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何不自杀——一家之言而罢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23:29:17
鲁迅为何不自杀?按说这个问题应该由鲁迅先生自己来回答,但斯人已逝,我试做分析,希望能够给人们一些启示。
鲁迅并不是先天很坚强的人。在他小时候,过的是少爷生活,未尝没有沾染那种少爷习气,如果不是“飞来横祸”——祖父受贿入狱,家道急转直下,很可能鲁迅会成为一个纨绔子弟也不一定。
当然即使断绝了科举道路,鲁迅的家庭在他故乡仍算得上小康家庭(即使拿今天的标准来说,也是够得上的),鲁迅投异乡,走异路,是受了康梁文章的蛊惑,那种革命理论迎合了他自幼叛逆的心理。
不过鲁迅始终没有走上彻底革命的道路,当“党”指派他去搞暗杀时,他断然拒绝了,他的理由是他有母亲要奉养,鲁迅后来用一生的行动证实了他是孝子,这个理由并无大的问题,但显然不仅于此。更重要的是鲁迅终生都反对那种赤膊上阵的简单革命方式,他更主张保存实力的“壕堑战”。
在日本办杂志《新生》失败,让鲁迅感觉到生的无趣,母亲塞给他的礼物——朱安更让他彷徨于无地,《呐喊》之前的鲁迅拼命地工作,实际是一种慢性自杀,毕竟他无法选择决断地离开这个世界——因为有他的母亲在。
但后来鲁迅的选择坚决地生存下来,却不仅是对死的害怕,而是他发现了生存的真正意义——不仅为爱人而生,更要为敌人而生,要让敌人永远不开心,从而实现他的复仇。
鲁迅其实一直到死为止,都并未找到真正的希望在哪里。他对现有的一切怀疑,对那种廉价的乐观,他更表示怀疑。但他最终找到的生存理由是“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所以他又用终生去反抗绝望,希望用他的肉身去抗住黑暗的闸门,将孩子们放到光明的地方去。虽然有没有光明,他始终也是怀疑的。
鲁迅终生在生死之间挣扎,这集中体现在《影的告别》这篇文章里“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但无论如何,他还是选择了存在,他知道文学的作用有限:“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吓跑了。”但他又确实看到了文学的作用,看到了他逐渐被不由自主地吸引到政治的漩涡中,如果能活到1949年,鲁迅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们很难预料。
但有一点,我可以确信,就是鲁迅即便活到1949年,他依然会选择活着,只不过他活着就会让更多的人活得不爽,活得不痛快,或许鲁迅活着,中国的历史就成了另一番模样也未可知。
但毕竟没有这个假设,我只想说,死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生也是一种,但如果作为战士来说,生也许更有意义,毕竟,死只能进行一次斗争,而生可以将斗争继续进行下去。选择死对于个人来说无可厚非,但选择生,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更有利。
当然这里的生,是不包括刚刚选择离开这个世界的余虹教授说的“不像一个人的生”。的确,我们目前大多数人的生离一个人还差得远,但我们必须朝这个目标义无反顾地挺进,即便在我们自己注定失败,也要让我们的儿孙像人一样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