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江勋:论长三角产业转型历史逻辑与区域价值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5 23:32:29
GDP占全国总量四分之一的长三角,领衔长江,准备起舞。
在此区域,云集了世界五百强的部分研发设计中心与制造基地、中国最活跃的产业集群、中国最庞大的IT和IC集群、中国最密集的机场和港口,以及最密集的地区间壁垒和重复生产。
而数据显示,1-5月,江苏省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达16%,同比上升1.3个点,亏损额同比增长56.5%;浙江规模以上企业亏损的有1.07万家,亏损面达19.6%,同时新增企业数和注册资本金3年来首次出现下降,企业关闭数同比却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此时,媒体铺天盖地的展开关于长三角民营经济种种令人沮丧的报道。
转眼间,长三角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自己的某个极限。而最近人们才发现长三角原来也如此脆弱。
诸侯割据的长三角
现在的长三角仍然是诸侯割据。实际上,直到2005年长三角才部分的具备了中国经济龙头的位置。在这一年,长三角所有的总量指标都超过珠三角。但是至今,其人均和质量都及不上珠三角,其现代服务业更是比珠三角低得多。
长三角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其上下游产品体系基本能在长三角范围内维持自我平衡。在江苏沿江地区初步形成了“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及其设备、现代通信和数字音频”等五大类上下游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体系,鼠标、显示器、激光视盘机、通讯光缆等产业集群优势也正在形成。其中,单单昆山外商投资企业的集聚,就提供了3100亿元的配套总量。再比如,从扬州到南京、到镇江、到常州、到无锡,再到上海,这是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十分集中的一条“走廊”。
产业集群的溢出优势,在长三角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但是区域之间的同质化却一天天严重。笔者所掌握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不仅长三角区域的三个省市之间存在着60%以上的同构,而且长三角十五个城市之间产业同构率也非常明显。各个城市产业同构率均在6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99%。在长三角各省市的支柱产业领域,如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等的趋同率则高达到70%。
近两年来,地方分割,各自为政引发的恶性竞争到了肉搏战的地步。2003年初,沪苏浙三地举行联合招商引资活动,区域内城市竟展开了“倾销式”竞争,套用商家惯用的“跳楼价”来争夺外资,甚至不惜采用“零地价”来吸引外商。比如上海舍弃宁波北仑港而非要另建洋山港的问题,再比如上海非要将虹桥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班全部搬到浦东国际机场,从而对苏州的IT业形成严重打击,苏州和无锡又在新机场的问题上展开无谓争夺。在这背后,是上海、苏州、昆山、杭州等城市在引进信息工业上杀得分外眼红。此外,上海在郊县建小特区引起的江浙两省的不满,比如央行上海大区分行与南京大区分行之间的分割与矛盾。甚至在目前如日中天的光伏产业上,江浙沪赣也是一窝蜂而上,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要解决这个“囚徒困境”,不仅是发文件,或者成立一个凌驾于长三角之上的协调机构那么简单。据笔者所知,此前的产业分工问题几乎是区间对话的雷区。因为,我们看到无论是在《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或是《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纲要》,还是江苏的“沿江开发战略”中,汽车、石化、电子信息产业等均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选择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的有11个,选择石化业的有8个,选择电子信息业的有12个。
长三角的痛苦是历史性的
为什么每个城市都如此焦虑?因为从日本传过来的这套经济模式,天生是苦肉计。
从根本上说,长三角和珠三角没有不同,都是外向型经济。曾一度有珠三角做外销,长三角做内销的说法,但这显然忽视了长三角港口和机场成倍增加的吞吐量。所以整个长三角仍然是跨国产业资本控制的产业链上的一个廉价终端。只不过表现在上海市国有企业,表现在江苏是FDI直接投资的发散集群,表现在浙江是民营企业。
在各地区意识到产业升级之前,大部分的重复、浪费、恶性竞争都是被无意掩盖的,因为制造业的产业链形成主要还是市场在配置,比如印刷、包装、餐饮、销售等等。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基于服务于企业的动机,新一轮的产业链竞争向长期短缺的基础设施领域波及,最为典型的属港口和机场的竞争。这已经为乱作一团的行政格局敲响了警钟,而今日,生产要素全面整合已经迫在眉睫,劳动力、企业股权及其交易、融资平台、研发平台、贸易平台等等。
笔者认为,一窝蜂的调整,一窝蜂的产业升级都是不可取。我们应该意识到,制造业升级不是从一个产业升级到一个另一个产业,而是从一个产业升级到一个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链。目前长三角并未形成任何一个制造业从一而终具备创造力的产业链。其原因,一则是城市和区域功能划分的同构,二则是上海功能的华而不实。
迄今,现代服务业在上海国民经济的比重,还不到40%,比如尽管有压倒性的中央政府支持,上海迄今没有形成有创造力的金融产业和技术产业:没有中国最好的银行、最好的基金、最好的高新技术制造公司。这和深圳相比相差甚远。长久以来,上海也仍然局限在“不做空心化的大都市”的狭隘情节中,拼命的跟江浙争夺代价比收获惨重的多的重化工业。一个不想辐射也辐射不出的上海,离区域龙头尚有距离。
艰难升级:历史给我们的三个机会
我们回头去看,二战以后的任何的新兴经济体,都属于外向型经济,因此来没有掌握过经济主导权。迄今为止,真正完成了产业升级的国家,只有日本、韩国、香港和新加坡。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至今都无一成为高新科技的中心,而仍然是制造业技术中心。他们之所以摆脱高耗能低效率的制造业,得益于赶上全球产业转移到中国的末班车,从而控制了部分产业链。
而现在的格局是,中国制造业可能转移吗?目前我们看不出有比中国更具成本优势、知识优势和管理优势的更低级的发展中国家,也没有任何一个区域能够承受中国制造业的转移。所以笔者认为,中国仍将是全球制造中心,只是部分耗能过好、利润率过低的产业,譬如纺织、轻化工等转移出去。未来的中国仍然是重化工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三足鼎立的格局。历史告诉我们,有三种机遇:
一是区域整合的机会。上海乃至江浙的一体化的过程还远远没有完成,而且还只是刚刚起步而已。长三角以后的城市分工不能不更为精确,形成上海为现代服务业龙头,其余大城市次服务中心,中小城市为制造中心的格局。现代服务业划分为五类:包括科技和教育在内的战略性服务业;包括金融、运输物流、商业和销售服务在内的生产服务业;与人的衣食住行和医疗保健等相关的生活服务业;精神服务业;服务服务业,是指信息服务、市容环境服务等为服务业而服务的产业。
在此过程中,上海将不得不牺牲部分制造业,但是它的港口资源、机场资源将得到重大提升,上海的科技研发平台和产业孵化器有望取得真正的突破,此外上海的地产也将长期景气。我们还可以对比下,香港龙头地位开始式微的原因何在?一是它的金融中心地位被削弱,二是它始终不能成为亚洲的研发中心。而上海同样在金融和科技领域并未培养出优秀的公司,反过来说这也是上海的机会。
而江苏和安徽可能在重工业转移上受益匪浅。但是浙江的民营企业将比江苏的FDI型经济更具创新能力,浙江很可能在高新制造业上取得突破。而其中一个广被人忽略的是,长江航线将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
二是产业精细化。日韩的经验告诉我们,制造业抗衡列强,短时间内难以跨越,但是却可以依靠精细化取胜。我们要注意徐工科技、上海汽车这样的国际性产业公司。我们还要紧密关注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类公司的突破。而上海和浙江有一大批此类上市公司,如宁波韵升、上海三爱富等。
三是具备强势品牌和走出去能力的公司。长三角有没有具备进攻国际传统产业链的机会和势力?在目前格局中,还找不到这样一个公司,但是我们可以关注雅戈尔、振华港机、阿里巴巴和复星医药等。(理财周报 资本市场研究员 江勋/文 )
出处:b2b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