为,扩大供应、用政府主导建设低价房的提议是非市场化手段,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降低不合理的暴利、降低土地价格、降低高的吓人的房地产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从而降低房价,都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手段来完成。一个正常的市场是完全可以促进开发商降低成本和房价的,但政府的干预却严重地扭屈了市场,不让竞争,不让降价,是政府毁掉了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转危为安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为了阻止中国房地产行业彻底垮掉,政府的房地产政策必须进行方向性的变革——瓦解价格联盟!
1. 允许和鼓励有竞争力的优势房地产企业自行降低价格,促使房地产资金加速流转。
2. 允许银行根据楼盘销售价格决定贷款取向,对价格偏高的楼盘,由于风险过大,银行可以拒绝按揭贷款。(银行连这点选择的权力都没有,还是什么市场经济?)
3. 为保证新项目用地的安全,政府有责任与开发商签定降低房价、降低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加快建设速度的协议,在有监督和保证低房价的情况下,允许提前预售,从而大幅度降低财务成本和售价。
4. 用新房价格冲击市场,使价格联盟彻底瓦解。
由于以上措施都有利于房地产的安全运行,有利于银行资金的安全,有利于建设用地的安全,它不是对市场的限制,而是对市场正常秩序的维护。因此,只有瓦解价格联盟,中国房地产市场才能健康运行,中国的房地产在世界经济危机中才有一线生机。
中国经济的衰退不可避免
作者:夜神月2008 提交日期:2009-2-9 10:33:00 访问:342 回复:8
题注:本来想用《中国经济泡沫的破灭不可避免》这个题目,但是严格来讲,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中,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换句话说,用“泡沫经济”更为适当。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但是,本文的初衷在于揭示中国经济发展的本质问题,更强调实体经济问题的严重性,因此选择这个题目。而且,本人并不是专业经济学者,只是从一个普通人角度,现实客观地看待经济和社会问题,请专业学者们,不要和我咬文嚼字了。
1 中国经济开始衰退的表现
(1) 股市泡沫的破灭
从6124点以来,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总之股市回到了2000点区间,人们承认了当初的股市泡沫。20万亿市值的蒸发、中产阶级的悉数套牢、人民对政府不作为的怨声载道、企业再融资的艰难……我想,政府也没想到,不及时救市会带来这个后果。这个方面大家都熟悉,不再详谈。本人强调一点:本次股市快速暴跌,唯一的解释就是经济危机的前兆。不要忘记,这不是2001年不完善、市值不高、企业数量较少的股市,这是一个拥有20多万亿市值、大量国有大型企业的市场,你说,能不是经济的晴雨表?当初股市的暴涨,是对以地产为核心的实体经济膨胀的反映,暴跌也是对现在经济危机的预警信号!只是,好多人,包括学者专家,硬着抓着社会主义不放,抓着中国特色不放,殊不知,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必然遵循经济规律,和姓资姓社无关。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早就解释清楚!好比6000点还在叫着中国盛世!
(2)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现在对房价依然还有争论,本人在天涯论坛写过一篇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文章,被评为精华。从收入比、租售比、空置率来看,中国地产的泡沫可谓前无古人!但是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依然口口声声要维护高房价,从2005年起,就和中央的遏止房价上涨过快精神背道而驰!高房价的下滑是早晚的事情,而且会持续几年,影响很深……具体见我文章连接: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house/1/132442.shtml
(3)实体经济的泡沫
让我们从1998年谈起。那时也是全国的供过于求,于是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至今我能记起一些话: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说到底,从重数量改为重质量,调整产业结构。
10年了,改革有成效,但更多的还是老问题。前几年地产、投资带动的经济快速发展,将整个社会蒙蔽在盛世之中,一个美国金融危机+国内房地产走下坡路,就将实体经济的问题全部暴露!看看我们的企业吧,让我们用事实说话,用眼睛说话,而不要用所谓官方的数据!
请朋友们,看看自己周围的城市,是不是中型城市都要上钢铁项目?是不是都建设炼油或者化工项目?是不是到处是楼盘,夜晚黑黑的楼盘?发改委对很多产业的产业政策都有规定,比如炼油的规模。实际上呢?地方政府为了GDP,为了税收,为了里面的猫腻,大兴土木……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却让整个社会付出惨重代价!
2008年到现在,钢铁价格大跌一半,有色金属大跌一半及以上,化工产品大跌一半及以上,CPI和PPI大幅下跌。所有行业,从最高点下坠落!包括从147美圆下来的石油!包括猪肉~~~泡沫破灭了!沿海出口外向型企业倒闭无数,国内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纺织等几乎所有行业业绩大幅下滑。很多产品价格跌到冰点却依然卖不出去,全社会、全行业的严重过剩+企业过去几年建设新项目的高负债,让企业处于破产边缘,或者就是破产(政府不让破而已)。我是山东人,看看我们山东的国有企业吧,哀声一片!齐鲁石化、莱钢、济南钢铁、海化集团、魏桥……
就这样,地方政府依然鼓吹,依然刻意隐瞒,依然梦想中国!实体经济的大衰退已经上演!
(4)判断中国经济步入衰退的依据
经济衰退,指经济出现停滞或负增长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衰退有不同的定义,但美国以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为衰退的定义被人们广泛使用。但是这个定义并未被全世界各国广泛接受。
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不符合。但是有两个问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统计口径受到质疑;2009年或者以后中国经济将出现负增长。因为现在的制造业,根本看不到任何复苏的迹象,大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而企业又要还贷款。外有出口受阻,内有地产泡沫的继续破灭,GDP将拉不起来。
此外,中国还有贫富差距过大、百姓负担过重、贪污成风等严重问题影响经济发展,而且根本找不到任何解决措施。一个个问题狙击着中国经济,这些将在以下的内容穿插讲述。
总之,中国经济衰退,不仅仅因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大退步,更是由其他社会问题等综合决定的!
2 中国经济必然衰退的原因
(1)经济结构的严重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结构十分不合理,产品科技含量低……其实和10年前基本一致,不细说。
(2)政府、体制效率低下,不合理现象众多
先说一下当前很多不合理的制度:百姓身上严重的赋税、公务员和企业人员不合理的养老金、无人监督的政府、贪污腐化成群……
第一,朱容基部分改革的彻底失败
1998年,中国经济也是内忧外患,朱总理对政府开了刀,大抓贪污腐败,对机关进行精简……10年后,我们再来看,贪污腐败更加严重,政府臃肿更加厉害,政府办公大楼+各种惊人开支,大学生考公务员成风……政府的改革可以说基本失败。看看现在的社会,大学生,包括硕士博士,为了一个稳定的饭碗+可能的捞外快、贪污受贿机会,疯狂考公务员,对企业有竞争力的工作嗤之以鼻!国家未来的栋梁没有了创新精神,只想着稳定混日子,只想着贪污捞一把,这个国家民族有什么希望?企业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政府只是辅助,都不愿意去企业,这个社会怎么发展?当今考公务员热,让我想起了全民炒股,因此本人大胆预言,公务员制度改革即将实行,所谓金饭碗将被打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人民监督制度等将逐步建立。当然这其中有很大阻力、困难,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但这是趋势,而且我们的中央高层,对这个问题也应该有清醒认识,只是迫于压力、困难。经济危机给了他们绝好机会,大家拭目以待吧。
国有企业改革我不再谈,成就有目共睹,失败也很多,现在谈还不是时机。我要说的是,1998年起,当时促进GDP发展的几个措施,或者改革,几乎全部失败,而且影响深远!这也是我重点谈的问题。
我国GDP,主要是用支出法核算,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1998年以来,朱总理为了促进GDP发展,用教育产业化+住房改革+医疗产业化硬生生的逼迫老百姓拿积蓄拿出来花,确实促进了内需;企业新一轮重复投资在地方政府的GDP方向指导下,更上一层楼;基础设施建设(修路修桥)和盖楼,拉动大量产业;要求企业走出去,扩大出口。10年后,我们再看这些措施。本人先声明,不是批评朱总理,而且他出发点是好的,可惜国内很多说不清的因素,让他的努力付之东流。
高校的扩招是合理的,只是后来膨胀起来,大学拼命贷款建新校区,其实他们没有偿还能力。更可笑的是,有的大学领导认为:向银行贷款就是国家欠国家的,没关系。这么荒谬的计划经济视野的言论竟然从大学里出来,简直……更致命的是,教育产业化,让很多家庭背上了包袱,很多农村孩子因此上不了学,或者上完本科主动放弃读研究生机会,因为他们家都有很多负债。不要谈国家的贫困助学金了,覆盖面实在太少了,而且城市工人家庭交这么多学费,也是一个很大负担。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政府,能把教育当成拉动内需、捞钱的工具,我至今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改革能实行。很多朋友通情达理,会说:中国人口多,国家负担重!其实,印度等国家也人口多,财政收入还不如中国,关键是中国对教育、医疗、科研投入的比例太低,低于太多国家。这就不是金钱的原因,这是一个政府思维的问题!每年新入学大学生500万,每个人学费算5000元,再乘以4(本科四个年级),如果全免学费的话,每年支出大概是1000亿左右,好大的数字呀。但是和6万亿的财政收入比起来,和公款吃喝+出国考察+公车的万亿“三公”支出比起来,算得了什么?而教育改革的失败,将成为制约未来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
住房改革思路是对的,但是实施起来是另一回事。地方政府看到了利益,看到了金钱,盲目发展房地产,暗中支持房价上涨,公然违背中央精神,现在房价的大泡沫已经形成。下降肯定是趋势,但是如何降、怎么降,将是一个严重问题。住房高负债的负面效应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发挥作用,设想一下,只要夫妻双方一个失业,面对上有老(医疗费用)、下有小(教育费用)的情况,你怎么还贷款!
医疗改革更不用说了,越改越失败。都知道药品的黑幕,都知道医院乱收费的黑幕,都知道一个大病能压死一家人,都知道很多农村人看不起病甘愿等死,……或许,免费医疗负担太重,但是建立一个透明、公平、平等的医疗制度,就能让现在的高医疗费用降很多。但是有关部门视而不见,相信他们看病可能不花钱。
企业的投资,说白了,一半是地方政府为了保发展,暗中违背产业政策,和地方企业连手造假,小炼油、小化工、小钢铁、小采矿就是这么来的。一个经济危机,就让他们的本来面目暴露。
政府所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思路是完全正确,成绩相当好。但是,不考虑里面的贪污问题,现在政府造GDP过于依赖这个部分,因为好弄。一个四万亿计划,看来看去,不还是修路?
让企业出口,却树立起中国是世界低廉商品工厂的形象,衬衣、鞋等产品以及其低廉的价格卖到国外,加重了经济的粗放发展,拉动GDP了,却经受不了一点的风吹雨打。现在广东、浙江等很多出口企业全破产了。
最近10年的改革,有成就,失败更多,特别在拉动内需方面,给人民带来了极大包袱,让社会不再和谐,加了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现在中央再次强调拉动内需,却实在拿不住再好的方法。总不能让住房价格、教育费用和医疗费用再提高一倍吧?股市套人,地产套人,教育和医疗也套人,都是负担,谁敢拿钱来随意消费?其实,祸根在10年前就已经种下。一味强调GDP的改革,忽视人民收入的改革,忽视民生的改革,根本无法从根本上拉动内需,无法改变落后的经济结构。
第二,中央和地方的博弈,都是输家
最近几年,我们发现,中央的政策在具体执行上,阻力越来越大,甚至不执行。
在地方政府的费用支出方面,我们发现他们的办公楼是真好,完全违背中央精神。公务员收入也玩猫腻,工资很少,补贴奖金一大堆,而且对外宣称工资收入低,应该享受经济适用房,应该继续涨工资。
在新建企业项目的产业政策上,地方上拒不执行或改头换面,不该建的却建了起来,直接加重目前的经济过剩。
在环保和安全方面,地方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拿了回扣就不监管,出现问题还瞒报,多少矿工冤死,多少婴儿被牛奶毒害终生!
统计数据方面,不用多说,能多报就多报。
房地产方面,2002年开始,中央政府有关部门针对房地产投资增幅较大、土地供应过量、市场结构不尽合理、价格增长过快、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温总理在2005年明确提出要遏止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甚至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里。地方政府呢?为了GDP,为了业绩,为了猫腻,为了更多地卖地而增加财政收入,暗中甚至公开支持房价。百姓买的是高价房,公务员却买的经济适用房,这是什么逻辑?人民不有意见就怪了。我们发现,最近中央已经惩治了很多类似的贪官,但是力度依然不够。在很多地方政府的眼里,中央的条文只是精神,只是摆设,自己有充分的特殊性的理由。
中央对地方的失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经济混乱的局面。难道,中央真的管不了地方了?
第三,所谓智囊团对经济的误判
之所以加引号,是觉得他们水平确实太有限了。尽管最近几年国际形势多变,但是他们确实犯了很多不可原谅的错误。
看看我们的外汇储备。截至2008年底,中国持有的外汇资产总规模达到2.3万亿美元,其中七成为美元计价资产,规模约为1.7万亿美元,并且欧元资产不在少数,而石油储备和黄金储备少得可怜。难道他们不知道资产组合的多元化?更滑稽地是,中国政府大量持有两房高达3760亿美元之债券(两个企业实际已经破产),尽管联邦政府作为担保,但依然是一个定时炸弹。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把有钱的中国政府套进来。
再看看中投的惨败,社保基金进入股市、央企海外并购的巨额浮亏,一个个金融衍生品陷阱……更为可怕的是,中国政府过于相信洋和尚,资本市场的话语权一直在外国投行手里。
我们的智囊的作用到底体现在哪里?都是没有独立精神的专家,只会为一些利益集团服务,却考虑不了大局,考虑不了整个社会!敢说真话的知识分子哪里去了?人文的清骨哪里去了?
(3)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
随着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美国为避免衰退,继续实行低利率政策,鼓励房地产发展,滥发货币,并影响其他发达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涌入股票、房地产、期货等资本市场,而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更是促进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石油曾经从25美元上涨到147美元,在全球石油供需一直基本平衡的前提下,谁都清楚这个价格只是抄作。最近一年,从美国房地产开始,各个泡沫逐个破灭,特别在最近几个月,全球股票和商品期货市场全线连续暴跌,石油也从147美元重新回到50美元区间。中国股市已经跌去惊人的70%,钢铁、化工等产品价格已被腰斩甚至更低。世界范围的经济泡沫以及房地产泡沫都在破灭。
难道中国真的能独善其身?统计局有信心,我看到的却是好多企业几个月不发工资,好多人失业,好多人在网络漫骂,好多人生活窘迫……我看到的是所有行业都陷入了严重困难,如果按照国外破产标准能破产一片!
(4)不良的社会风气
当我们批评政府贪污腐败、办事效率低下,某某人靠关系升迁等种种黑暗事情的时候,也经常会说:这些都可以理解,换谁谁也捞一把。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正是人民在思想上一直落后的观点,正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使得今天政府树立了这个形象。而且,企业也好不到哪里去!
当今社会,风气不正,处处是关系,处处是交易,法律和道德被抛之脑后。人们容易得意忘形,容易头脑发热,急功近利。崇拜权力,迷信政府,看重规模忽视效益,我举几个例子。
中国男子足球,拔苗助长,忽视联赛和青少年培养,只强调国家队成绩,体制落后,官员直接干预,球员没有良好精神面貌……想出好成绩,确实太难。
中国股市,被无数人高歌,人们开始狂热,辞职炒股,贷款炒股,对看空的言论嗤之以鼻,只喜欢概念忽视财务指标,喜欢中石油这样的“不倒企业”……最后落得个全球跌幅榜前列。
中国房地产,鼓吹房价不倒,鼓吹土地神话,虚报成本,处处在建。
地方政府,为了GDP,什么也不顾,能建房就建,能修路就修,只要自己在位不出事,出成绩就好!只要是个城市,都定位成建设国际性大都市
中国人,办事先想关系,有机会就捞小便宜,当自己权利被侵犯总想别人出头自己获利。
我们的企业,被过去几年效益不错冲昏了头,蜂拥上项目,落得今天各个高负债,却停产。
我们的大学,比赛扩招,比赛贷款,却无人专心科研,抄袭成风。老师只想着作官,不想学问。等2012年以后生源大幅减少,我看谁过剩!
…………
还有很多这个的例子!人们的精神世界确实出了问题!
(5)人口、环境等客观因素
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是一个奇迹,那是因为我们把起点放在1978年。每个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有长期高速发展时期,日本、韩国、东南亚……如果都按照各自的起点来衡量的话,其实中国奇迹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吸收别人先进技术、对外开放……重要的是,当劳动力不在富裕的时候,很难重回轨道。中国已经步入老年化社会,所谓的人口红利优势将逐渐消失,特别在几年以后,社会将供养起大批老年人。更为关键的是,现在的保障制度还不健全,整个社会将背上包袱。
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安全和环境,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空话。但是现在,我们必须治理了,因为形势已经十分严峻。我们发现,中央现在对这块已经下决心治理,不知道有多少粗放型的企业受打击。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没有缩小的任何迹象。大量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里,中国社会已经埋下不稳定的种子。
(6)前车之鉴
我记得股市3000点以上的时候,有专家提出中国和日本的相似。当时可真是全国痛骂,都在强调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特色,高发展还要20年,最伟大的盛世……最后呢?跌得很惨烈。
当我们冷静下来,终于发现,确实,两国发展有太多相似之处。日本已经20年没崛起了,1998年金融危机受打击的东南亚和香港至今也没恢复元气。中国真的能2009年就经济反转?
我给大家提个醒,这个时候保守一点吧。在经济市场里,倒下去的可是一片片的。我希望我的判断是错误的,但是真的正确了,怎么办?
3、给有关方的建议
(1)给政府的建议
其实很多制度的建立,是大家都明白的事情,比如建立监督制度。但是确实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建立。
我只想说一点,现在是中央对地方“夺权”的好时机。房地产已经病入膏肓,地方财政收入已经大减。中央应考虑通过反贪污、加大监督力度等措施有效打击地方政府的不法行为。并改革政府的考核制度,将GDP的权重降低。
经济困难正是改革的良机,一方面有理由改革,一方面安抚人心。但是,教育和科研,永远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希望政府真的重视起来。
(2)给企业的建议
对于企业,我没有好的建议,这是一整套系统的问题,企业其实很难做人。无话可说
(3)给个人的建议
首先限制自己的投资行为。对于股市,现在是底部区域,但是时间会很长。地产还是别碰了。
其次做好长期经济困难的准备,作好长期苦日子的准备。
最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理性。不要总谈中国的特殊性,其实哪个国家都特殊。马克思说的好!生产力永远是第一的。比如我们一些旧观念,只要这个时期阻碍了生产力发展,肯定会有修正的!
最后,我这个话题太大了,肯定本人不少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