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心理分析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30:30
发布时间:2008-09-21 编辑:股票通 【查看评论】
心理分析法反群众心理是股票操作的一大技巧股市亦同期市 如何运用心理分析法?把股场当赌场--心理误区之四
一、心理分析法的特点
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是期货市场中流行的两种分析方法。而心理分析法完全可以作为另一种分析法独立出来,因为对比前两种分析法,它有着不同的原理,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独到之处。
基本面分析是一种客观的分析法,它以价值回归理论作为分析基础,以追寻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作为主要途径,以期达到对市场未来走向的较为准确的预测。基本面分析主要涉及: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气候因素,中央银行干预因素(外汇市场),结转库存,产量,产情,气候因素(农产品期货)等。如果说基本面分析走的是“价值到价格”的分析思路,那技术面分析则可以说走的是“价格到价格”的分析思路。技术面分析法是以“历史价格”为参考来预测“未来价格”的分析方式,它是一种主观的分析法,是一种通过人们的主观经验来判断市场未来走向的分析法。
心理分析法是一种从“市场心理到价格”的分析思路。其定义是,在市场方向即将逆转或维持原方向的临界点时,通过推测市场主导势力控制者的心理价格定位,以此为基础,分析主导资金的流向(资本流向)从而判断未来市场走向的方法。毋庸质疑,市场的大方向决定一切(也就是资本的流向)。在期货市场运用心理分析法意义重大,因为期货市场是一个人对人的市场,它的参与者是“人”以及受“人”控制的投资机构,而资本流向都是通过参与者的心理预期反映出来的,所以市场方向是受人的心理因素控制的。换个角度考虑,也就是说,资本流向掌握在市场参与主体--“人”的手中。资本受人控制,所以大众的共同心理对市场走向有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运用心理分析法完成一次操作的原理在于:价格波动始于公众心理价格的不统一,始于基本平衡态的打破。在市场混乱时建仓,价格会在一个新的公众心理“共识”的影响下受到追捧或打压,直到出现一个公众心理可以接受的大众价格。在这个价格上,多空双方的势力再一次基本均衡,市场才又开始基本维持盘整态势,一个上涨(下跌)行情由此结束。我们获利了结,一次操作完成。我们所要把握的就是,公众心理达成新“共识”时的市场方向。
市场方向的控制者“人”本身就同时具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态。在参与市场的行为中,投资者总会凭借他们的主观判断和客观基本面因素做出买卖决定,投资者便同时在用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态来对待市场。由于单纯地运用客观操作或者主观操作,投资者们各持己见,不可能达成市场方向预期的完全统一。我们时常看到,投资者由于单纯运用一种分析法操作,在下单的一瞬间,脸上仍带有迷茫的神色。这可以从侧面看出,市场参与者在下单的时候心态很不稳定,而这正是因为前两种分析法“偶有冲突”造成的。价格波动的原因也可以因此说成:同时具有两种情态的投资者,依据他们不同的心理预期,不断磨合的过程。
心理分析法的优势正是因为,它既包含主观因素也包含客观因素,是介于客观和主观之间,感性和理性之间的“模糊”分析法。因同时具备技术面分析法(主观)、基本面分析法(客观)的特点,所以从理论上讲,心理分析法更好地融合了两者的优势,以投资者心理预期为基础,以一个更中立、更平和的态度预测市场方向,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
二、心理分析法的优势
1、它打破期市的三个传统理论依据,抛开旧策略、旧思路
(1)它打破古典经济学中的平衡概念。
价值不完全决定期市价格,价值规律在期市交易中不为实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平衡”说的是一种资源配置和盈利的平衡,但是这个理论在期货市场中不实用。首先,期货是个零和游戏,“平衡”虽然在理论上说的通,但是这种“平衡”的前提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期货市场中出现过,这个理论也就不适宜在期货市场中应用。由于买方和卖方都想从市场参与中谋取更多的利益,就必然对市场价格施加影响。再加上期货市场含有较多的投机成分,必然会加剧其价格的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这样,频繁的大幅度波动往往会歪曲供求曲线,使得以供求曲线做判断依据的投资者做出歪曲的理解和盲目的市场行为,造成对市场方向判断失误的增多。
因这种“平衡”在现实的期货市场中不存在,那么“等价交换”所依据的价值量就不是一个恒定的数值,所以价格就不完全由价值来决定。期货市场中常常可以看到价格长期飚升不回落,也就是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周期太长,价格长期偏离价值。投资者一次次在自己认为的高点沽出,但总被不断创出的新高一次次挫败。期货市场真正的“顶”只有一个,凭价值规律为预测基础的成功几率很小。在期货市场中运用价值规律作为分析价格的基础是不牢靠的,也是不很实用的。
所以,古典经济学里的平衡概念在期货市场中是行不通的,期市价格不完全由价值决定,价值规律在期货交易中不为实用(短线尤为突出)。
(2)承认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供求关系。
以往的经济学体系中“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对供求关系有一定的反作用”似乎已成为真理。但是在期货市场由于其特殊性,运作结构不应该以一般的商品买卖来定论。经济学体系里的所谓“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反作用”在期货市场理应升级为“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对供求关系起决定作用”。因为如果一个市场搀杂了较多的投机成分,那么这个市场暂时就不会是一个仅仅由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的市场。相反,随着投机势力的强大,价格越来越倾向于决定供求关系。一旦市场价格到了一个关键的点位,人们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然后依据自己的判断或听取分析师的建议做出买卖决定。
如果更多的投机者倾向于做空某种商品,那么此种商品的价格会不断下降,而价格下降本身也会刺激更多的参与者一起做空,由失望型地抛售变为恐慌型地抛售,价格暴跌,从而形成一个不间断的自我践踏式的下跌。从市场参与者单纯地依据价格做出做空决定,可以侧面地反映价格在影响供求。如果更多的人抛开了一切其他因素,跟随市场大方向盲目疯狂地做空,那么,价格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供求关系。因为那时侯,部分小散户的跟进对市场也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促使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单纯地根据价格的高低做出买卖决定。价格由此决定供求(因为那时影响价格的更多的是非理性的人为因素。
多数参与者参与市场是因为价格不断地下跌,才做出卖出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没有太多关联。例如,在外汇期货市场中,1997年12月7日的美元兑日元合约遭到史无前例的疯狂抛售,3小时内从131.53泻至125.80,狂跌573点!虽当时日元有基本面的重大消息支撑--日本政府决定实施一次性动用2万亿日元的特别减税方案,但是,凭借这条利好消息并不足以让日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大的涨幅。这是因为,美元兑日元接近价格的强阻力位,由久攻阻力位不破的“失望型抛售”到接下来在利好消息作用下的“跟进型抛售”,最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恐慌型抛售”,导致美元兑日元产生如此巨大的跌幅。由于对价格的恐慌心理市场参与者不由自主地统一行动起来,不间断地对美元进行打压,所以,恐慌型抛售最终使投资者对美元彻底失去了信心。美元兑日元不断暴跌的价格引发了参与者的投机行为,决定了供求,假如是单纯的“供求决定价格”,则不可能产生这种自我践踏式的打压。
再如,以技术面做分析的投资者,是在一种历史价格的基础上推测未来价格。期货市场单纯地按照这种分析方式进行买卖的人,大有人在。按照历史价格操作,这也是一种由价格决定供求关系的表现,否则期货市场就不会出现很规则的双顶(底)型、头肩顶(底)型、上扬(下跌)三角形。参与者参照历史价格操作时感到畏惧或者以此为下单动机和理由,并在每种图形的关键点位上观望,或逆市操作等等,这一切都可以很好地说明价格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买卖,决定了供求关系。
所以,在期货市场中价格的确已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供求关系。
(3)否定期货市场纯理性化,认定市场的运转不单纯受其自身的理性和逻辑性控制。
像埃德温·哈勃提及的“宇宙的产生缘于一次大爆炸”这样的学说,在过去并不会普遍地被常人所接受。原因是人们基于一种心理,即,世界是完美的理性的,导致对现实的解释存在偏向性,并且不由自主地否定自己所恐惧的东西。在经济学里也一样,假如在一个无规律的市场赢利,是绝不会有准确的赢利模式的。这是投资者不愿看到的,不愿承认的,也是他们所恐惧的。这是大多数人更乐意承认“理性市场”理论的原因,并且很多经济学家也是理性市场的支持者、拥护者的原因。而且现在的市场分析也正是基于市场理性化的理论。
如果市场是纯理性化的,就会通过指标把价格预测得天衣无缝,还会导致参与者的意见很统一,价格波动就会趋于一致。但是,由于诸多因素,这种现象从来没有出现过,而且也是不可能出现的。上述现象只能解释为:一个意见不统一的半理性市场在引领参与者做出买卖决定。如果市场是理性的,何以解释价格频繁波动的现象?另外,市场理性化理论也牵扯到一个价格的周期回归问题。以“理性”的周期回归理论来预测市场的大方向也是不准确的。
2、以全新、独特的理论作为市场分析的基础
心理分析法否定了诸多传统理论有其新的理论依据,就是:追踪市场行为的动机,谋求动机中的共性,把握市场方向,顺势而为,博取利益。由于市场心理先行于市场行为,所以,以市场心理预期为基础,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反映出市场的未来动向。单纯地依靠技术分析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太过单纯地使用技术面分析,忽视市场心理价格是不可取的。
心理分析法打破传统的预测模式,不过分看重历史价格所形成的“规律”,亦不太看重消息面带来的影响,其出发点就是“市场心理”。心理分析法追踪到的是未来涨跌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一个靠历史价格猜测的传统模式。
3、表现形式独特
心理分析其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在此我只举一例:通过K线图看心理分析法。有人一定会说,那不就是技术面分析嘛!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技术面分析着重看的是图形,历史价格所留下的图形,用观察图形得来的专业感觉勾勒出另一半“即将出现”的图形,着重于图。而心理分析法则是,当价格接近关键点位时,一根K线从开始到这根K线收完的全过程,透过此过程窥视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阻力(或支撑)位的强度,等等。心理分析法也看连续的几根K线收完后的形态,但不是图形。
三、心理分析法的应用
实用性支撑一种分析法在市场中存活下去。由于心理分析法揣测“市场心理”,因此它更适用于一个公平的“无庄市场”。
……
由上述两个实例,不难看出,运用心理分析法的实效性很强,在市场中运用此法将带来颇为丰厚的利润。如果能够结合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将会使此法的运用近乎完美,给投资者带来更为巨大的盈利回报。
总之,心理分析法以全新的理论,独特的表现形式,为诸多投资者所应用,盈利颇为丰厚。它填补了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面分析法的空白,使偏理性和偏感性的预期分析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对市场做了一个更准确的预期。
实验心理学的调查一再表明,投资行为的“有悖逻辑”,有不少其实是常态。譬如,炒股人手中持有A和B两支股票,在A股上升了30%,而B股亏损了30%的时候,几乎有90%的股民会倾向于卖掉A而保有B。尽管经验告诉我们,更为可能的是,A会继续上扬而B将持续下挫。
另外一个常见的现象是,是大多数股民会倾向于购买并保有1000股10元的股票,而不乐意去买10股1000元的股票,为10元股上升为12元要比千元股上升为1200元容易得多,尽管观察到的经验事实和人们的倾向偏好往往相反。
对于纠正第一种偏向,华尔街的格言是“追高不追低”;对于如何匡正第二种偏向,行家的口头禅是“贱股最贵”。
这两个实验虽然浅显,所反映的内涵却是相当深刻的。每个实验中的A和B两种选择提供的信息并非不对称,然而心理对它们的诠释却大不对称。这在证券市场的投资行为中,可以导致大相径庭的后果。股市上扬时,在人们盈利前景可观而亏损前景遥远的感受之下,人们会倾向于更大胆地追逐利润;而在股市下滑出现亏损时,股民的行为则趋于畏葸,不只保守而已,会表现得彷徨而失态。这种偏向在股市节节下挫时尤其突出:每当试图趁低吸纳、股值却再跌至新低后,人们会加倍地悼惜追加的亏损,变得更难于割舍,非常不愿清仓止损,就像实验二所揭示的那种不对称行为一样。
因此,随着股指每况愈下,原本计划要见好就收的人士会变得一再迟疑,坐视年初的斩获烟消云散后,接着一轮又一轮地深陷于亏损之中而不能自拔。
不少心理上的陷阱也加剧了衰市投资的难度,我们再试举其一二:心理惯性人们在接纳某种假说之后,就容易有意识(或潜意识)地追寻“根据”来强化这个假说,尽管当初对假说的接纳乃基于有限的观察和体验,假说的逻辑并未受到过验证。
四、心理陷阱
1、心理惰性
通常人们在习惯于某种状态后就倾向于维持,不再根据变动的条件作新的改变,因为重新选择需要注入新的能量。心理惰性在股票投资上的表现也很明显著:一组股票选定并持有一段时间后,人们就倾向于粘滞于既成的组合,增删股种哪怕改变其比例都变得很费劲,就像人们不肯轻易变换工作或生活环境那般。
2、先入之见
如果不经历反复比较的过程,人们常会不成比例地被第一印象所影响,不论它是来自亲朋、道听途说、股市的瞬息波动,或是股评分析,第一印象会像船锚一样把我们锁定。股民们会惯于将买入价或者一年内的最高股价视为参考的基准,之后的决策会严重地受其干扰。记得邹韬奋的旅欧游记中记有一段趣事。当船行至红海在开罗稍作停留,韬奋登陆闲逛街市时,对当地的一个小金字塔模型颇感兴趣,于是向小贩询价,一个男孩告之200元。因为不能确知这个价格是否合理,他继续再走了几个街口,终于在第二个男孩手中买到了同样的小金字塔,花了130元。由于“便宜”了70元,韬奋感到很兴奋,200元理所当然地成了韬奋的心理价位。可在归程的小胡同里,韬奋不意中发觉两个男孩在分钱,他们在分享合作促销的成果呢。
所有这些心理的陷阱又因为不愿认错的心理而加剧。不愿认错的心理在顺境时表现为过分自信,执着地追求虚拟的目标,对于其他负面的可能性却很少顾及。不知打什么时候起,全国都追随广东人的习惯,以为“发”,“8”都象征着”发财”,以至于“发菜”也大行其道,竟造成生态破坏,引发沙尘暴的祸害。可是人们很少会想到”发”字也常常影射其他含义——不信请查辞典:诸如“发病”“发痴”“发火”“发疯”等等。这在股市中,不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