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葵:渐行渐远的文化(南方都市报 2009-12-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12:06:21
渐行渐远的文化
类别: 作者:王家葵 原创 浏览量:0
发布时间:2009-12-10
版次:RB14 版名:大家 稿源:南方都市报
● 王家葵
追随“勇士”杨宪益先生的脚步,王世襄先生近日也离我们而去,希望他们一路走好。老人终究要走,而中国的文化,似乎也随他们而去了。
或许有人责备我悲观:中国还在,中国人甚多,何以中国文化就消亡了呢,当代中国人不正在这块大地上继续创造着中国文化吗?这样的观点我当然表示赞同。可是,尽管可以为当下的中国文化堆砌各种各样的褒义词,但文化毕竟有继承性,我们和前一代“中国文化”之间的联系,显然是日渐减少。
我在《近代书林品藻录》中讲过一个小故事。
韩包子是成都著名的小吃店,1991年请书法家徐无闻先生撰写门联:“韩包子无人不喜,非一般馅美汤鲜,知他怎做;成都味有此方全,直觉得香回口畅,赚我频来。”署款:“一九九一年孟春,徐无闻撰并书。”这没有什么不妥。两年以后,徐无闻去世,新装修的店堂需要书写招牌,于是集对联中“韩包子”三字为之———这也没有什么不妥。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下款居然照搬对联之“徐无闻撰并书”———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字号,哪里需要徐先生去“撰”呢?当然,后几年总算抹掉了碍眼的“撰并书”,只留下孤零零的“徐无闻”三字。
包子铺的掌柜不解文化之博大精深,尚可以谅解,前几个月,台岛证严法师往生,华夏出版社出版了法师的系列著作,封面以特大字号印着“ 仅 以 此 书 纪 念 证 严 法师”。这似乎还不是工作态度的问题了,编辑者恐怕至今都没有搞清楚“仅以”与“谨以”的差别。
据佛经说,天上的神仙也有生长壮老已,天人享天福竟,当死未死之际,有“五衰相”出现,即所谓“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此固然是传说,而文化之衰亡,似乎也可以总结出若干征兆来。征兆难于详举,其中最重要者,如果有一帮被恭维作“大师”的学问家,罔顾事实,梦呓般地念叨,“某某文化必将在新世纪占统治地位”,“只有某某文化才能拯救人类”,那么,此文化离灭亡不远矣。
文化断层也未必全是坏事。以前南方一些地区,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即所谓“三朝”的时候,要给孩子喂六神丸或者黄连,据说前者能够去“胎毒”,后者则寓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良好祝愿。很遗憾,这两种药都有毒性,对尚属于“稚阴稚阳”之体的婴儿实在是一种摧残,每年总有若干中毒死亡的报告。尽管各种媒体不断地呼吁,也没有多大作用。近来情况大有好转———并非宣传见成效,而是新时代的年轻人连“三朝”为何物都弄不明白,他们的孩子也因此免除死于心脏毒性或者溶血性黄疸的风险了。
(题签:吴瑾)
◎王家葵,著有《近代印坛点将录》、《近代书林品藻录》等。
http://gcontent.nddaily.com/a/ca/acaf560f85092ac1/Blog/4b1/99464d.html
王家葵:渐行渐远的文化(南方都市报 2009-12-10) 景凯旋:央视《艺术人生》“下跪门”的文化解读(南方都市报 2009-12-13) 2009文化年鉴事件篇(南方都市报 2010-1-10) 刘洪波:“文化标志城”标志的不是文化(南方都市报 2008-3-12) 刘洪波:“文化标志城”标志的不是文化(南方都市报 2008-3-12) 朱大可:炮制“文化大师”的三大秘诀(南方都市报 2009-3-22) 陈阳:《蜗居》“露骨”台词的文化隐喻(南方都市报 2009-11-19) 南方都市报文化副刊部2009学年度期终考试卷(事件卷) 王学泰:文化被“武化”只因商业化(南方都市报 2008-10-22) 狂飞e周:妹穿的不是国旗,妹穿的是文化!(南方都市报 2009-8-16) 2009文化年鉴人物篇之文化英雄(南方都市报 2010-1-11) 南方都市报文化副刊部2009学年度期终考试卷(文化英雄卷) 傅国涌:伤害文化尊严的不是恶搞(南方都市报 2007-2-16) 葛兆光:文化普及需要更多的力量(南方都市报 2007-11-14) 葛兆光:文化普及需要更多的力量(南方都市报 2007-11-14) 50年,一个被消费的文化偶像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小邪】 丁东:开放书号有利于释放文化活力(南方都市报 2009-4-8) 张柠:文化老人仙游 世间再无斯人(南方都市报 2010-1-10) 南方都市报:消费黑洞与文化焦虑 南方都市报:消费黑洞与文化焦虑 风水文化影响购房者心态--南方都市报 风水文化影响购房者心态--南方都市报 五岳散人:对共享下载的提前怀念(南方都市报 2009-12-10) 郑会欣:唐寿民:失足落水的银行大亨(南方都市报 200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