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政治》(第三回)林冲敬酒 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35:04
《梁山政治》(第三回)林冲敬酒    [原创 2005-08-29 16:18:07 | 发表者: 吴鹍]   

  上回说道林冲被打受伤,谁也没有料到那凶手却是云里金刚宋万,宋江哥哥对此事十分关注,从东平前线亲自返回梁山进行处理。首先大家听林冲的副手铁笛仙马林报告了情况。林冲是个带兵极严的人,这次身为攻打东平府的后军主将,提前三日就在全军发布了禁酒令。
  由于粮草事宜没有处理完毕,大军出发时,林冲安排锦毛虎燕顺带领大军先行,自己和马林处理后续催运粮草。本来一切都很顺利,负责粮草的是云里金刚宋万和摸着天杜迁,两位头领十分配合。傍晚的时候,杜迁安排了酒食,四个人和一干军汉就做一处吃饭。不料这顿饭却吃出了事端。杜迁那边的几个军汉凑过来给林冲这边的军汉敬酒,被林冲喝止了,搞得老大无趣,杜迁脸上有点挂不住,杜迁的副手宋万是个性子急的,当时就故意倒了一大碗酒来敬林冲。林教头死活不喝,宋万言语间就说了几句难听的话。林教头并未计较,继续吃东西,宋万招呼了一干人在一旁吃喝起来,还行起了酒令。
  后来,这干人都有了醉意,林冲看看气氛不对,就招呼马林收拢了自己的军汉来向杜迁辞行,两个人寒暄着走出帐外,正待上马,吃醉了酒的宋万却追出帐来,不由分说揪住林教头破口大骂,"林冲你个鸟人,咱弟兄抬举你,你自己倒真的抖起来了,当初上梁山的时节,咱弟兄仁义,是你狗一般的向咱陪笑脸哀求收留,那时节咱们弟兄可不曾亏待你,你都忘了吗?"
  当着众人的面,林教头的脸都青了,但是终于没有发作,拨开醉汉,回身和杜迁告别,亲兵这边把马也牵过来了,杜迁扯着林冲袖口,低声下气地替宋万陪不是,正这工夫谁也不料到宋万冷不防在林冲背后下了狠手,把个大酒坛子抡圆了对着林教头后脑海就是一砸,当时大家都傻了,事情来得太突然加上距离太近,林教头对身后的袭击根本没有防备,仓促躲闪之间还是被砸到了左侧头脑,把个耳朵砸得血肉模糊的。。。。。。
  听完了情况,众人倒是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了把握。宋哥哥当即差铁面孔目裴宣、没面目焦挺拿了大令到杜迁、宋万军寨里晓谕二人闭门思过,听候发落,同时着戴宗召集全体留守山寨的头领到聚义厅议事。
  众人到齐后,宋江问马林:"贤弟,为何不见林教头?"马林说,"林教头怕耽误战事,已经连夜赶去军前了。"宋公明哥哥就叫马林把事情经过又和众人讲了一边。
  马林说罢,宋头领沉着脸问道:"众家兄弟看这事情如何处置?" 平日里和宋万相熟的邓飞、孟康等人都起身为宋万求情,孟康说,"宋万是个粗人,酒性不好,幸好林教头也不和他做计较。就叫他给陪个情,不成再打几棍子解解弟兄们的气。。。"
  话还未讲完,那边阮小七第一个跳起来劈头叫道,"宋大哥,我看宋万这厮是成心和咱们梁山作对。他本就是王伦一伙,当初晁盖哥哥带我等来投梁山,王伦那厮百般阻挠,是林教头火并了他,才有我们众家兄弟今日的聚义。宋万是王伦一党,想是早就当林教头是冤家,要为王伦出气。对这般小人,梁山绝不能留。"
  阮小七这话一出,后边的兄弟们再不好说话了。大家都拿眼睛看宋公明哥哥。宋哥哥就拿眼睛看军师吴用,军师把手一挥,"此事等明天林冲贤弟回来再议吧。"
  晚间吴军师、公孙先生、柴大官人都被宋江哥哥找去议事。孟康邓飞等人却聚到前寨朝我的住处寻来,我料想这干人等一定要寻我这里出个主意。此时此刻,我是万万不能为他们出什么主意的。想想看,那边是宋哥哥聚了人商议处理,这边却是我聚了人商议对策!这还了得啊。我自己就寻着后门悄悄溜了出去。。。
  后山风不小,我在巡哨的石头房子里聚了几个老军,热了些老酒,就着湾子里新打的鱼,边吃边聊,直到东方放亮。
  我心里十分有数,宋万、杜迁断不会被赶出山寨。有一个人定会保宋万,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林教头!你想,林教头火并了王伦,又怎好让众人再赶走宋万、杜迁,知道的是宋万不是,不知道的一定会说他林冲赶尽杀绝。林教头是断然不会听之任之的。聚义厅上,吴军师的一句话说得妙,"一切等林教头回来再议。"这就等于是饶过宋万了。
  出乎大家预料的不是宋万打人而是阮小七说的狠话。有了这话,就更不能狠罚杜迁宋万了,否则就等于承认了梁山好汉有内讧,如此一来,且不说林冲、宋万,要紧的是那些护宋万短的和那些要为林冲出气的好汉,岂不是被置于内讧之中了。
  我预料,既然事情因为催促粮草而起,还是会在粮草上做文章,杜迁、宋万这管钱粮的差使估计是要做不下去了。
  第二天中午,众人再议事,宋大哥一脸火气,扬言要严惩不怠,引得众家兄弟纷纷讲情,却都被宋大哥严厉的驳回。看着宋大哥只发脾气却不讲处理结果的举止,我心里就明白了,他这是在给林教头先把势做出来,一会好送个大大的讲情脸面给林教头。果然,不一会林冲自军前赶回,上堂就为宋万、杜迁求情,言语格外恳切。宋大哥沉吟了片刻就准了林冲所求,把个顺水人情给了林教头。最后的处理结果基本上是"罚了不打"--剥夺杜迁、宋万二人管理钱粮头领的职权,由柴大官人和扑天雕李应接掌。
  朱贵保住了职位
  事情很快平息了。东平府和东昌府也先后传来了捷报。我的两位弟兄跳涧虎陈达和白花蛇杨春都在军前立了功劳,这日二人抬了一只羊两坛好酒来找我,大家正要做一个欢喜的小聚。厨下准备饭菜的时候,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旱地忽律朱贵。
  我和朱贵见面不多,交往更少,因他是在山外开店做刺探的,很少回山寨来。
  朱贵的出现也让杨陈二人很纳闷。
  朱贵何等聪明人物,把一切都看在眼睛里,却笑呵呵的不说破。我们就坐了四人的席,不过我心里知道朱贵一定有事,偏偏他当着陈杨两个人,又不肯说出。一顿饭吃得很沉闷,我悄悄地向杨春丢了几次眼色,杨春会意,就拉着半醉的陈达早早的告辞走了。
  送完两人,我和朱贵回到屋子里重新落座,朱贵换了人似的一脸笑容全不见了,语调也忧愁起来,"朱大哥,小弟今天是来求你帮忙来了!"说着就要给我行大礼。我忙搀住他,"大家都是兄弟,朱贤弟何必如此。有话请明言,小兄但能相助,一定在所不辞。"
  朱贵叹口气,"唉,哥哥想是知道,我以前和杜迁宋万与那王伦一起占据这梁山,做个打探消息的四寨主,就着山前的大道开起了门面,买吃食的也有,投宿的也有,倒卖时兴货物的也有,这些年经过苦心经营,生意颇是红火。前时王伦火并,晁盖天王让山寨旧部各安原位,杜迁宋万仍管钱粮,我还是开我的店。这次出事,换了杜宋二人的差使,我与他二人原就是王伦旧部,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我料想换我的日子也不远了。偏偏我却喜欢这差使,也不瞒哥哥,这个差使确实是个美差。自己做主张,不受山上规矩管着,行动自由,而且钱财上也活络,做生意赚头十足,真个是不忍撒手。众兄弟都道朱武哥哥古道热肠、神机妙算,我此次专程来求哥哥给我想个好法子,能保住这个营生"
  我笑呵呵的望着朱贵,故意卖个关子给他,"贤弟可好读书?"
  朱贵迷惑的点点头,不知道我葫芦里到底买什么药。
  "贤弟且听我来背一段书给你听。这是当年柳河东先生被贬之后写的一个小文,文章虽小可是天下闻名啊。名字就叫做《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敢,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我背诵完了文章,对着一脸迷惘的朱贵说:"贤弟这就是我给你出的好主意。"
  朱贵一脸崇拜的倒身下摆,"小弟愚钝,恳请哥哥明言啊。"
  我把他扶起来,"贤弟休要大礼,讲是讲得,但有一条,贤弟切切休要对外人提起,就是你家哥哥朱富也不要让他知晓。"
  在朱贵点头允诺之后,我才把其中的奥妙向他言明。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我们来看这个可怜的驴子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它其实是死于自己的盲动。你看老虎的心理,一开始的以为神,不敢靠近。这个时候驴子是很安全的。只要它保持这种局面就可以安心的活下去了。偏偏驴子要逞能,要大叫要用蹄子踢,于是把自己的这点可怜的本事全透露给老虎了,老虎心里有了底,当然就不再害怕,三下五除二就把驴子吃了下去。
  所以,在面对强大的老虎的时候,驴子最有力的武器是利用彼此的陌生保持沉默,坚决不可轻举妄动。
  同样的道理,面对人事危机的时候,朱贵的角色就相当于黔之驴。面对威胁,最好的策略当然就是不动,只有不妄动才可以增加自己的分量,使对手看不清自己,从而不敢轻易采取攻击措施。只要这种相持的局面保持一段时间,过了震荡期,等局势缓和了,被吃掉的危机自然就消除了。
  具体讲,策略就是三招:
  一、多照面。不要躲着,躲着反而显得心虚胆小,是底气不足的表现。哪怕心里再担心,表面上也要大大方方、若无其事。要在各种场合多照面,让大家看见你的平稳镇定。这是一种左右局势的无声力量。
  二、特投入。越是在人事震荡时期,越是不能魂不守舍。和同事、和领导、和下属都要多谈工作、多沟通,要表现出你对危机的不敏感和对自己工作的投入。
  三、不求情。如果有领导找你谈话,不要心慌气短,要真诚的向领导表示自己把工作做好的愿望,讲讲自己的专业成就和体会,同时谈谈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恳请领导批评,最后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拿出来,给领导"留作业",恳请领导给予支持。不要为自己或者为任何人求情,也不要私下里找领导,送礼请客搞小动作。这些小动作完全都相当于驴子出腿,不会取得攻击效果,反而会暴露自己的弱点。
  朱贵得了计策,欢天喜地地走了。
  梁山易主之后,朱贵终于稳妥地保住了自己的位置。
  公孙先生的观人术
  林教头的遭遇让很多人同情。林大娘子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林教头都沉浸在强烈的悲愤中,脾气变得很坏,也不愿意和人沟通,总是自己躲在后山无休无止的练习枪法,或者就是一个人关起门来喝闷酒。军中的事务也完全撒手不管了。
  林教头的这种状态让宋头领很着急,总想找机会劝劝他。却都被吴军师制止了,军师的意见是日久心自平,林教头是一个心事重又好面子的人,还是不要打扰他为好。否则会起反作用。当务之急却是给林冲配一个得力的助手,既能随时照料他,又能代替林冲主持军前事宜,不使军务荒废。
  到底选谁呢,大家在山寨有闲的头领中推来挑去,锁定了三个人,铁面孔目裴宣、丑郡马宣赞和病尉迟孙立。负责人事安排的混世魔王樊瑞来找我和吴军师商议。吴军师说,"公孙先生精通观人,不如朱武兄弟和樊瑞一起先找他商议一下吧。"这一商量可真是大开眼界。
  一清道人公孙胜先生发表了自己的高论:
  裴宣这个人,善于自我控制,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苟言笑,是一个典型的原则导向的人,十分重视原则,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秩序和规律上,就象他自己的口头禅"凡事都有一个理字"。以他的为人处世风格看,威则有余,亲则不足,可以服众,但是恐怕难以合人。
  丑郡马宣赞,人长得丑,相貌二字,"相"在"貌"前,貌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五官样子,是第二位的;相则是个人的表现,是内心世界精神状态在外部行为中的反映,是第一位的。宣赞虽然貌丑,但是"相"却很好,与人相处,总是眼神温和,言语带笑,做事则是神情专注,条理清晰,当众讲话,神态自若,言语铿锵。宣赞的缺憾在于修养足够、勇气足够,但是谋略不足。是一个善做事但不善谋划的人。
  登州兵马都监病尉迟孙立,器宇轩昂,武艺出众。对身边的几个副将,举止有度,不怒自威,对下边的普通兵卒,则问寒问暖,关怀有加,正符合兵法上说的"远亲近威"以治军的谋略。孙立在三人中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愧是罗真人的弟子,看人看得如此准确。令我们两个都非常钦佩。
  事情谈完了,便来向先生请教观人的秘诀所在。
  先生拿了一本《吕览》给我们,上边有几句话却是观人的要诀: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
  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看人的时候,听完他讲话,要看看他怎么行动,就可以看出他的态度和心机;
  有任务的时候看他怎么做事情,可以看出他的能力和专业素养;
  无任务的时候看他喜好干什么,可以看出他的性情;
  熟悉了以后在看他都说些什么,可以看出他的真面孔;
  有资源的时候,看他都分给谁,有地位的时候,看他都举荐谁,顺利的时候,看他遵守什么,可以看出他做人的标准和处世的原则;
  困难的时候,看他不接受什么样子的施舍,可以看出他是不是有志气;
  卑微的时候,看他做什么不做什么,可以看出他是不是有正气。

  先生一番讲解令我们大有心得。樊瑞问:"请问先生,人常说观其表知其里,观其形识其人。不知这观人之术可有要诀?"
  先生笑了,"大道至简,当然是有要诀的。"
  要诀之一:大事验本领,细节看性情。
  要诀之二:衣着显经历,言语透精神。
  要诀之三:饮食起居藏大道,喜怒哀乐见真人

  总则:有形不如有神,有骨不如有气。
  要诀容易掌握,难就难在这个总则的把握上。
  观人术里有看骨看相的专门方法,甚至还有人专门以此为生。
  于是有些人就相信,发达之人必有异相或必有贵骨。确实,很多出色之人确实与众不同,但是,这个不同不是在外形上,而是在精神气宇上。这种发自内心的东西才真正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优劣。
  要看一个人的神和气,最关键的是两点:言语和眼神。
  言语主气,言语典雅,气清;言语坦诚,气真;言语精要,气凝;言语活泼,气畅;言语闪烁,气浮;言语低俗,气浊;言语杂乱,气散;言语死板,气呆。
  双目主神,神清则眼正,神专则眼明,神聪则眼活,神安则眼稳;神浊则眼昏,神散则眼乱,神呆则眼死,神虚则眼怯。
  所以,看人最主要的的就是要能把他的言语和眼神结合起来看。
  而自我修养的真谛,莫过于保养"精、气、神"。
  "精气神"与"天地人"三才相合。
  精配天。天为原始混沌之物,至虚至大,包容万物。养精须法天道,保留本真,在高在虚,低则丧,实则害。
  气配地。地为广袤充实之物,至实至厚,养育万物。养气须法地道,自我萌生,在低在实,高则空,虚则死。
  神配人。人为天地之灵,参悟玄机,应变万物。养神须法人道,日常磨砺,在志在用,无志则呆,无用则损。
  心志高,养精
  心态和,心事定,养气
  心意专,心情畅,心机正,养神。

  公孙先生一番高论令人有醍醐贯定之感。我和樊瑞都暗下决心,将来有机会了,一定要和这位一清道长多学两手。

  从公孙先生那里出来,我们来向吴学究复命。见我们两个谈起公孙先生的一番崇拜神情,吴军师笑了。"观人之术确实高妙,不过二位可知其中的变通之道呀?"
  原来这个吴军师也是有心得的人。今天我和樊瑞真是好运气。在我们的催促下,吴军师也有一番妙论出来。
  三国时候有一个著名人物刘劭,字孔才,是魏国人,陈留太守,曾作《人物志》三卷,分《九征》、《体别》、《流业》、《材理》、《材能》、《利害》、《接识》、《英雄》、《八观》、《七缪》、《效难》、《释争》等十二篇。在书中,刘劭根据阴阳五行生成说,类推出五德:即木骨(弘毅)、金筋(勇敢)、火气(文理)、土肌(贞固)、水血(通微),并在此基础上把人的性格分为十二种,对每一种性格的总体特征及其优缺点予以界说。《人物志》里说人的言行和内心往往有不一致:"轻诺似烈而寡信,多易似能而无效,进锐似精而去速,訶者似察而事烦,诈施似惠而无终,面从似忠而退违。此似是而非者也。亦有似非而是者:有大权似奸而有功,大智似愚而內明,博爱似虛而实厚,正言似奸而情忠。非天下之至精,孰能得其实也?"
  凡选材,不但要"观人",更要"验事",观人是看一个人的言行,但是一个人的言行往往不足以反映他的整体状况,还必须要"验事",就是看他过去都做了些什么,取得了什么成就,在那些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的才华。这样才可以避免错误,风险比较小一些。

  第二天,宋江召集了几个头领议事,宋大哥看了20多位头领的名单后,不待我们汇报,上来就提出不如安排孙立做这个副手。我和樊瑞对视了一下,都觉宋大哥很神,我们是征集了各方意见反复考虑才选的孙立。却不知道宋大哥他是如何从这么多人里一下就选了孙立的。见我们诧异,宋大哥笑笑说,"选孙立一来是因为他带过兵,会带兵,二来是因为他家夫人顾大嫂是个热心肠,饮食起居上能关照着林教头,暖暖他的心。"
  果然,孙立到任的第一天,顾家嫂子就把个林教头拉到家里,做了好吃的不说,还为林教头量做了应季的锦袍。不说是林教头,就是我们几个兄弟心里都被搞得热乎乎的。
  真的很佩服宋公明哥哥。
  林冲的治军策略
  我习惯早起,和太阳一起爬起来,看着身边自己生活的地方慢慢从沉寂中醒来。有时我会在凌晨起床,那个时候整个山寨还包裹在漆黑的夜色中,最美丽的是漫天灿烂的星斗,那些星星或远或近,有的锐利有的柔和,大的像城市的灯火,小的则像一团白烟。我会坐在这样的星空下,静静地等待黎明,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早晨刚洗漱完毕,小校传来了一个口信,说是下午林教头安排了酒席,要请我过去赴宴。我很高兴,这说明林教头的心情逐渐好转了。
  其实,每个人都会面临压力和挫折,难免有郁闷和痛苦的时候。关键是要善于调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对外界的依赖程度就越底。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消除郁闷有六个有效的办法,这是我的12字秘诀:"规律、整洁、充实、爱好、朋友、安慰。"
  一、保持有规律的生活,饮食起居有常,守时守信,自我约束,以稳定的生活带动稳定的心情,并且品尝平凡日子的情趣所在。
  二、保持自己以及自己周围环境的整洁。越是心情不好越是要把自己弄干净,打扮一下,给自己一个好形象,同时工作生活的房间院落也要尽量保持干净整齐,这样也能改善心情,减轻心理压力。
  三、保持充实的生活状态,即使心情再不好,也要有事情做,特别是做一些新鲜的、有挑战意味的任务,这样能使良性的情绪逐渐在心里占上风。
  四、保持自己一贯的爱好,做一些自己平时喜欢做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疏解郁闷。
  五、保持和朋友的接触与沟通,和朋友在一起可以释放不良的情绪,特别是那些乐观风趣的朋友,会带来开朗的心情。
  六、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我安慰,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把对自己的鼓励和希望写出来,在特别难受的时候和自己谈谈心,自我鼓励一下。

  林教头的厅堂收拾的十分干净整洁,亲兵告诉我都是顾大嫂操持的。呵呵,这个嫂子还真尽心。梁山的女头领里有两个好嫂子,一个是孙二娘对武松特别关照,一个是顾大嫂对林冲特别关照,这也是一段佳话。
  我到达的时候,宋公明哥哥等一干头领都还未到。先到的几个人就随便坐着说说闲话。
  林冲是会带兵的人,兴致盎然地和孙立交流了起带兵之道。
  统兵的关键在于威信两个字。无威令不行,无信行不果。所以对头领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出来。要领是:赏小取信,亲下得人,罚上立威。
  要取得下属的信任,最有效的方法是"赏小",在一些众人不在乎的小节上进行奖励,效果最明显。
  "这个我却知道,"孙立接到,"古书上说,秦朝的商鞅变法,担心民心民意,就在城门里了一根木杆,承诺谁扛起来就赏金子,木杆并不很沉重,众人正在议论的时候,有一个人大胆的扛起木杆,果然就得到了金子。从此,民众的信心就增加了。"
  林教头点点头,接着讲起了亲下得人的事情。
  林教头的先父有一年奉调前敌带兵和西夏人开战。到任的第二天晚上风雨交加,老将军亲自带队巡哨,看见一对大车陷在泥里,车上载的是受伤的将士,老将军二话不说,亲自下马帮助拉车,滚得一身泥一身水,还和车把士认了老乡。第二天,满营将士都知道来了一位和大家一条心的好将军,军心大振。
  燕顺是老行伍出身,接着话茬提了一点:"带兵难,难就难在总把不住火候,和下边的人亲了,倒是得了人心,可是往往紧要处震不住他;若总冷着脸,倒是能震住人,可是下边人又会怪你,人心又散了。"
  "这个却是要紧事,"林教头把眼光转向我,"神机军师不知有何高见?"
  因是闲聊,我也没什么斟酌,就由着思绪说出了自己的主张。
  有时候"亲"与"威"确实是矛盾的,此消彼长。有效的办法莫过于选好策略实施的对象。对身边的直接下属四梁八柱,要先立威,因是身边的人,平常接触多,沟通感情容易,感情一亲密权威就难立,所以要先立威。对于隔层的下属特别是那些基层的下属,因为平时很少能个人接触,沟通感情很难,主要的影响方式就是命令赏罚,所以是权威好立,亲却难立,所以要先沟通感情,收拢人心,树立一个好形象。这就是"远亲近威"之策。
  我讲完,众人都点头称是。
  这当口,宋大哥、卢员外、吴军师等人也都到了。那边的小厮开始准备席面,大家寒暄入座。见众人谈兴很浓,卢员外问:"各位兄弟刚才在谈论些什么啊?"
  孙立道:"我们在听林教头和朱军师讲治军呢。"
  "好!"宋大哥说,"兄弟们在一处切磋长进,正可以壮大我梁山威武。"
  吴军师喝了口茶,放下杯子,"趁着酒菜未齐,我也来讲一些助助兴。"众人齐声叫好。
  吴军师讲的正是罚上立威的奥妙。
  采用"杀鸡儆猴"的方法,抓住个别位高权重的坏典型,从严处理,就可以震慑全军。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景公时(公元前547一前490年)晋军、燕军进攻齐国,齐军战败。晏婴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景公召见穰苴,和他谈论军事,很赏识他,任命他为将军。不过以田穰苴的名望和身份,当时军队里很多人对他这个统帅都心有不服,于是他使了一个策略,他跟景公说:"我身份卑贱,您把我从乡里中提拔起来,位在大夫们之上,恐怕士卒不拥护,百姓不信任,所以我想请您选派一个亲近又在全国享有威信的人做我的监军,这样才好!"景公允许了,就派宠臣庄贾去担任监军。穰苴与庄贾约定第二天中午在营门相会。
  第二天穰苴先赶到军营,安设好木表和滴漏,庄贾那边亲戚同僚为他送行的,喝了很多酒,到了中午庄贾还未到。穰苴就命令放倒木表,停掉"滴漏",进入军营调度部署军队,申明军纪法令。一切规定完毕,黄昏时分庄贾才到。
  穰苴叫来军法官问:"按军法误了规定时限而迟到的,该怎么处理?"军法官说:"应该斩首。"庄贾害怕了,急忙派人飞马急报齐景公。派去的人还未回来,穰苴就把庄贾斩了,在全军示众。全将军士都大为惊惧。过了一会儿,齐景公派的使者拿着符节来赦庄贾,其乘车直接驰入军营。穰苴说:"将帅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又问军法官:"直闯军营的,该怎么处理?"军法官说:"应当斩首。"使者大为恐惧。穰苴说:"国君的使者不能杀。"就杀了他的随从,砍断了他乘车左边的辅木,又杀了左边的骖马,再次在全军示众。于是全军肃然。
  部队出发后,穰苴对士卒们的休息、宿营、掘井、修灶、饮食、疾病、医药,都亲自过问和安抚,把供给将军的全部费用和粮食,都用以搞赏士卒,自己与士卒吃一样的伙食。对体弱士卒特别亲近,三天后部署调整军队时,病兵都要求同行,士卒都争着奋勇参战。晋军得知这个消息,就撤兵走了。燕军得知这个消息,也回渡黄河而取消了攻齐计划。齐军收复了全部失地,军威大震!
  "要取信,罚不如赏,赏大不如赏小;要立威,赏不如罚,罚下不如罚上。"
  军师讲完,卢员外等众人都不禁赞到:"好一个罚上立威!"
  此刻酒菜已经齐备,林教头起身先给宋公明哥哥敬酒 ,然后逐个与众家兄弟敬酒,少不了一番彼此的谦让。
  原本是皆大欢喜的场面,不料正在众人举杯互敬的时候,忽听门外有人高喊:"林冲!!休猖狂!别人怕你,我却不怕,好名气不是靠酒肉填出来的,都说你好本事,出来与咱比试比试,你有胆吗?"
  一番叫喊让众人不由大吃一惊,欲知此人是谁,且看下回《燕青提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