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及欧陆哲学流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36:09
今天是2009年12月5日星期六,本期枣读由醉海豚供稿。
作者按:本文介绍了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和欧陆哲学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比较明显的理论。用一两段话来总结某一哲学流派或某位哲学家的众多思想,其最大危险在于可能掩盖了一种理论的丰富内涵。这里介绍的理论都可以进行长篇大论,但为了引起读者兴趣,更加之笔者理论功底有限,只能尽量试图勾勒出各个理论的框架,旨在抛砖引玉。
人文主义这样一个听起来更像是价值观的文学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如果作为一种思潮,它甚至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文艺理论界还占有一席之地。它主张文学作品中的美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永恒性。莎士比亚在写给情人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就如此说到:“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的容颜会慢慢老去。但你的美却可以永远留在我的诗篇中。”具体说来,人文主义者相信伟大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是对“人性”的关怀,而这种“人性”是固定不变且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同时,文学作品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变得无足轻重,甚至对作者本人也毫不关心。文本,只有文本本身才是重要的。这种文学理论似乎与普世价值观异曲同工,都强调人性中相通的部分。因在作品中反映了人性中的恶而被诟病的劳伦斯、纳博科夫等作家在人文主义看来,只要这种恶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们的作品就是伟大的。但与普世价值观面临的尴尬局面一样,这种理论并不被世人所普遍接受。西方文化在清末开始冲击中国的时候,虽然有很多人意识到裹脚是反人类的,民主宪政是治理国家的良方,仍然有很多民众(其中绝不乏受摧残的女性)和学者(辜鸿铭)在这些普世价值观上贴上西方的标签。

与人文主义者的文本中心论理论针锋相对的,是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结构主义。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开山之作《普通語言学教程》(1916)中,结构主义原本是一个语言学上的概念,索绪尔本人也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但这个语言学上的理论却对符号学及上世纪后半叶的众多文学理论和哲学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索绪尔认为,语言作为一个系统,其中的各个单位是不能够孤立存在的。他同时指出了语言的三大特性:随意性、关联性、建构性。所谓随意性是指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命名最初是随意的——我们可以把猫叫做狗,只要大家都这么做。关联性是说我们对各种概念的理解都取决于对与之相关联的概念的理解。换言之,我们总是需要其他概念来定义自己:什么叫“高”?我们的头脑中必须有“矮”这个概念;对于小轿车、公交车、大货车这样一组概念,我们能够分清楚它们正是因为我们知道其中一个概念相对于其他两者的差异,而对于原始人来说,它们都是在马路上奔跑的四轮怪兽。构建性的内涵最为深刻:语言作为一种符号,被我们用来重新构建了这个杂乱无章的世界,使语言本身变得有序了,但这一系统并不是外部世界的客观真实的反应,而只不过让语言本身自成一个系统。图书馆可谓是对这一论述的完美解释:我们把图书馆的资料从A到Z进行了分类,文哲、史地、政经,等等。
正是语言的这几个特性被后来的学者用来批评人文主义文学理论。“文本必须放在系统中才会有意义。”其中,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试图将这种语言学上的理论应用到所有的人类文化现象。在他看来,人类的文化现象无一不是一个个的系统。神话、宗族、图腾、时尚、汽车的款式、甚至菜谱都成为他的例子。以宗族为例,一个男人作为父亲的角色必须在整个家庭的概念下才显现出来,把这个男人拿到工作单位就会与上司和下属形成新的系统。而文学作品也相应地被结构主义学家放到更大的系统中理解,比如作者的整个作品集合或同时代的同种类型的作品。另一位大名鼎鼎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学家罗兰巴特在1970年出版的《S/Z》中,用了二百多页的篇幅来分析巴尔扎克三十页的小说《萨拉辛》,把这部小说分解成了561个词汇层并用五个代码将它们进行了归类。

大多数学者认为罗兰巴特是从1968年的论文《作者之死》开始显现出他的后结构主义倾向的。在这篇文章中,罗兰巴特宣称,作品一旦被完成,作者就变得无关紧要。读者会以其自身的视角再创作出作品的意义来。简言之:作者之死的结果是读者的诞生。以这种观点看待文学作品,文字就成了乐谱,而读者则变成了演奏员。那么,到底什么是后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相同的是,它们的理论起点都是基于语言的特性——我们用语言建构起来的这个世界并不能反映客观世界本身,而只不过是用语言构建起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但后结构主义学者质疑我们自身语言的可靠性。是的,没有“东”,如何界定“西”?没有“上”,如何界定“下”?但基于同样的起点,后结构主义者却坚信正是因为我们需要这些相对的概念来界定对方,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就被这些相对的概念所破坏殆尽。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东西、南北、上下之分:从月亮上看到的地球,西方人的上是东方人的下;一直向西,却到了东方;没有天地之分,天只不过是被地球引力吸引到地球表面的一层空气。原来,我们借助理解世界的语言本身只不过是表象,充满了歧义和误解。
意识到了语言的脆弱性,后结构主义学家们纷纷采用了解构(在大多数学者看来,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几乎是同义词)这一方法摧毁了人们原来熟知的概念。受现象学之父胡塞尔和其学生海德格尔影响颇深的德里达甚至解构和质疑了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的基石并借此嘲讽了整个西方文明,比如逻格斯中心主义和本体论。尽管被很多学者等同为尼采的虚无主义(There is no facts, onlyinterpretation),解构主义对后殖民主义和女权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如火如荼的后殖民主义研究都起源于萨义德的《东方学》(1978)。在这本书中,萨义德指出了持欧洲中心主义的学者对东方世界的误解是来源于二元论。在欧洲文明中心主义者眼中,非欧洲的地方就是外域,非欧洲人就是“他们”(与“我们”相对);东方世界的特点是“未开化”,但同时又充满了令其向往的“异域风情”。借助彼此以定义自身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1946)在书中将日本文化总结为耻感文化,在笔者看来只是为了与西方基督教的罪感文化相对应而已。实际上各种文化都有耻辱概念,只是日本文化在传统上对耻辱感进行了强调。需要指出的是,耻感文化的渊源是中国的儒家思想。再比如中国人喜欢说:西方人重个人,东方人重集体;西方人性开放、东方人性保守。可实际上东方人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只是被压抑了(李白的诗歌不是洋溢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吗?);美国在迎来六十年代的性解放运动之前,性观念极其保守。大贤罗素就曾因提倡试婚、主张未婚男女自愿性交无不道德可言而被纽约城市大学解除教授职务。值得一提的是,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的研究及适用范围非常广泛。虽然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经获得了独立,但目前至少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居住的地区曾经被殖民过,而这种殖民影响的确是深远的。

作为文学理论的女权主义评论虽然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随着轰轰烈烈的第二波妇女运动(Women’s Movement)才进入大众视野,但妇女解放的思想早在十八世纪末就在欧洲播下了种子。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权辩护》(1792)是同时代中比较罕见的女权主义著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权主义者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意识形态下以各种理论为基础发展出了各自的特色。王小波先生仅在《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者》里就提到了“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激进的女权主义”、“自由女权主义”。其中,第一波女权主义者的代表人物、意识流文学的先驱弗吉尼亚沃尔夫是最早将女权主义纳入文学评论范畴的作家之一,她认为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长期以来的西方父权社会强加于妇女身上的,甚至暗示语言本身也有性别之分。而后相当数量的女权主义者都试图用解构主义的方法消除这种人们意识里的性别差异。另一部分女权主义者则反对这样的解构并提出了“different butequal”的口号,正如小波先生的观点,“我以为这种差异本身是美好的。别人也许不同意,但我以为,见到一种差异,就以为这里有优劣之分,这是一种市侩心理。”之后的第二波女权主义之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恐怕要归功于法国存在主义女权主义者西蒙娜波伏娃。这位第一身份往往被视为萨特情侣的哲学家实际上并不比萨特的影响力要小。她的《第二性》(1949)至少震撼了当时全世界二分之一的人口,那句“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塑造的”(“Oneis not a woman; rather, one becomes awoman.”)被当时所有的女权主义者奉为金科玉律。而现如今的第三波女权主义中的主力军法国女权主义,其代表人物伊莲娜.西苏(HélèneCixous)则深受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和雅克.拉冈(Jacques Lacan)影响。

无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在近几十年的西方受到如何激烈的检视与批判,他的理论都是任何一个精神分析学家无法忽略的。从弗洛伊德开始,潜意识对于人类行为的作用受到了更多重视。虽然潜意识这一概念并不是他首创的,但他将潜意识变成了我们的日常词汇(虽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几个重要学说包括:
1. 人类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包含了所有原始的遗传的本能和欲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性欲/力比多。“自我”所代表的是理性和判断,它既要满足“本我”的要求,又要使之符合现实,调节二者之间的冲突。“超我”则代表一种对本我的道德限制(即良知),与“本我”处于对立地位,它不仅使“本我”推迟得到满足,而且使之不能得到满足。是它在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婴儿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受到社会道德约束的“超我”指导“自我”去压抑“本我”的过程。
2. 性欲/力比多的三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
3. 俄狄浦斯情节。
4. 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否认(denial),转移(displacement),压抑/抑制(repression/suppression),投射(projection),升华(sublimation)等等。
5. 爱欲 (Eros) 和死欲 (Thanatos) 理论。
受弗氏精神分析学影响的对文学理论家在分析文本时强调文本也有潜意识,尤其注重对作家本人潜意识和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潜意识的分析。而上文中弗氏理论对女权主义的影响尤其来自俄狄浦斯情节中的阴茎崇拜理论。在一些女权主义理论家看来,男人拥有话语权是因为他们有阴茎(Penis as apen),“阴茎”在此变成了“权力”的代名词。
法国精神分析学大师拉冈(Jacques Lacan)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并不大,而主要是吸取了索绪尔、罗曼雅各布森(RomanJakobson)等语言学家的理论。相应地,他对文学理论的影响也更深远。他与弗洛伊德最大的不同在于对潜意识的解读。弗氏认为对潜意识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作用,而拉冈单单强调潜意识的作用。这样的观点不仅被弗洛伊德学派视为一种背叛,同时也极大挑战了自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以来西方崇尚理性和显意识的传统。具体来说,拉冈认为人类的潜意识的建构形式就如同语言一样,并引用了大量例子来佐证。同时,受到德里达影响的拉冈也承认语言的不可靠,于是在拉冈看来,单一的、完整的、稳定的自我(self)也被解构了。

马克思主义同大多数理论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因何种目的,它都发展出了不同的学派。在苏联和中国盛行过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学派过分强调了马克思视阶级斗争为社会进步的动力这一理论,从而使之成为残酷的清洗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基础,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文学也沦为统一意识形态的工具。比如列宁在1905年明确表示过:“文学必须成为政党文学。”(Literature must become Party literature.)在大部分西方国家,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中心理论是经济基础决定论(EconimicDeterminism),代表人物为意大利思想家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Gramsci)。而在近些年对文学理论影响很大的法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阿尔都赛(Louis Althusser)则反对在经济基础和如此复杂多样的上层建筑之间建立一对一的决定关系,随之引入了上层建筑相对自治 (Relative Autonomy)的重要概念。
法兰克福学派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显赫一时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这支由众多社会哲学巨擘组成的团体借鉴和吸收了黑格尔、马克思、葛兰西、马克思韦伯的理论,共同提出了包括在工具理性批判、社会沟通理论、工业文化等在内的社会批判理论(CriticalTheory)。这批社会哲学家包括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阿多诺(TheodorAdorno)、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虽然主要影响在于社会学领域,批判理论后来也被应用到了文学理论。比如本雅明和阿多诺分别运用批判理论解读过卡夫卡、波德莱尔,贝克特和巴尔扎克。七十年代以后,法兰克福学派逐渐走向了瓦解。

后现代主义恐怕是在中国当代文化领域内最被滥用的术语了。我想这里除了因为中国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还高举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旗帜以外,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彼此也没有达成一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西方,提到现代主义(Medernism)已经是过去时了,哈贝马斯甚至把现代(Modernity)追溯至伏尔泰、康德、大卫休谟、洛克所在的启蒙时代,不过绝大部分哲学家还是把现代主义的时间固定在了上个世纪前半叶。现代主义简言之,就是艺术家在其所在的领域对二十世纪以前的艺术形式的全面叛逆,包括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包豪斯学院,涵盖了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各个艺术领域。其中在文学方面,现代主义以乔伊斯、T.S.艾略特、弗吉尼亚沃尔夫、庞德、普鲁斯特、纪德、卡夫卡等人为代表,摒弃了之前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发展出了包括意识流在内的各种实验形式。
正如结构主义跟后结构主义的关系一样,很难说清楚后现代主义到底是现代主义的延续还是反对。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利奥塔(Jean-FrancoisLyotard)认为反对恰恰是最大的保守。现代主义是反传统的,但是这种叛逆是如此剧烈和影响深远,以至于它本身也成了一种新的传统。利奥塔对后现代主义的精髓一言以蔽之:“后现代主义即对大叙述的不信任。”从而转向对碎片式的小叙述(Mininarrative)的重视。所谓大叙述翻译自“Grand/Meta/MasterNarrative”(它们几乎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指的是在各种系统(System)中所有发出来的声音。以历史学为例,在福柯看来,历史是万花筒状的,是随机的,在其缤纷绚丽式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人性在一个规则系统中慢慢从中获得进步,设置了它的所有暴力,从而从支配迈向支配。”(《福柯的生死爱欲》)后来的历史学家只是为了追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主流的单一叙述,从而忽视了“中心”之外的“边缘”。我想,这就福柯的“话语即是权力”的意思。在中国,这句话也是对于那些无法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的少数民族以及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现状的最佳阐述。

1. 欧陆哲学指的是主要兴盛于德法两国、与英美的分析哲学相对应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欧陆哲学家的主要贡献在分析哲学(如弗雷格),传统上并不被归于欧陆哲学。
2. 这里的人文主义是一种文学理论思潮,译自Liberal Humanism,与文艺复兴期间的人文主义不是同一概念。
3. 目前为止这是爱枣报上出现的最烂的一篇文章,请大家千万不能因此文对爱枣报失去信心。
————————了了啰嗦的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