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37:49
第二章
对古代管理思想的评价:
直观性:
1、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性
2、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性。
阶级局限性:
1、有许多反科学的方面,如常借助迷信、神力、天道来管理,
2、有反人道的一面,个人利益和个人精神不被重视,
3、包涵强烈的等级观念,强调自上而下的严密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服从关系。
欧文的管理思想:(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者,“人际关系之父”)
欧文管理理论贡献是首次提出了关心人的哲学,并在他与人合办的新拉纳克工厂进行了全面的实验,试图建立一起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
1、改善工厂内的工作条件
2、限制童工的最低年龄
3、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
4、为工人提供厂内膳食
5、设立按成本向工人出售生活必需品的商店
6、改善工人居住条件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内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实现标准化
4、在制定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
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评价:
1、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
2、仅重视技术因素,忽视社会、群体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3、注重基层管理或车间管理,忽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问题。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主要内容:
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2、概括并详细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的必要性
4、提出了管理中具普遍意义的十四项原则
韦伯的管理理论:
1、揭示了组织与权威的关系,并划分了权威的类型
2、归纳了官僚制组织的基本特征
3、概括了官僚制组织的结构
梅奥的早期行为科学理论:(早期行为科学又称人际关系论)
1、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2、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状况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五种需要: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社会交往的需要
4、受人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两个因素)
1、保健因素  包括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工作条件等
2、激励因素  包括成就、上级赏识、工作责任、个人进步等
弗鲁姆:期望价值理论(调动职工积极性应处理的三种关系):
1、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2、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3、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布莱克和穆顿:“管理方格法”(两关心:1对生产的关系,2对人的关心)
五种领导方式:
1、(1,1)贫乏管理方式
2、(1,9)乡村俱乐部管理方式
3、(9,1)任务型管理方式
4、(5,5)中间型管理方式
5、(9,9)战斗集体型管理方式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现代管理之父”)
正式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
1、成员的协作意愿
2、组织的共同目标
3、组织内的信息交流
西蒙和马奇的决策理论:
1、强调了决策的重要性
2、分析了决策过程中的组织影响,即发挥组织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3、提出了决策的准则
4、分析了决策中的“组织”的作用
5、归纳了决策的类型和过程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内容:
1、日本的兴起在于文化,在于特有文化基础上的新的管理模式
2、企业管理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
3、企业文化的要义,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成员间共同的信念、价值观、方向意识、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准则
4、作为企业领导,在完成对企业战略、组织、制度、技术管理的同时,应把主要精力用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培育上
5、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文化意识
6、未来企业的竞争,将主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因而也就是企业领导艺术的竞争
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1、简单的自然劳动分工思想
2、朴素的劳动协作思想
3、原始的组织思想
近代西方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1、机器大工业的需要
2、市场竞争的需要
3、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
4、阶级斗争的需要
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
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鲁滨逊、博尔顿
2、亚当、斯秘
3、罗伯特、欧文
4、查尔斯、巴贝奇
5、安德鲁、尤尔
6、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1、管理过程学派(孔茨和奥唐奈)
2、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
3、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
4、决策理论学派(西蒙和马奇)
5、系统管理学派(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6、权变理论学派(英·伍德沃德和美·菲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