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网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40:20
《沉重的肉身》牵动生命记忆
http://www.jfdaily.com 2004-3-9 14:24:34
人民网
2004年经典回潮,一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典图书重又花样翻新,而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再版,前面的再版记言只写了两行字:“此次再版,除更换版式、订正了个别语词外,全书一仍其旧。‘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书写也不例外。”
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是本有关伦理问题的精神探索之作,虽然主题像书名一般沉重,但是在它问世的1999年,上市未及一月就再版,至今已印三版。此外,它还拥有海外的多个版本。作为一名哲学家的学术著作,刘小枫每本书所能达到的畅销与流行度,是其他同行难以达到的。而这种流行,又绝不以减低思考强度来换取。他对于一代读者的影响,几乎从80年代写作《拯救与逍遥》、《诗化哲学》就已开始,而这之后,他去欧洲学习,到香港大学任教,期间写就的《我们这一代人的怕与爱》以及《沉重的肉身》,同样不乏读者的共鸣。直到现在,只要问到一个刘小枫迷,为什么喜欢刘小枫的书?都会引来一串串掏心掏肺的答案。
理由之一:喜欢讲故事又擅讲故事
在众多刘小枫迷眼中,刘小枫是一个喜欢讲故事又擅讲故事的人,《沉重的肉身》里充满大家所熟知的人物与故事:毕希纳的《丹东之死》,伏尼契的《牛虻》,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卡夫卡的日记和基耶洛夫斯基的电影,但被刘小枫重新解读,却有了穿透生命迷雾的魅力。
“我自己看基耶洛夫斯基的电影时,感觉很深的触动,但又一时说不清,看了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才真正理解了这位电影大师在表达什么。”一位中年影迷由此成为刘小枫的忠实FANS。
“故事是壳,他从中要抽取以及表达的是个人对叙事和伦理关系的看法。”一位哲学界的同行这样评价刘小枫对那些故事的复叙事。伦理、叙事,这些看起来深奥的哲学概念,在刘小枫书中,表达得却并不深奥,他说,“所谓伦理其实是以某种价值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反过来说,一种生命感觉就是一种伦理:有多少种生命感觉,就有多少种伦理。伦理学是关于生命感觉的知识,考究各种生命感觉的真实意义。”而叙事伦理学,则是“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
理由之二:跟着一本书来成长
《沉重的肉身》1999年问世,但之前,发表在《读书》上的系列文章就已经小有影响。而最早的影响,则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北大的一个暑期学术研讨班,由刘小枫等一批人主持讲座,连续办了三期。新版书的责编陈西米就是当年台下的听讲者。她毫不讳言自己是刘小枫的忠实FANS,重做这本书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书中的一些思考,课堂上已经有所涉及,只是不那么系统罢了。”“课后还放基耶洛夫斯基的电影,那时还没碟片,记得放的都是录像带。”陈西米印象中,刘小枫是将这位波兰电影大师引到中国的第一人。而后来他的电影碟片在校园风靡,也跟刘小枫有关。
如今在汕头大学教社会学的老师程英姿,当年也是学员之一。“他给我的最大震撼是老在提问题,为什么是这样呢?为什么呢?而且每一个问题都在一个层面,让我不停地追索下去。
“坦率说,好多问题当时并没有听懂,只是后来有了阅历,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困惑,读这本书才感觉悲喜交集。以前我特别容易对别人做的事做道德评判,但是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人性的挣扎。”正像他所说:“对于现代人来说,伦理行为变得艰难,首先不是因为道德观念秩序混乱,何为善、何为恶已经没有了社会共识,人们难以找到可以遵循的道德品质,而是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诚实,什么是信任,却做不到。”
理由之三:频繁的换位与永恒的追索
从《诗化哲学》到《拯救与逍遥》,从《我们这一代人的怕与爱》到《沉重的肉身》,刘小枫留给FANS的文字印象是一个很有性情的人。但在同行看来,他更是一个引领学术潮流的人。
他的优点是看外文的东西多,引进的说法也多。所以青年学者追随他的很多,但最终都发现,追他最终会感到累,因为他好像随时会换位。”尽管如此,他的同行仍认为,其实他的学术道路还是看得清楚的。“他一直在探讨人类终极关怀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其实就是悲悯与救赎的主题。”
《沉重的肉身——现代性的叙事维论》/刘小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