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狄浦斯:瘟疫、理性和英雄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9:13:12
http://oldbbs.cyol.com/index2.php?forumname=&forumid=54&page=1&topicid=1599478&job=view这几天到处都是铺天盖地的沸点,俺都觉得有点烦了。当然,这种态度不对,所以前几天被太座批判,说俺一碰到这类事,山里人的骠劲就上来了,一副乡巴佬悍不怕死的样子,在城里做给谁看?当然,太座永远是对的,如果你自幼的成长环境就是“要生活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成年后的人生态度,大概会相对硬朗一些。

  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村里一户人家的两个孩子在池塘里淹死了,山里人多是旱鸭子。当时俺是小学高年级吧,那两个孩子比俺小一些,年龄接近,所以感受比较切身。两个孩子被放在牛背上,要颠出肚里的水。他们的父亲在后面赶牛,他那种长长的吼叫,让俺第一次知道,人还可以发出这样的“鬼哭狼嚎”的声音。大家都知道孩子已经没救了,但是没人敢劝。那声音一直在村外回荡,直到下半夜。老人说,牛也走不动了。

  不过,俺也跟太座讨论,是不是还有另一种影响,来自古典的阅读?比如,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剧本《奥狄浦斯王》。在西方文学传统里,这是悲剧的顶峰。亚里士多德对此赞不绝口,以至后来黑格尔要讨论悲剧,为了不蹈前人窠臼,只能大捧特捧奥狄浦斯的下一代故事《安提戈涅》(安提戈涅是奥狄浦斯的女儿)。这个剧本,在公元前425年第一次上演。又五年前,雅典遭遇了一场大瘟疫。身为雅典人,索福克勒斯一定对此记忆犹新,他的《奥狄浦斯王》,也是以瘟疫开场。

  有人可能要叫了:老夫子,你又在挂羊头卖狗肉了!你贴在“青年话题”的奥狄浦斯故事简写本,我们已经读过了,里面有些很可怕的情节,但这是通常理解的“风月”吗?风月在哪里?我们要风月!

  风月在哪里?当然在奥狄浦斯的青春年代。奥狄浦斯怎么会年纪轻轻就当上底比斯的国王?因为他猜出了斯芬克司的千古之谜——“什么动物早晨有四条腿,中午有两条腿,晚上有三条腿?”斯芬克司是什么东西?很多人知道是埃及的“狮身人面象”;我们姜总御题包皮的最新版《辞海》说,也是“希腊神话中带翼狮身女怪”。如果你查英文解释,在狮身带翼之外,一般还会指明,斯芬克司有着女人的Face和Breasts。我们中国人闷声不响地把解作胸部和乳房的Breasts拿掉了。但是,这一拿掉,奥狄浦斯的猜谜难度,岂不大大简化,而且变成了纯粹的智力活动?

  很多西方画家画过奥狄浦斯和斯芬克司,但画得最有意思最出名的,还是要数法国人。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是画女人的圣手,这方面有很多名作。他的《奥狄浦斯和斯芬克司》现藏卢浮宫。俺去他们网站逛了一圈,没见挂出来,只能另找一张颜色比较鲜明的复印品,请各位欣赏: 。

  你看那画上,奥狄浦斯在猜谜,但他的眼光看向哪儿?直直射向斯芬克司的乳房--那是年青女子的乳房,丰满,略翘。他的手指,顺着上去,似乎要挑到斯芬克司的乳尖。奥狄浦斯的整个姿势,似乎在寻求一个稳定的平衡。左脚抬起,踩在石上;左手支在左脚上;右手搭住撑地的长矛;上身前倾,收腹,似乎也收起了小肚子下的什么玩艺。

  这让俺想起高中时,甜心紧挨在身旁,辫子不小心甩到俺领子里。俺正要集中心思,体会这痒而快乐着的感觉,却听得她柔声柔气地问道:解析几何的转轴公式是怎么回事啊,我还没想明白。观音菩萨啊,这是教学难点,数学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你还没明白,我现在讲得清楚吗?

  但是,如果一个男人有强大的理性,足以对抗欲望的洪水,在这种紧张状态之中,他的理性,也可能迸出最美丽的思维之花。就在俺感到脖子又一阵痒痒的瞬间,突然云开雾散,朝霞满天,红日跃出东海,阳光照满大地!俺对甜心说:你记得三角里两角之和的公式吧,把一个角的余弦和正弦分别换成X和Y,就是解析几何的转轴公式。俺乘胜前进:如果忘了两角之和的公式,把两个复数写成辐角式,相乘之后归并实部和虚部,就是两角之和的余弦和正弦公式,计算只需一分钟。数学老师对俺称赞不已,突破书本知识,一下子解决了高考同学的一大把公式记忆问题。对着甜心那热烈赞赏的眼光,俺真想说:要问灵感从哪里来,就是从你的眼睛里流出来。

  很多年后,俺回乡时同学聚会,谈起往事,俺终于说了类似的话。男女同学一起唱道:太-晚-了!

  奥狄浦斯大概也是在这一种紧张状态之中(至少安格尔是如此表现的),喊出了他的答案:人!

  奥狄浦斯之前,那些没有猜出谜底而被斯芬克司吃掉的家伙,总有一些,并不是智力不够,而是他们的理性,尚不足以澄清那注视着斯芬克司胸部的迷乱眼光。

  谈到《奥狄浦斯王》这个剧本,我们要记住的是:尽管奥狄浦斯可以跟年龄足够做他母亲的女人(其实真是他的母亲)恩爱生活十几年,生了四个孩子;尽管他在见到斯芬克司时正是二十岁的青春;尽管他当时走了长路,又饿又乏,丰满的女性胸部,大概正是他梦中的休憩之处,但是,奥狄浦斯仍然可以清醒地回答困难的问题。这个男人有着强大理性--这也正是他走向命运悲剧的驱动力。

  顺便提一下,现在的女权主义者,会认为斯芬克司是男性文化的“构造”,是对女性的恶毒诬蔑。其实,就古希腊而言,事实未必如此。在当时的希腊城邦,女自由民与男奴通奸,生下的孩子仍算自由民;但是男自由民与女奴的孩子,却没有公民权力。虽然生自乱伦,而且父亲被流放,奥狄浦斯的两个儿子,在《安提戈涅》里,仍然可以聚众闹事,觊觎王位,毕竟他们的母亲生前仍是王后。可以推测,希腊曾经有过一个按母系传递社会地位和财产的时代。诱人而暴虐的斯芬克司,大概是母系社会留下的民族集体记忆。据考证,最早的太监就是来自埃及女王时期。男奴失宠后即遭阉割。自己不用,也不许别的女人用。女人的统治也是很可怕的。

  羊肉就卖到这里,下回真的卖狗肉,谈谈《奥狄浦斯王》这一悲剧本身。楼顶的帖子算前传,现在正式卖狗肉,谈谈《奥狄浦斯王》这一悲剧本身,所以把“正风月谈”的羊头拿掉了。奥狄浦斯的故事,请参考俺前天贴在这里的简写本。

  DK问(前传)怎么“又只有半篇文字”?呵呵,帖子写过四千拜,就差不多了吧?其实不是有意的,只是写着写着,觉得下面是另一个主题,煞车算了。

  君子心说俺在前传里讲的理性“似乎更多的倾向于个人的修养问题,更甚至于男人的气质问题”。俺曾经说过,俺一般在 rational 的意义上用“理性”这个词。这词有两个反义词,irrational 和 emotional (emotive) ,前者指不讲道理,后者指感情太多。美国心理学界有一种行为主义的疗法,叫作 Rational/Emotive Behavior Therapy,就是教人如何用理性思维克服自毁性感情冲动(比如为斯芬克司的乳房而迷乱失控),做一个科学的、专注于当前事务(比如猜谜)的人。某位女作家被人骂“用下半身写作”,英语里可以讲,Her rational is reversed, carrying her writings in her loins(记不记得这最后一个单词啊∶-)。女作家总是比较 emotional;而奥狄浦斯虽然火气不小,但基本上还能坚持理性,用上面的大头思考。

  当代神经科学家在大脑中没有发现与修养、气质对应的区域,但他们发现,思维和感情冲动确实有不同的主管区域。人所表现出来的修养和气质,大概取决于大脑作出某一选择时这两类区域的作用比例吧。各种选择时的不同比例,则取决于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神经网络激发惯性。

  雪子、河底说现在不是谈悲剧的时候,不过,有些男人在任何时候都有强大的理性,至少自称有强大的理性∶-),下面要谈的奥狄浦斯就是个例子。

  奥狄浦斯出生前,他的王家父母得到神谶,说他长大后要弑父娶母。惊惶中,父母刺穿他的脚跟(“奥狄浦斯”为希腊文“肿脚”之意),把他扔到远方深山等死。却被好心的牧羊人送到另一国度,让科林斯的国王收养。奥狄浦斯长大后,在求神时再次得到这一神谶,惊惶中,他逃离了养父母家。奥狄浦斯哪里不能去?却偏偏流浪到了亲生父母的国度底比斯。他在路上,为争道杀了自己的父亲,又因解开了斯芬克司千古之迷而成为国王,并按照习俗娶了原来的王後——他的亲生母亲。

  奥狄浦斯和他的父母,在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时,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他们也能够主宰自己的选择,或许还认为自己作了最明智的选择。他们所无法理解的是这种选择的后果,是“所作一切的意义”。他的父母把他扔了,却没想到,这恰是制造了弑父娶母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奥狄浦斯不知道谁是他的亲生父母。奥狄浦斯逃离了“父母”,却不知道他正在走向真正的父母。人似乎是自由的,甚至自由到可以改变自己的宿命。在神的眼中,他却是沿着似乎可以用力学定律加以精确计算的轨道,不可挽救地回归自己的宿命。自作聪明的种种努力,只是使人与他所竭力躲避的厄运加速相撞。

  从“命运不可躲避”这一命题而言,《奥狄浦斯王》是命运的悲剧。但是,今天受过教育的人,很少对生活抱着宿命论的态度,这个剧本更有教益的部分,是在奥狄浦斯已经有了这样的命运之后,真相的揭露,却是他自己的理性追求。

  即使弑父娶母,奥狄浦斯本来也可以混过去——自并非全知全能的人的立场看;当然神明会冷笑,假设存在的话——周围的人都劝他不必再解杀死老国王的凶手之谜,但奥狄浦斯觉得,自己是堂堂“解谜者”,臣民也因此相信自己有能力祛除瘟疫,那有不追查的道理?当科林斯的使者来到底比斯、传达他“父亲”(实为养父)的死讯时,解谜突然转向,从解凶手之谜转为解“我是谁”的身世之谜。王后已意识到这里有不可追查的秘密,连她也恳求奥狄浦斯罢手。奥狄浦斯却以为王后是担心查出自己出身贫贱,他愤愤地说:即使我三代母亲都是女奴,我是三重的奴隶,你的名誉也不会受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母系社会的遗俗,男方身分不影响女方地位。)奥狄浦斯相信,以自己的聪明,及登上王座以来的治国业绩,即使出身贫贱,他也有资格当国王。

  一个才智出众的“解谜者”,恰恰是他的运用自己超人才智的“自由”解谜行动,迫使他最终面对弑父娶母的人伦惨相!

  但是,即使知道了命运的真相,如果缺乏敢于承担责任的古典英雄主义,我们仍然不会有奥狄浦斯的悲剧。

  美国同学告诉我说,他们高中时读《奥狄浦斯王》,讨论时最集中的意见,是不理解奥狄浦斯为什么要如此严厉地惩罚自己。他因无知而干坏事,It's not his fault,这不是他的错!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悲剧应该描写尊贵人物的命运,并以《奥狄浦斯王》为例。在民/主已是全球化目标的时代,这种话自然为人诟病。不过,亚里士多德所总结的,还是西方的古典早期,是道德形成时期,道德原则还在自上而下的渗透阶段。有点象中国的春秋后期——我们的传统道德形成阶段,士特别重视道德,可以为讲错一句话而毫不犹豫地抹脖子。在那个年代,地位高的人,相对也比较有责任感。尊贵人物以一种英雄主义的态度对待命运的真相,才使《奥狄浦斯王》被理性推上高潮之后,还能有一个救赎性的结局。

  当命运的真相终于揭露时,奥狄浦斯并没有诅咒神明。那时的希腊人觉得神明是不可抗拒的。唱诗班问奥狄浦斯:你怎么能刺瞎自己的眼睛?奥狄浦斯回答说:是太阳神阿波罗给了我力量。他也没有指责城里的市民,为什么不向神明求情。虽然奥狄浦斯说那个好心的牧羊人害苦了他,但他并没有应用手中尚有的权力处罚牧羊人。奥狄浦斯也没有怪罪父母,是他父亲在别国做客时不检点,神明才降下他的厄运。奥狄浦斯甚至没有一死了之。古希腊人相信,人在冥界的生活,与现世是一样的。如果奥狄浦斯现在就死,他在冥界仍是国王之尊。他不能以如此高贵的身分面对父母,他要流放到父母曾经抛弃他的深山里,在受尽鄙视和艰难之后,再去冥界会见父母。

  为解救瘟疫中的城市,奥狄浦斯发誓惩罚杀害老国王的凶手。当这一惩罚最后落到自己身上时,奥狄浦斯虽然举动暴烈,却毫无悔意。他甚至不后悔自己是过度聪明。

  人的理性是有限制的。必须作出选择时,无论奥狄浦斯多么明智,他都不可能掌握与这选择有关的所有前因后果。深思熟虑的决定,在很多时候,带来的是匪夷所思的遭遇。这是个人的有限理智与无限复杂的社会现象的矛盾。无论是古是今,是中是外,是上智还是下愚,都不可能解决这个矛盾。但是,英雄主义的人性光辉,却使我们在理性无能为力的当口,依然奋力前行。

  在日常语言里,“悲剧”这词已经被用滥了,鸡毛蒜皮都可以当作“悲剧”。但在文学史上,古典悲剧是有一些很严格的要求的。命运、理性和英雄主义,三者缺一,《奥狄浦斯王》就不会达到现有的深度。这大概也是我们难以企及的原因。中国人太现实,命生得再坏,只要多行善事,哪一天就会莫名其妙地跌上一跤,一块小石子划破了掌上的阴骘纹,从此时来运转,不但日进斗金,而且娶了四、五个如花似玉的老婆。理性是历来缺乏,现在则连英雄主义也成了明日黄花。

  当然,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还要有杰出的艺术手法。这就要读剧本本身了,读简写本是不够的。比如,《奥狄浦斯王》的反讽应用,历来为人称道。故事本身是个反讽,这从简写本也看得出来。奥狄浦斯猜出了斯芬克司之谜——其实是人类的普遍命运,一种基本的简约形式——从而踏上人生的两脚高峰。但是,奥狄浦斯本人,在应该四脚爬的时候,脚跟却被钉在一起;远未到三脚踯躅的年龄,却已柱着拐棍乞讨流浪。更精妙的地方还在原本对话。奥狄浦斯骂不愿透露真相的先知是瞎子(他是瞎子),知道奥狄浦斯即将变为瞎子的先知却说:你会看到(命运)的。虽是悲剧,也令知情的读者,忍不住要会意地笑。

  最大的反讽,大概是奥狄浦斯刺瞎自己双眼之前,一面说他看到了绝不应该看的,他怎么可以看自己母亲的裸体,一面却解下系住王后衣服的扣针。于是,在读者/观众的想像里,这里插入了一个停顿、一幅定格:奥狄浦斯又一次看到了从此再也看不到的不可看。然后,他才用扣针惩罚了有罪的眼睛。佛洛依德再扔进一个反讽的反讽,他会说奥狄浦斯其实始终迷恋着那一具予他生命的胴体,失去视觉只能使那具胴体更鲜明地保留在意识之中,因为罪恶感会引起那幅定格的重放。科学的办法是跟剑克雪约个门诊。

  上段应栀子要求而加∶-)。这种场面,自然又是法国人画得最有意思最富想像力。不过,苏三说她捂着眼睛不敢看安格尔的画,俺也纯情一次,不去卢浮宫翻检图片链接了。

  最后跟宁馨打个招呼,“作业”见到了∶-)。俺其实并不把后现代的东东挂嘴上,只是在谈到李清照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时,提一下“互文本”——这个说法还是比较有意思。不否定人家的研究成果,但接近文学作品的道路多得很,不是只有后现代这一条。

  又,三糊涂啊,您好老久不见,真是糊涂了,怎么把俺当中文系的?

  今天过节,问候各位。俺怎么学得跟首长似的,绕圈子握手。“同志们好,抗沸点辛苦了!”  “奋勇前行”改为“奋力前行”。“奋勇前行”报味太重,还是奋力前行、努力挣扎前行比较合适。

〃反对各种假装暧昧的黄色词汇呀!打倒打倒!

  打倒呆K!三千多字的帖子,只用了“大头”两字而已。生殖系统(发现字库里居然没有,添加)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绝对不提或永无暗示。

〃你这是在哪里呀?一句一句的,一会儿一个一会儿又一个的,好像小马哥一样。

  河底,你要求比DK还高∶-),她说是半篇文章,你干脆说不是文章。不就是写的时候几次起立跟人握握手吗?不竞选也要装风度嘛。这是网上闲聊,管他文气连贯不连贯,将就着看吧。

〃我们从原本的《俄底浦斯王》那里其实只能从深层去挖掘,用到的东西太多了。
〃恋母情结在凡人眼里还没有你写斯分克丝那段更有说服力。

  栀子是什么专业,剑客雪的师妹?

  俺那张斯芬克司帖子是网上胡扯。安格尔的画是十九世纪作品,如果考察古希腊出土陶器,上面的斯芬克司和奥狄浦斯图案,他的目光没那么放肆的∶-)。

  不过佛洛依德从《奥狄浦斯王》里得到的启发也是有疑问的。佛洛依德说王后的话触动了他,她在劝奥狄浦斯不必担心科林斯的“父母”(实为养父母)时说:很多男人在梦中与母亲结婚。我不懂希腊文,但我知道,英文翻译是有争议的。另一种译法是:有多少男人会在梦中与母亲结婚?

〃非典年代无悲剧。

  老刀啊,按那些西方老牌(指“后学”之前)文学史家的说法,各民族的文学都有喜剧,但产生伟大悲剧的时代只有两个: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时代和莎士比亚的时代。美国古典专家伊迪丝·汉密尔顿写过一篇很好的文章,《悲剧的理念》(The Idea of Tragedy) ,比较了这两个时代。这是两个繁荣和充满希望的时代,人们即将走向本民族的历史顶峰,精神上回荡着一股昂扬的英雄主义,他们能够以宏大的心胸对待生活中的不幸。按这样的说法,现在只有美国才能产生悲剧∶-)。不过美国人不待见尊贵人物,他们的极致只是《推销员之死》。

  当然这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悲剧必须要有能够壮烈感受事件的人物,而这样的人物,只能产生于思想深刻的环境。《奥狄浦斯王》里的自由意志的局限性,《安提戈涅》里道德(剧本中称为“神的法律”)和人间法律的激烈冲突,希腊悲剧的哲学高度,不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那样的民间故事可以企及的。

  至于我们平常所见的苦难,汉密尔顿称之为 pathetic ,悲惨的,不正常的,引起旁人不正常情绪的悲惨;但她不愿说是 tragic ,不是悲剧性的,“要唤起的感情也不是‘怜悯与恐惧’,或至多是廉价的怜悯”。

〃亚力山大一剑砍断谜结,算 rational, irrational 还是 emotional?

  卡尔,答案取决于大帝当时的想法。不过,就算他能屈尊光临,他大概也会说:根本没这回事,那是后人编的∶-)。就象“李白醉草吓蛮书”之类的传说。

  我们只能考察这一典故的当代用法。亚力山大一剑 Cut the Gordian Knot (这是英语成语),一般是指问题太复杂,很难想清楚,干脆凭直觉行动。比如下围棋,让计算机计算每一步的所有可能性,时间几乎无限长,但高手凭直觉却能精妙落子。或许该称 intuitive。但是,这种直觉,是建立在对大量实战经验的分析、归纳基础上的,是以理性为基础的。如果非要在 rational, irrational and emotional 中三者选一,我选第一个,假设行动者对问题相当熟悉并且抽剑时不在暴怒状态。

  最后,起立跟MP3握握手∶-)。你现在是惊鸿一瞥,偶然露峥嵘啊。

  大概是年初吧,俺那口子的一位中学同学来家里玩,她现在也算作家吧。说到上次文代会,北京作协的发言人、赵姓女士大捧臭脚,下面听众很惊讶,作家们已经很久不讲这类肉麻话了。赵女士平时自称是当今最好的女作家,我记得她最逗的一句话是“我从来不写没有张力的句子”。太座同学问我:什么样的句子可以称作“有张力”。我说:“张力”这词已经被人用滥了,但要说句子有张力,可以看弗吉尼亚·吴尔芙。

  吴尔芙的小说,句子都比较长(顺便提一下,我记得吴尔芙写过九部小说,不是六部),考虑到她的英语程度,我抽了一卷吴尔芙的评论集。随手一翻,翻到如下句子:

    [H]e makes us understand that the queer ways of the great are
    for the most part only an impatient short cut to a life beyond
    our reach.

  这是一篇传记评论的结尾。传主有点《世说新语》里人物的味道。别人拜访他,他正在欣赏自己的照片,让人等四小时。所以吴尔芙写了以上的话。The great 是指传主那样的大人物,起头的 He 是传记作者。

  所谓张力,tension ,原意就是将一根绳子两边对拉所引起的紧张。吴尔芙这句句绳里, life 一词象个中心,前后的词组把 life 往两个方向拉。如果我们帮前面的词组,吴尔芙似乎在称赞传主:他有勇气做出古古怪怪的行为,以古怪行为为捷径,通达一种我们永远无法触及的生活(自由,出名,别人即使不喜欢也忍不住经常谈论……)。如果我们帮后面的词组,则吴尔芙似乎在讽刺传主:我们才不要象你那样呢,做出古古怪怪的行为,一下子就掉入一种自以为是、人以为鄙的生活。这样的在对立方向都为读者留下很大咀嚼余味的句子,就叫有张力。最令人敬佩的是,吴尔芙是用极普通的单词、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出了这样的比较常人与奇人的美妙句子。

  我对太座的同学说:如果赵女士的哪本书里有句子达到吴尔芙的这一准绳,我一气买她十本,自愿为赵女士的钱包作贡献。

  我在吴尔芙评论集那一页夹了张纸条,今天正好调出来吹吹牛皮。好像这些话应该贴在MP3帖子后面,但她没写完,不好意思插在人家美文中间,放这里为MP3打广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