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很受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50:47
中国还要交多少学费?:《中国很受伤》
新书推荐:中国很受伤( 告诉你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是如何吃亏的)
作者:张军 金雪军等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 1819    更新时间:2009-11-9   顶    荐  ★★★ 【字体:小大】
http://www.wyzxsx.com
书名:中国很受伤( 告诉你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是如何吃亏的)
 
中国:成长之痛
——简评《中国很受伤》一书
张 军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近期推出的《中国很受伤》一书研究视野宽阔,涉及实体经济、证券、期货、国际金融等众多领域,是对近年来经济金融领域诸多热点的一个集中评述和剖析。全书通过内在的逻辑将众多的热点话题串成一个整体,试图解答如下问题:现有的“国际游戏规则”对中国的发展构成了怎样的障碍?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付出了哪些学费?中国如何实现和平崛起?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自然是对外开放。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发展的加速,来自外部的制约力量日益明显,吸引国人眼球、引致舆论汹汹的事件层出不穷。一时间,中国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和碰撞中又再度更多地夹杂着不自信、挫折感、焦虑乃至愤怒。阅读《中国很受伤》一书,通过其中关于近年来经济金融领域大量焦点事件的描述,似乎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中国人民压缩自身的福利,以廉价的劳动力为代价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但赚取的利润微薄,国内环境受到了污染,并导致本已短缺的资源和能源更为紧张。即便如此,西方发达国家仍然要通过绿色标准和生态标准制造壁垒,并采取反补贴、反倾销等政策措施,限制中国的产品出口。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大肆炒作“中国因素”,凡中国所需之大宗商品如铜、铁矿石、石油、大豆价格皆暴涨数倍,中国成为涨价风潮的最大受害者。而中国辛苦赚来的外汇又被美国人“俘虏”,随着美元的贬值大幅缩水,并在为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买单。同时,在金融领域,中国也多遭“暗算”。中国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往往是折价大甩卖,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的海外投资屡战屡败,海外并购遭遇尴尬。国际期货市场更成为中国资金的“铩羽地”,在海外资金的围剿下,众多国企、民企巨亏事件和血淋淋的数字令人触目心惊。在外资的兴风作浪下,中国股市也在短短的两三年间暴涨暴跌,像过山车一样让人感到惊心动魄,国人财富惨遭掠夺。
自然,上述逻辑仅是硬币的另一面。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间的持续增长,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中国从发达国家吸收了先进的管理制度、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并通过外向型经济积累了大量财富,才有今天的繁荣兴旺。但是,众多的事件纵使不是阴谋,也是事实,是应该直面的惨淡事实,也是应该切实予以解决的现实,是中国成长之痛。由此,本书的主旨并不在于鼓吹煽动民族主义情绪,而在于采取理性的、建设性的态度,着眼于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根源并设法解决。
“中国制造”产量大而利润薄,根源在于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中国制造业大部分技术及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的关系处理得不好,企业缺少技术创新的机制和优秀人才,原创性技术和产品少,自主开发能力薄弱;中国制造业呈现轻型化结构,自我装备、及时改造和调整的能力不足,主要依靠加工贸易获取国际市场份额,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如加快完善市场机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产业组织调整等,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跨越。
而在金融领域的被动局面则囿于中国金融“小国”的身份。金融“小国”身份决定着中国需要持有高额的外汇储备应对金融脆弱性和负外部冲击,同时承受外汇储备贬值的风险;金融“小国”身份表现为证券市场规模较小,制度还不完善,股市的暴涨暴跌也就在所难免;金融“小国”身份表现为人民币不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大宗商品的计价结算货币,丧失了国际期货市场的定价权,意味着国内企业与发达国家不对等的金融风险;金融“小国”的身份使得中国银行丧失了自信,迫切和不计成本地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金融“小国”身份的转变需要置于非对称金融化过程来考虑。非对称金融化是指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对称的风险分散机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不对等地位,在金融市场功能、金融制度建设和金融资本规模上的不对等地位,而这意味着发达国家能够将风险分散到全球其他国家,进而使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要承担更大的成本和风险,还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丧失金融业的主导权。中国“弱金融”的现实决定着中国在非对称金融全球化中的被动地位。中国需要完善国内金融体系、夯实金融基础工程;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加黄金储备;逐步推进资本账户自由化,加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管理;坚持金融业控制权和主导权,坚持金融业发展的“双轨制”。
本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资料丰富、数据翔实。大量新鲜的资料,强烈地吸引了读者的眼球;翔实的数据,则促其严肃思考。对于金融领域,作者通过测算得出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有力地佐证了中国经济面对不利的游戏规则在“失血”;对于制造业领域,由于难于定量地估算蒙受的损失,作者也创造性地从定性的角度予以了阐述。
所有的讨论都指向一个终极目标:中国是否能够实现和平崛起?身在此山中,我们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需要借助外人的眼光。但外部世界对此的结论也是矛盾的,甚至是尖锐对立的。高盛公司对2010-2050年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预测显示中国会于2045年在GDP总量上超过美国;但也有不少人,像戴维•斯密克则在《世界是弯的》一书中谨慎地暗示中国的发展更像一个泡沫。笔者认为,中国的前途和未来并不是宿命式的,身为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只有直面问题,切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此,中国方能克服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实现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很受伤》一书通过缜密的研究,指出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得失,重点是估算了中国作为市场经济的后来者所付出的昂贵“学费”,进而探讨其系统性和制度性原因,并初步给出了解决的思路,以求在国际竞争中增强灵活性和预见性。诚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言:“中国作为市场经济的后来者,‘先生’对‘学生’收取一定的‘学费’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搞清楚这些‘学费’到底有多贵,未来是否还要交,要知道什么时候中国能够参与制定‘游戏规则’,要明确中国在世界经济的交往中,在哪些方面吃了亏,吃了多大亏。”对经济、金融有兴趣的读者,都可以读一读本书,必有收获。
原载:http://www.cfeph.cn/cfeph2005/trends.nsf/bookreview/400475062373655F4825763C0014374C?OpenDocument
中国很受伤( 告诉你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是如何吃亏的)
作  者: 金雪军,王义中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1
定    价:¥30.00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何在?现有的“国际游戏规则”对中国的发展构成了怎样的障碍?中国发展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学费?中国如何实现和平崛起?
●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全球制造业的规模已上升至世界第三位。在光鲜的成果背后,中国制造业又忍受着怎样的痛楚,冷暖只有自知。
●近年来,海外上市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首选方式,然而“走出去”也让我们付出了昂贵的学费,成为当前中国金融界最具争议的热点问题。
●中国高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已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外汇中大约70%为美国证券。一旦美元大幅贬值,这些外汇将会剩下多少?而这仅仅是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导致的吗?
●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中国股市经历了空前暴涨暴跌,中国股市到底怎么了?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的股市就像过山车一样让人感到惊心动魄?
●大宗商品的国际价格从未像近几年来这样的风云突变。作为全球许多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正在成为近年来涨价风潮的最大受害者,争取国际定价权已经成为再也无法回避、需要从国家经济安全高度来看待的问题。
内容简介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作为市场经济的后来者,中国在崛起过程中也付出了“不菲”的学费。国际贸易体系中,中国所处的位置是远离利润、远离设计和技术,亲近大量消耗资源和制造污染的末端,向经济生产链条的上游努力不够,中国经济在“失血”;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中国作为“大买家”却无定价权,铜、铁矿石、石油、大豆等中国需要的资源价格皆暴涨数倍,国际期货市场更是屡屡成为中国资金的“伤心地”;辛苦赚来的巨额外汇储备被美国人“俘虏”,在次贷危机和美元贬值过程中损失惨重;国有大型企业海外上市往往是低价抛售,而购买的美国金融公司股价却在历史高位,令人不由慨叹“中国人为什么买不到便宜货”。全书弘扬爱国主义思想,探讨中国“吃亏”的系统性和制度性原因,以求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增强灵活性和预见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简介
金雪军,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目录
1 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得与失
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两位著名经济学家的争论
利用后发优势,警惕后发劣势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学费
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经验与教训
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增长的经验
大国间的政治经济博弈
大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2 中国制造之“困惑”
2.1 中国制造对中国经济的巨大贡献
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规模、出口国家分布
中国制造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2.2 一架美国飞机等于14亿双中国生产的袜子
“中国制造”——尴尬的“微笑曲线”
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
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竞赛”的经济后果
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贴牌产品之痛——95%被品牌商拿走
2.3 中国制造的环境成本
中国制造的环境成本估算
发达国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
2.4 中国制造的贸易摩擦成本
绿色标准和生态标准的中国出口损失
反补贴、反倾销的出口损失
2.5 中国制造的能源消耗成本
2.6 原因及解决思路
原因
解决思路
3 国有资产是否被贱卖:谁被"忽悠"?
3.1 国有大型企业海外上市
漂洋过海的代价
海外中国上市公司回流A股市场的背景和动机
3.2 国有银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
国有银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概况
中国建设银行被贱卖了吗
国有银行贱卖之争
3.3 警惕国外金融机构的“阴谋”
唱空中国银行
超低价购买中国银行的股份
获得超额收益
3.4 为什么中国人买不到便宜的外国货?
海外投资屡战屡败
海外并购遭遇尴尬
3.5 警惕中国金融业控制权落入他人之手
3.6 原因及解决思路
原因
解决思路
4 被美国人“俘虏”的巨额外汇储备
4.1 美国人“偷着乐”
美国人高消费的“底气”
美元的世界“老大”地位
美国发行美元,世界流动性泛滥
4.2 中国人民银行是如此的无奈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政治生态
金融业的相对软弱
僵硬的外汇体制
4.3 每月损失四艘航空母舰
都是美元贬值惹的祸
按外汇储备损失估算,中国每人“捐给”美国政府380元!
次贷危机与外汇储备6000亿美元损失!
高外汇储备与高货币供给量和通货膨胀
4.4 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国应该何去何从?
5 股市震荡背后的故事
5.1 国门外面的老虎——兴风作浪的国际游资
5.2 为什么QFII总能抄底——五年赚了2100亿元
总是巧合:在大盘底点批准新QFII基金
QFII的两面性
5.3 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中国股市几何?
5.4 2008年一年股市损失20万亿元
5.5 原因及解决思路
原因
解决思路
6 国际期货市场大宗商品交易的巨大失败
7 非对称金融全球化、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的角色转换
后记
书摘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高速的发展。1978年至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9.8%,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4401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人均GDP从381元人民币增长到约16084.元人民币;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1946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财力空前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761元;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只有1132.26亿元,2008年达到6.13万亿元。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从1993年起,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之快令世人瞠目!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成长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相当艰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突出。
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
经济增长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在实际运行中仍具有粗放型特征,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现实国情看,集约型增长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克服资源供给、投资与消费结构协调、产业优化与扩大就业等难点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
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各自不同的技术和制度特点。从现实国情看,中国目前仍处于经济增长的投资驱动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是主导产业,经济增长仍然是以资本投入作为主要驱动因素,经济效率仍然低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当前正处于重要的经济转型期,适应于要素数量投入型增长的传统经济体制和制度安排还在顽强发生作用,客观上加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度。
任何国家的工业化都经历过粗放型增长的阶段。新中国建立后的前期阶段,以大规模投资驱动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客观上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短期内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不能认为,中国过去立足于资源和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既然取得了成功,就可以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按同样的方式全面实现工业化。中国的资源和环境无法承受粗放型经济的持续增长。从现代经济增长的规律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看,粗放型增长是没有出路的。
资本驱动的增长并不必然解决增长中的效率问题。尽管中国目前经济增长中资本要素贡献度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劳动力贡献度的增长幅度,但这种资本的贡献度大多来自于资本绝对投入量的增加,资本投入与产出效率却并不高。从1979年到2004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4%,但是综合要素生产率却一直低于0.02%,远远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这是产生经济发展中各种矛盾的主要根源。要解决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选择与定位,必须立足于集约型增长方式。
集约型增长与粗放型增长相对应,此消彼长,但并不排斥外延式的增长。尽管集约型增长更多地具有内涵式增长的特征,强调的是对生产要素的节约使用,强调的是“低投入、高产出”,但它本身并不排斥高技术和高效率基础上的外延式生产规模的扩大。中国底子薄、经济基础差,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实现,扩大经济规模的潜力仍很大,人民整体生活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因此,经济发展还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和产业规模的扩张,不能忽视外延式增长在扩大经济总量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集约型增长与科技进步相联系,但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技术创新驱动的增长,技术上的高效率并不能够完全和必然解决集约生产的问题。集约是针对生产基本要素的投入,特别是资源投入而言的,资源的有限性特别是重要生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持续增长只能走集约式的发展道路。技术创新则主要是针对产出的效率而言的。技术创新固然是集约型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但只能解决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问题,而不能解决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问题。因而,生产因素除了一定形式的技术结合,还必须有相应的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结合形式,这种社会结合与经济制度因素密切相关。技术创新固然可以极大地增加生产能力和提供更多的产品,但如果经济体制和制度(如分配制度)不合理,也会影响到增长的持续和最终实现。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应重视有利于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有效制度安排,特别应重视提高劳动者掌握和发挥技术作用的生产积极性及其社会公平地位的制度保证。
集约型增长方式不仅不排斥劳动要素的地位,相反,还有助于解决劳动要素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劳动力结构却很不合理,高素质的劳动力包括高级技工严重缺乏,制约了经济效率的提高。所以,实行集约型增长的重点之一,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改善劳动力的结构,使之符合社会生产对劳动要素的要求。中国还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劳动力数量庞大与科技水平较低并存的现实,使中国在选择经济增长方式时,不能回避自身资源禀赋的特点。既要避免走过去粗放式增长的非良性循环的老路,也要避免片面强调单一因素、不符合国情的“赶超式”增长方式。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中国经济在过去近30年间持续快速增长,资本投入增加是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源泉,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效率提高、制度变迁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强。从整体来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投资增长率和净出口增长率远高于消费增长率。消费的增长速度始终都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和投资、净出口的增长速度,说明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净出口的急速增长而拉动的,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严重失衡。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最终消费的配合,投资的高速增长将不利于经 ^……