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内容中体现生活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30:22
生物学的课堂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陶行之先生在三十年代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重要思想,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那么如何做到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首先:教师要善于发掘生活中的学科知识素材,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话题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成为体现课改新理念的重要场所。这一点对于生物学这门学科来说比较容易做到的,因为它本身就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就是研究我们的生活,研究我们生活中的物和事。
就如“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一节内容,这节内容中包含的知识就和我们生活中衣食住行中的食有关,由食引出食物,由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出具体的成分,然后研究具体食品种有哪些成分。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能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其价值,从而会有更大的兴趣投入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这样的形式在新教材的第一册中的第二章到第三章的内容中均可做到,无论是细胞结构还是生物的新陈代谢,均可把这些知识和生活中的事和物联系起来。
其次:教师不要仅限于书本上的内容,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变教材,以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素材,也可以设计成问题情境,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还是以“生物体中有机化合物”为例,教学中联系和展示的食品可以随地域、时间、季节等因素不同而有所改变,学生可以以葡萄来研究,问题的提出也可以是以社会的热点问题展开,也可以是以生活中的常态问题展开。又如光合作用中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部分,设置的情景完全可以从书本上设置的农村大田、暖棚修改成家庭种花和小区绿化等情景中来,因为现在城镇学生的生活离农田、大棚太遥远了,对不熟悉的情景来展开思考总是比较困难的。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最终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学科知识,学科知识和生活密不可分,这样他们对学科知识的应用和对学科的兴趣就会应运而生。
2、生物学的课堂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
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于一些学生已经有一定程度了解和一定的经验的知识,我们教师可改变一下上课的方式:先布置问题式任务,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研究小组,然后在课堂上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自己的理解来,教师进行组织指导讨论,同时进行适当的补充。这种方式与以往以教师讲为主的方式相比有以下的不同:
1、学生讲教师听与教师举例给学生听,在学生心理状态上完全不一样;
2、学生为了讲清教材上的知识点,必须要对教材作深刻地分析和理解,否则讲不出道理来。学生要讲出道理,就要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充分且灵活地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这时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这是较高水平的主体性的体现。
还是以“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为例,如果采用这样的小课题式研究,既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如碘遇淀粉变蓝色等知识,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3、生物学的课堂教学要将科学知识回归生活、应用于生活
学科知识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与生活。学科知识只有在生活中才具有活力与灵性,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才能增强自己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生物体有机化合物一节内容中,利用有机物和试剂的颜色反应来分析土豆、花生等成分,这就属于科学知识回归生活、应用于生活。理解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因此在学科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学科“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