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义 - 儒学并世界三大宗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58:50
儒学是以"仁"为核心的学说,引导人们"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
佛教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伊斯兰教的基本思想是﹕仁爱﹑同情﹑慈善﹑谦逊﹑奉献﹑宽容﹑和平﹔
基督教也是导人以"仁慈、圣洁、信实、怜悯、公义、善良"的.
由此可知:上述三种大教在根本点上是一致的,都是首先主张"仁者,爱人"以至善良的,这是人文主义的特征,所以,它们的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但它们又各有不足:如:儒学中有“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不利于男女之间的平等,所以这种说法是不公正的;佛经中有这样的说法:"不说四众过",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在修行过程中,必定会是非分明,而人人皆有过失,有的可能侵犯了自己的权益,这个时候能不说吗?所以,佛教的这种说法有些绝对了;伊斯兰教的<降示>中有这样的说法:“安拉对凡人的启示,如他启示穆萨的母亲:‘我曾启示穆萨的母亲:你当哺乳他,当你怕他受害的时侯,你把他投在河里,你不要畏惧,你不要忧愁。’”,让母亲把自己的孩子投到河里,这不是让做母亲的害自己的孩子吗?这与其教人“仁爱”与“同情”的思想是相佐的。而且伊斯兰教是要求信其教者相信安拉一人会保佑他们,这也不利于人们的“以民为师”的观念之形成;基督教的经典<圣经>路加福音第29节中写道:"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我认为这句话导人不正确,为什么呢?因为打人者已是不对了,若再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则是使打人者更加地不对了。孟子说过:"教人以善谓之忠",只有阻止打人者的行为才是使之善而忠爱之,同时也是爱护自己的表现,因为人只有会保护.爱护自己才会爱护别人.何况古人有"从其过者加其罪"之说呢?我们怎么能使一个人更加地不对而加重其罪过呢?所以,圣经中的这句话是一种过于的仁慈,是一种溺爱行为.是不正确的引导.至于该节中有这样的说法:"有人夺你的外衣,连里衣也由他拿去",也是不正确的导引,我们可以想办法使人人均贫富以制止强夺行为的发生,但不能使别人夺而不正的行为得到支持.当然,各教中还有其它的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
不过:
儒学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佛学也主张(大意):"如果自己的学说有错误就要改正".
伊斯兰教的观点是:"只要受益,就要采纳".
基督教则是用行动表明:有错就要忏诲。
由此可知:它们对自身的不足都是一种谦虚和开放的态度,而且从根本上来说都具有人文主义思想,所以我觉得:各教宜充分交流,当然,应该以人文主义的是非观为正确的是非观。而通过交流,吸收正确的改正不足的,这样,世界上的各大教更会和谐与共,最终实现大一统。
另外:
佛教和基督教及伊斯兰教都主张要人善良,有良好的道德,而且是善有善报的思想;
儒学也讲"仁者,寿".
科学研究证明:良好的道德益人之身心,能使人心地安宁;还有研究说:善良能分泌增强免疫力的物质.而道德不好的人能分泌毒素而成为致癌的因素之一.
由此看来:科学与宗教并儒学在导人以良好的道德方面是一致的,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是有科学道理的.
有位叫普巴扎西仁波切的佛教者说过:"真正的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心之本体,其真正含义就是:就要从痛苦中得到解脱,而证得永不变化的幸福,这才是真正的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佛"
而科研也证明:良好的道德利身心,能使人心地安宁.快乐,所以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处处以道德为准则,就会安乐.幸福,这样就是在安乐家了,人人如此而相互友爱,就更是实际意义上的安乐家了.这也就等于在佛教所说得西方极乐世界了,等于在基督教所说得"天国"里,伊斯兰教所说得"天园"里了,老子所说得"大同世界"里,孔子所说的"平天下"里,共产党人所说得人类精神高度文明的共产主义社会了,这个时候,人间就到处是天堂了.这也是古今仁者所希望实现的理想社会.
中华文明渊源流长,所以,我们做为炎黄子孙应该立足中华文明,发扬儒家的"择善而从,其不善者改之"的思想,吸收并和合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中有道理的东西,改正其不正确的东西,如此,则可使中华文明因其广博的胸怀而更具生命力,如此,则可使中华文明振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