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消费黑洞与文化焦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01:17

南方都市报:消费黑洞与文化焦虑

胡传吉2006-04-03 09:12:35

  奥一网讯 本月期刊观察,我愿意就一些文化期刊(或称生活期刊,下同)的办刊取向谈一谈消费黑洞与文化焦虑,表面看来,它们是两个独立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它们是有关联的,可以说,消费黑洞加剧了文化焦虑,并有可能吞噬所剩不多的文化焦虑。消费与大众文化几乎是天然的同盟,大众文化本身所挟带的暴力,一种能让简单不断重复的暴力,一种能让谩骂上瘾的暴力,促使上半身与下半身同步出发,一道深陷于暖湿潮热的欲望之渊,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伪装成受害者、同情者,享受着颠覆与恶搞的快感。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还远远没有进入真正的消费社会,仅处在消费社会的预热期,大众也许无法消费顶尖正品,但是可以消费折价名牌、仿真赝品、名人隐私、经典文本……大众的草根情结可以让任何一种尖端与时尚迅速地出现在“走鬼”们的游走摊位上,大众的草根野心在于抹平先天性的差别与个性,并随时宣告经典、时尚、高贵、贵族的死亡,中国“文化”,甚至不需要与传统实则血肉相连的西式后现代理论的专业指引,就直奔伪“后现代”之“打、砸、抢”
世界而去,并自创出千奇百怪的恶搞方式,消费黑洞无所不在。

  3月15日的《新周刊》,主页所用的主题词是“越草根,越大声”,想一想,单就“草根”二字,就可以抚慰多少人内心的怨恨与不平衡?!《新周刊》在“越草根,越大声”主题词下编排的专题是“2005中国电视节目榜”,电视节目贴近生活,对大众丝毫不能造成观读障碍,电视很容易成为舆论“自由”的核心磁场,这个专题成功地把“草根”与“大声”链接起来,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的权力虚荣心。20世纪初就开始萌发的草根情结,早已从政治与经济的伦理中脱茧而出,以现代性的名义直捣最后的伦理净地——文化伦理,享受一种翻身做主人的农民享用贵族小姐身子的胜利感。

  以我的观察,中国式的大众消费,始于低端,恐怕也得终结于低端,大众文化未必完全形成,但大众的情绪早已被挑逗起来了,“惹什么,别惹大众”,大众文化的燥热心态已经生成,大众的网络话语权急剧膨胀。文化期刊的一些动向,显然受了大众文化心理的诱惑与支配,所以文化期刊会跟风,会互相攀比(比谁的版面与字画更多),会炒同一个话题,直到,把热点炒糊炒焦为止,比如说李宇春、一个馒头所引发的血案、郭德纲、徐博客、韩白之争、《1699.桃花扇》等,都几乎同时成为某些文化期刊的重点焦点,这些文化期刊与大众之间的那股暧昧劲儿,昭然若揭。

  能在一定程度上坚守文化操守与理想、拒绝向大众狂抛媚眼的,我想,是《读书》、《书屋》、《万象》、《天涯》、《随笔》等为数不多的人文期刊。而更多的杂志,则认准“消费已成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伦理”的死理,特别是,期刊们在经历了2005年的“超女”洗礼之后,对大众之力更加膜拜,它们更加“大众”更加“消费”,更多的资讯与广告叠加在一起,以生活的名义,向读客们兜售各种精致而价格适中、款式多样的消费符号,这些符号又累积成“幸福”——既然人们需要幸福,需要想象幸福的感觉,文化期刊就制造“幸福”的模版,在速朽的文化制造业里,这又有多难呢?

  但也有些文化期刊一方面贩卖“幸福”的符号,一方面也有压抑不住的文化焦虑。比如说《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3月27日乃至今年的前几期),版面向时尚资讯与广告的倾斜度明显增大,但它又显然又不甘心完全向消费低头,所以时不时来点带有文化焦虑感的专题,这一期“天安门广场断代史”之专题以历史感与精神感制胜,但仍不能掩盖杂志后半部分扑面而来的消费气息。

  《城市画报》也存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它要“追捕”时尚、潮流、性趣,另一方面它又把“中国需不需要城市文艺复兴”这种尴尬的伪命题放在重要的位置(2006年3月24日出版)。它以多么矛盾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焦虑!该刊提出的“发现城市之美,发现生活之美,发现人文之美”之口号,是不是也意味着对一种“缺乏”的追寻呢?

  如果把若干本文化期刊摆放在一起,从它们的类同性可以看出,为数不少的文化期刊,尽管异常热闹销量不俗,却缺乏文化的方向感与自信心、缺乏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感。一方面,文化期刊不得不迎合有购买力的“大众”,以抵挡其他媒体的恶意扩张;另一方面,生活期刊对消费资讯与广告的过分依赖又扼杀了文化期刊自身的更多选择。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大众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披着民主的外衣,干着暴力的行径,为数不少的媒体臣服于“大众”这个有暴力
气质的“王者”名词,非大众的文化随之被打入冷宫。不难发现,文化期刊普遍缺乏对大众文化起码的警惕之心。

  在消费黑洞与文化焦虑的拉据战中,文化焦虑日渐稀薄。面对越发深不可测的消费黑洞,非大众的文化城墙尚能屹立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