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的未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3:16:17
中国经济改革的未来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经济评论员 吴铮 2009-11-12中国经济改革的未来之一: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世界

全球金融危机的高峰似乎已经过去: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速回升到8.9%,美国道琼斯指数再度突破10000点。世界经济已经开始从危机中复苏,至少在即将过去的2009年。

尽管受到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依然强劲地增长,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取得今天的成就,应当归功于过去三十年进行的经济改革。

历史上有过很多经济改革,罗斯福(F.D. Roosevelt)应对大萧条的“新政”(New Deal),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试图挽救苏联经济的“重组”(Perestroika),邓小平推动的“改革开放”等。这些改革实质上都在进行同一种活动:改变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 为什么选择2009年岁末,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未来?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危机。更重要的是,过去三十年主导全球的市场经济模式,遭到了空前的怀疑。无论世界经济是否已经复苏,危机之下,主要国家的经济政策已经发生了近三十年来最重大的转变。

任何国家对经济的管理,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妨用一条简单的线索概括其核心。支配经济运行的力量,无外乎两种,一是市场,二是政府。前者被称作“看不见的手”,如市场价格起伏、企业优胜劣汰;后者则是“看得见的手”,如税收、社会福利、国有企业等。

想象一条坐标轴,最左端代表完全由政府控制的经济,最右端代表完全为市场支配的经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几乎一切生产都按照政府的计划指令进行,是最接近左端的模式;而1929年经济大萧条前的美国,政府对经济极少干预,也被称作“自由放任”(Laissez-faire),可以看作最接近右端的模式。

在现实中,任何国家管理经济都是两种手段并用的,也就是处在坐标轴两端之间。危机爆发前的三十年,用这条“政府-市场”的坐标轴衡量,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体制都是向右走的,即更加市场化。

1977年邓小平复出,次年中国开始推广“包产到户”等一系列经济改革;1979年,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当选英国首相,推动减税,减少社会福利,限制工会,私有化国企;1981年,里根(Ronald Reagan)出任美国总统,削减税收和政府开支,减少国家干预,支持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跨国流动,将不同经济体的增长周期拉近。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撒切尔主义”(Thatcherism)和“里根经济学”(Reaganomics),其政治主张各异,但在经济领域都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释放经济增长的潜力。三十年间,虽然政策有过反复,但总体的趋势仍是市场化。比如1992年邓小平“南巡”前的三年,中国经济改革也出现过停滞甚至倒退。

市场的力量如此强大,以致超越了政治的阻碍。撒切尔夫人和里根后,英美存在左翼政党执政的时期。在经济政策上,民主党总统克林顿和工党首相布莱尔,不但没有选择转向,而是继续向右——延续他们右翼政党前任的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在金融领域大幅放松政府管制。在中国,邓小平用实用主义的智慧(不管猫的颜色,只看能不能捉住耗子),破除了意识形态对市场经济模式的阻碍。在苏联和东欧,市场化的改革最终以国家解体、政府更迭的激烈形式完成。 

在市场化改革推动下,世界经济出现了二战后最长的景气期。直到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银行倒闭,这场繁荣才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一起落幕。不管危机是否已经结束,这场危机无疑已经改变了世界经济的进程。

仿佛一夜之间,美国政府成了花旗银行的股东,纯粹意义上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已经不复存在;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RBS)今天的国有化程度,同中国工商银行不相上下(均被政府控股70%左右);中国无疑将再次守住增长8%的“底线”,不过各级政府和国企的账簿上多出了几万亿元贷款。 考公务员、进大国企等一度不再流行的“铁饭碗”,重新成为中国数百万求职大学生的首选。

美国政府动用7000亿美元给金融机构纾困;中国政府紧急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近三十年来,在“政府-市场”的坐标轴上,世界主要国家经济政策首次如此大范围地180度向左转——政府在经济中扮演更大的角色。欧美国家纷纷以创纪录的财政赤字,支持政府扩大开支。

人类对自由市场的信念错了吗?错在哪里?如果市场本身没有错,欧美爆发危机留给中国的教训是什么?中国出口遭受沉重的打击,经济却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未来会不会发生危机?当市场化遭遇“国进民退”,改革是不是在转向?危机后的中国,如何平衡市场与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经济改革的未来应该向左,还是向右?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关系到中国经济改革的未来。经济思想不同于物理、化学,可以在实验室里实验。经济政策的选择,将决定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影响我们每个人的事业和生活。因此,不能等到危机成为历史,才开始总结危机的教训,更不应该看到复苏的迹象就放弃对危机的反思。

作者没有现成的答案,愿将自己将对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经济改革的未来”的思考与读者分享。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在碰撞中产生火花。

欢迎您与FT中文网共话“中国经济改革的未来”,来信请寄 zheng.wu@ft.com;或参与读者在线讨论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