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不进则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1:49:23
中国经济改革不进则退
郑永年 2010-11-29 15:16:43  评论(0)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如何深化经济改革是今天中国面临的一大问题。
经济改革非常成功,解决了市场经济的合法性问题,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改革,确立了一整套市场经济制度。自本世纪初,在“和谐社会”目标的指导下,改革的主阵地转移到社会改革。转变有其必然性。首先是向社会还债,其次中国经济增长也需要进一步的动力。但推进社会改革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经济体制改革并未完成。现实不容乐观。近年来在一些方面的经济改革甚至出现倒退。
表现在舆论上,一些人把中国目前的种种问题:传统社会秩序解体,收入日益分化,道德水准下降等等,都归咎于市场经济。各种变相的计划经济话语,夹杂在改革的语境中。
从经济改革的路径看,这不难理解。推动经济改革的决策者和经济学者,大多具有自由主义倾向。但理论和实践都混淆了经济与社会政策的分野,造成“社会政策经济化”:在一些本应属于社会的领域,推行经济政策,甚至以极端的方式。
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发生在经济领域,而社会领域受国家保护。中国则相反。经济领域存在强大的国有部门,而在社会领域,例如医疗、社保、教育和房地产等领域,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对社会造成巨大冲击,形成强有力的利益集团,抵制改革。
社会政策的主旨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强调政府的再分配功能。一些人将社会政策的理论套用经济政策,怀疑市场在经济领域的作用。这里出现一个共通的认知误区:没有区分经济和社会政策。正如社会政策不能“经济化”,经济政策同样不能“社会化”。在经济政策领域,不能无限夸大政府的作用。
实际上,中国在社会领域过度“市场化”的同时,经济领域面临市场化不足。特别是在国有经济部门。国有企业的行为仍然不是市场主导的。政府仍然视国企为“自留地”,可以随意向辖下国企提取利益。国有企业也保留行政级别,可以建立行政垄断。中国的国有部门不等同于西方的公共部门。某种程度上不属于国家,而是“内部人”所有,形成一种隐蔽的“私有化”,国企官僚实际上主导着国企,缺乏有效监管。
国企得以在近年急剧扩张,大量挤占民企空间。被称为“国进民退”或“再国有化”。民企500强的利润总和不及两大央企(中移动和中石油)就是明显的例子。但国企的扩张并不代表竞争力。前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说过,中国国企只有500大,而没有500强。今天国企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微弱,“走出去”困难重重。但在国内市场和民企竞争,却颇占“优势”。
还有两个现象引人注目。一是“地方央企化”,地方政府都竭力与中央所属企业发生联系,以获得政治和经济利益。一些本来通不过的项目,当央企卷入,就容易立项。央企不仅自身资金雄厚,还因为对中央政府有巨大的影响力,通过央企,地方更容易融资。二是“民企国企化”。一些民企也想和国企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依附国企是民企的无奈之举,是寻求政治保护的一种方式。说明尽管法律上已认可民企,但实际执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说在1990年代,国企和民企找到各自的发展空间,那么现在更多地体现为竞争。面对强大的国企,民企纷纷败下阵来,促使一部分民企寻求和国企结盟以获得保护,或离开中国。是新移民潮的主要群体之一。
总之,中国的经济改革仍然有待深化,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增长。社会改革仍须推进,但不能替代经济改革。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必须互相配合,平衡发展。否则改革不但难以前进还会倒退;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