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脑”的中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2:49:07
“无脑”的中医
说中医“无脑”,并非骂人,一句大实话而已!因为在中医理论体系里,脑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临床实践上,中医最引以为傲的“辨证论治”辨来辨去都不涉及“脑”。中医圣经《黄帝内经》里论述五脏六腑的文字几乎页页可见,而脑三四处而已,地位还不如女子胞和胆囊。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都是“藏而不泻”脑和髓骨脉胆女子胞到底有什么不同?到底是什么功能?等于没说。脑的功能岂是如此简单,嘿嘿。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神、魄、魂、意、志,这些浆糊概念是中医的特色,但不管怎样定义都只能是脑的功能,却被五脏莫名其妙的瓜分。
“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居然认为“涕”由“脑渗”而来,荒诞不经!古人在没有解剖脑结构的前提下这样想当然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古老的中医理所当然对脑脊液的循环和腺体分泌一无所知。
“精之窠在眼......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这段关于眩晕的论述,虽然完全是想当然,可也许是世界上最早的理论之一。但今天谁还这么解释眩晕,那就笑死人了。
内经论脑就这么多了(也许漏了一两句),真是单薄得可怜。
在人类早期医学中,把心当作思维器官似乎是普遍的事。古希腊医学和中医一样,把今天所有脑的功能也定位在心或肺。但到公元前500年左右,最早的解剖学家阿尔克迈翁(Alcmaeon)革命性的发现,确实有连接物从眼导向脑。他因此断定,这个区域就是思维的发生地。在阿尔克迈翁之后古老西医已认识到脑是意识和思维的器官。
在中医漫长的发展史上也不是没有人注意到脑。明药物学家李时珍指出脑是“元神之府”;清王清任用棍子拨弄了一下尸体得出了中医对脑的最高认识“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但这些理论根本没有引起任何重视和发展。
无论阿尔克迈翁还是王清任,以今天的眼光看他们对脑的认识都还太肤浅,我们当然不必苛求古人,但无比荒诞的是,中医直到今天仍普遍坚持“心主神明”,难道说中医真的是“无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