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学论思想及其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52:09
孔子的教学思想与教改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
育家,儒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在中国占有两
千多年的统治地位,形成了中国封建文化的主流,
为后世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孔子的一生
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聚众讲学和著经之中。他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论思想成为中国乃
至世界教育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本文试就孔子的
教学论思想及其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
价值作进一步论述和探索。

、“有教无类”的教学对象观与“全纳教育”
孔子在他的教育活中,深刻地认识到了人人
都可以受教育、能教育、需教育,提出了“有教无
类”(《论语·卫灵公》)的命题。孔子认为:人没有
贵贱、种族、国别之分,人在社会本质上是相同的,
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说:“自束
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他开办
私学,聚徒讲学。在他的弟子中,不论贫富贵贱,
兼收并蓄,子路原是不知礼的“野人”,子贡是个商
人,仲弓之父竟是个强盗??而且孔子招收弟子
不受年龄、地域的限制,真正实践了“有教无类”,
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这和今天的
“全纳教育”是不谋而合的。
实价值“全纳教育”容纳所有学生,不论在身体的、智
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文化的、种族的差
异或可能存在的障碍,接纳所有的儿童,反对歧视
与排斥,使教育渗透到每一个人身上,促进其积极
参与,注重集体合作。同时,它体现了一种“来者
不拒,爱无差等”的教育公平理念。近些年来,我
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可能做到教育公平,
实现“全纳教育”。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
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尤
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更应该如此。
二、“君子”“成人”教学目的观与健全人格教育
孔子从培养“士”、“君子”的教育目的出发,明
确提出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士”、“君子”的理想
人格和各种才能。他对“君子”提出了智、仁、勇三
方面的规格要求。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而最高理想的目标“成人”则需要具有智、仁、勇、
艺、礼、乐六方面的素质标准。子路曾问孔子怎样
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完善的人,孔子回答说:“若臧
武仲之知,公倬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
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孔
子通过修德讲学,博文约礼,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人格的多元协同
发展。孔子不仅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如在教
学目的的制定时要求学生学习艺、礼、乐等知识,
同时重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
的培养,比如要求学生具有仁、智、勇的品质。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对人才培养提出
更新、更高的要求。未来人才与当今人才的差别
不仅在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学习基础,更在于
人的精神、道德、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
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强调,人类在21世
纪面临许多挑战与考验,但第一位的却是对人的
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挑战。由此可见,思想、道
德、精神等人格的健全,将是未来高素质人才不可
缺少的人才特征。孔子的教学目的思想虽然有它
的历史局限性,但仍不失为宝贵而丰富的教育思
想遗产。对我们今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改
革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三、“六艺”的教学内容观与和谐教育
孔子说“兴与诗,立与礼,成与乐”、“志与道,
据与德,依与仁,游与艺”(《论语·泰伯》)。孔子
认为读诗可以激发人的情感、振奋精神,有利于立
志;学礼可以使人了解做人的规范,使人在社会上
站住脚;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使人懂得艺术。乐
与诗、礼中的审美情趣可以使人产生对审美理想
的追求,理解什么是崇高,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美
丑。这里所说的“成”,是最终得以完成的意思。
所谓最终得以完成,是说一个人仅有德、智、体的
教育和具有这三方面的素质,人还是不完善的。
只有加上艺术的教育,人才能成为完整的教育。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
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应该说,司
马迁对孔子的教学内容概括是比较准确的。
笔者认为,当今所大力提倡的“和谐教育”思
想和孔子的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内
容观一脉相承。“和谐教育”是感性教育、理性教
育与非理性教育的协调和统一。感性教育的基本
内容应当包括自然教育和艺术教育。即孔子所强
调的对“乐”的学习,理性教育主要是指科学(技
术)教育即对“射、御、书、数”的学习,而非理性教
育则主要是指人文(艺术)教育即学习“礼、乐”。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呼吁将科
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
育的结合不是两种教育的机械相加,也不是一个
简单的比例关系问题。它的实质是指两种教育的
相互渗透和统一。我们应当将科学、技术与人文、
艺术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内容统一起来,使之成为
科学— — 人文教育或人文—— 科学教育。这种教
育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自由
为最高目的,从而促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
人的和谐相处。当前我国的教育,应当在不削弱
科学技术教育的前提下,提高人文艺术教育的地
位。在人的统一而完整的精神属性中,感性是基
础,理性是原则和方向,而非理性则起重要的调节
作用。教育要努力克服精神世界的分裂和冲突,
将精神属性统一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和谐的整
体。我们应反思现代教育所存在的片面知识论,
过于狭窄的专业技术化倾向。在培养学生专业智
能的同时,丰富其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历史上
孔子所开创的和谐教学思想道出了人类教育理想
的真谛,即所谓“工具价值”目标与“目的价值”目
标的和谐统一。
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观与
学生主体性精神的培养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孔子积累了丰富多样
的教学方法,值得后人借鉴。主要表现为因材施
教和启发式教学思想。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他说:“中人
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这是就学生程度说的:可以传授
给中等以上水平的人高深的知识;水平不及中等
的人,就不要传授给难以理解的知识。就各人特
点来说,也要因人施教。孔子对一些人的问孝、问
仁、问政等,都针对不同的对象作不同的回答,这
些不同的答复又恰恰是针对学生的某些缺点而言
的。为了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他经常对弟子
作调查研究,了解每个人的特点。他说:“柴也愚,
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噎”,“求也退,故进之,由也
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这种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的教学方法,使孔子培养了一批“德行、
言词、政事、文学”等方面各具专长的人材。孔子
注意学生的智力差别,根据学生的能力掌握传授
知识的深浅程度。去培养学生的能力。今天看来。
“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承认、肯定、尊重了学生
的个性差异,不强求所有学生向理想中的“优等
生”全方位“看齐”,反对以理想化的共性对特殊个
性的压抑,扫除了人们内心的教育歧视。因此,我
们可以从孔子“因材施教”的经验中得到启发:学
生在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方面都存在
着差异,教学应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视“差异”为
一种资源和“特点”,采用适当“调试”的方法和各
种“差异教学”的策略,“因材施教”。应当特别指
出,教师的教学观总是建立在他的学生观的基础
上的,体现了孔子以学生为本、将学生当作主体的
思想。科学的先进的教学观念以正确地认识学生
为前提。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是内在的统一。
孔子主张“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孔子
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
不复也。”(《论语·述而》)就是说,要在学生对所
学知识深入思考而不能领悟时才去启发、开导他;
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就不再
继续传授新的知识。孔子的这句精辟论断虽然只
有短短二十个字,却隐含了深刻的启发教育思想,
概括起来有两点:
第一,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子
日: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论语·卫灵公》)意即不想一下如何学、怎么办
的人,孔子对他也不知怎么办了。可见,孔子主张
学习是一种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学应该
充分发挥主动性,发挥独立思考精神,不能盲目依
附教师的教。当代建构主义思想认为,每个人都
有自己的“认知图式”,主体要对来自客体的信息
进行变换和加工,不可能照单全收。所以素质教
育要求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和他已有的思维
方式、生活实践以及性格特点,即把受教育者当作
会自己成长自己吸收阳光和养分的正在发展的有
机体,明白是他自己发芽、开花、结果,突出受教育
者自身的“生态性”、主体性和认识的建构性。
第二,教师应该“当其时”、“当其可’ 而教。孔
子认为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愤悱”时机适时地加
以引导,“愤后则启,悱后而发”,他将“愤悱”作为
“启发”的前提和基础,为的是让学生始终处于一
种积极的摄取状态,以此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求知在先,教
师的适时点拨在后,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当
前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
观念,转变角色,变教学为导学,在教学过程中去
积极引导学生。教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获取知
识,它的本质在于引导,教也就是为了达到不教。
以上这些教学方法和措施充分体现了孔子以
学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哲学思想,
可以说孔子正是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这
一教育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的。正如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博士所说:“孔夫子
深深体认到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学生,学生的学
习远比老师的教学更重要,所以他对学生的指点
与启发也有很深入的看法。”[1]
五、教学互动的教学过程观与交往性教学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交往过程。在当前新课程
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中,明确把交往性教学观作为
我国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突出强调教学的交往
特性。教学过程被看成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
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激发、共同发
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
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
念来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
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
教与学的问题上,孔子的教学实践有许多值得我
们借鉴的地方。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
不如今也?”(《论语·子罕》)教与学的主体应当常
常互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强调“每事问”,这表明教
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平等的,创造一种宽松和谐、
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从而师生的交往、对话更
能无拘无束,更能促进彼此主动性、创造性和民
主、平等精神的发展。这恰恰符合当前教学改革
提倡的交往性教学的要求。这种教育方法显然使
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教育本身来,也即是说人人
都是学的主体,又同时往往担负教的任务。“敏而
好学,不耻下问”,正说明教者与学者是处于同一
平台上进行平等对话。与学生交流彼此的体验,
在这种彼此情感的交流中,师生实现了教学互动
和共同发展。
六、“知人”、“长善救失”教学评价观与
开放性的“形成性教育评价”
孔子认识到其弟子各具特长,并存在着差异,
《中庸》中就明确提出了“不可以不知人”的主张。
鲁哀公问弟子中谁最勤奋好学时,孔子便对颜渊
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作了一番评价。评价的目
的是“长善救失”。 学记》指出,教师学生要“知其
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孔子还把课内评价、课外评价,教育、生活融
为一体形成综合性或整体性的评价原则。传统的
教育评价是“终结性”,而形成性教育评价是“过程
性”;传统的教育评价是“目的”,而形成性教育评
价是“手段”,目的是“长善救失”。素质教育需要
科学的教育评价原则,重新回顾孔子的教育评价,
对我们今天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有很强的借
鉴意义。
[13李远哲.中国文化与教育[N].明报,1999-10-0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沈季林.孔子教学思想评述[J].职大学刊,1996,(1):71—75.
[5]刘伟青.孔子启发教育思想的时代诠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2):92—94.
[6]王新婷.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现代合理性[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82—86.
[7]赵玉惠.孔子教学思想探析[J].教育思想研究,2002,(6):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