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城中村系列报道——后生相见不相识 800年上梅林如何延续活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18:23

后生相见不相识 800年上梅林如何延续活力?

 来源:南方网  作者:张小玲2009年11月12日11:18   [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7平方公里纳12万人 那白石洲埋葬的打工传奇

  【相关新闻】五百岗厦旧楼倒下去 十个深圳亿万富翁站起来

  【相关新闻】拆迁助推房租劲涨 七万岗厦人“集体流放” 

  凉茶铺卖着3元一瓶的凉茶,鞋店经常打出3折、5折促销广告,小饭馆一碗炒粉6元……繁华喧嚣的梅华路两旁大小店铺林林总总,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编织着上梅林片区人们热辣便利的现代生活。

  上梅林村可能局部拆除重建,并实施全面综合整治,目前方案还在规划审批当中。

  龙母宫黄公祠旁的尘世烟火

  现实很喧闹,历史却沉静。上梅林村出现在800多年前的南宋,黄峭山第16代嫡孙黄仲孙在上梅林建村。至今依然保存着上梅林龙母宫、梅庄黄公祠、碉楼、风水塘等文物古迹。

  从上梅林牌坊往里走约100米就可看见龙母宫。这是深圳唯一的龙母宫,于清乾隆年间重修,现存建筑外观为清代风格,而内部仍保持着明代风格。如今,村里人也会给龙母买生日蛋糕来庆祝。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来膜拜。

  同样始建于明代的梅庄黄公祠与龙母宫并列而立,设有六七张麻将台,村民们闲暇时就会来打麻将、玩纸牌。黄公祠牌坊横批是“继往开来”四个大字,牌坊两旁都是服装店、烧卤店等小店,不时有住在城中村的男人女人踏双拖鞋、穿着睡衣,出来买东西,尘世的烟火味十足。

  在上梅林历史当中,还有一段革命斗争史。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曾发动一场著名的“大营救”,就是把被困在香港的茅盾、邹韬奋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经深圳转移到内地,而梅林就是他们转移的必经之路。抗战后期,东江纵队曾在梅林设立税站,东江纵队的宝三区联乡办事处就设在梅林祠堂村的祠堂里。

  一家子年入可达三四十万

  “现在村里的老人都很满足,个个都希望长寿。”每两个月都要和村里老人吃一次饭的黄瑞芳前几天又和老人们开了个座谈会。上梅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瑞芳说,原来的老队长黄耀林今年70多岁,座谈会上特意和他说,现在月收入加起来有3000多元,住院费用医保报销90%,日子越过越好,很知足。

  1981年,上梅林村利用旧糖厂改建厂房,引进港商办起第一家来料加工厂。1990年,上梅林村办起了32家企业。城市化改革后,上梅林村原来的几十家工厂逐步搬离或停办。上梅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村民们利用补偿的土地资源,开发了房地产及租赁业。上梅林村位于福田区北部,有巨大承接市场需求的廉租房的城市功能。这种情况给上梅林村民的私房出租带来巨大商机。

  黄瑞芳说,村民家庭年收入最少为10万元以上,不少家庭年收入可达三四十万元。

  黄氏新村搁浅居民盼改造

  而村中青年一代却有着更多的想法。“不少村民都希望能尽快进行上梅林村的改造,全面改善上梅林村的整体环境,提高村民的居住水平。”村民黄日梅说,尽管现在村民都有私房出租能收到钱,但租金并不高,单房出租一个月600多元,一房一厅800-1000元。上梅林村投入过不少资金对村里的卫生、休闲等配置设施进行建设,但由于城中村先天不足,村里的生活和居住环境无法和现代社区相比,租金也上不去。

  “现在村里不少村民都到外面买房。”村民黄日梅说。有的村民还想办法让小孩到外面读书,比如莲花北小学、景秀小学等。在村里有一栋房子的黄大姐在惠州买了一套别墅。“才3000多元一平方米,深圳的房子太贵买不起。”在上梅林村,黄大姐住着自家房子的三楼,楼下有不少做生意的,经常吵得她休息不好。每周五,她就和家人过去惠州度假,周日回来。村里不少人也在那里买了房,过去住朋友也多。

  上梅林的改造方案还在规划审批当中。等待,让村民们十分迫切。其实几年前,上梅林股份公司就计划兴建黄氏新村,并拆除用于出租的厂房,结果遇上政府的整体改造,兴建黄氏新村的计划暂时搁浅,这块地也只能临时出租使用。“这一下子就使村里每年损失100多万元的租金,还让等待的村民错失了在外面买房的时机。”村民黄先生埋怨道。

  年轻一代疏于交往

  一方面年轻一代盼改造能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让老人们忧虑的是,面对经济的发展,年轻一代的后生仔们相互交流很少,不少年轻的村民互相都不认识。“这也确实是古老的村落在发展之后遇到的新现象。”黄日梅说。

  为增加年轻村民之间的凝聚力,股份公司想了不少办法,比如每年组织村里10-18岁的年轻人参加夏令营活动;每逢节庆日,公司就会要求村民全家人出席参加庆典活动。“历史是要靠一代一代的人延续和传承下去。”黄瑞芳说,上梅林村的历史也一样,为此,股份公司在2007年就专门请人编写《上梅林村志》。

  而年轻人在外打拼也必须直面狐疑、不信任的目光。“我大女儿刚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开出的月薪是1500元,企业一看她是本地村民的小孩就不要。”黄大姐说,有企业招聘人员直接说“你们干吗还出来上班和别人抢饭碗,在家呆着就好。”为此,黄大姐女儿把薪水期望降到1000元,终于被一家企业录用。黄大姐说,女儿很争气,向老板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最后女儿月薪涨到7000元。

  对于年轻一代的村民们来说,生存并不是问题,但如何改变社会的偏见,让生命更有质量,是这个时代的考验。

  ■ 数字上梅林

  上梅林村拥有红线用地为26万平方米,人口1200人。截至目前,股份公司固定资产达1.2亿元。上梅林股份公司先后开发了“红梅苑商住楼”、“梅沁楼”、“荔园阁(查看地图)”、“雨田村”、“上梅家园”等房地产项目。

  ●抢救焦点

  上梅林地理位置优越,拥有文物古迹,也有红色历史,但凝聚力与活力才是更重要的财富。

  ■ 专家视线

  城中村历史应记录下来

  汪永成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教授

  尽管上梅林村的历史没有南头古城、大鹏所城那样闻名,但也有800多年,这不单是上梅林村的历史,也是深圳历史的一部分,应该好好保存并传承下去。可以说,深圳包括上梅林村对村里的文物古迹保护很不错,而且上梅林村编著了上梅林村志,用文字记录保存历史,这种形式很好。

  在经济浪潮冲击下,城中村的旧貌可以不存在,但历史不应该被遗忘。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城中村都作了记录历史的工作。当城中村新一代年轻人都不记得历史,当这些城中村的历史慢慢消失被人遗忘时,这是在深圳历史长河中令人扼腕叹息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